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急性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中选取了该院自2008—2012年接收的8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麻醉处理,对麻醉药物的使用、麻醉时间、患者清醒时间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87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手术之后能最快恢复清醒。术前呼吸正常、意识尚存的58例患者在术后能很快清醒,术后多功能器官衰竭5例,肺部感染5例,5例为植物人。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麻醉处理中要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麻醉药物用量等进行控制,减少颅内压升高,从而保证开颅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邓默 《工企医刊》2015,(3):1401-1402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麻醉处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手术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麻醉处理效果。结果 所有的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都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需要麻醉的时候,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加强麻醉过程的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在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期间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和麻醉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5).试验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试验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39%.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该院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时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46例。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在麻醉手术期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大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其生命体征均相对平稳。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低血压情况,另外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无呛咳、躁动等。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采取合理的麻醉处理药物,同时加强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监测,保持患者的颅内压不致太高,减轻脑水肿,加强患者术中的监测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麻醉手术风险以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方法: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80例,男105例,女75例,患者年龄18~70岁,平均(45.67±2.91)岁。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及麻醉方法的处理。结果:手术中无患者死亡。手术后,2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3.89%,其中死于肺部感染9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155例患者痊愈。结论:及时诊断和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充分的术前准备、合适的麻醉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麻醉管理方法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管理及术后管理。结果术中6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均恢复呼吸。均呼之能睁眼,脱离呼吸机符合拔管指征;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44例,其中呼吸困难需呼吸机辅助呼吸2例。预后:术后死亡5例,其中死于颅脑损伤3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植物状态1例;功能缺失20例;无严重并发症26例。结论正确的麻醉管理方法是颅脑损伤患者手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王险峰 《中国保健》2010,(11):81-82
中重度颅脑损伤临床常见,由于病情变化快,临床经过复杂,如不及时救治,容易致残甚至导致死亡。手术是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正确的麻醉处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十分重要。我们对6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进行了麻醉处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时的麻醉处理措施和特点.[方法]选择某院39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相关术前准备的情况下,本组所有病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静脉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胺、异丙酚快速诱导插管.术中瑞芬太尼、异丙酚徼泵持继输注,异氟醚吸入及间断追加维库溴胺来维持末中麻醉.给予机械通气.[结果]39例患者麻醉平稳,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因颅脑损伤过重或者合并有其他部位严重损伤,死亡4例,死亡率为10.2%.其余患者轻残疾17侧,重残16例,植物人生存2例.[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来说,在快速术前准备的情况下,选择恰当麻醉方面、药物,同时加强麻醉的检测和管理是降低麻醉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时采用何种麻醉方法最合适。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在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配,观察组63例,对照组63例。126例患者使用相同的药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中。使用异氟烷吸人的方式对患者维持麻醉;对照组中,采取丙泊酚静脉注射的方式维持麻醉。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在进行插管手术之前与之后的变化进行比较,P〉0.05,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患者手术麻醉后的病死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致残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状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评估患者病情,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要确保患者呼吸顺畅,防止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并选取符合患者病征的麻醉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确保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2020年2月收治的114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以及随机对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1.
何海霞 《现代养生》2014,(8):226-226
目的:总结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行颅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在9-12min,平均(10.54±2.31)min。在麻醉苏醒期,有5例出现低氧血症、恶心呕吐2例、躁动3例、寒颤12例、苏醒延迟3例、高血压16例,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护理人员及医生积极处理,均安全送返病房,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针对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予以严密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需实施胸腔镜肺大泡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0例需实施胸腔镜肺大泡手术治疗患者麻醉效果较为满意,没有出现气道损伤症状。1次插管成;其中,3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单肺通气时出现低氧血症,占6.00%,经相关措施处理后得到有效解决。结论: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麻醉效果,有效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李燕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73+175-173,17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4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老年组)和40例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青年组)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全部在全身麻醉下行急诊手术,回顾两组预后。结果两组低氧血症率无明显差异,低血压率老年组高于中老年组,输血率及死亡人数均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特点,在急诊手术中行针对性的麻醉处理,可保障手术成功实施,并降低不良事件和死亡率,确保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者在急诊手术时所做的麻醉手段。方法2011年7月20日-2013年6月21日,我院接诊重型颅脑损者136例,颅脑损伤的原因:高空跌落;物体击伤;意外事故。随机把136例重型颅脑损伤者分组:麻醉处理组和麻醉分析组。对麻醉分析组的68例损伤病人通过气管全麻术+丙泊酚进行麻醉,对麻醉处理组的68例损伤病人通过气管全麻+异氟烷予以麻醉。此外,在麻醉阶段,两组还要做其他处理:降颅压、支持呼吸、麻醉监测、并发疾病诊治等。之后,分析并对比麻醉处理组和麻醉分析组的麻醉成效。结果麻醉处理组的急诊成功率为95.58%。麻醉分析组的急诊成功率为73.52%,显然麻醉处理组麻醉效果优于麻醉分析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者的急诊手术中,适当的麻醉方法是提升急诊手术有效率以及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下实施肺癌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收的肺癌80例患者,对其在胸腔镜下实施肺癌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积极的实施胸腔镜肺癌手术,并采取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案,可以加快患者恢复,保证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何种麻醉方式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8例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行异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行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急诊手术时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数据,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数据(致残率、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成人患者行急诊手术时,依据患者病情科学选用麻醉方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麻醉处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对患者手术中进行麻醉处理,对麻醉药物的使用,麻醉的时间,患者清醒的时间等进行观察并分析总结。结果在手术过程中这80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因合并伤严重或者病情过重出现死亡的患者有10例,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有5例,患者轻度残疾的有3例,重度残疾的有2例,其余6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病死率为12.5%。结论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量,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骨科老年患者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份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采用的是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采取的是硬膜外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唤睁眼时间、手术后治疗总时间和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骨科麻醉的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麻醉后的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对骨科老年患者进行麻醉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效果优于传统的全身麻醉,值得广泛应用于骨科的临床手术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高龄手术患者40例,将其根据手术顺序进行分组,先手术的2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应用椎管内麻醉;后手术的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生效时间、麻醉药用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均较少,且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两组之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高龄手术患者应用椎管内麻醉,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择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06月收治的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手术方式;对照组(31例):选择传统减压术完成治疗;观察组(31例):选择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完成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同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良好率(22.58%)以及死亡率(25.81%)对比,观察组前者(74.19%)呈现出显著提高,后者(3.23%)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失血量以及临床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前者呈现出显著减少,后者呈现出显著缩短(P0.05);同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8.71%)对比,观察组(16.13%)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手术良好的提升,死亡率的降低,手术中失血量的减少,临床手术时间的缩短以及手术安全指数的提升,效果明显,最终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加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