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治疗中风偏瘫上肢手指拘孪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针刺患侧后溪穴,并向合谷方向透刺,以局部酸、麻、胀、重至整个掌部为度,5次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显效8例,好转23例,有效7倒,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针刺后溪穴治疗中风偏瘫上肢手指拘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针刺合谷透后溪治疗中风偏瘫后手指拘挛1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偏瘫患者中,有许多患者出现患肢手指拘挛症状,表现为手指屈曲、强握,不能伸展,肌张力增高,被动活动困难,日久甚至出现手掌糜烂.笔者于2005年3月-2007年4月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后手指拘挛12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风是由于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的病变引起的突然的失去意识,发病率逐渐上升。中风后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康复训练不规范,可能会留有诸多后遗症。手指拘挛是关于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后遗症之一,属于手部肌力及肌张力异常导致的运动障碍,主要因为上运动神经元对于控制肢体活动的能力减弱或者失去其能力,造成远端肢体活动不灵,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活动能力下降,手指部肌肉的肌张力增高导致手指关节表现为弯曲、手指痉挛或者呈强握的状态,做伸展动作非常困难,关节被动活动时受到抵抗,患侧手指由于活动障碍长时间缺乏锻炼甚至会逐渐发展至双手手部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或手掌出现溃烂。如果对于中风后的手指拘挛不重视救治不及时,会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为了提高患者手部活动能力且提高自理能力,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压力,使其能够快速地适应并且融入当今的社会生活,寻找并且设计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非使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5.
针刺手三阳经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阳经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手指拘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三阳经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后手肌力评分。结果与结论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手肌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临床手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点穴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手足拘挛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腕骨穴治疗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3年10月间73例确诊住院患者均给予针刺腕骨穴,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曲泽、阳溪穴,平补平泻,患手以TDP垂直照射,留针30 min.取针后由康复治疗师进行患臂和手指的抗痉挛模式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显效20例,好转34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此法疗效显著、起效快,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对中风后手指伸展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均予常规针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取后溪穴,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对两组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1例,占3.3%,好转6例,占20%,有效10例,占33.3%;无效13例,...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6,(1):38-40
目的 :观察针刺改善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手指拘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肌张力评定、手运动障碍运动功能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痉挛状态Ashworth分级评定,运动协调能力、感觉功能及Lindmark总分及Bathel指数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手运动协调能力、Lindmark总分、Bathel指数分级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P0.05)。结论:脑卒中后手指拘挛患者接受针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改善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急性扭伤多是由于突然闪挫跌扑,强力扭转,姿势不当,动作不协调等,致使局部肌肉、筋膜、韧带受到牵拉,损伤,甚至撕裂,或椎间小关节紊乱,滑膜嵌顿,压迫神经末梢,出现受损部位疼痛,功能障碍。此类症状属于中医学的“伤筋”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单用后溪穴,以针刺为主,治疗多种急性扭伤,方法简便,疗效显著。1临床资料 共治疗患者3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1岁,病程最短的半小时,最长的两周。2治疗方法 取穴:后溪 操作:选用28号不锈钢针1寸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穴位0.5—0…  相似文献   

11.
针刺后溪穴治疗面肌抽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针刺后溪穴治疗面肌抽搐175例(治疗组),与穴位注射维生素B_(12)治疗45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8. 8%和 75. 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果表明:病程短,治愈率高,病程长,治愈率低。另外,经随访还发现:病程短,复发率低,病程长,复发率高。本治疗方法独特,损伤小,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偏瘫痉挛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吴勇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2):38-39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患因偏瘫出现肌肉痉挛后误治、失治,可使肢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而致残。笔运用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偏瘫痉挛期,能明显减少致残率,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面肌痉挛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6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行穴位注射:取太阳穴、颊车、地仓、四白、合谷、足三里;3~5个/次;普鲁卡因,80mg/支,2次/d;轻度加维生素B2,2m L/次,1次/2d;卡马西平,0.1g/次,1次/2d,口服;中度加香丹注射液,2m L/次,1次/2d;重度加5m L 2%利多卡因+2m L地西泮,1次/5d。针刺,取翳风、丝竹空、牵正穴、阳白、颧髎、迎香、完骨、下关、风池穴,体针平补平泄,进针要快,缓慢提插捻转,以明显针刺感为度,针刺得气后有酸麻肿胀,手法以直刺为主,面部穴位针刺的深度0.2~0.5寸,每次选取7~8个穴位,留针30min,1次/d,保持放松,通风保暖,有晕针、晕血或其他异常及时处理。连续治疗1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38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2%。[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面肌痉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补气活血固肾汤治疗中风后偏瘫68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补气活血固肾汤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方法:运用自拟补气活血固肾汤治疗中风后偏瘫68例, 并与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60例作对照观察,从临床症状疗效、病理类型疗效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补气活血固肾汤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头针加恢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36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偏瘫又为中风主症之一。笔者采用头针加恢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 36例 ,并与体针疗法组 30例进行对比观察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 ,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头针加恢刺治疗组及体针治疗组。头针组 36例 ,男 19例 ,女 17例 ;年龄 4 0~ 5 0岁 8例 ,5 1~ 6 0岁15例 ,6 1~ 75岁 13例 ;病程 14~ 30d18例 ,31~ 6 0d6例 ,6 1~ 180d12例 ;其中大面积梗塞 5例 ,基底节及丘脑区梗塞 2 1例 ,脑叶梗塞 10例。体针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4 0~ 5 0岁 5…  相似文献   

16.
顶颞前斜线齐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睢明河  马惠芳  白杰 《针刺研究》2003,28(2):144-146
目的 :观察顶颞前斜线齐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2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治疗组 ( 3 2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 ,治疗组采用顶颞前斜线齐刺法加常规体穴治疗 ,对照组采用顶颞前斜线常规刺法加常规体穴治疗。各治疗 3 0次。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提高患者肌力方面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顶颞前斜线齐刺法加体穴治疗中风偏瘫有确切疗效 ,且优于顶颞前斜线常规刺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味五指毛桃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岭南草药方加味五指毛桃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加味五指毛桃汤口服,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乙肝病毒定量以及临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在临床体征、肝功能、肝纤、乙肝病毒数改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在改善患者肝功、肝纤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而在改善乙肝病毒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加味五指毛桃汤在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体征、肝功能、肝纤方面优于对照组;而在控制乙肝病毒数方面,两组无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舌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滋平  符文彬 《新中医》2005,37(11):61-62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采用舌针治疗(取穴:心穴、脾穴、肾穴);对照组36例,采用体针治疗(取穴: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哑门、内关、通里)。12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8%,对照组为69.4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语言能力评分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舌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方法  9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针刺结合穴位注射 ) ,对照组 38例 (针刺疗法 ) ,并进行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 .2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 ( P<0 .0 1)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