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宣痹合剂外敷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疼痛的疗效.方法 本组门诊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93例,采用临床疼痛测定的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治疗前后患者腰痛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年龄及病程对疼痛治疗的影响.结果 宣痹合剂外敷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疼痛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0.01);31岁~50岁与51岁~...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5,(7):863-864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15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骨关节病患者的随机分组,对照组78例选择常规西药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治疗组78例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比两组骨关节病患者1个疗程治疗后的疗效评价结果。结果:对两组骨关节病患者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2%,组间表现差异显著。治疗后通过TESS量表对患者临床不良反应表现进行评定,对照组总分为(4.60±0.25)分,治疗组总分为(13.83±0.50)分,最终两组评分结果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法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较小,成功凸显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任红伟 《光明中医》2016,(9):1277-1278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中医综合方案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复位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专业的功能训练。研究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记录其治疗前后机体功能、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前功能、疼痛程度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VSA、Oswestry评分情况均较之前显著减少,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温阳通痹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给予温针灸配合温阳通痹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温阳通痹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0%(22/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18/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性VAS评分和压痛点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范围评分和步行距离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温阳通痹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神经阻滞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针灸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即疼痛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疼痛患者实行针灸方案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有良好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朱琏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LDH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采用朱琏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腰椎功能(JOA及ODI)、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及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随访期间复发率1.67%(1/60)低于对照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朱琏针灸治疗LDH的疗效确切,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中医骨伤手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研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相应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之前显著降低、Oswestry指数评价结果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疼痛、腰椎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中医骨伤手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疼痛、腰椎功能改善效果,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田韵 《四川中医》2013,(9):99-101
目的:观察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联合治疗,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膝关节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运动性疼痛评分、压痛点疼痛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范围评分、步行距离评分显著升高,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通痹汤内服配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标本兼顾,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伏铺灸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三伏铺灸治疗,选取督脉悬枢至长强、夹脊穴、双秩边穴,三伏天内中药隔姜泥艾灸;对照组采用口服萘丁美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6个月疼痛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临床疗效均优良;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疼痛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6月后疼痛积分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即时疗效相近,但三伏铺灸6个月后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萘丁美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宣痹汤合三妙散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病患,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搭配宣痹汤合三妙散,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血沉(ESR)指标均有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痹汤合三妙散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清热通络宣痹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庆宪 《中医杂志》2004,45(6):437-438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宣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湿热阻络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治疗组36例采用清热通络宣痹法(自拟通关宣痹汤),对照组33例服用正清风痛宁片,分别观察疗效、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与关节肿胀指数,及抗"O"(ASO)、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够改善上述观察指标(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和ASO、CRP、ESR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双手握力与关节压力指数的改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热通络宣痹法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对RA活动期关节功能改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膝关节液IL-1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IL-1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L-1明显降低,且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降低患者膝关节液内的IL-1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疼痛患者应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本院160例骨质疏松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口服钙尔奇治疗,治疗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以6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分析其临床疗效、骨密度、血中骨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B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BMD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β-胶原系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β-胶原系列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骨质疏松疼痛患者应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增加其骨钙素含量及骨密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肾活血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西乐葆,两组均以12周为观察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疼痛、Lysholms评分、临床主要症状、中医伴随症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94.44%,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症状、功能积分之间(临床症状、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组间比较,两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以及早期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伴随症状中,两组在缓解腰膝酸软、改善耳鸣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相当(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在临床主要症状表现、早期改善膝关节功能以及中医伴随症状(如腰膝酸软、耳鸣等)方面,疗效优于西乐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评价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3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2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5.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为(15.7±2.5)d,对照组为(23.2±2.1)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6.3±1.5)d,对照组为(26.87±1.9)d,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与单纯手法治疗相比,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同时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6.
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1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均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加服宣痹汤,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并对观察结果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指标均降低(t=7.7097,P〈0.05;t=29.1362,P〈0.05;t=10.2993,P〈0.05),所有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有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t=24.0192,P〈0.05),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1.9309,P〉0.05;t=1.7380,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4.0915,P〈0.05;Uc=2.4031,P〈0.05;Uc=7.4011,P〈0.05),2组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对降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更为显著。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86.5%,且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均大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8,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夏晓斌  郎永  邵利芳 《中医药学刊》2014,(10):2540-2542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白细胞介素-1(IL-1)指标水平变化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80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给予外洗药液熏洗患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Lequesne MG评分、VAS视觉疼痛评分及IL-1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Lequesne MG评分(5.13±2.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15±2.19)分,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1.63±0.9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1±0.84)分,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含量(298.57±33.2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374.61±30.28)pg/m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且能够降低IL-1含量,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小敬  杨胜武 《中医药学刊》2013,(10):2330-2332
目的:评估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外治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9月—2011年6月,门诊共收集膝关节骨性炎患者54例共70膝,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33膝行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27例37系行玻璃酸钠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根据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临床治愈率对比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2%,对照组92.5%,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薰药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和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可取的一定疗效,但中药熏药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更好改善早期症状及巩固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十法针对颈椎关节紊乱不同类型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0例颈椎关节紊乱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用龙氏正骨十法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积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十法是治疗颈椎关节紊乱症有显著疗效的方法,在推拿流派中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魏氏伤科督脉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腰部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督脉经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洛昔康比口服及腰椎牵引。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VAS、JOA腰痛评分表及SF-36量表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仪对患者腰椎两侧肌肉功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平均肌电值(AEMG)和中位频率的斜率(MF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P〈0.01),而对照组患者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MFs明显下降(P〈0.01),而AEMG则明显提高(P〈0.01)。结论魏氏督脉经手法能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调整患者腰椎两侧肌肉的功能及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