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对饮酒后发生晕厥的12例患者先后进行基础倾斜试验、硝酸甘油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倾斜试验。结果:基础倾斜试验全部阴性,硝酸甘油诱发阳性2例,异丙肾上腺素诱发阳性11例。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倾斜试验对饮酒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阳性病例多。  相似文献   

2.
方法 27例神经心原性晕厥患者入选,女性18例,男性9例,年龄12~75岁。其中17例基础(头高脚低)倾斜试验阳性,另10例在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后倾斜试验阳性。倾斜试验:患者倾斜70度,倾斜时间最长15分钟。如基础倾斜试验阴性,则仰卧位后静脉内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初始注射速率1μg/min,逐渐增快直到心率增加20%,再做倾斜试验。发生低血压同时伴有晕厥或晕厥先兆即为倾斜试验阳性。阳性患者最初3分钟按500μg/kg静注艾司洛尔,此后以300μ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异丙肾上腺素、消心痛激发倾斜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耐受性、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001年12月至2006年9月于甘肃省金昌市第二医院就诊并符合条件的33例有晕厥发作史的患者及15例无晕厥史者行基础倾斜试验(BTTT),BTTT阴性者连续2d随机进行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TTT)和消心痛倾斜试验(GTTT)。结果消心痛组敏感性为65.2%,特异性为93.3%,耐受性较好。异丙肾上腺素组敏感性为69.6%,特异性为86.7%,耐受性较差。结论消心痛倾斜试验与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比较敏感性、特异性无明显差异,耐受性、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过程中的心律失常特点及安全性。方法对165例不明原因晕厥或接近晕厥患者首先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阴性患者再随机进行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MIHU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分析HuTT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50.91%(84/165),92.68%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出现最快心率5min内发生阳性反应。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0.91%(51/165),最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依次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心律和窦性停搏,其中窦性停搏10例,停搏时间MIHUT组明显高于BHUT组和SNHUT组(P均〈O.01)。结论HUTT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心率突然明显增快时应警惕阳性反应发生。试验过程中存在长时间窦性停搏等多种安全风险,SNHUT在安全性等方面优于MIHUT。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与静脉泵入异丙肾上腺素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直立倾斜试验的326例患者。其中行基础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129例(硝酸甘油组),行基础加静脉泵入异丙肾上腺素直立倾斜试验197例(异丙肾上腺素组),比较两种药物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诱发阳性反应时间、血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硝酸甘油组阳性率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46.9%vs 30.7%,P<0.01)。硝酸甘油组诱发阳性反应时间(7.8±3.6)分钟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5.6±1.5)分钟,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总试验时间硝酸甘油组明显短于异丙肾上腺素组[(37.8±3.6)分钟vs(72.6±7.3)分钟,P<0.01]。硝酸甘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异丙肾上腺素组低(0.9%vs 11.7%,P<0.01)。结论: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有较高的阳性率,操作方便,完成试验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发生于貌似正常者的晕厥被认为与心脏感受器反射有关。这种反射可通过直立倾斜试验或同时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来观察。本文采用非入侵的方法评价直立倾斜试验是否有利于了解貌似健康青年患者发生晕厥的病因。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直立倾斜试验诱发晕厥的严重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直立倾斜试验(TTT)的严重反应,并总结其预防和处理的体会。 方法 TTT的倾斜角度为70°,基础试验最长时间为45min,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最长时间为30min。整个过程中持续心电和血压监测,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 结果 21例TTT阳性,其中10例出现严重反应,分别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传导阻滞3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心房停搏3例,严重低血压4例。所有患者在发生晕厥后立刻放至平卧位,抬高下肢;心率慢者给予阿托品静推。有2例行胸外心脏按压,4例吸氧。所有患者经处理神志很快转清,有2例经10min抢救后血压才恢复正常,但未发生并发症。 结论 TTT虽然为一项无创性检查,但严重反应并不罕见。尤其对老年人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控制异丙肾上腺素滴速,密切观察心率和血压,有助于防止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心脏电生理检查中应用异丙肾上腺素作为激发药物引起的异常反应,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31例用异丙肾上腺素进行激发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检查过程出现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结果 4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占0.13%,男2例,女2例,年龄42~72岁;76例出现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占2.5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无性别差异;21例出现窦房结内或心房内游走心律,占0.69%,均发生于青少年。结论异丙肾上腺素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时会有异常反应发生,应予正确处理,避免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观察异丙肾上腺素与阿托品试验在经食管心房调搏中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异同。方法 8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54例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组,2μg/min静脉滴注),33例用阿托品(Atr组,0.04mg/kg静脉注射)后重复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 异丙肾上腺素与阿托品诱发成功率分别为83.3%、66.7%,前者略高于后者,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异丙肾上腺素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而阿托品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多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均可取得大致相同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成功率,仅在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是目前诊断VVS的准金标准,现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进行药物激发倾斜试验的方法.虽然该方法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但操作繁琐,患者耐受性差,而且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异丙肾上腺素的使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我们采用硝酸甘油替代异丙肾上腺素对老年VVS患者行HUTT检查,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对21例原因不明晕厥患者(晕厥组)行倾斜试验并以正常人作对照(正常对照组)。晕厥组基础倾斜试验阳性9例(42.9%),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阳性10例(83.0%),总阳性率为90.5%(19/21)。对照组基础倾斜试验无一例阳性,与晕厥组比较,P<0.001;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有2例为阳性,假阳性率10%。结果显示:倾斜试验采用倾斜80°、持续45min、异丙肾上腺素用量为4~6μg/min,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其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90%、准确性为90.2%。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淑敏  冯艳 《心电学杂志》1995,14(4):218-219
观察18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37例正常对照组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的影响,其中92例行基础倾斜试验(BTTT),92例行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TTT)。结果显示:ITTT可使TTT的敏感性升高,特异性下降,且随剂量增加这种变化更为显著。同时发现ITTT最佳时间为10min。ISO可缩短从倾斜到晕厥的时间且不依赖其剂量改变,其次观察到ITTT导致晕厥的有关血流动力学变化与BTTT无差别。  相似文献   

13.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和正常人对直立倾斜试验的反应(摘要)罗杰李俭春张静梅李露言秦丽萍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提供了较可靠的方法。本试验主要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和正常人直立倾斜时的心率、血压变化及对异丙肾上腺素(ISO)的反应,探讨晕厥发生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vasovagal syncope,VVS)的价值.方法 30例无晕厥史的健康人与8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1周内先后进行基础结合硝酸甘油诱发和基础结合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HUTT,比较两种方法对V...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 ,84岁 ,因“胆囊炎、胆囊结石”收入院。在治疗过程中 ,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交界区性逸搏心律 ,心率 3 7次 /分 ,遂转入心内科治疗。在继续抗炎的基础上 ,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维持 ,以提高窦性心律 ,改善房室传导。同时发现该患者存在高血钾 (6.5 7mmol/L) ,遂立即予以纠正 ,待血钾恢复正常后 ,试验性撤去异丙肾上腺素 ,观察 3天 ,患者仍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6.
13±3(8~20)岁的21(男7、女14)例患者至少有一次原因不明的晕厥,且倾斜试验阳性即能诱发晕厥或先兆晕厥。初次倾斜试验,A组14例在基础状态下诱发晕厥(7例)或先兆晕厥(7例)B组7例在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素(0.03~0.1μg/kg/min)时诱发晕厥(3例)或先兆晕厥(4例)。1例表现为心脏抑制(心率减慢≥20%或症状开始时心脏停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时血压,心率变化,从而了解自主神经系统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90 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倾斜试验,试验过程动态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结果 56 例发生晕厥,其中基础倾斜试验晕厥4 例,阳性率4-4 % ,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晕厥52 例,阳性率57-8% ,其中异丙肾上腺素浓度为2 μg/min、4 μg/min 各28-9% 。晕厥时收缩压下降(45-66 ±22-46)mmHg,舒张压下降(29-11 ±11-14)mmHg,心率下降。结论 血管迷走性晕厥时血压显著下降,心率下降,提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为主,可伴迷走神经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18.
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的反常现象三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的反常现象三例徐捷窦先锋王化南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激发试验,常应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后复检。通常可加速传导,增快心率。而出现明显的心率减慢尚属罕见。我院在异丙肾激发试验中发生反常反应3例,报告如下。方...  相似文献   

19.
提出对晕厥患者进行倾斜试验以明确病因的方法。着重研究了有关影响因素如不同原发疾病、不同异丙肾上腺素给药浓度、不同倾斜持续时间以及不同抑制晕厥发作药物对该试验的影响及意义。结果显示,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食道心房调搏术中基础刺激与基础刺激加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率。方法:302例临床拟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基础刺激组(A组)151例,基础刺激加用异丙肾上腺素组(B组)151例,然后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结果:B组的诱发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的(72.8%:41.1%,P0.01)。同时B组患者中,房室结双径路的诱发成功率明显大于房室旁道(76.8%:57.5%,P0.05)。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食道心房调搏术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