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七年制中医学专业教育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旨在培养中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而中医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故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全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考核医学教育质量,检验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强化实习过程管理等对策,为完善七年制中医人才后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针灸方向七年制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为临床教学提供改革方向.方法 本研究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针灸方向七年制四个年级学生发放问卷,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座谈,以反映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临床轮训安排方面,中医专业针灸方向七年制平均约48.59% 的学生认为基本合理;时间安排上,平均87.99% 的学生希望增加临床实习的时间;临床实习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平均32.08% 的学生认为是轮训科室较少,23.97% 认为是基本临床操作技能时间机会少,18.93% 认为是轮训时间不够,17.25% 认为是带教不规范.结论 合理安排临床轮训时间,严抓临床三基训练,完善针灸专业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和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几个方面是今后对于中医专业针灸方向七年制学生的临床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七年制中医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本科生有明显的区别,但又有别于三年制的硕士生,如何在实习阶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七年制后期教育所探讨的重要话题。笔者结合我科多年来临床带教的方法和经验,对中医七年制妇科专业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的教学方法作进一步的探讨。1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了解该专业临床教育现状,为提高中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以调查法为主,对已经进入临床实习的七年制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临床实践时间太少。临床教学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综合测评内容有待完善。结论:增加临床实践时间、采用床边教学和病历讨论等教学方式、完善综合测评制度等是提高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临床主干课程之一,是七年制中医专业的必修课.但目前的七年制中医学人才培养就其模式而言基本是五年制的沿袭,七年制与五年制使用同一教材.如何在利用有限的学时为七年制学生上好中医妇科学这一门课,我们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西医院校八年制医学生中医临床实习效果。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从教学内容、教师素养以及八年制医学生学生专业兴趣三方面对中医临床实习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教学内容、教师素养及学生专业兴趣均与教学效果有关。临床带教中应以中医四诊方法为重点,重视中医药知识在八年制学生临床工作中的实用性,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结论从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实际需求出发,提高西医院校中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案例教学法对中医眼科学本科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中医眼科学各论的教学内容以PBL案例教学模式讨论为主,建立10个学习模块.中医专业五年制学生32人,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48人,七年制中医专业学生78人,围绕10个学习模块选择其中的5个专题,每个专题按学生人数分组,每小组各15人分别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并做数据分析.结果 1.平均成绩: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72.66分;中医专业74.78分;中医七年制82.27分.2.问卷调查:3个专业中均以认为PBL案例教学法效果较好的人数最多.结论 中医眼科学PBL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其进行纵向学习,并有利于教师实施横向教学,指导专题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临床实习阶段应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中医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在中国医大一院教学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共98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合作学习方法组和对照组。观察中医临床教学实习阶段应用合作学习组及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前后中医学临床实习成绩及中医学期末考试的成绩;并且于合作学习方法实行1年后,对合作学习组的学生进行教学模式问卷调查。结果 2组学生的年龄、性别、高考成绩、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前(2016年7月)的临床医学期末考试成绩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合作学习后合作学习组学生的中医学期末考试的成绩、中医学临床实习的成绩(即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88.0±16.5)分(78.2±19.1)分;26(51.0%)16(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合作学习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多数同学认为中医学课程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效果优于既往常规的中医学教学模式,并且对课程的设计给予了肯定。结论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适合临床实习阶段的中医学教学,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的理解程度及学业成绩,一定程度激发西医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并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中医七年制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办以来已近20年时间,目前我国多所中医药院校开办了该专业,而《有机化学》一直是其中的必修课,但迄今尚未有一本针对该专业而编写的教材。笔者认为,因中医七年制《有机化学》是为中医专业从事临床或科研服务,其教材内容应以中医专业的需要为出发点进行取舍,强化与中医药专业的结合,在教材的不同部位体现其专业特色,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为此中、西医院校都开设了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但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探讨和不断钻研的课题.本文对中医院校七年制学生在普外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临证精华     
中药结合针刺治疗中风痴呆[方术来源]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中药结合针刺治疗中风痴呆30例总结”(艾立新.湖南中医杂志,2004, (1):5/刘朝圣博士选评) [适应病症]中风痴呆。[方术内容] (1)中药治疗:以地黄饮子加减:熟地、山萸肉、肉苁蓉、巴戟天、麦冬、石菖蒲、石斛、竹茹、淮牛膝各10g,五味子15g,远志8g,茯苓12g,胆南星6g。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药1次。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白术各10g;肝阳上亢者加天麻10g,钩藤15g;痰热盛者加枳实9g,栝楼10g;血瘀甚者加水蛭6g,地龙10g。  相似文献   

12.
临证精华     
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术来源]河南省中医院“导赤散加味治疗心脾积热型口疮54例”(开雁.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f5):50/欧阳建军教授点评) [适应病症]复发性口腔溃疡。[方术内容]基本方: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期间同时配合局部撤涂冰硼散,每日4~5次,直至溃  相似文献   

13.
实践环节是临床药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安全合理用药技能培训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实习阶段"重医轻药"的问题,在全科专业学生实习阶段增设临床药学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构建基于临床真实背景的教学体系,围绕全科医师岗位需求整合临床药学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14.
牛凤菊  魏红 《光明中医》2005,20(1):53-54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又为手足少阳之会穴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对于其定位 ,在以往文献中 ,差别不大。如《针灸甲乙经》谓其“在耳后陷者中 ,按之引耳中” ;《针灸集成》“在耳根部 ,距耳五分” ;《针灸大成》“耳后尖角陷中 ,按之引耳中痛” ;《针经》中有“先以铜钱二十文 ,令患者咬之 ,循取穴中……针灸俱令人咬钱令口开”。现代临床上翳风穴的取法与《甲乙经》基本一致。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及《腧穴学》中定位为 :“正坐侧伏或侧卧 ,在耳垂后方 ,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1 古文献研究晋代《针灸甲乙经》记载 …  相似文献   

15.
魏金凤 《光明中医》2005,20(1):23-24
介绍运用张仲景《伤寒论》中名方小柴胡汤治疗偏头痛、高血压、牙痛的临床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体会。认为降压不远温、血压高不忌补、青年高血压多利湿化浊、老年高血压应燮理阴阳、病久者不忘活血,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还需注意个体化治疗,全面调整体质状态。  相似文献   

17.
证实并验证,通过方剂治疗各证型病因病机的悸证。观察方剂对于悸证的临床应用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薛伯寿教授治病以求因为要,常从细微处探寻疾病的原因;强调人体正气是本,扶正多从健脾益肾人手,健脾用药量少而不碍胃;在辨证的基础上,擅长病证结合;处方宗法仲景,参合后世百家,融伤寒温病及后世百家思想于一体,自成一家;处方用药讲究药物配伍,擅长使用药对,喜欢小方合用,尤其在联合使用经方方面颇有特色;用药偏于轻灵,但当大则大...  相似文献   

19.
辟谷实践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红 《中医研究》2011,24(1):33-35
辟谷是中国传统养生术的一种,笔者前后3次共观测12人进行辟谷实践,8人完成7 d以上辟谷活动,辟谷期间进食少量水果,无明显饥饿感且精力充沛,体质量减轻5~20 kg。根据"气"一元论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笔者认为辟谷期间纳的"气"是少食且精力充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