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香蕉皮多酚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植物多酚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谷物类、茶等植物中,具有抗动脉硬化、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香蕉皮多酚作为植物多酚的一种也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作者针对近年来香蕉皮多酚提取分离工艺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植物多酚的深入研究和香蕉皮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梣属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植株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部分种具有药用价值,其中4种作为中药"秦皮"入药。近年来,国内外广大学者已经从梣属植物中分离并鉴定得到多种化学成分。研究发现,该属植物作药材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肝脏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梣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研究,为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瑞香属植物药用资源丰富,在我国应用广泛,历史悠久,大多以全草、地上部分或根入药,生物活性强,近年来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更好的对该属植物进行研究及开发利用,通过仔细查阅国内外各大数据库,综述了近5年来关于瑞香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瑞香属植物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黄酮及双黄酮类、萜类、木脂素类等多种成分,最新发现100余种化学成分,并详细介绍了其化学结构。最新药理研究成果证实该属植物具有高效的抗HIV、抗肿瘤、抗炎抑菌、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活性,为明确其药效成分以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其植物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研究吉林省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与分布,对萝藦科药用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和药用植物种类鉴定,利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信息对吉林省境内野生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确定吉林省内萝藦科植物种类3属11种,植物多具药用价值。结论研究获得吉林省最新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情况,对其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罗布麻是我国值得重视的药用资源植物,其生态和药用方面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研究吉林省罗布麻资源现状对北方地区罗布麻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调查和种类鉴定对吉林省境内野生罗布麻种类及分布现状进行全面普查。结果确定吉林省内罗布麻种类为夹竹桃科罗布麻属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其省内资源严重退化,现存西部双辽、梨树地区,分布区域集中。结论研究获得吉林省最新罗布麻资源情况,为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准确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黄皮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黄皮属植物的化学、药理研究概况,介绍了药用植物种类及使用情况,并指出其在国内资源丰富,提出合理利用的建议,对进一步研究、寻找新药和开发利用本属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竹节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马玲  谭德福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06-1307
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又称竹节人参、竹节三七、白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以根状茎和肉质根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滋补强壮等多种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竹节参皂苷,是一个值得开发利用的民族医药资源,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现对近年来有关竹节参的资源分布、有效成分、药理药效等方面的研究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玛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玛咖作为国际保健品市场的明星产品之一,具广泛应用价值,且可向全球推广种植,但目前玛咖的基础研究尚不深入,缺乏系统化学成分及明确药效活性研究,市场产品多围绕其壮阳功效予以夸大宣传,极大影响了对该植物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该文对近几年药用植物玛咖的资源现状、生长栽培、植物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玛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沙枣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一种小乔木,属于旱中生植物,分布区域主要在荒漠、半荒漠地区,是一种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资源植物,是西北地区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资源。沙枣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多糖、鞣质、黄酮等。沙枣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和维吾尔医药物。文章就国内目前通过各种实验证实的沙枣营养成分及药效的研究进行综述。沙枣的药效包括止泻、抗肿瘤、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减缓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生等。另外还有对沙枣研究前景初步展望,为沙枣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杰  缪浏萍  吴彤  沈龙海 《中草药》2012,43(6):1233-1240
中华猕猴桃是中国特有种,其根在民间用药广泛,含三萜类、黄酮类及其他多种成分,其中以三萜类成分为主。药理研究发现中华猕猴桃根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尤其在抗肿瘤方面疗效显著,目前临床上多以中华猕猴桃根粗提物来治疗肿瘤。研究发现其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以三萜类成分为主,现就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近10余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4.0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药用植物高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于药用植物跨组学生物学、药效学数据采集与挖掘,药用植物4.0搭建了药用植物跨组学大数据平台,通过跨组学大数据的集成与分析,解读药用植物形态、生态、组学与药效,以及药效与疾病间的关系,推进自然资源到数字资源的转变,为人工智能(AI)式药物筛选等创新工具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实现药用植物资源与新药的智慧创制。药用植物4.0未来将着眼于药用植物精准栽培、药效单体生物制药、健康产品及中药肽的智慧创制,以期实现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和产品研发提供支撑,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亲缘学是一门集成了植物系统学、植物化学、中药学、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学科,在指导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类信息学研究方法兴起,在活性天然产物发现、药用植物亲缘关系分析、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逐渐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技术手段。科学研究进入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学方法与传统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融合,拓展出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对近年来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梳理各类信息学方法在药用植物亲缘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而对药用植物亲缘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黄鑫  陈万生  张汉明  张磊 《中草药》2015,46(16):2343-2354
药用植物研究与开发面临资源枯竭、药效物质不明确及质量难以控制等难题。生物技术是一门通过生物科学工程技术来增加生物制品产量和提高生物制品质量,从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技术。作为一种综合了生命科学与诸多现代科学理论与研究手段的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药用植物品种改良与提升及天然药效物质的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药用植物的深入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进化生态学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玲  王振宇  杨淑达  陆露 《中草药》2021,52(5):1221-1233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用于天然药物研究和开发的植物遗传资源,是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其进行准确评价是中药材发挥疗效以及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的关键。进化生态学是生态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用于探索物种为适应所处环境的进化机制。近20年来,随着进化生态学的学科技术不断革新与发展,物种地理分布区预测、物种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分析、化学生理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栽培育种等研究手段也相继用于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评价,并为其不断提供新思路。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分子谱系地理分析、景观遗传分析、生态位模型分析、性状关联分析等几种进化生态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案例,并概述了进化生态学在药用植物种质鉴定、种质多样性评估、资源调查与预测、道地性研究、保护与栽培育种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未来通过结合基因组和大数据时代的前沿技术,以期健全更加完善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体系,为中药物质基础的深度挖掘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利用及资源现状,为保护与合理利用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民间访问等调查方法,分别在不同季节对江西境内不同地区的兰科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对野外调查采集到的兰科药用植物及存放于江西各科研院校标本馆的兰科植物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对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地点、资源数量、药用价值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查阅研究本草文献中有关兰科药用植物种类、药用情况等信息,参考有关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现代研究文献。江西共计分布有兰科药用植物37属93种,新增兰科药用植物19种,其中仅石斛属就增加6个药用新种。药用属占江西全省兰科属数的71. 2%,占全国兰科属数的20. 1%,药用种占江西兰科种类的76. 9%,占全国兰科药用种类的31. 2%。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随着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有些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正面临枯竭,亟待加强科学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为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在简要回顾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就当前急需研究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及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道地性”研究及药用植物资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等3个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我国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但还存在不足和误区。结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萱草属(Hemerocallis L.)是百合科(Liliaceae)植物。现代研究表明,萱草属药用植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蒽醌类、多酚类、萜类、三萜及其苷类、萘苷类、甾体类、苯乙醇类、木脂素、类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等;具有镇静安眠、抗抑郁、抗氧化、保肝、抗炎、抗肿瘤、抑菌杀虫等作用。对近30年萱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萱草属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徽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万佛山区药用植物种类及资源分布特点,为本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6次深入山区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整理和系统鉴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研究,万佛山药用植物共有966种,隶属154科,519属。发现了安徽1个新分布属-牧根草属Asyneuma;9个新分布种:柳叶马尾杉、红毛虎耳草、大酢酱草、野黄瓜、西南牧根草、丝裂沙参、斑唇卷瓣兰等。结论万佛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如果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建立、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在寻找进口药的国产替代资源、药用植物新分类群的发现、新药源寻找和资源开发利用、中药(民族药)质量评价等方面研究内容及实践成果。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其将不断融合新知识、新技术,整理、总结药用植物研究开发经验技术,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医药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