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始于1973年,Madisom首先报道在临床上试用脾动脉栓塞治疗门脉高压症伴脾亢,得到脾脏缩小及外周血细胞迅速改善的结果。1980年Spigos等应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法(PSE)明显减少了全脾栓塞所引起的并发症。1985年Jonasson等报道用明胶海绵颗粒作PSE脾亢,长期随访结果表明相当安全且很少严重并发症[1]。随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已广泛应用于脾亢的治疗[2-7],成为外科脾切除术的替代方法,它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对40例脾亢患者实施PSE,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经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PSE术治疗的24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完整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SE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结果 PSE术后24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中19例(7.9%)出现严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小板水平(P=0.025)、腹水(P=0.044)、Child-Pugh评分(P=0.008)、术前脾体积(P=0.013)、栓塞体积(P=0.006)、脾栓塞率(P=0.025)与PSE术后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栓塞体积(P=0.012)和Child-Pugh评分(P=0.016)是PSE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这两个因素的截断值为551.4 cm3和10.5分.结论 脾栓塞体积过大和术前高Child-Pugh评分可能引起肝硬化脾亢患者PSE术后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摘要】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的临床效果确切,但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该文主要对脾脏解剖与其免疫功能、脾亢病理改变与免疫、脾亢后免疫功能变化以及PSE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脾功能亢进(脾亢)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导致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产生严重后果,以往的外科脾切除术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及出血。据Diamond报道,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或脓毒血症的发病率为0.58%~0.86%,为正常人群的50~80倍,凶此脾切除术不再被认为无关紧要。1973年Maddison首先用自身血凝块行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门静脉高压伴脾亢取得成功以来,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脾动脉栓塞术广泛应用于临床,PSE被认为是脾亢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PSE的方法按栓子的注入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1)低压分流法:即将导管端置于脾动脉主干注入栓塞剂,  相似文献   

5.
部分脾栓塞在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脾功能亢进(脾亢)发生于各种原因的脾淤血,是一种常见病,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部分脾栓塞术(PSE)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其在继发性脾亢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有多种栓塞材料可用于PSE,且各有优缺点.由于脾脏血管的解剖特点,栓塞体积大小直接影响PSE治疗效果.评价PSE的疗效,可以根据外周血象、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肝功能进行观察.由于种种原因,PSE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亟待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三丙烯微球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肝硬化合并脾肿大、脾亢患者行PSE,16例使用明胶海绵,14例使用三丙烯微球.栓塞面积一般在40% ~ 80%.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6个月后28例患者血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PSE)后肝、脾血流动力学的远期变化.方法 对1 720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和脾亢患者行PSE,观察其1~5年病死率,分析其死亡原因,对生存期达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600例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肝、脾血流动力学及血象、脾脏大小、并发症等变化.结果 PSE后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变化,消化道出血次数和量明显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2个月脾脏开始逐渐缩小,3个月后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E可明显改善肝、脾血流动力学,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脾亢症状,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显著且稳定,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PSE治疗肝癌伴脾亢(HCC-HS)86例,其它继发性脾亢(SHS)26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例,其中20例行2次以上PSE。结果:平均栓范围HCC-HS组为36%,SHS组为60%,ITP组为74%,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8%、88.5%、100%。HCC-HS组因单次栓塞范围较小,约20.9%(18/86)病人需行再次栓塞。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SE是安全有效,可作为外科脾切除的替代疗法,HCC-HS组为了减轻术后并发症PSE可分次进行。  相似文献   

9.
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评价部分脾栓塞术(PS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PSE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0例;PSE治疗肝癌伴脾亢(HCC—HS)5例;其它继发性脾亢(SHS)3例。结果:平均栓塞范围ITP组为70%—80%,HCC—HS组为30%左右,SHS组为60%左右。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80%、89%。HCC—HS组因单次栓塞范围较小,约40%(2/5)病人需行再次栓塞。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SE安全保留病人的部分免疫功能,可取代外科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部分性脾栓塞术62例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PSE)治疗脾亢的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方法62例各种原因所致的脾亢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和明胶海绵条行PSE。结果技术成功率loo%,术后发热、腹痛62例,恶心、呕吐30例,穿刺部分血肿7例,肝功损害加重5例,肝功一过性损害22例。栓塞面积40%~70%54例,15例出现少量胸水,1例少量胸水伴左下肺炎,栓塞面积70%以上8例,4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PSE治疗脾亢安全、疗效肯定,术后综合症常见,经一般对症处理好转;只要病例选择适当,技术操作熟练,栓塞面积恰当,严重并发症少见。  相似文献   

11.
部分性脾栓塞术的临床应用:——附37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7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Evan's 综合症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继发性脾亢3例.获完全缓解者24例(64.9%);部分缓解者8例(21.6%),总有效率为86.S%.24例获完全缓解者18例追踪1年,6例复发,复发率为33.3%.与25例切脾对照组及文献报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文对 PSE 术后外周血小板的变化进行讨论,并与脾切除作了对比。本文还对血小板破坏场、栓塞范围和方法等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 PSE 术可作为脾切除的替代术.  相似文献   

12.
部分性脾栓塞术不同栓塞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脾亢患者部分性脾栓塞(PSE)术较为合适的栓塞方法。方法78例脾亢患者中32例为脾动脉主干内PSE术(主干组),46例为脾动脉分干内PSE术(分干组)。所有患者术后观察并发症情况,第15d、30d、60d、90d分别复查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并与术前比较,以此评价PSE术的疗效。然后对主干组和分干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8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脾外栓塞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分干组较主干组轻而少。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第15天时主干组和分干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30天时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60天、90天时二者比较差异则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对于脾亢患者,脾动脉分支若呈二干型或三干型,则应尽量行分干内PSE术;分支若呈无干型或主干明显扭曲而插管困难时,则宜行主干内PSE术。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部分栓塞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简称脾亢)患者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找出确定其疗效的观测指标、栓塞范围和PSE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术前患者周围血细胞计数三系均低,以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为显著。选择性插入脾动脉靶血管后先造影然后用抗生素液浸泡的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脾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100%。30例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恢复到正常水平,5例部分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增加,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有所下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左上腹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对脾亢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可减轻脾亢又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门脉高压的症状。PSE栓塞范围在30%~80%之间为宜。白血球和血小板尤其是后者数量和功能改变为PSE后疗效可靠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亢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02.12到05.4间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治疗的19例肝炎后肝硬化所致的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材料,方法均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加用庆大霉素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结果: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在近期有明显升高,其中血小板较为持久和显著。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亢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褐藻胶微球(AMG)作为栓塞材料在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3—2005年4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PSE患者,栓塞材料为250~450μmAMG。超选择性脾下极动脉部分性脾栓塞。结果共进行脾栓塞42次,栓塞范围40%~70%。栓塞后有35例出现发热,持续3~15d,38例出现腹痛,其中27例需用强效止痛药。少量胸腔积液6例,保守治疗后消失。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4h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开始升高(P<0.05),术后3个月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为38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值为39例。结论AMG可作为PSE术的栓塞材料治疗脾功能亢进,减轻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70例肝炎肝硬化并脾亢行PSE术患者,采集外周血分析PSE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结果 ①脾亢后机体CD3+、CD4+、CD8+、NK及B细胞均低于正常值下限,但CD4+/CD8+值位于正常值范围内。②PSE术后1、3、6和12个月CD3+、CD4+、CD8+、B及NK淋巴细胞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但CD4+/CD8+值仍位于正常值范围内。③PSE术后1、3、6和12个月IgA、IgM、IgG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脾亢后机体免疫功能是处于平衡状态;PSE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应用(附117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PSE治疗肝癌伴脾亢(HCC-HS)86例,其它继发性脾亢(SHS)26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例,其中20例行2次以上PSE。结果:平均栓塞范围HCC-HS组为36%,SHS组为60%,ITP组为74%,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8%、88.5%、100%。HCC-HS组因单次栓塞范围较小,约20.9%(18/86)病人需行再次栓塞。全部病例增末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SE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外科脾切除的替代疗法。HCC-HS组为了减轻术后并发症PSE可分次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PSE;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的变化、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外周血象较术前明显改善。8例有腹水者,腹水消失6例,腹水减少2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左上腹疼痛(15例)、发热(10例)、左侧胸水(3例)。结论 PSE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和重要的临床价值。选择合适的病人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自1973年Maddtson首先报道1例门静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自身凝血块进行脾栓塞以来,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已被作为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逐渐代替了外科脾切除术。目前栓塞常用的材料主要为明胶海绵颗粒(条)、聚乙烯醇(PVA)颗粒、真丝线段、海藻酸钠微球等。现将我院1999至2003年28例实行PSE患者(分两组),分别以平阳霉素(PYM)+明胶海绵颗粒与单纯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材料,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脾亢)的效果和优势。方法:13例肝硬化伴脾亢的患者行经脾动脉大部栓塞术,并比较术前后相关指标,结果:脾栓塞为50%-80%,患者术后白细胞和血4、板计数明显上升,患者术后体力,精力明显改善,免疫功能无损害。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是治疗肝硬化伴脾亢的有效方法,安全,损伤小,且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使肝硬化患者能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