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男,7岁,身高140cm,体重28kg,既往体健,ASAⅠ级。静脉复合全麻下右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mg,芬太尼0.05mg,丙泊酚40m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3mg。气管插管后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30min左右间断追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mg。手术时间50min。术毕前5min停药,术毕10min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220ml,呼吸22次/min,患儿呛咳烦躁,考虑气管插管不能耐受,予以拔除。面罩吸氧,此时患儿呼吸发憋,SpO2下降到80%,考虑上呼吸道梗阻,再次予以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后SpO2上升到92%,气管内吸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听诊有水泡音,考虑急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喉罩或气管插管用于无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小儿烧伤手术麻醉中的优越性、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烧伤患儿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12岁,体重15~30kg。择期在全身静脉复合麻醉下施以整形手术,随机分成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20例。于喉罩/气管导管置入前(T1)、置入后1min(T2)、拔除即刻(T3)各时点记录患儿HR、MAP、SpO2、PETCO2各参数值。并记录喉罩/气管导管时间(开始诱导至喉罩/气管导管成功的时间)、手术时间、患儿苏醒时间(停药后至呼之能睁眼)、拔管时间(停药至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同时记录两组麻醉药(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用量、术中出血量及输液量和麻醉不良反应(呛咳、屏气、恶心、呕吐、喉痉挛、低氧血症、咽喉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L组患儿各时点HR、SpO2、MAP无明显变化(P>0.05)。T组患儿SpO2无明显变化,HR和MAP在T2和T3时点分别明显高于T1时点(P<0.05)。两组患儿喉罩/气管导管时间、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T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及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均明显长于L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高于L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均<0.05)。结论小儿烧伤整形手术麻醉中应用喉罩和气管插管麻醉同样安全有效。但喉罩组气道刺激轻、麻醉药用量少、患儿清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气管插管组,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口气管内插管和经鼻气管内插管全麻在会厌手术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会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经口气管插管组(K, n=30)和经鼻气管插管组(B, n=30).患者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监测基础生命体征:SBP、DBP、HR、SpO2.B组患者用3%麻黄碱滴鼻2次,并用浸湿麻黄碱的棉签置于鼻前庭于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均给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常规吸氧去氮,诱导用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丙泊酚1.5 mg/kg,3 min后气管插管.导管ID型号为6.0~6.5加强管,术中吸入七氟醚,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监测SBP、DBP、HR、SpO2变化及气管导管对手术操作影响程度.结果 在置入支撑喉镜时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SBP、DBP升高,HR增快(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组置入支撑喉镜时,会厌位于舌根与气管导管之间,会厌暴露差,气管导管影响手术操作;B组则会厌暴露良好,口腔内无气管导管,便于手术操作.结论 经鼻气管内插管全麻较经口气管内插管全麻在会厌手术中便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口纤维支气管镜插管(FOI)培训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100例,专家指导每名新手插管20例,麻醉诱导后纤维支气管镜(FOB)通过牙垫插入气管,气管导管沿着FOB插入,记录插管时间,患者心率(HR),血压(BP),SpO2及并发症.结果:与前10次插管相比,新手后10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SpO2保持平稳,HR及BP增加,新手组与指导者组无明显差别,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口FOI培训有助于麻醉医师掌握FOI,不增加患者风险.  相似文献   

5.
殷小容  廖燕 《华西医学》2010,(10):1868-1869
目的比较小儿全麻术后入麻醉苏醒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经口与经鼻吸氧效果及舒适度。方法 2009年4-5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50)。A组为入PACU时先经口吸氧5min,再经鼻吸氧5min;B组为入PACU时先经鼻吸氧5min,再经口吸氧5min;分别观察吸氧前后的呼吸、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舒适度的改变。结果两组经口和经鼻吸氧后的SpO2和舒适度比较,两种吸氧方式吸氧5min后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SpO2(P〈0.05);经鼻吸氧比经口吸氧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的SpO2(P〈0.05);经口吸氧的舒适度优于经鼻吸氧(P〈0.01)。结论患儿不能耐受经鼻吸氧时,可考虑经口吸氧,以改善患儿的氧饱和度和吸氧的舒适度;患儿处于缺氧状态,优先考虑经鼻吸氧能更好的改善患儿的SpO2。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探讨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每组30例。GA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1、丙泊酚1.5~2.0mg·kg-1、顺阿曲库铵0.05~0.10mg·kg-1静脉推注至患者意识消失,下颌松弛行气管插管逐实施剖宫产术。EA组常规消毒、穿刺置管,给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待麻醉平面稳定术区痛觉消失开始手术。观察2组产妇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1、5min时SBP、DBP、HR、SpO2的变化。对2组产妇自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er评分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GA组气管插管后1min收缩压高于麻醉前、HR快于麻醉前;EA组气管插管后1min血压较麻醉前降低、HR减慢(均P〈0.05);2组在气管插管后5min血压及HR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2组产妇各时间段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A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均P〈0.05)。2组新生儿Apger 1、5、10mi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同样适用于剖宫产术,对产妇及胎儿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音乐配合语言唤醒在全麻苏醒期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语言唤醒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120例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按单、双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心理疏导,熟悉语音;手术当日告知要点,再次熟悉语音;停用麻醉药至苏醒室(PACU)后对患者播放音乐并进行语音唤醒.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分别观察、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入PACU、拔管时、拔管后5 min生命体征变化,苏醒期躁动例数和躁动程度.结果:实验组停用全身麻醉药后,唤名睁眼时间、唤名抬手握拳时间、拔除气管插管均早于对照组(P<0.05),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PACU、拔管时、拔管后5 min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 HR、BP、R较对照组更平稳(P<0.05).结论:音乐配合语言唤醒可缩短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减少或减轻躁动的发生,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全麻患者的苏醒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8.
七氟醚与丙泊酚在输尿管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在输尿管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七氟醚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特点.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七氟醚(Ⅰ组)及丙泊酚(Ⅱ组)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从诱导至意识消失时间、插气管导管时间、手术结束至知觉恢复时间、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两组患者诱导期间MA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从诱导至意识消失时间、插气管导管时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手术结束至知觉恢复时间、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诱导期间Ⅰ组MAP在插入气管导管时,插管后1 min及插管后3 min与诱导开始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Ⅱ组MAP在插入气管导管时及插入后3 min与诱导开始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Ⅰ组MAP在插管后1 min、3 min及气腹后3 min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MAP在气腹后3 min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Ⅰ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HR在插入气管导管时与诱导开始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其他各时间点的HR及两组SpO2与诱导开始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均能较好地在输尿管腹腔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更快,而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更平稳.  相似文献   

9.
李丹  崔剑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4):549-549
患儿 男,5月龄,体重8kg,因诊断“舌系带过短”拟行矫正术,术前查体及辅助检查均元明显异常。入手术室后给予5%七氟醚吸入,约1min后进入麻醉状态,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芬太尼30μg,紧扣面罩予2%七氟醚辅助通气约3m/n,SpO2维持在98%-100%,心率130-140次/min。将喉镜置入,挑起会厌,突然发现患儿SpO2持续下降,全身肌肉强直,面色紫绀,立即托下颌,面罩加压吸纯氧行辅助呼吸,气道压力较大,SpO2最低降至38%。心率降至82次/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婴儿麻醉手术中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方法:2010年3月~2014年3月共有120例患儿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麻醉。记录5个时间点患儿的心率(HR)以及中心静脉压(MAP)的变化:分别为进入手术室后(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后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以及麻醉拔管后(T5)。记录患儿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比较在导管插入后的变化。记录婴儿患者的气道峰压(Ppeak),并比较麻醉前后的变化。在患儿逐步恢复意识的过程中记录拔出导管的时间并在患儿清醒时记录患儿清醒的时间。结果:导管插入后,患儿的PETCO2无明显变化,Ppeak降低。患儿T2、T3较T1时MAP明显下降,HR减慢(P<0.05);T4、T5较T2时HR加快,MAP增加(P<0.05)。麻醉后拔管时间(62.0±7.2)s,清醒时间为(115±11.5)s。患儿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显效63例,有效5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气管插管麻醉应用于婴儿麻醉,可以满足婴儿手术时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235-2236
目的探讨丙泊酚微泵持续输注、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采用2%~4%七氟烷-4 L/min纯氧面罩吸入诱导,芬太尼1~2μg/kg、丙泊酚1~2 mg/kg静脉注射诱导,丙泊酚2~4 mg/kg微泵持续输注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术中及术后HR、SBP、SpO2的变化及患儿苏醒情况。结果麻醉前、术中及术后患儿HR、SBP、Sp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在术毕10~20 min清醒。结论丙泊酚持续输注、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性高、苏醒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喉罩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喉罩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各30例。喉罩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雷米芬太尼2μg/kg,药物达峰效应后置入喉罩;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时加用罗库溴铵0.6mg/kg。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持续输注。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及喉罩或导管置入前、置入后、拔除前、拔除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并对置入喉罩和气管插管的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监测术毕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诱导前及喉罩或导管置入前、拔除前MAP、HR、Sp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或导管置入后及术后拔除时喉罩组MAP、HR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喉罩组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喉罩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全麻,患儿血流动力学平稳、呼吸道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性优于全麻插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舒芬太尼在腭咽成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行腭咽成型手术(UPPP)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O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以芬太尼2 μg/kg(药液稀释10μg/ml)行麻醉诱导,术中每间隔40分钟追加芬太尼0.2μg/kg.Ⅱ组以舒芬太尼0.2μg/kg(药液稀释5μg/ml)行麻醉诱导,术中每间隔40分钟追加舒芬太尼0.02μg/kg.注药速度0.2 mL/s.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5 min(T1)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和切割腭咽时(T4)的HR、MAP,记录术毕至苏醒和气管拔管时间.SpO2<93%为呼吸抑制.结果 诱导5 min后Ⅱ组呼吸抑制弱于Ⅰ组(P<0.05),Ⅰ组插管前HR、MAP下降值均超过基础值的20%,且低于Ⅱ组(P<0.05),插管即刻和手术切割腭咽时两组HR、MAP稳定.Ⅱ组苏醒和拔管时间均低于Ⅰ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对呼吸、心血管功能影响小,镇痛作用强大持久,持续镇静时间短,术后清醒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先天性腭裂修补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40例,年龄2~14岁,体重8~30kg,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R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和异丙酚;F组以异丙酚泵注,每隔15~20min按1!g/kg缓慢静注追加芬太尼。分别记录患儿诱导前、诱导后2min、气管插管后2min、手术开始后10min时的MAP、HR、SpO2,以及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苏醒拔管时间。结果:诱导后R组MAP、HR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平稳,而F组MAP、HR均显著下降,波动明显(P<0.05或P<0.01);两组SpO2无显著差异。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R组显著短于F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比芬太尼镇痛作用强,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拔管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盐酸艾司洛尔预防小儿全麻气管插管与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2mg·kg-1;B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作为对照。观察麻醉前、插管前1min、插管时和插管后1、5、10min以及拔管时和拔管后1、5、10min两组患儿HR、MAp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基础MAP、插管前1min及插管后10min和拔管后10minMAP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各个时间点A组患儿MAP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基础HR、插管前1min及插管后10min和拔管后10minHR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个时间点A组患儿HR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洛尔可减轻小儿全麻气管内插管和拔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前2%甲哌卡因喉头和气管内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老年患者,60-78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诱导组(对照组)、甲哌卡因表面麻醉组(试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快速顺序诱导法,依次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2-0.4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丙泊酚TCI 3-4μg/ml,试验组待肌松完全后在可视喉镜直视下使用一次性喉麻管对准会厌周围、声门及声门下气管内喷注2%甲哌卡因5 ml,继续面罩正压通气2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则在肌松完全后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术。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前(T0),全麻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 min(T3)的SBP、DBP及HR变化。结果:两组组间比较,T0、T1时的SBP、DB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2、T3时SBP、DBP及HR变化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哌卡因喉头和气管内喷注能有效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使麻醉诱导期更平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联合诱导与单独依托咪酯或咪唑安定诱导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60例,随即分为三组:依托咪酯组(Ⅰ组),咪唑安定组(Ⅱ组),依托咪酯联合咪唑安定组(Ⅲ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用药:Ⅰ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10ug/kg;Ⅱ组咪唑安定0.15 mg/kg;Ⅲ组依托咪酯0.2 mg/kg,咪唑安定0.05 mg/kg,Ⅱ、Ⅲ组维库溴铵与芬太尼剂量同Ⅰ组.在麻醉期间连续监测和记录心电图(EC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三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开始时SBP、DBP、HR、RPP均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气管插管后2 min sBP、DBP、HR、RPP均较气管插管前显著升高(P<0.05),与Ⅰ,Ⅲ组比较,Ⅱ组气管插管开始时SBP、MAP显著降低,而气管插管后2 min,Ⅱ组SBP,MAP升高幅度也小于Ⅰ、Ⅲ组.结论 与单用依托咪酯或咪唑安定相比,二者联合应用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麻醉诱导中能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并能弥补单一用药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小儿眼科手术无肌肉松弛剂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眼科手术小儿患者10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咪唑安定25μg/kg,阿托品0.01 mg/kg,入睡后在依次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2μg/kg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维库溴铵0.12 mg/kg,观察组不使用。待患儿下颌松弛,明视下经口插入气管导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5 mg/(kg.h),瑞芬太尼0.2μg/(kg.min)。记录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评价麻醉效果、气管插管条件。结果:观察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麻醉效果、气管插管条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道解剖正常的眼科手术患儿,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无肌肉松弛剂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1、患者资料。患者,女,17岁,身高165 cm,体质量55 kg。因“开颅术后8年,现要求行颅骨修补术”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传染病病史,无过敏史。术前诊断:右额颞部颅骨缺损、开颅术后,气管切开术后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前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胸部X光片均正常。术前评估:气道Mallampati分级Ⅰ级、ASA分级Ⅰ级。患者入室监测生命体征:心率(HR)88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99%、血压(BP)110/65 mmHg,面罩吸氧6 L/min,以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镇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七氟烷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来我院行择期或急诊手术且存在困难气道的16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面罩吸入8%七氟烷复合氧气(4~6L/min)诱导插管,观察在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时(T3)、插管后3min(T4)及四个不同时段患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全组惠儿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低氧血症,麻醉诱导平稳,呼吸、心率、血压均能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采用8%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可以减少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气管插管的风险,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