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及Th17细胞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检测GD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Tregs、Th17细胞的数量,PBMC中TGF-β、IL-10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TGF-β、IL-10和IL-17水平。结果:GD组外周血Th17数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L-17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25+Tregs的数量低于对照组,而且TGF-β、FoxP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D组血清中TGF-β、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4+CD25+Tregs数量的减少或功能障碍以及Th17细胞数量的升高,可能参与G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性肺损伤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CD44+CD25+Treg表面分子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4(CTLA-4)表达;CD4+CD25+Treg孵育液上清中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CD4+CD25+Treg表面分子CTLA-4表达率、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患者CTLA-4表达率、IL-10水平高于非MODS组(P<0.05);死亡组CTLA-4表达率、IL-10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加强CD4+CD25+Treg表面分子表达,其大量分泌能够抑制细胞因子发挥相关,使得免疫功能发生障碍,还会影响免疫紊乱的发生及发展,与预后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PM)对大鼠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RPM 2 mg·kg-1·d-1灌胃2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无菌件下下腔静脉采血,并分离脾脏及胸腺,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内CD4+CD25+T细胞的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PCR检测脾脏细胞FoxP3 mRNA表达,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13)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实验组外周血、脾脏和胸腺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脾脏细胞FoxP3 mRNA表达为对照组的4.1倍.实验组TGF-β和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PM能诱导大鼠体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增殖,且增加体内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CD4+IL-10+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 用流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D患者外周血CD4+IL-10+T细胞的绝对计数和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TGF-β的浓度。 结果AD患者CD4+IL-10+T细胞绝对计数为0.26+0.126×109/L,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是12.76+4.85%;而对照组CD4+IL-10+T细胞绝对计数为0.016+0.007×109/L,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是3.27+1.03%。经t检验,AD患者CD4+IL-10+T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 AD患者外周血IL-10浓度为126.59+59.46 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31.47+10.96 pg/ml),经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AD患者外周血TGF-β浓度为407.23+155.88 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359.47+99.21 pg/ml),但经t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IL-10+T细胞绝对计数、百分率均与外周血IL-10浓度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7,r=0.65, p <0.05);而与外周血TGF-β无统计学相关性(r=0.15,r=0.21 , p >0.05)。结论 IL-10可能是Trl发挥功能的主要因子,通过下调由Thl和Th2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参与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含量变化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30例正常非孕妇女外周血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率(6.66±1.30)%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10.99±2.64)%(P<0.05)和正常妊娠组(12.63±3.05)%(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TGF-β(123.64±27.31)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TGF-β(179.25±24.67)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TGF-β(211.72±63.49)pg/L(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IL-10(145.37±42.45)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IL-10(203.47±42.56)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IL-10(234.45±51.21)pg/L(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低下以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降低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schonlein-henoch purpura,HS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6例HSP患儿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值。结果 HSP患儿治疗前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值明显低于治疗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HSP治疗后组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表达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治疗前患儿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在治疗有效后升高,说明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和病情的发展。而CD4+CD25+CD127-Treg细胞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对HSP患儿预后判断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5例AL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和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7和IL-23的表达,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 AML患者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52±3.25)vs.(3.58±1.02)](P<0.05);AML和ALL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7.21±2.00),(7.47±1.63)vs.(4.52±1.62)](P<0.05)。AL患者血清IL-17和IL-23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和IL-17细胞在AML的免疫功能抑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而IL-17细胞在ALL的免疫功能抑制中可能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PNS(肾病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PNS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淋巴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体内异常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参与了PNS的发病过程.PNS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纠正或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可应用于PNS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对小儿支原体肺炎Th17/CD4+CD25+Treg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表将65例患儿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采用阿奇霉素进行序贯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0.4 g·d^(-1),共治疗2周。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ADR)。抽取患者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法测定Th17/CD4+CD25+Treg,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水平,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单个核细胞的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γt(RORγt)与叉头蛋白3(Foxp3)的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0.9%(30例/33例),高于对照组的62.5%(20例/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h17/CD4+CD25+Treg、IL-17A/TGF-β1及RORγt/Foxp3分别为0.97±0.18,1.25±0.21,1.49±0.21,对照组分别为1.25±0.20,1.69±0.26,1.68±0.18,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ADR发生率分别为21.2%(7例/33例)和18.8%(6例/32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够调节支原体肺炎患儿Th17/CD4+CD25+Treg平衡,是其免疫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李晓娟  史颖  杨筱凤 《安徽医药》2018,22(11):2244-2249
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影响,为完善其药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9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1组29例,两组均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和手术切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吉西他滨新辅助化疗。另取11例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2组,观察组和对照1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对照2组于体检时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Th17与CD4+CD25+Treg的外周血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7F(IL-17F)、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血清水平。并于手术时留取病灶组织与癌旁健康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测定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1)治疗前,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Th17细胞计数分别为(4.75±0.63)%、(5.14±0.66)%和(12.02±1.85)%;CD4+CD25+Treg细胞计数分别为(13.41±1.52)%、(12.05±1.45)%和(7.52±0.88)%;治疗后,观察组、对照1组的Th17细胞计数分别为(16.52±3.02)%和(11.02±2.06)%,CD4+CD25+Treg细胞计数分别为(3.08±0.44)%和(6.11±0.7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对照1组血清IL-17A、IL-17F、IL-10及TGF-β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IL-17A与IL-17F水平有所升高,IL-10与TGF-β1水平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1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观察组和对照1组病灶组织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达量为(1.82±0.14)和(2.25±0.46),健康组织分别为(0.38±0.17)和(0.35±0.16),病灶组织高于健康组织,观察组高于对照1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能够抑制宫颈癌患者Th17/CD4+CD25+Treg漂移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活性,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方法选取30例初发(PV)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V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Treg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及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17,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1PV组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比例(2.9±5.6)%高于健康对照组(1.6±4.2)%;PV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2.0±5.4)%,低于健康对照组(4.6±4.4)%;2PV组血浆中IL-17表达水平(36±20)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21±15)pg/mL;PV组IL-21水平(36±14)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9±15)pg/mL。结论 PV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发病可能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IL-17A,分析其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 Foxp3highTreg细胞、TH17细胞的表达,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TGF-β、IL-17A的水平。结果显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CD4+CD2+5 Foxp3high Treg细胞百分率和血清中TGF-β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H17细胞百分率和血清中IL-17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分离哮喘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外周血PBMC培养上清IL-4的分泌状况。结果:哮喘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3.2±1.5)%,健康对照组为(6.5±2.5)%,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外周血PBMC培养上清IL-4分泌水平为(57.3±13.5)ng/L,健康对照组为(28.6±7.2)ng/L,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检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肺癌患者43例(肺癌组),健康体检者20例(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组患者术后30 d时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增高;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下调,提示术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有了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碘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动物模型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的变化。方法选取NOD.H-2h4雌鼠饮0.005%碘化钠水,HE染色观察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并进行甲状腺炎症程度评分;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b)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实时定量RT-PCR检测Foxp3 mRNA、IL-17 mRNA、RORγt mRNA表达水平。结果 NOD.H-2h4小鼠高碘饮水后,甲状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状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相对重量及血清TgA b水平均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升高(P<0.05)。脾细胞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和Foxp3 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脾细胞中Th17细胞所占比例和IL-17 mRNA表达量、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NOD.H-2h4小鼠在高碘诱导发生甲状腺炎时,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滋肾通络方(ZTF)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小鼠Th17/Treg细胞分化平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ZTF组(8.4 g生药·kg~(-1)),造模21 d后每日灌胃给药,连续4周。检测关节炎指数、关节病理改变、血浆IL-10和IL-17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h17/Treg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0、IL-17 mRNA水平。结果 CIA小鼠踝关节病变明显,血浆IL-17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h17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7 mRNA表达明显升高;血浆IL-10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reg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0 mRNA表达明显降低。ZTF能明显减轻CIA小鼠关节病变,降低血浆IL-17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h17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7 mRNA表达;升高血浆IL-10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reg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0 mRNA水平。结论 CIA小鼠存在Th17/Treg细胞失平衡,ZTF可调节Th17/Treg细胞比例,重构Th17/Treg细胞平衡,调节相关细胞因子释放,这可能是ZT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状态及甲泼尼龙对其的影响。方法清晨取静脉血5 mL,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健康组、哮喘组及1×10-7 mol·L-1甲泼尼龙哮喘干预组,刺激培养48 h,用ELISA法测定IL-10及TGF-β1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的比例及细胞内Foxp3表达,用SPSS 17.0进行分析。结果哮喘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降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减少,TGF-β1分泌减少,IL-10分泌有增高趋势,但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甲泼尼龙可以明显增加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CD4+ CD25+ Treg比例,Foxp3表达明显增强;但未能增加TGF-β1及IL-10的分泌。结论哮喘患者CD4+ CD25+ Treg功能低下,可能是哮喘发病机制之一;甲泼尼龙可能通过上调CD4+ CD25+ Treg数量,起到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T细胞亚群CD3+、CD4+、CD4+/CD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体外实验时维生素A体内活性代谢产物视黄酸对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表达及CD4+/CD8+比率的调节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0-12月在空军总医院儿科确诊为MPP的2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例患儿作为病例试验组,另10例患儿作为病例对照组(即未与视黄酸孵育),同期1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eg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病例试验组提取其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视黄酸共同培养孵育,再次测定CD4+ CD25+ Treg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将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eg细胞、CD4+/CD8+、CD3+百分比分别为(4.5±1.9)%、(1.3±0.9)%、(38.9±11.4)%,正常对照组儿童分别为(13.2±2.5)%、(7.9±3.0)%、(65.1±8.8)%,病例对照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视黄酸共同孵育后病例试验组以上指标明显升高,分别上升至(9.2±3.8)%、(5.9±2.5)%、(81.3±11.6)%,与病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eg细胞、CD3+T细胞表达明显受抑,CD4+/CD8+亚群比例异常,T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明显紊乱,而体外试验时维生素A体内活性代谢产物视黄酸干预后能增强淋巴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CD3+ T细胞表达,恢复CD4+/CD8+亚群比例,纠正T细胞亚群功能失衡,从而增强、协调机体免疫、抗感染能力,为维生素A辅助治疗MPP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IL-17、IL-10及调节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检测在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体内的水平及其在MS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M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17、IL-10的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水平。结果MS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较高,而IL-10、TGF-β1及CD4+CD25+Foxp3+T细胞水平较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L—17、IL-10、TGF-β1及C1M+CD25+Foxp3+T细胞水平的变化可能在M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三者可能作为新的实验室指标来辅助诊断M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其FOXP3的表达情况,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猪囊尾蚴感染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1例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含量,同时观察CD4+CD25+T细胞中表达FOXP3群体的百分含量。结果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为6.11%,较正常人(3.94%)明显升高(P<0.05);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表达FOXP3的细胞百分含量为15.67%,与正常对照组(11.0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显著升高,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猪囊尾蚴感染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