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会玲 《新中医》2016,48(9):131-133
目的:观察三伏贴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320名2013年7-8月在本院儿科门诊进行"三伏贴"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追踪、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经过"三伏贴"治疗,2013-2014年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所有参与随访的患儿1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呼吸道感染发生中,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14年279例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月平均发作次数减少,并且发作程度亦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三伏贴"治疗能有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路北区儿童家长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儿童普服糖丸的机会对42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路北区儿童家长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不同经济状况、年龄、文化程度、户籍、职业等之间的差异。结果:儿童家长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67.8%)。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知晓率最高(95.5%),结核病归口管理含义的知晓率最低(34.6%),家长对结核病知晓率按年龄、文化程度、户籍、职业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状况的儿童家长对结核病的知晓率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北区儿童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还较低,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刻不容缓,应重点做好工人、外来人口及低文化程度儿童家长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小儿发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急症,如护理不当,则延长病程并发生各种并发症,加重患儿的病情和痛苦.儿科是我院的特色专科,无论在门诊还是在病房接待发热患儿屡见不鲜.我们在门诊发现许多发热患儿的家长在小儿发热的预防、治疗、护理方面知识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保健科门诊患儿家长医患沟通认知情况,为开展儿科医疗门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儿科保健门诊中随机抽选220名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患儿家长对医患沟通认知情况。结果:72.80%患儿家长认为自己的态度会影响医务人员的诊疗;超过97.00%的患儿家长认为医务人员在体检及解释基本情况等方面沟通尚可;认为诊断时间充足的占71.90%;99.80%患儿家长认为医务人员关注到社会等因素对儿童的影响;认为医务人员外在形象会影响就诊的占85.00%。结论:医院有必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技能培训,提高沟通技巧,提高诊疗水平,并针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的实施对儿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儿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哮喘患儿,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病历书写质量、健康宣教和护理操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评分、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护理管理能够实现护理质量提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哮喘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改善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分析药物使用常见误区。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00名患儿家长进行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进行调查,并分析总结使用误区。结果:临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出现药不对症、滥用误用的现象。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儿科用药管理,普及常规医疗知识,避免儿科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的患儿共计200例,随机均分为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不确定感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及不确定感明显高于观察组,而其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强儿科临床健康教育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入住医院儿科病房的31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有156例。在两组患儿诊疗期间,均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分析儿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及问题,然后实施积极的改进措施,对观察组患儿及其家长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统计两组患儿的健康教育效果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二次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科病房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管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前后精神分裂症患儿家长家庭护理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方法调查6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家长对家庭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用药护理、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社会功能训练、预防疾病复发措施等常见的家庭护理问题进行2个月的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家庭护理知识了解情况进行比较,并了解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态度。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庭护理知识认识明显提高。绝大部分家长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并肯定其必要性。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他们对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庭护理及照顾技能,提高患儿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目前呈蔓延趋势,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由于流行季节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大幅增加,使得门诊输液中心的手足口病患儿随之增加。为使患儿家长知晓做好儿童个人、家庭的卫生,改变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疾病预防措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我院门诊输液中心护理人员根据家长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等,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对防止疫情扩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小儿功能性腹痛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痉挛性疾病,属于中医儿科"腹痛""盘腹痛"等范畴,该病的临床特征为长期、持续、反复性发作[1]。其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打乱了其正常的生活规律,同时也造成患儿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健康教育及其心理疏导在小儿功能性腹痛中作为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患儿及其家长疾病知识的宣教和心理疏导,给患儿创造一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株洲市家长对小儿发热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株洲市5个区市民家长700名,发放并回收问卷调查表,了解其对小儿发热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株洲市家长对发热的常规知识掌握较好,对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等急救知识及发热时护理注意事项知晓率较低。86.33%的家长对小儿发热知识有需求,仅有13.67%的家长不需要。家长需求率比较高的3个健康教育方式分别为:医护人员沟通、健康教育手册及宣传栏。结论株洲市家长对于小儿发热知识的认知仍有待提高,对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住院麻疹患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5名住院麻疹患儿家长从疾病相关护理知识、疾病基本知识、消毒隔离措施、疾病预防知识等四方面,以"一对一"口头指导、集体讲解、书面材料阅读、当面解答疑问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患儿家长麻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麻疹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家长积极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疾病,病因复杂,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大多数患儿家长对该病的发生、预防缺乏了解。对哮喘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是使患儿减少复发,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科于2004年1—12月开展了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以使家长了解哮喘的诱因及防治方法,了解GINA方案(全球哮喘防治建议)及如何行阶梯治疗等知识,从而提高了家长对患儿的自我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门诊手足口病防治应用互联网式健康教育对临床疗效及患儿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门诊收治的108例手足口病患者临床资料,按干预方案不同分2组,各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互联网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比对照组75.93%高(P<0.05);观察组传播途径、疾病特征、消毒隔离等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门诊手足口病防治应用互联网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且加强患儿家属掌握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及需求情况。方法该次收集了该院2016年1—12月儿科就诊并住院患儿家属120名(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该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及需求情况,对所获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结果仅有80.0%患儿家属曾接受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教育,但知识涉及范围并不专业、广泛;患儿家属对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低,并缺乏医学急救与健康行为方面的知识;患儿家属对儿童保健知识需求程度高,均期望可经相关途径获得专业、全面的指导。结论患儿家属对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知之甚少,应建立多学科、多专科儿童健康教育中心,为儿童家属提供系统的儿童健康保健知识,以便提高儿童家属对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门诊儿童"脱被征"的发生率及一般特点。[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完成。根据目的和要求设制临床问卷,对符合调查纳入要求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询问,并填写问卷。[结果]"脱被征"发生率为74.29%,其中轻度者占59.76%,中度者占18.74%,重度者占21.49%。存在"脱被征"患儿家长中80%以上表示"脱被征"对孩子及家庭都构成显著不良影响。[结论]小儿"脱被征"发生率较高;显著增加家庭对孩子健康成本和育儿成本的投入,需引起广大家长及儿科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弱视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弱视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并评价其效果。结果: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家属对小儿弱视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达(95.4±18.1)分,治疗有效率达97.1%,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弱视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375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8例)和对照组(1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则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患儿健康教育、家长健康教育、回访时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有效率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能促进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提高患儿及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儿科患儿家长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进行调查,为开展患者健康宣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200例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长对患儿输液安全的需求。结果:患儿家长对患儿的安全需求较高,99.00%的家长均担心护理人员一次穿刺不成功,最担心的输液安全问题排在前5位的是一次穿刺不成功、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患儿固定不妥输液外渗或断针、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头皮穿刺损伤患儿头皮,安全需求均达80.00%以上。结论:儿科患儿家长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较高,医护人员应提高临床技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提高儿科患儿的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