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赈灾工作部署及任务分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全省卫生防病系统和部分医疗单位等赴川救灾防病的应急保障工作。在保障工作中,及时组织协调了18个卫生防病小分队,共201名专业人员赴川救灾防病,为队员配置办公物资、个人生活物资及用于灾区开展卫生防病、监测所需的药械、仪器和设备,保证了灾区救灾防病工作的顺利开展。调查访谈显示救援队员对应急保障工作满意度较高。建议:强化应急保障常态管理,提高远程应对能力和现代化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5.12”强烈地震后,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及任务分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赴川救灾防病工作及全省卫生防病系统和部分医疗单位的应急救援队后勤保障工作,为救援队配置了在灾区生活必需品和开展卫生防病、监测所需的办公物资、药械、仪器和设备,确保了灾区救灾防病工作的开展。现对本次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工作进行分析,以供今后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3.
应急保障旅卫生营驻训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急保障旅卫生营野野外驻训存在训练强度大、训练门类多、协调任务重、生活条件艰苦;存在与信息化要求、实战化要求、一专多能要求、自身保障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笔者从统筹安排、做好准备,贴近实战、搞好训练,注重培训、一专多能,精心谋划自身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卫生营驻训。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地震灾害发生时的特点,提出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药材保障体制研究的基本原则与要求,阐述药材保障的体制结构,并分析我军和外军灾害救援药材保障体制的运行现状。最后通过对16名卫勤专家进行咨询,并论证得出合理的地震灾害救援药材供应体系分级,以期研究成果为抗震救灾药材保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减轻地震灾害的饮水卫生应急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探讨发生地震灾害时保证饮水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暴发与流行的减灾应急措施。提出震前采取规划性、工程性和技术性的避防措施及储备技术力量、物资(或清单)和制定救灾预案等5项备灾防灾措施,地震期间做好饮水卫生宣传、紧急运送安全卫生水、强化饮水消毒、修建移动式水厂(站)等6项饮水管理和净化的应急措施,以及震后及时对被破坏的自来水厂、供水管道和水井进行修复和消毒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抗震救灾卫生装备技术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执行卫生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卫生装备应急技术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5年参与地方"120"院前急救的回顾分析,认为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及军事变革的新时期,部队医院参与地方院前急救,能充分发挥军队医院的急救设备优良、组织纪律性强、高机动性能及指挥系统灵活的优势。充分利用院前急救这个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平时的应急急救水平,促进急诊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在未来战争中,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更好地为部队伤病员服务,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现状,发现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复习法对国内外涉及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卫生应急培训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卫生应急培训班都只关注培训过程,对培训效果不太重视,很少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结论:我国的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应采取包括充分认识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全面评估培训效果以及建立完善的培训信息系统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小医院抓好应急保障训练的体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近年来,本院根据平战时卫勤保障的需求,在建立应急机动分队、创新训练方法、确立训练重点,以及促进医院全面建设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使应急保障训练质量更加扎实有效,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大地震,摧毁了重灾区的卫生防病体系,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江苏赴川卫生防疫队根据灾后卫生应急防病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防病阶段目标,突出灾后卫生防病特点,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采用了科学合理的灾后卫生应急防病管理模式,使卫生应急防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县级卫生应急能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省县级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提出改进对策。方法 2013年采用普查方式对87个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承担应急任务的主要机构进行问卷调查,问卷1 000分制,分为好、中、差3个档次,"好"为得分位于总体的≥P75、"中"为得分位于总体的〉P25和〈P75、“差”为得分位于总体的≤P25。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03统计,SAS9.1进行率的比较。结果对县级级调查单位共发放问卷87份,回收率为100%,得分资料服从偏态分布(W=0.93,P〈0.01)。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分数范围为153.01~916.26分,P25—620.23分,P50—718.06分,P75—801.90分。87个县区8个不同方面得分的频数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Mantel—Haenszel=45.28,P〈0.01),有22(25.29%)个县区列入“好”,43(49.42%)个县区列入“中”,22(25.29%)个县区列入“差”。经Fisher精确检验,9个设区市列入“好”等级的县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和“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建省各地市间县(区)卫生应急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且各县发展不平衡。各具体项目上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卫生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海市工业生产的发展,新工艺新原料的应用,引起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现场情况日趋复杂,加之卫生部门职能调整,给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上海应对突发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工作存在职业性有毒有害因素监控系统缺乏、应急处置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及针对性的开展监测工作、应急处置资源整合等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2008-2010年攀枝花市卫生应急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卫生应急现况,为制订全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攀枝花市疾控机构、监督机构编制及每千人口床位数均达到四川省标准,60 h攀枝花能动用的应急床位可达865张;各单位均组建了卫生应急队伍,举办卫生应急培训班与参加各类卫生应急培训,能开展相关应急演练;应急队伍保障类装备几乎没有,仅有部分物资储备;2008-2010年平均预算日常工作经费分别为1.91万元、3.53万元、2.61万元,应急队员补贴仅个别单位发放。结论攀枝花市卫生应急人员队伍已具备,但装备物资及经费尚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综合性医院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出发,结合组织参与多次应急医疗救援的实践和思考,配合文献查询和专家咨询,构建了包括“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响应方式、应急物资供应”三个模块的综合性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基本框架,并探讨该应急响应体系的策略特色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龙华区卫生应急能力量化考核的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法,自行设计《龙华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通过专家评分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增减并设置权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结果共邀请龙华区19位包括卫生行政、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临床医疗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平均年龄39岁,平均工作年限14年,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筛选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8项和三级指标58项。结论本研究构建了龙华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用于应急能力量化考核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以应对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国际生物恐怖活动给我国带来的威胁。[方法]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4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的应急反应体系,结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出我国国境口岸应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框架。[结果]提出了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指挥协调系统、危机应对准备系统、预警与监测系统、应急响应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法律保障系统、危机处理效果评估系统、国内国际地区协调联络系统。[结论]国家应该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加强对国境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以确保国家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总结了“5.12”汶川大地震卫生防疫应急救援工作,特别是在震区组织机构瘫痪、人员伤亡严重、基础生活设施损毁、房屋路桥跨塌、生存环境恶劣和卫生防病体系受损严重的地震灾害发生初期,如何迅即组织社会各方卫生防疫资源全面、科学、有效地开展震后救灾防病应急工作的经验,旨在对当前和今后做好抗震救灾卫生防病应急工作,努力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产生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