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按常规方法采集细胞,分离培养,12~15d收获。对56例患者采用CIK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同时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经CIK细胞治疗后生活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过程中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发热,占治疗人数的57.14%,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CIK细胞治疗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回输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胃肠道反应及其他副反应的观察护理,可保证整个疗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CIK细胞回输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IK细胞回输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CIK细胞静脉回输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变化、生活质量的变化及相应的不良反应。结果 61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总临床缓解率为33%;KPS评分增加≥20分29例(48%),疼痛减轻≥50%28例(46%);治疗期间9例出现发热反应(体温<38.5℃),1例出现皮疹伴瘙痒。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进步,它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01例肿瘤患者,抽取外周血培养CIK细胞治疗肿瘤的护理,使其能顺利完成该项治疗。方法:抽取101例肿瘤患者外周抗凝血,经培养CIK细胞回输给患者,回输前后做好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101例接受CIK细胞回输患者,部分患者已完成10个疗程的治疗。结论:通过我们各阶段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都能积极地配合、顺利完成每次治疗,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行DC联合CIK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患者做好采集血液样标本前的护理、采血护理、DC回输护理、CIK回输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结果:共进行DC联合CIK免疫治疗70例次.其中2例出现发热(体温<39.0℃),1例出现短暂性寒战,2例出现轻度皮疹,其余顺利完成治疗.结论:DC联合CIK免疫治疗作为肿瘤生物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其不良反应虽较放疗、化疗小,护士也应加强临床观察,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静脉输注CIK细胞,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生存质量的护理。方法抽取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经培养后回输给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回输时、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护理。结果 20例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顾虑,静脉输注CIK细胞后,有1例出现寒战,2例出现发热,经相应的处理后缓解。结论静脉输注CIK细胞的实施方便,不良反应少,是肿瘤患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静脉输注CIK细胞,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生存质量的护理。方法抽取65例肿瘤患者外周血,经培养后回输给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回输时、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护理。结果65例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顾虑,静脉输注CIK细胞后,有2例出现寒战,5例出现发热,经相应的处理后缓解。结论静脉输注CIK细胞的实施方便,不良反应少,是肿瘤患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琴  马德亮  王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09-5709
目的观察47例肺癌患者CIK细胞治疗后的反应及护理体会。方法 47例肺癌患者经采血做CIK细胞体外培养后,再予回输,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9例患者回输CIK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18例患者未见明显改善;6例患者诉生活质量有下降。除5例患者出现低热,对症处理后好转外,余患者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CIK细胞治疗能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应予全面护理以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回输治疗高龄血液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1例采用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高龄血液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护理相关的静脉采血、细胞回输、并发症处理、出院宣教等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1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中位年龄86岁,均合并2种以上的基础疾病,以高血压病、冠心病居多;21例患者共输注CIK细胞186次,出现发热26例次(13.9%),寒战伴肌肉酸痛8例次(4.3%),皮下硬结12例次(6.5%),心悸气短3例次(1.6%)。治疗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2例,有效率80.9%。结论:自体CIK细胞输注不良反应轻微,可显著提高高龄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肝动脉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30例病人抽取自身外周血,连续进行4次CIK细胞经肝动脉回输,同时加强回输时、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30例病人顺利完成抽血、回输过程,回输后有13例病人出现寒战,10例病人在输完后1h~3h发热。联合使用白介素-2(IL-2)时有11例出现发热。经相应的处理后缓解。[结论]CIK细胞肝动脉回输可以消除病人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延长原发性肝癌病人无瘤生存期,明显降低乙型肝炎病毒体内含量,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本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44例患者,用血细胞分离机获取患者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60ml,体外分离和单独培养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后,用带有虑过网的输血器进行静脉回输.注意单采前、单采中、单采后、回输时、回输后的护理.结果 144例恶 性肿瘤患者治疗中有20例(13.8%)出现发热、胸闷心慌等不良反应,及时对症治疗与护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回输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CIK细胞肝动脉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肝动脉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30例病人抽取自身外周血,连续进行4次CIK细胞经肝动脉回输,同时加强回输时、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30例病人顺利完成抽血、回输过程,回输后有13例病人出现寒战,10例病人在输完后1h~3h发热。联合使用白介素-2(IL-2)时有11例出现发热。经相应的处理后缓解。[结论]CIK细胞肝动脉回输可以消除病人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延长原发性肝癌病人无瘤生存期,明显降低乙型肝炎病毒体内含量,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采用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CIK细胞回输治疗后,本组7例患者的症状及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明显,且对正常肝脏细胞无毒性作用、不良反应少、可耐受,在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采用自体CIK细胞治疗,具有细胞增殖速度快、抗病毒活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80例癌症病人CIK细胞回输前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方法]抽取80例癌症病人外周抗凝血,经培养回输给病人,回输前后做好护理和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80例接受CIK细胞回输病人,在治疗中加强护理及健康宣教,减轻病人心理顾虑,配合治疗,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结论]CIK细胞回输治疗,可以消除病人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癌症的护理和健康宣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红铨 《家庭护士》2008,6(4):1046-1047
[目的]总结80例癌症病人CIK(细胞回输前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方法]抽取80例癌症病人外周抗凝血,经培养回输给病人,回输前后做好护理和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踟例接受CIK细胞回输病人,在治疗中加强护理及健康宣教,减轻病人心理顾虑,配合治疗,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结论]CIK细胞回输治疗,可以消除病人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采用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IK细胞自体回输后,本组20例患者的症状均有显著的改善。CIK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明显,且损伤性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如在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延长患者的生命。结论采用自体CIK细胞治疗,可以消除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回输治疗恶性肿瘤不良反应预防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83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注CIK细胞悬液的护理,制定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流程化的制度管理、制备物的过程管理、患者个性化的信息管理及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通过科学、规范、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s,CIK)回输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变化、生活质量、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并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36例患者接受CIK细胞治疗后,2例(5.6%)患者瘤体明显缩小,卡氏评分(Karnofsky)提高率为66.7%,体质量增加率为69.4%,治疗过程3例(8.3%)患者发生发热。结论 CIK细胞疗法为无手术放疗及化疗适应症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新途径,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e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采用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IK细胞自体回输后,本组20例患者的症状均有显著的改善。CIK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明显,且损伤性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如在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延长患者的生命。结论采用自体CIK细胞治疗,可以消除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6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自体采集CAR-T细胞及细胞回输的护理。方法CAR-T细胞采集前建立中心静脉导管(CVC),以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保证采集顺利完成。采集期间密切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细胞回输前进行化疗预处理,做好化疗宣教;回输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等。细胞回输后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自体CAR-T细胞联合化疗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的治疗,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出现反复发热、低血压、胸闷,1例发热、1例腹泻。结论治疗期间注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护理,对于患者能顺利完成治疗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敏 《全科护理》2014,(19):1771-1772
[目的]总结肿瘤病人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6例接受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的肿瘤病人从心理护理、采血前评估准备、采血、回输过程、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病人不良反应、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无一例病人发生3级或4级毒性反应;33例肿瘤病人症状好转,食欲增加,睡眠改善,并且体重增加,放疗、化疗的副反应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29例病人血液中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增加,免疫细胞功能显著提高。[结论]加强肿瘤病人行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