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 TUEVP)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PSA)值的影响。方法 :经直肠超声测量 3 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体积 ,均行 TUEVP。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 1、3、5天及 1个月检测患者血清中 PSA值。并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成组设计的秩和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术后第 1天血清 PSA值较术前明显升高 ( P<0 .0 0 1) ,其后逐渐下降 ,至术后 1个月血清 PSA值降至基线水平 ,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TUEVP会使血清 PSA值升高 ,以术后第 1天影响最明显 ,维持约 1个月 ,其后逐渐下降至一个稳定、较低的水平。所以 ,临床上如要获得一个正确而有意义的 PSA值 ,至少要等到 TU EVP术后 1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态PSA(F-PSA)和总PSA(T-PSA)及游离态/总(F/T)PSA比值作为前列腺疾病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Abbott公司AxSYM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自动检测未经治疗的84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人和29例前列腺癌病人血清F-PSA和T-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F/T百分率值在前列腺癌组中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01)。若总PSA限定于4~10μg/L范围内,应用F/T百分率值可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P<0.01),而两组总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F/T百分率值可用于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总PSA在4~10μg/L范围时,应用F/T百分率值较总PSA为佳。  相似文献   

3.
何如钢  周青松 《重庆医学》2012,41(36):3885-3887
目的探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测定值在前列腺癌(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该院85例Pca并进行Pca根治术后的患者,分析比较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D和Gleason评分在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结果手术切缘有浸润者36例,PSAD平均值为(0.36±0.34)ng/mL;手术切缘无浸润者49例,PSAD平均值为(0.34±0.40)ng/mL,PSM阳性组明显高于PSM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囊有浸润者13例,PSA平均值为(19.1±22.8)ng/mL、PSAD平均值为(0.54±0.59)ng/mL;精囊无浸润者72例,PSA平均值为(10.8±6.6)ng/mL,PSAD平均值为(0.32±0.3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有转移者7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92±0.98;淋巴结无转移者46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71±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AD对于Pca恶性程度的判断比较准确,同时还可以作为预测Pca预后的一项指标,若同时联合三项指标可显著提高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前列腺癌诊断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M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16-18
目的了解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系统穿刺下的活检阳性率,确定游离PSA/总PSA(fPSA/tPSA)在低PSA域值(PSA4~10ng/ml)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们对1244例因PSA升高或直肠指检阳性结节的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采用前列腺5区12针或13针系统穿刺方法,将PSA水平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PSA〈4ng/ml,直肠指检发现结节;PSA4—10ng/ml,fPSA/tPSA〉0.16;PSA4—10ng/ml,fPSA/tPSA〈0.16;PSA10.1—20ng/ml;PSA〉20ng/ml;共5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18.1%,11.6%,17.4%,24.9%,和56.7%。随着PSA值增加,高危Gleason评分(Gleason评分≥18)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不同PSA值的前列腺癌诊断率明显不同。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或PSA〉10ng/ml应作为前列腺穿刺的指征。PSA4—10ng/ml之间,参考fPSA/tPSA(〈0.16)有利于提高穿刺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宾志福 《求医问药》2014,(19):226-227
目的 :探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体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其发生术中和术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进行手术前,我院对这168例患者进行了PSA检查,并根据其体内PSA水平的高低将他们分为低PSA组、中PSA组和高PSA组,每组各有56例患者。在这三组患者进行手术后,我们对比他们手术前与手术结束60分钟后血红蛋白的差值、手术的时间、拔除尿管的时间、手术中需要进行输血的几率和手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的几率进行比较。此外,我们还对这三组患者PSA水平与他们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手术前与手术结束60分钟后血红蛋白差值的线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结束60分钟后血红蛋白的差值、手术的时间和拔除尿管的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手术中需要进行输血的几率和手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的几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PSA水平与他们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手术前与手术结束60分钟后血红蛋白差值的线性关系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体内PSA的水平与其发生术中和术后出血无任何相关性。因此,临床上应从其他角度考虑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发生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 (Pca)在欧美国家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其在我国人口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对Pc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的测定则是诊断Pca的重要指标 ,所以PSA值在不同的水平 ,对判断患有Pca的可能性大小及应采取哪些诊断及处理措施 ,则是临床医师在Pca处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就近来有关方面的文献综述如下。1 PSA <4.0ng ml时的应对措施有报道 ,大约有 2 5 %的Pca患者PSA值位于正常范围内[1 ] (即 0~ 3.99ng …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海华  黄仁胜  祝丹 《海南医学》2007,18(2):37-37,36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24例PSA4.0~50μg/L之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传统的经直肠前列腺8针系统穿刺法,一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结果 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法120例,阴性36例(阳性率30%).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104例,阳性76例(阳性率73.1%).结论 对于PSA4.0~50μg/L的老年性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阳性率明显优于传统的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 整理北京积水潭医院44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根据患者骨转移病灶影像学特点分为成骨型组、溶骨型组以及混合型组.分析血清总.PSA以及前列腺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在3组中有无差异.结果 44例患者平均年龄70岁,其中成骨型骨转移33例(75.00%),溶骨型骨转移9例(20.45%),混合型骨转移2例(4.55%).血清PSA均值在成骨型,溶骨型及混合型3组分别为(590.3±177.O)μg/L、(249.0±66.6)μg/L以及(156.5±42.1)μg/L,ANOVA分析显示3组之间血清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型组中Gleason评分均值为7.4(6~10分),其中高中分化(Gleason评分≤7)22例(66.7%),低分化者(Gleason评分>7)占11例(33.3%);溶骨型组中Gleason评分均值为8.0分(6~10分),其中高中分化以及低分化分别为3例(33.3%)和6例(66.7%),统计学显示两组之间Gleaso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组两例Gleason评分均为8分.结论 前列腺癌骨转移类型与血清PSA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杨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4):352-354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t-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PCa与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血清t-PSA、f-PSA/t-PSA值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PCa与BPH 2组患者间t-PSA、f-PSA/t-PS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t-PSA含量在4.0~10.0μg/L时,2组患者间t-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SA/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t-PSA含量在4.0~10.0μg/L时,f-PSA/t-PSA值分别为0.125,0.15,0.175时,对PCa的诊断敏感度为:56.0%,76.0%,88.0%;特异性为:93.8%,86.5%,78.2%。结论PCa患者t-PSA显著升高,f-PSA/t-PSA明显降低。当t-PSA含量在4.0~10.0μg/L时,t-PSA的诊断意义很小,选取f-PSA/t-PSA值为0.16作为临界值,既可保证较高的特异性,又不降低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许礼伟 《当代医学》2012,18(24):29-30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6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随访6个月~2年;6例患者在1年后发生排尿困难,给予再次行电切术治疗.检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PSA水平比较,PSA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PSA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和6个月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半年生存率为91.1%(51/56),1年生存率为80.4%(45/56),2年生存率为67.9%(38/56).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是前列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其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80例非前列腺癌查体男性的血清tPSA,57例非急诊入院BPH患者以及23例BPH并发急性尿潴留(AUR)患者的血清tPSA值。结果:非急诊入院BPH患者血清tPSA(3.50±1.45)μg/L,BPH并发AUR患者血清tPSA(16.6±3.56)μg/L与非前列腺癌男性查体人群血清tPSA(1.15±0.95)μg/L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急诊入院BPH患者与BPH并发AUR患者血清tPSA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尤其BPH并发AUR患者血清tPSA显著升高,故对血清tPSA大于4.0μg/L而准备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应审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表达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PCa组织、2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HG-PIN)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PSCA的表达,术前ELISA法检测血清PSA水平.结果:BPH组织中无PSCA表达,HG-PIN、PCa组织中PSCA阳性率分别为70.0%(14/20)、80.6%(29/36),高于BPH组织(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PCa组织中PSCA的阳性率分别为6/11、14/16、9/9,依次增高(P<0.05).PSCA阳性率与PCa患者血清PSA水平无相关性(r=0.215,P>0.05).结论:PSCA有可能是一种新的PCa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前列腺癌适宜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方法: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游离PSA、总PSA,并计算PSAD、FPSA/TPSA、PSA/TPSA/PSAD等。结果:将PSA值分为0~、4μg/L~、10μg/L~和20μg/L~四个范围,BPH组构成比为39.06%、28.13%、25%和7.81%,而PCA组构成比为10.71%、17.86%、28.57%和42.8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BPH组患者相比较,PCA组患者PSA和PSAD检测值升高,FPSA/TPSA和PSA/TPSA/PSAD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当4ug/L≤PSA≤10ug/L时,PCA和BPH患者的PSA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A组FPSA/TPSA和PSA/TPSA/PSAD低于BPH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当PSA〉20μg/L时,两组患者PSA、PSAD、FPSA/TPS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患者仅PSA/TPSA/PsAD低于BPH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PSA、PSAD、FPSA/TPSA诊断前列腺癌均具有一定局限性,PSA/TPSA/PSAD可能是诊断前列腺癌最适宜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晚期前列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1例晚期前列腺癌,包括肿瘤分期,PSA水平,转移部位与诊断方法,抗雄激素治疗反应,缓退瘤撤除反应。结果:PSA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它可以反映肿瘤对治疗的反应,结论:PSA作为瘤标对晚期前列腺癌有意义,它可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初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氟他胺治疗后癌症特异生存(CS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8—200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初次诊断并收治的100例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4~88岁,中位年龄为74岁,T3NxM1期81例,T4NxM1期19例。所有患者接受双侧睾丸切除联合氟他胺治疗,术后随访3~1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比较不同PSA水平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血清PSA值、前列腺B超和骨扫描检查结果及生存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根据PSA水平分为3组:A组(PSA<20 ng/mL)25例,B组(PSA≥20且<50 ng/mL)11例,C组(PSA≥50 ng/mL)64例。3组患者间前列腺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方面,A组高级别肿瘤的构成比虽高于B、C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3.9%、100.0%和95.2%,2年生存率分别为39.1%、77.8%和83.9%,5年生存率分别为21.7%、33.3%和58.1%,10年生存率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社区5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行前列腺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自2008年7月-2009年7月广州市荔湾区逢源和彩虹两个社区3021名50岁以上的男性血清PsA。对于PSA≥14.0ng/mL前列腺癌可疑病例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确诊。结果:筛查中血清PSA≥4.0ng/mL者占7.0%(210/3021),其中前列腺癌发现率6.0%(18/210),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血清PSA浓度的增加,前列腺癌发病增高。结论:用血清PSA在社区老年男性人群中筛查前列腺癌是可行的,可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筛查可为这些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17.
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检测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20例前列腺癌患者,按同位素骨扫描结果,分为无骨转移的阴性组(8例)和有骨转移的阳性组(12例),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骨髓及血清中PSA值,并测定骨髓PSA与血清PSA的比值。 结果:有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髓PS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骨髓/血清PSA比值为0.70作为筛选骨转移阳性的参考值时,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86%,准确率为73%。 结论:骨髓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有关,可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肿瘤标记物,骨髓/血清PSA比值0.70可作为骨转移的筛检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变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游离PSA(FPSA)、FPSA比率(F/TPSA)、PSA密度(PSAD)与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FPSA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S=0.499,P<0.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S=-0.300,P<0.001);PSAD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S=0.616,P<0.001),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rS=-0.128,P=0.155);F/TPSA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弱相关(rS=0.182,P=0.042),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S=-0.417,P<0.001)。结论:F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而PSAD可作为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参考指标,F/TPSA可作为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中叶明显突入膀胱的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癌氩氦刀冷冻联合经尿道前列腺中叶切除术治疗中叶明显突入膀胱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2例.术后2个月复查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以及盆腔CT或MRI.结果 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冷冻复温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 min、50 min、20 ml,110 min、52 min、15 ml.术后无明显血尿及导尿管堵塞等,2周后顺利拔除导尿管,未出现尿潴留及尿失禁.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盆腔CT或MRI对比显示:前列腺明显缩小,突入膀胱的中叶已消失.2例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PSA分别为0.909、0.26 ng/ml.结论 氩氦刀冷冻联合TURP治疗中叶明显突入膀胱的前列腺癌安全可行,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前列腺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表达差异,评价两者在Pca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ca患者70例,平均年龄(74.3&#177;6.1)岁;前列腺增生(BPH)患者62例,平均年龄(72.1&#177;6.1)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MA、PSA表达。结果:Pca患者PSMA、PS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4%(43/70)、91.4%(64/70);BPH患者分别为9.7%(6/62)、90.3%(56/62)。PSMA在Pca与BPH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PSA在Pca与BPH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SMA、PSA表达对Pca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SMA和PSA在Pca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606);Pca临床分期与PSMA表达呈正相关(r=0.66,P〈0.001),而与PSA表达无相关性(P=0.683)。结论:PSMA和PSA均有较好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组织PSA在鉴别男性肿瘤来源时较PSMA存在一定的优势;在鉴别前列腺组织病变的良、恶性时,PSMA优于PSA。PSMA表达与Pca的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是Pca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组织PSA表达未显示这一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