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老年妇女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效果评价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文青 《中国健康教育》2000,16(8):473-473,472
为了提高全国中老年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 ,1 999年 5~ 1 1月份 ,全国妇联、卫生部和中国老龄协会在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老年报刊登竞赛题 ,举办了“金味杯”全国中老年妇女健康知识竞赛 ,发行了由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中国妇女报社编写并由中国妇女出版社于 1 996年出版的《中老年妇女健康知识 1 0 0问》作为竞赛参考用书。为了了解这次竞赛的效果 ,我们于 1 999年 1 1~ 1 2月份对竞赛进行了评价。目的与目标目的 :了解竞赛活动和《中老年妇女健康知识 1 0 0问》的传播效果。目标 :1 了解知识竞赛活动的影响范围 ;2 了解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是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对医疗不良事件进行更高效和深入的分析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方法 结合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特征,应用本体知识建模方法设计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知识图谱,并以《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团体标准(T/CHAS)为语料进行初步实践。结果 提出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知识图谱概念本体构建思路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属性概念模型,明确了相关实体类、实体名称及部分关键实体的基础数据来源,初步构建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知识图谱(医疗过失部分)并存储在图数据库Neo4j中。结论 知识图谱能够成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相关知识的集成融合工具,为今后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大数据分析和推理预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规律、原因,以期找到管理医疗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上报的住院患者医疗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其平均年龄高于住院患者平均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不良事件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8:00—11:59和14:00—15:59;不良事件发生率与CMI值呈正相关,r=0.539;药品管理类(40.75%),护理管理类(16.99%),医技管理类(14.48%),医疗管理类(12.66%)发生不良事件占比最高,其中,医嘱错误类、处置治疗类、医技检查类不良事件发生较多。结论无惩罚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对医院风险管理有实效,医院应坚持无惩罚不良事件上报机制,评估医疗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并采取措施改进,建立交接环节的标准作业程序,为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沟通的人文教育,适当调配人员进行高峰时段的工作支持,建立高风险人群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2019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新了《患者安全10个事实》。这是自2007年首次发布后的第三次更新,第一次更新是在2014年6月,第二次更新是在2018年4月。(1)每10名患者中即有1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受到伤害。(2)由不安全治疗引发的不良事件很可能是全球十大致死致残原因之一。(3)每10名患者中就有4人在初级和门诊医疗服务中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5.
基于艾德希恩三层次文化理论,通过培养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意识,促进患者安全行动,构建多元素患者安全文化,并以患者安全文化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拓展患者安全文化外延,向患者家属、家庭、基层医疗机构、社区、社会延伸,广泛传播患者安全文化。该项目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医护人员职业认同感,形成了一系列患者安全文化成果转化。通过患者安全文化建设和传播,对推动全民健康覆盖率,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患者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哈佛的研究发现,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统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万件。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出现了50万起医疗事故,其中2159名患者因此死亡,4529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管理》2019,(3):20-25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职工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为改进患者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在线填写调查问卷形式,对613名医院不同岗位职工进行随机调查,运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总体得分为(3.77±0.98)分,总体积极反应率为67.09%。"科室内部团队合作""对患者安全的医院管理支持""管理者对促进患者安全的期望和行动""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对差错的反馈和交流"5个维度为优势领域;"人员配置"和"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2个维度为待改进领域;年龄、教育程度、岗位类别、职称、科室工作年限、每周工作时长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认为自己所在科室患者安全工作评级为"优秀"或"良好"的占86.78%;医院职工感知的不良事件积极填报率为46.66%。结论该院患者安全文化建设与国内外其他医疗机构相比有一定优势,建议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妥善处理不良事件,明确重点人群与重点任务,定期测评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机构患者安全文化现状,建立评估基线,为寻找薄弱环节,制定改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美国医疗服务质量和研究组织通行的患者安全问卷调查法,计算正性回答率,获得患者安全文化基线.结果 与美国同类医院比较,差错的反馈和交流、医院内交接和转运等维度正性回答率较高;不良事件上报频率、人员配备、管理层支持、患者安全整体评估等维度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良事件上报频率的差异最大.结论 患者安全调查法是评估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有效工具之一.探索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可改进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进而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医护人员主动告知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情况,为制定提高医护人员主动告知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性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医院40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4个部分:基本信息、医护人员主动告知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态度、医护人员主动告知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经历、医护人员主动告知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结果的满意度。结果 科室、告知经历不同的医护人员主动告知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经历、职业、年龄等不同的医护人员主动告知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主动告知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经历中,医生与护士在是否有告知经历、是否有培训经历、是否愿意参加相关培训、是否支持将主动告知作为一项规定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会主动告知Ⅰ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护人员人数所占比例高于主动告知Ⅱ、Ⅲ、Ⅳ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护人员人数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管理学工具标准化作业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SOP结合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在提高医患沟通效率,降低医疗类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 运用HFMEA对现行的医患沟通SOP进行失效分析,发现失效模式,并进行整改,再将重新修订后的医患沟通SOP...  相似文献   

11.
规范医疗安全工作 避免引发医患纠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安全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医院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医患纠纷发生率的高低,医患纠纷的增加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一个始终难以解决的问题。实践告诉我们,医疗行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工作量大、专业技术含量高等特点的特殊服务性行业,那么,如何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总结医院危重症患者标准化院内安全转运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经验。立足于医院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特点及发生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制定符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际情况的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作业清单,规范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综合能力,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13.
患者安全应包括技术安全、管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三个方面,依据是卫生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常规和制度。目前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还存在不少隐患,主要是基础管理和医疗服务不到位。各单位可以参考中国医院协会以及江苏省医院协会已经制发的患者安全目标的框架体系,制订长期奋斗强标和近期阶段性目标以及年度具体指标,落实患者安全责任。积极参与和适应医改新形势,增强职工“患者安全”意识,培育医院“患者安全”文化,开展患者安全目标评价,创新患者安全的环节和预警管理,加强护理工作,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医患携手,共同维护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李雪丽  汤盛兴  陈妙琴 《现代医院》2022,(11):1752-1754+1758
目的 探究信息化管理在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信息化管理实施前2020年的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为对照组,信息化管理实施后2021年的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为研究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例数、事件处置时效和事件发生率来验证信息化管理的效果。结果 实施信息化管理后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例数有所提高,事件处置时效缩短,事件发生率出现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收集、动态监控、信息双向互动反馈及统计分析,促进院科联动,有效提升员工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依从性,及早发现隐患事件,提升事件处置时效,营造医患安全文化环境。而在事件发生率管控方面,有待引进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共促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方法:应用Excel,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18年~2021年度的医疗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2021年本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对象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为护理类不良事件,以外科居多,常见于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最多的为带入压力性损伤的不良事件。结论:在同质化管理模式下制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完善闭环管理流程体系,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强化院科两级督查,以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方式调研上海市级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现况,梳理存在问题,并结合不良事件管理相关政策要求,制定符合上海市级医院实际的不良事件管理策略。通过统一定义,制定分类分级标准,建立监控平台,开展广泛宣教与培训,推进不良事件管理的规范化与同质化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医患知识转移在医疗服务巾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患者的基本特征和偏好特点进行实证调查,以信息偏好、决策偏好、感知疾病严重程度和参考群体影响这4个影响因素作为标准,将被调查患者分为6类,即矛盾型、完全被动型、自我型、决策偏好型、完全平等型和积极型.并依据每种类型的偏好特点提出不同的医患知识转移策略,为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安全监测,防范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选择康复病区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收集了556份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对2012年与2013年的患者安全监测记录进行比较。结果不良事件由2012年的126起下降到2013年的80起,下降了36.5%,特别是重大不良事件以及由躯体疾病导致纠纷的不良事件为零。结论在慢性精神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安全监测能够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护士对主动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态度,为制定良好的主动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结果 护士主动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态度可归纳为4个主题:主动告知过程中的复杂性及恐惧、焦虑和愧疚、感动等心理体验;支持主动告知,但也存在顾虑和障碍;主动告知过程中存在阻碍有担心引起医疗纠纷、承担法律责任、担心丧失患者的信任、担心受到批评、担心给科室或医院带来负面影响;对主动告知的需求有上级的支持、选择安静的场所进行告知。结论 大多数护士支持主动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但有一些顾虑,护士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对此医疗机构管理层应引起重视并关注。  相似文献   

20.
患者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医疗质量管理关注的焦点,从国家层面对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统一定义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以及我国目前不良事件分类及严重程度分级情况,结合我国相关上报数据,分析存在问题,建议国家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挥引导推动作用,医疗机构利用现有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相关平台,参考借鉴相关分类,开展同质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