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源出宋·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着处》“: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原意是指没有生病却装出生病的样子,不停地哼哼唧唧、长吁短叹。后又引伸为文艺作品矫揉造作,缺乏真实的情感。朱自清对这两种含义都有评论,他在《论书生的酸气》一文中说“:无病呻吟,病是装的、假的,呻吟也是装的、假的。假装可以酸鼻的呻吟,酸而不苦,像是丑角扮戏,自然只能逗人笑了。”从医学角度认识,对“无病呻吟”不能一概而论,它起码包括有两种情形:其一,像成语中说的,确实是无病装病的,大多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因素。也有本来没有病而怀疑自己有病…  相似文献   

4.
源出《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方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援生前喜食薏苡,这本是平常之事,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平常之事在他死后却造出如此大的一场风波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温长路 《家庭中医药》2007,14(10):14-15
"霜露之病"亦作"霜露之疾"。源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今事少间,君其省思虑,一精神,辅以医药。"这是汉武帝对丞相公孙弘说的话,是事出有因的:出身低微的公孙弘办事认真,  相似文献   

6.
源出《左传·成公七年》:与楚国结冤的巫臣,不断带着吴国的军队骚扰楚国边境,使其仇人子重、子反两人一年之中七次到边境御敌,被弄得筋疲力尽,巫臣则达到了“余必使尔疲于奔命以死”的报复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温长路 《家庭中医药》2008,15(12):12-13
负暄思献,源出《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绲磨,仅以过冬。暨春冬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日:‘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作者把这一农夫的傻劲儿写得有些过分,读后倒让人对他产生出许多同情感来。他以乱麻为絮的布衣过冬,又没有御寒的住房,还念念不忘把唯一能够享受到的太阳的温暖告诉给皇上,  相似文献   

8.
温长路 《家庭中医药》2006,13(11):13-14
“杯弓蛇影”源出《风俗通义一隆神》:“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赢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厅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它怪。’宣意遂解,甚夷怿,由是寥平。”这一典故讲的是因疑生病的故事,乍一听似乎好笑,但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事还确实存在着,不少人动辄疑神疑鬼,自己给自己造出一场虚惊来,甚至有因此吓出了大小便、吓破了胆、吓没了命的。  相似文献   

9.
一枝梅信,源出《荆州记):“陆凯与范哗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哗,并赠花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来,人们就用此典暗喻朋友间的思念之情,或表示梅花报春的信息。杨埏“纵得一枝梅信,还隔着楚水巫山”、宋之问“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张孝祥“情脉脉,泪珊珊,梅花音信隔关山”、刘克庄“轻烟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苏轼“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等,  相似文献   

10.
项背相望,源自《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项,乃颈项;背,指脊背,也有作"肩背相望"的。原意是指前后相顾,后用以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如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海内求文者,项背相望,碑版之镌,  相似文献   

11.
源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行医于虢国,见国中正为太子办丧事。他询问了病情并亲自诊察后说:太子所患之病名叫“尸厥”,其未死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致于阴,当尚温也。”于是,他和弟子一起为太子砺针砥石、熨脐服药,妙手回春的奇迹真的出现了。国君非常感激扁鹊,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他却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谦虚之外,扁鹊明确提出了死亡标准的确定问题——呼吸和心跳停止并不一定就是死亡。在两千多年前他能提出这样的认识,可以说在人类医学史上是非常…  相似文献   

12.
水土不服,源自《宋书·索虏》:“闻太祖有北伐意,又与书曰:‘……道里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水土,是指一个地区的饮食、气候、地理、环境条件;服,即适应性。从甲地到乙地,身体一下子适应不了变化了的条件,就会表现出相关的症状来,这就是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13.
五斗折腰,源出梁·萧统《陶渊明传》: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某年“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晋书·陶渊明传》中亦有这段记载。自此,“五斗折腰”、“折腰五斗”、“为米折腰”、“五斗低腰”、“折腰营口”、“五斗折”、  相似文献   

14.
15.
千金一饭,源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是说韩信未发迹时穷苦潦倒,食无着落,没办法就到河边钓鱼为生。有时钓不上鱼,就只好饿着肚子。看到这种情况,一位替人洗衣服的老妇(漂母)就常送饭给他吃。韩信非常感激,表示将来得志时一定要厚报。老妇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  相似文献   

16.
夜以继日,源出《孟子·离娄下》,是他赞扬周公的话:"周公思兼三王,以施田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意思是说,周公全心全意扶佐他的侄子成王执政,学着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的贤德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17.
源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日:‘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相似文献   

18.
19.
源出《晋书·郐诜传》:邰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  相似文献   

20.
“六脉调和”源自清·蘧园《负曝闲谈》。书中云“:刘理台至此,方才六脉调和。”本意是说人的正常脉象。人的左右手各有寸、关、尺三脉,故合称“六脉”。脉体正常,是机体健康的指征之一,后来就引申出人的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等更广泛的概念。脉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甚早。把“六脉调和”作为身体健康的象征,自然不是清代才有的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行业的限制,除医学界以外,社会上其他人士对脉学的了解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它不可能很早就能进入文学家的视野中来,被社会公认为通用的成语肯定要比它的实际存在晚得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