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岳甜甜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4):154-155,15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在小儿(0~3岁)气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01~2020-10收治的106例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气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并通过最小密度投影法、曲面重建与多层面重组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多层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小儿气道异物患者,对其行螺旋CT薄层扫描,同时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容积再现、仿真内窥镜等技术进行三维重建,探讨上述三维重建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的显示率。结果 MPR、MinIP、VE能100%的显示出段以上气管、支气管,能够部分显示出亚段以下支气管;VR显示段以上支气管的概率大约为95%;MPR能部分显示外组织;MPR、MinIP能够将异物部位、大小、形状以及其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直接显示出来;VR能将局部气道的充盈缺损,甚至是起到的连续性中断表现出来;VE能够将支气管腔内占位表现出来;MPR能将肺内的并发症显示出来。结论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双源CT Flash Spiral模式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容积重组(VR)透明法、仿真内镜(CTVE)三维后处理,分析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26例患儿诊断明确,均经临床纤维支气管镜确诊,并成功取出异物。结论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患儿无需特殊准备,清醒状态下亦能获得满意的图像,不仅减少了婴幼儿在扫描过程中的电离辐射危害,也为临床在抢救及治疗患儿中争取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4.
杨春雷 《黑龙江医药》2014,27(5):1146-114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内镜、手术证实的食道中段异物患者,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在AW4.5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结果:22例胸骨后食道异物感患者,排除9例,经随访无异常;13例经内镜及手术确诊,其中9例为鱼刺,2鸡鸭骨,1例为果核,1例为假牙。64排CT检查均清楚显示异物,三维重建成像对异物位置、形态、大小及食管损伤程度、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清楚显示。结论:三维重建成像异物检出率高,可清楚评价异物形态、位置、食管损伤程度,有无并发症,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且检查安全、便捷、无痛苦,可作为食管中段异物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双源CT Flash Spiral模式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容积重组(VR)透明法、仿真内镜(CTVE)三维后处理,分析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26例患儿诊断明确,均经临床纤维支气管镜确诊,并成功取出异物。结论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患儿无需特殊准备,清醒状态下亦能获得满意的图像,不仅减少了婴幼儿在扫描过程中的电离辐射危害,也为临床抢救及治疗患儿中争取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骨盆骨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患者先后实施X线平片和CT重建扫描,分析X线片和CT重建所显示的不同部位骨折的诊断率。结果本组30例患者,骨折部位存在于骶骨者16例,骶髂关节者20例,髋臼者16例,耻骨联合者15例;本研究中,CT重建组对骶骨、骶髂关节、髋臼和耻骨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95.00%、100.00%和100.00%,而X线组仅分别为37.5%、15.0%、18.75%和73.3%。结论 CT三维重建诊断复杂骨盆骨折,能全面、精确地反映出骨盆的立体形态以及骨折部位的空间构象,对术前诊断和指导手术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MPR、VR及MIP图像,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PR在发现骨折和脱位方面较VR、MIP好,而VR及MIP在空间立体感方面较好。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综合应用是诊断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较普通多排CT扫描更快,剂量更低,图像更薄,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8.
以往上颌埋伏阻生牙的定位,多采用拍摄X线根尖片和上颌咬颌片来确诊。单凭X线平片影像,很难精确定位埋伏阻生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特别是埋伏阻生牙是否在上颌的唇侧或腭侧,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弥补了X线平片的缺欠。现就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重要作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弥补了X线平片的缺欠。现就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TA)在冠心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0月某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1周内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诊断为金标准,记录CT影像表现,统计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以CAG检查为金标准,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7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以CAG检查为金标准,螺旋CTA图像表现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44支,中度54支,重度40支,正常105支;CAG检查冠状动脉轻度狭窄39支,中度62支,重度46支,正常106支。螺旋CTA图像显示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数量多于CAG检查数量,中度、重度狭窄少于CAG检查;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97.06%。结论:冠心病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冠心病临床筛查、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50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骨盆X线检查和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检查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在手术直视下都证实存在骨盆骨折,其中15例(30.00%)为骶骨骨折,16例(32.00%)为骶髂关节骨折,12例(24.00%)为髋臼骨折,7例(14.00%)为耻骨联合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骶骨骨折准确率93.33%、诊断骶髂关节骨折准确率93.75%、诊断髋臼骨折准确率100.00%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准确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取清晰的三维图像,为诊断这提供全面、直观、精确的解剖结构成像,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有椎体爆裂骨折,其中胸椎骨折14例,腰椎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6例。而胸腰椎骨折中,胸腰椎均爆裂骨折者2例,一节爆裂骨折另一节为单纯楔形压缩骨折者4例。45例患者中,以L1骨折最多见,有25例。骨折累及前中柱者20个椎节,累及前中后柱者27个椎节。结论 64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胸腰段爆裂骨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52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例。两组患者在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同时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和心率处于正常状态的比率均显著提高,而处于波动状态的比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过敏的发生比率和过敏的总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并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为0级的比率显著提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患者64排螺旋CT检查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扫描质量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平扫及增强三期的影像表现。结果 77.8%的癌灶在肝动脉期呈现高密度强化表现,充分说明螺旋CT扫描可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门脉期有41.7%的病灶呈现等密度,63.9%病灶呈现低密度影像,也反映了肝细胞癌"速升速降"的增强变化特点,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有价值的征象。结论螺旋薄层扫描可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癌的特征,对肝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人胰腺影像解剖学的差异性,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影像资料。方法:通过64排螺旋CT对200例正常成年人胰腺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通过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重建,观察胰腺与脾脏的关系以及胰腺影像解剖学差异。结果:重建胰腺形态直观,轮廓光滑123例,分叶64例。胰尾与脾门紧贴52例,分开125例,胰尾越过脾门10例。胰腺平均体积(122.43±21.08)cm3,胰腺体积与性别有显著差异,男性组大于女性组(P<0.05)。结论:成人胰腺体积与年龄、性别相关,胰腺萎缩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大于女性,64排螺旋CT扫描对胰腺与周围毗邻关系鉴别诊断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64层CT对亲体供肾者术前的综合评价。方法38例肾移植前亲体供肾者行64层CT增强扫描,将所获得的图像重建后传入工作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R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及CT尿路成像(CTU)等技术对肾动脉、静脉、两侧肾盂、肾盏、上尿路进行多种方法重建,了解供体肾血管及上尿路解剖结构、肾脏分泌功能等。结果 38例亲体供肾者,25例双肾均由单支肾动脉供血,有2例双侧均由2支肾动脉供血,2例左肾动脉早期分支,9例副肾动脉,其中7例一侧副肾动脉(右肾4例,左肾3例),2例为左右各一支副肾动脉。右肾静脉2支2例,1例左侧卵巢静脉粗大管径约7.0mm入左肾静脉;所有38例检查影像所见与手术结果相一致。结论 64层CT增强扫描能较好显示亲体供肾者血管及尿路、肾实质与周围脏器的空间立体关系;可作为亲体供肾者肾移植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冰  杨玲  桂绍高 《江西医药》2014,(11):1147-1149
目的:探讨低剂量64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儿童腺样体肥大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儿童行64层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鼻咽气腔前后径A/N比值和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D值)及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之间鼻咽气腔前后径A/N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981);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D值)无统计学差异(P=0.199)。低剂量CT扫描显示儿童鼻咽部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为6.93mGy,常规剂量CTDIvol为27.92mGy。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其CTDIvol降低了约75%的辐射剂量。结论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均相同,故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64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条件下影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138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研究组检查前、中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健康卫生宣教、屏气呼吸训练;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时心理精神状态、心率控制时间、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扫描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冠脉成像的质量.结果 研究组检查时焦虑与恐惧、服用药物的人数、心率控制时间及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图像质量1~2级的比率及冠脉成像运动伪影的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严格有效细致的护理干预是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50%~70%和≥70%的敏感性分别为78.1%、79.1%、90.2%,特异性分别为96.9%、97.7%、9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82.0%、8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7.2%、99.0%。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