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 p5 3、p2 1WAF1、p16在胃癌前病及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 6 5例、肠化 93例、胃上皮不典型增生94例、胃癌 6 0例中三者的表达。结果 随着病变的发展三者均有较明显失活 (P <0 .0 5 )。结论 p5 3、p2 1WAF1及 p16的失活对于胃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p5 3和 p2 1WAF1的失活有协同性属于癌症发生的相对晚期事件 ,p16的失活发生于病变早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p5 3在胃癌中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2 1WAF1/CIP1mRNA、细胞周期素D1mRNA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 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p2 1WAF1/CIP1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各为 93.15 % (6 8/73)及76 .71% (5 6 /73) ,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CyclinD1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各为 5 4 .79% (40 /73)及 30 .16 % (2 2 /73) ,二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5 3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32 .87% (2 4 /73) ,p5 3过表达者 ,其 p2 1WAF1/CIP1mRNA表达较p5 3阴性者为低 ,二者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p2 1WAF1/CIP1表达与细胞周期素D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2 1WAF1/CIP1、CyclinD1、p5 3的异常表达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对于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胃癌中p21WAF1与p53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胃癌中 p2 1WAF 1与 p5 3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 S- P法检测 p2 1WAF 1和 p5 3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p2 1与 p5 3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0 .0 %与 0 %、92 .5 %与 15 .0 %、39.8%与 5 6 .5 % ;40例不典型增生 ,p5 3阳性而 p2 1阴性者为 5 .0 % ,p5 3阴性而 p2 1阳性为 82 .5 % (P<0 .0 5 ) ;p2 1、p5 3阳性高分化腺癌各为 6 3.3%与 36 .7% ,与低分化腺癌 32 .7%与 78.2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48.1%的胃癌 p2 1、p5 3蛋白表达相反 (P>0 .0 5 ) ;p2 1表达在侵犯浅肌层为 6 0 .0 %显著高于深肌层的 35 .2 % (P<0 .0 5 ) ;p2 1、p5 3在原发与转移癌中一致表达为 35 .3%与 70 .6 % ,皆与未转移癌 6 2 .5 %与 42 .5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2 1在 TNM 期 6 0 .0 %、 期 5 6 .2 %显著高于 期 2 7.8%、 期 2 2 .2 % (P<0 .0 5 )。结论 正常胃黏膜和不典型增生 p2 1蛋白表达大部分依赖 p5 3蛋白 ,而胃癌在相当程度上不依赖。p2 1失表达和 p5 3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分化程度、转移有关 ,而 p2 1失表达还与侵袭、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ING1、p21/WAF1、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ING1、p2 1 /WAF1、p53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 71例胃癌组织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 ,检测 p33ING1 、p2 1 /WAF1、p53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相关性 ,结合临床病理因素 ,探讨胃癌发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33ING1 与p2 1 /WAF1、p53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 ,p33ING1 表达率为 62 .0 % (44/71 ) ,与正常组织相比呈低表达 ,与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远隔转移、分化程度有相关性 (P <0 .0 1 ) ;p2 1 /WAF1表达率为54 .9% (39/71 ) ,与胃癌浸润相关 (P <0 .0 5) ;p53表达为 63 .4 % (45/71 ) ,与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1 )。结论 ING1是抑癌基因 ,其蛋白p33ING1 在胃癌中低表达 ,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 ,p33ING1 、p2 1 /WAF1、p53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p21WAF1、PCNA、CyclinA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Warthin-Starry银染色、PCR、尿素酶法检测胃癌及有关病变中p53、p21WAF1、PCNA、CyclinA蛋白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及胃癌(GC)中,p53阳性表达率随病变发展而逐渐升高,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6.7%、25.0%、70.6%。p21WAF1阳性表达率随病变发展而降低,p21WA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6.7%、86.7%、75.0%、42.6%。PCNA和cyclinA阳性表达率随病变发展而升高,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60.0%、70.0%、87.5%、85.3%;Cycli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7%、20.0%、47.5%、58.8%。在同一病变中HP阳性组p53、p21WAF1、PCNA、cyclinA阳性表达率高于HP阴性组,GC组有显著差异(P〈0.05)。就1种基因的表达而言,HP阳性组各类病变之和与阴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中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1,γ=-0.598),PCNA与cyclin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γ=0.956)。结论 p53突变及p21WAF1失活和PC-NA、cyclinA蛋白的高表达及HP感染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16、p5 3和CD4 4V6在胃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的作用机理和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16、p5 3和CD4 4V6在 93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93例胃癌中p16、p5 3和CD4 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9 8%、5 0 5 %、41 9%。p16蛋白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 30 8% ,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 6 0 7% (P <0 .0 1)。p5 3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 5 4 9%、5 8 5 % ,显著高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 18 2 %、32 1% (P <0 .0 5 ,P <0 .0 5 )。CD4 4V6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 43 .8%、5 2 .3 % ,显著高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 9 1%、17 9% (P <0 .0 5 ,P <0 .0 1)。结论 p16蛋白的缺失表达对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起重要作用。p5 3、CD4 4V6的高表达对胃癌的浸润、转移起重要作用 ,对分析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中p16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p16基因突变与食管癌和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多重PCR、PCR SSCP和DNA测序等技术分析了 2 5例食管癌和 40例胃癌组织标本。结果  1.食管癌中p16基因突变频率为 16 % ,并且突变频率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 2 .胃癌中p16基因突变频率为 7.5 % ,并且突变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1.P16基因点突变可能是食管癌和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之一 ,错义突变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 2 .P16基因点突变的检测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p21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21WAF1/CIP1和p53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织各20例和78例胃癌组织标本进行p21WAF1/CIP1和p53蛋白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组(P<0.05),而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低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P<0.01)p21WAF1/CIP1、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p21WAF1/CIP1蛋白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有淋巴结转移组p53蛋白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53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结论p53蛋白高表达与p21WAF1/CIP1蛋白失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p53和p21WAF1/CIP1蛋白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的参考指标可能有一定意义;p21WAF1/CIP1蛋白表达在胃癌可能存在非p53诱导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9.
胃良、恶性病变中p16 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p1 6蛋白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LSAB方法 ,对 1 0例正常胃粘膜、35例良性病变和 65例胃癌中 p1 6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p1 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中的阳性率为 1 0 0 % ,在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自 75%至 87.5%不等 ,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 30 .8%。在高、中分化胃癌中 p1 6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未分化者 (P<0 .0 5) ,p1 6的阳性表达与 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p1 6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对预后的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组织中p21cip1/WAF、p53表达及HPV-16感染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发生原因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食管癌组织中p2 1cip1/WAF、p5 3蛋白表达水平 ,同时检测HPV 16。并与正常食管上皮和癌旁非典型增生上皮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9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有 8例p2 1cip1/WAF阳性 (88.89% ) ,明显高于食管癌组织 (4 8.72 % ,19/3 9) ;非典型增生中其阳性率 (74.19% ,2 3 /3 1)介于两者之间 ,非典型增生者其阳性率与食管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χ2 =3 .669,P >0 .0 5 ) ,但表达强度明显强于食管癌 (χ2 =7.40 3 ,P <0 .0 1) ;正常上皮中 p5 3表达均阴性 ,食管癌组织中p5 3阳性率 (64 .10 % )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 (3 5 .48% ) ,P <0 .0 1;正常食管上皮中HPV 16均阴性 ,3 9例食管癌有 13例表达阳性 (3 3 .3 3 % ) ,与非典型增生 (9.68%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χ2 =3 .3 73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患者可发生HPV 16感染 ,食管癌发生与 p5 3基因突变以及 p2 1cip1/WAF表达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16、18型感染与p5 3 ,p2 1ras癌基因协同 ,在大肠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3 0例大肠腺瘤、10例腺瘤恶变、5 3例大肠腺癌和 3 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HPV16、18E6,p5 3 ,p2 1ras蛋白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结果 腺瘤、腺瘤恶变和腺癌组中E6,p5 3 ,p2 1ras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3 6.7%、3 3 .3 %、40 .0 % ,60 .0 %、60 .0 %、70 .0 %和 5 4.7%、62 .2 %、71.7%。在腺瘤组中 ,随着上皮不典型性增生程度的加重 ,E6、p5 3、p2 1ras的阳性表达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腺瘤伴不典型性增生Ⅱ~Ⅲ级组中E6、p5 3、p2 1ras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腺瘤伴不典型性增生Ⅰ级 (P <0 .0 5 )。此外 ,腺瘤、腺瘤恶变及腺癌组中E6与p5 3 ,E6与 p2 1ras的双阳性表达均具显著相关性 (P <0 .0 5 )。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 ,E6的阳性表达和E6与 p5 3 ,E6与p2 1ras的双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高危HPB16、18感染并在p5 3、ras癌基因的协同参与下 ,与本地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HPV 16、18感染后所致的 p5 3突变 /失活可能是大肠腺瘤恶变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 ,在腺瘤中同时检测E6、p5 3、p2 1ras蛋白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免疫  相似文献   

12.
胃癌p16基因外显子1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65‘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46例胃癌组织和30例良性病变胃粘膜(对照组)分别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Hpa Ⅱ,MspⅠ,SacⅡ)酶切后PCR扩增进行p16基因甲基化多位点检测。结果 46例胃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13例(28.3%),30例对照组无p16基因甲基化,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3例胃癌浸润未达肌层患者p16基因甲基2例(8.7%),23例达肌层或浆膜层患者p16基因甲基化11例(4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0例高中分化胃癌患者无p16基因甲基化,17例低分化胃癌p16基因甲基化13(76.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8例呈结节生长型胃癌p16基因甲基化6例(33.3%),28例局限溃疡或溃疡浸润26例胃角、胃窦癌p16基因甲基化8例(30.8%),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9例伴肝或淋巴结转移者胃癌p16基因甲基4例(44.4%),37例无转移者p16基因甲基化9例(24.3%),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抑癌基因p16 5‘CoG岛甲基化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但与肿瘤的生长方式、部位及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5 3、p16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 ,对 95例胃癌进行p5 3、p16蛋白表达产物和PCNA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织中p5 3、p16、PCNA阳性率分别为 49 5 % ( 4 7/ 95 )、2 0 0 % ( 19/95 )、78 9% ( 75 / 95 )。p5 3蛋白、PCNA在进展期胃癌 ( 5 3 5 %、82 6% )淋巴结阳性胃癌 ( 5 9 3 %、86 4% )表达率均高于早期胃癌( 11 1%、44 4% )和淋巴结阴性胃癌 ( 3 3 3 %、66 7% ) (P <0 0 5 )。p5 3蛋白、PCNA在累及浆膜胃癌的表达率高于局限粘膜及粘膜下层胃癌 (P <0 0 5 ,P <0 0 1)。PCNA异常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有关 (P <0 0 5 )。p16蛋白表达与胃癌大多数生物学行为无明显关系 ,但其在淋巴结阳性胃癌中的表达率 ( 11 9% )低于淋巴结阴性胃癌中的表达率 ( 3 3 3 % ) (P <0 0 5 )。p5 3阳性组织大多数伴PCNA阳性表达 (P <0 0 1)。结论 p5 3蛋白、PCNA异常表达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及增殖中均起重要作用。p16蛋白表达缺失可能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p2 1(WAF1)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微波修复免疫组化技术S P法检测了 82例乳腺癌及 2 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p2 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 :p2 1(WAF1)蛋白表达位于细胞核中 ,部分伴有浆染色 ;p2 1(WAF1)蛋白在乳腺良性病变细胞核基本不表达 ,部分有细胞浆着色 ,乳腺癌中表达率为 58.54%( 4 8/ 82 ) ,其阳性表达与组织高分化、ER阳性、临床分期早有关 ,与淋巴结有否转移、C erbB 2、nm2 3蛋白表达以及是否复发及生存期长短无关。结论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 1(WAF1)蛋白阳性诱导细胞高分化 ,其缺失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及c myc、p16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PCR -ELISA法检测 171例胃癌及相关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 myc、p16蛋白表达状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和c myc蛋白的表达率均最高 ,p16蛋白表达率最低 ;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 p16蛋白表达率最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化组织中 ,端粒酶阳性和阴性组c myc和 p16蛋白表达率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胃癌组织中 ,端粒酶阳性和阴性组c myc蛋白表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16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化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c myc的高表达及 p16的失活具有协同性 ,c myc的激活 ,p16的失活可能是端粒酶活化的 1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Tian SF  Xiong YY  Yu SP  Lan J 《癌症》2002,21(9):970-973
背景与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确定的胃癌致癌因子,但其致癌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p53、p21WAF1、p16为主要的细胞周期负调控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及其有关病变中,上述3种抑癌基因的作用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HID-AB(pH2.5)-PAS、SP免疫组化染色及Warthin-Starry染色,对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93例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94例胃上皮不典型增生(gastricepithelialdysplasia,GED)及60例胃癌(gastriccarcinoma,GC)中3种抑癌基因表达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发生的不同阶段,p53阳性表达率随病变发展而升高,在CAG、IMⅠ~Ⅱ、IMⅢ、GEDⅠ级、GEDⅡ~Ⅲ级及GC中分别为0、1.64%、6.25%、5.45%、23.08%、70.00%。p21WAF1和p16阳性表达率随病变发展而降低,p21WA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5.08%、100%、100%、71.79%、45.00%,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8%、81.97%、78.13%、89.09%、69.23%、40.00%。三者表达在GEDⅡ~Ⅲ与GEDⅠ组间、GC与GEDⅡ~Ⅲ组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同一病变中,Hp感染阳性组p53、p21WAF1及p16阳性表达率虽然高于Hp阴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53突变及p21WAF1、p16失活  相似文献   

17.
p16、p21^WAF1/CIP1、CyclinD1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国  段惠军  王玉珍 《肿瘤》2001,21(3):205-207,F00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分型、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和ER、PR与p16、p2 1WAF1/CIP1和CyclinD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5 0例术前均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p16、p2 1WAF/CIP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5 8 0 % (2 9/ 5 0 ) ,在浸润性导管癌Ⅱ级与Ⅲ级之间p16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阳性率分别为 75 0 %、41 7%。p16、p2 1CyclinD1蛋白表达 ,p2 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0 0 % (15 / 5 0 ) ,p2 1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相比 ,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2 0 % (16 / 5 0 )。与临床病理特征、ER和PR未见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和p2 1蛋白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戴文斌  任占平  阮伶  陈蔚麟  石哲  唐德艳 《癌症》2001,20(10):1074-1077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16、p21WAF1、CDK4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不典型增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正常胃组织中p16、p21WAF1、CDK4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中p16和p21WAF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2.7%、30.9%,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不典型增生(P<0.01),而CDK4和cyclinD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1.8%、47.3%,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和慢性浅表性胃炎,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胃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DK4和cyclinD1蛋白表达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中p16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CDK4与cyclinD1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胃癌发生机制涉及p16、p21WAF1、CDK4和cyclinD1调节通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且与胃癌Laure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K4和cyclinD1蛋白高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16、p21WAF1、CDK4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不典型增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正常胃组织中p16、p21WAF1、CDK4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中p16和p21WAF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2.7%、30.9%,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不典型增生(P<0.01),而CDK4和cyclinD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1.8%、47.3%,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和慢性浅表性胃炎,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胃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DK4和cyclinD1蛋白表达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中p16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CDK4与cyclinD1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胃癌发生机制涉及p16、p21WAF1、CDK4和cyclinD1调节通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且与胃癌Laure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K4和cyclinD1蛋白高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p16、p5 3蛋白在食管鳞癌 (ES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 S- P法检测 5 6例 ESC中 p16和 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5 6例食管鳞癌中 ,p16蛋白表达阳性 2 1例 ,占 37.5 % ,p5 3蛋白表达阳性 35例 ,占 6 2 .5 % ,p16和 p5 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 ,随分化程度的降低 ,p16蛋白阳性率逐渐降低 (P<0 .0 2 5 ) ,p5 3蛋白阳性率逐渐增加 (P<0 .0 5 ) ,p16阳性表达组 p5 3表达显著低于 p16阴性组 (P<0 .0 1) ,且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联合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 p16和 p5 3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食管鳞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