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透明质酸(HA)对体外培养的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为临床上HA治疗KB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依据<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收集KBD患者和遭遇意外事故的病人(对照组)关节软骨,分离、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选用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两组软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HA,按HA剂量分为0、100、500 mg/L组.通过二苯甲唑溴盐(MTT)实验,测定第2、4、6天HA对KBD组、对照组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检测观察HA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在第4天时,500 mg/L组(0.140 ±0.049)促软骨细胞增殖作用大于0 mg/L组(0.116±0.021);KBD组在第6天时,500 mg/L组(0.179±0.081)与0 mg/L组(0.128 ±0.017)比较,显示了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KBD组细胞凋亡率100、500 mg/L组(10.458±1.143、7.877±1.346)均较0 mg/L组(12.860±2.159)下降(P<0.05);对照组500 ms/L组(4.045±1.204)较0 mg/L组(7.128±1.244)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结论 HA对KBD软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中500 mg/L的HA改善KBD软骨细胞代谢的作用较100 mg/L明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通过检测10 mg/ml和20 mg/ml利多卡因干预后体外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探讨短时间利多卡因对正常软骨细胞是否有毒害作用.方法 正常人关节软骨组织进行消化培养获取软骨细胞,分别用PBS、10 mg,/ml利多卡因和20 mg/ml利多卡因处理24h,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结果 10 mg/ml和20 mg/ml利多卡因作用后都可使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同10 mg/ml利多卡因相比,20 mg/ml更能促进软骨细胞凋亡.结论 利多卡因能够导致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增加,关节内注射利多卡因有可能加速骨性关节炎发生,临床应慎用. 相似文献
4.
5.
硒锌对培养软骨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了硒、锌对培养软骨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本实验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硒、锌对一代人胚关节软骨细胞进行培养192h。结果显示:(1)补锌和补硒均能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2)同时补充适量的硒和锌比单独补充效果好,但不能超过正常人血清含量的中等水平,若过多补充则可能适得其反。(3)在同一阶段,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其产生基质的量不一致。(4)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基质代谢能很快进入平衡状态。胶原较蛋白多糖的代谢为慢。 相似文献
6.
镰刀菌毒素对软骨细胞的损伤及硒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2毒素引起鸡胚关节软骨产生变性改变,其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为软骨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具体表现为软骨细胞质膜节段性缺损;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变短、溶解,部分线粒体空泡化;粗面内质网呈池状扩张增多;细胞核电子密度增高核膜扩张形成核周池,并出现节段性破损;胞浆疏松,胞浆内出现髓样小体和变性空泡;软骨细胞边缘软骨基质变疏松。硒可以保护T-2毒素对软骨细胞的损伤。T-2毒素对软骨细胞的损…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11例大骨节病患儿血清对培养兔软骨细胞的影响。传代兔关节软骨细胞在含5%病人血清的培养液内培养生长48小时及96小时、然后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细胞表面出现许多囊泡。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和嵴断裂。胞浆内见到大量脂滴和髓鞘样结构。发生上述改变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骨节病病区饮水中有机物对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DNA合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斌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8,13(5):257-259
饮水有机物学说是目前大骨节病三大病因学说之一。本研究首先对陕西省榆林市大骨节病病区马家兔村及非病区长海则村和陕西省彬县大骨节病病区韩家村的饮用水采水200L,经XAD-7高效吸附树脂富集,甲醇-丙酮洗脱后,进行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损伤实验。病区组反映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DNA合成量明显低于非病区组和正常对照组,并且存在显著的负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饮水有机物学说是目前大骨节病三大病因学说之一。本研究首先对陕西省榆林市大骨节病病区马家兔村及非病区长海则村和陕西省彬县大骨节病病区韩家村的饮用水采水200L,经XAD—7高效吸附树脂富集,甲醇—丙酮洗脱后,进行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损伤实验。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的软骨细胞生长正常,非病区对照组软骨细胞有微弱的损伤,病区组的软骨细胞有较明显的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榆林大骨节病区水中黄腐酸对培养软骨细胞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实验观察黄腐酸(FA)对软细胞,结构,生长,代谢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大骨节病病区水中FA,以不同浓度(5mg/L,10mg/L,20mg/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检测结果作F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组织细胞膜功能,蛋白质,DNA,蛋白聚糖等不低于对照组或高于对照组,结论:FA对培养软骨细胞的DNA合成,分裂增殖和细胞结构等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换粮、补硒对青海省儿童大骨节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8年对病区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检出X线阳性患者,以村为单位分成3组,贵德县新建坪村为对照组、斜马浪村为换粮组,兴海县上、下鹿圈村为补硒组.防治前和防治后1年对每个观察对象拍摄右手X线片(包括腕骨),同时采集儿童枕部发样,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发硒.结果 经过1年防治,对照组X线检出率由4.88%(2/41)升至12.20%(5/41),换粮组X线检出率由17.54%(10/57)降至5.26%(3/57),补硒组X线检出率由13.51%(10/74)降至5.41%(4/74).换粮组10例病人,有7例痊愈,2例稳定,1例进展,无新发病人;补硒组10例病人,有7例痊愈,3例稳定,1例干骺端新发病人;对照组除原有2例病人病情稳定外,有2例干骺端和1例骨端新发病人.换粮组、补硒组防治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9、4.14,P均<0.05).对照组、换粮组发硒值防治前为(107.15±42.30)、(125.30±40.30)μg/kg,防治1年后为(108.32±35.67)、(135.38±65.24)μg/kg,升高不明显(t值分别为0.01、0.68,P均>0.05);补硒组发硒值由防治前的(95.62±43.42)μg/kg明显升高至防治1年后的(197.64±97.08)μg/kg(t=5.41,P<0.05).结论 换粮、补硒对防治儿童大骨节病有效. 相似文献
12.
2001~2003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和硒盐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流行及防治现状,评估防治效果,指导防治工作。方法 对病区7~12岁儿童进行临床、X线检查;设点进行硒盐质量监测;了解其他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稳中有降,80%的监测点X线检出率符合国家控制标准;成人病情形势依然严峻;硒盐质量合格率偏低,为69.25%。结论 通过多年综合防治,病情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但防治措施的运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今后应加强病区群众健康教育,把成人大骨节病的研究、治疗列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西藏大骨节病地区儿童发硒与病情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分析西藏不同地区儿童发硒水平,探讨大骨节病的分布特征与儿童发硒的关系。方法采集典型病区与非病区内儿童的发样,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硒。结果西藏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儿童发硒平均值分别为(0.13±0.04)μg/g、(0.18±0.07)μg/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硒病区与非病区的儿童发硒平均值分别为(0.28±0.03)μg/g、(0.18±0.04)μg/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藏儿童发硒普遍偏低,病区儿童发硒更低,发硒与大骨节病病情关系密切,补硒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发硒水平,补硒措施是大骨节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大骨节病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微量元素及相关生物活性物质在小儿大骨节病中的作用及硒对小儿大骨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检测40例大骨节病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体内7种血清微量元素、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大骨节病组患儿服用亚硒酸钠1.0mg/d,连服1周,以后每周1.0mg,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硒(Se)、GSH-Px活力、MDA、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甲状腺激素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随访1年,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大骨节病组患儿血清Se水平及GSH-Px活力明显增加,MDA显著降低,BALP、IgG和IgM恢复正常。完全缓解者24例(60%),明显好转10例(25%),总有效率达85%。远期疗效较好。结论 用亚硒酸钠治疗该地区大骨节病患儿有明显的疗效,Se水平低表明该地区小儿大骨节病可能与缺硒有关,提示临床可适量使用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与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消长态势和相关环境因素对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今后大骨节病的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范围内分别选择了6个项目调查点和20个省级自设监测点.临床检查7~12岁儿童2568例,右手X线拍片1788例.采集项目点粮样600份和发样300份,测定粮硒、发硒及食粮(180份)T-2毒素水平,调查相关因素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全省23个病区县(区)26个调查点中,大骨节病临床Ⅰ度以上患者无检出,X线总检出率为1.29%;儿童发硒为(0.37±0.07)mg/kg,粮食硒(0.049±0.016)mg/kg,粮食T-2毒素(3.82±4.38)μg/kg.结论 陕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平稳低发态势,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的明显升高、饮食结构的明显改善、粮食卫生学质量的提高及经济收入的增加是病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深化防治措施落实和加强病区群众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调查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儿童大骨节病流行现状,以及当地儿童硒营养水平和家庭主食粮食T-2毒素污染水平.方法 2009年对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中、下3个村7~ 12岁儿童进行右手X线拍片,根据《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进行诊断.同时采集拍片儿童的枕部发样、饮水以及主食粮食(小麦和/或面粉),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其头发、饮水和主食粮食硒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主食粮食T-2毒素污染水平.结果 儿童大骨节病X线总检出率为12.20%(31/254),其中下村X线检出率达到14.97%(22/147),上村X线检出率为9.52%(6/63),中村X线检出率为6.82%(3/44).病区儿童内外环境硒水平普遍较低,头发、饮水、小麦、面粉硒含量分别为(0.250±0.136)mg/kg、(0.16±0.05)μg/L、(0.0045±0.0030)mg/kg、(0.0067±0.0116)mg/kg.病区儿童家庭主食粮食T-2毒素含量较高,小麦为(78.91±46.17)μg/kg;面粉为(47.47±46.47) μg/kg.结论 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7~ 12岁儿童内外环境硒水平较低,而主食粮食T-2毒素污染水平较高,与当地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T-2毒素和硒对人软骨蛋白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胎儿软骨细胞,根据施加的实验措施将其分为8组,对照组(T-2毒素:0 mg/L,硒:0 mg/L)、1、10、20μg/L T-2毒素组、加硒(0.1mg/L)组、1、10、20 μg/L T-2毒素加硒(0.1 mg/L)组,每组设3个平行样.在T-2毒素和(或)硒作用5d后,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软骨细胞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软骨细胞蛋白聚糖酶-1和蛋白聚糖酶-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硒、T-2毒素对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量、蛋白聚糖酶-1 mRNA表达水平、蛋白聚糖酶-2的mRNA表达水平有影响(F=0.294、27.71,107.45、362.25,34.68、22.26,P均<0.05),硒与T-2毒素存在交互作用(F=79.99、230.76、388.33,P均<0.05),表现为拮抗作用.在硒水平为0 mg/L时,1、10、20 μg/L的T-2毒素组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0.278±0.015、0.235±0.029、0.195±0.028)均低于0 mg/L的T-2毒素组(0.472±0.0358,P均<0.05);在硒水平为0.1 mg/L时,1、10、20 μg/L的T-2毒素组的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0.399±0.028、0.299±0.020、0.263±0.019)均高于0 mg/L的T-2毒素组(0.197±0.018,P均<0.05).在T-2毒素分别为1、10、20μg/L时,0.1 mg/L硒组的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均高于0 mg/L硒组(P均< 0.05).在硒水平为0 mg/L时,1、10、20μg/L的T-2毒素组蛋白聚糖酶-1 mRNA表达(0.535±0.033、1.071±0.043、1.454±0.058)均高于0 mg/L的T-2毒素组(0.481±0.023,P均<0.05);在硒水平为0.1 mg/L时,1、10、20μg/L的T-2毒素组的蛋白聚糖酶-1 mRNA表达(1.057±0.048、0.555±0.036、0.902±0.045)均高于0 mg/L的T-2毒素组(0.346±0.020,P均<0.05).在硒水平为0 mg/L时,1、10、20μg/L的T-2毒素组蛋白聚糖酶-2 mRNA表达(0.596±0.038、0.656±0.033、0.949±0.049)均高于0 mg/L的T-2毒素组(0.387±0.020,P均<0.05);在硒水平为0.1 mg/L时,1、10、20μg/L的T-2毒素组的蛋白聚糖酶-2 mRNA表达(0.600±0.040、0.453±0.031、0.164±0.011)均低于0 mg/L的T-2毒素组(1.021±0.046,P均<0.05);在T-2毒素分别为10、20μg/L时,0.1 mg/L硒组的蛋白聚糖酶-1和蛋白聚糖酶-2 mRNA表达均低于0 mg/L硒组(P均< 0.05).结论 T-2毒素通过上调蛋白聚糖的主要代谢酶蛋白聚糖酶-1和蛋白聚糖酶-2达到降解蛋白聚糖的作用,微量元素硒对T-2毒索引起的软骨细胞蛋白聚糖降解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2003-2008年青海省兴海县国家大骨节病监测点(唐乃亥乡的上、下鹿圈村)病情动态,了解大骨节病病情变化及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方法 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兴海县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拍片检查,同时采集发、粮样品,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 2003-2008年,上鹿圈村临床检出率在0(0/34)~17.14%(6/35);X线检出率在11.11%(3/27)~20.59%(7/34),其中干骺端检出率在0(0/27)~13.21%(7/53),骨端检出率在2.63%(1/38)~11.43%(4/35).下鹿圈村临床检出率在2.94%(1/34)~13.33%(6/45);X线检出率在26.67%(12/45)~43.63%(24/55),其中干骺端检出率在8.33%(6/72)~26.47%(9/34),骨端检出率在13.33%(6/45)~38.18%(21/55).2003年上鹿圈村发硒为(139.92±92.27)μg/kg,下鹿圈村发硒为(134.98±63.77)μg/kg.2005年上鹿圈村粮硒为(12.90±7.18)μg/kg,下鹿圈村粮硒为(14.58±9.90)μg/kg.结论 兴海县大骨节病监测点病情居高不下,监测点致病因子十分活跃;监测点内、外环境硒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