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和痰液中炎性反应介质含量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高渗盐水雾化引痰,荧光免疫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发作期哮喘患者痰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测定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结果 哮喘患者血清及痰液中IL-8、TNF-α和ECP等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IL-8、ECP水平均与FEV1%呈负相关.结论 测定血清及痰液中的炎性反应介质IL-8、TNF-α和ECP等水平可用于评估哮喘气道炎性反应,血清测定更方便实用,而且通过IL-8和ECP能评估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观察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采用双抗夹心酶链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IL-6、IL-8、IL-10和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33,11.09,7.09,7.70,均P<0.01).结论 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参与了COPD发病过程.通过调节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所引起的气道炎性反应,有望为COP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比较IL-8、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1例、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和诱导痰标本,于病情缓解后作自身对照。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清和痰液中IL-8、TNF-α、IL-1-β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血清及痰液中IL-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P均<0.01);急性发作期TNF-α与缓解期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缓解期IL-8、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及痰液中IL-1-β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461,P<0.01),痰液中IL-8与TNF-α也呈显著正相关(r=0.572,P<0.01)。血清和痰液中IL-8呈显著正相关(r=0.553,P<0.01)。结论IL-8、TNF-α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形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滕世秀  鞠昌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43-2744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检测其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另选择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儿在急性期血清IL-6、IL-8和TNF.口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均P〈0.05),患儿恢复期血清IL-6、IL一8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IL-6、IL-8与TNF-α可能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可能成为预测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2例合并肾脏损害)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L-8、IL-12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8、IL-12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HSP患儿血清IL-8、IL-12与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培、IL-1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12正相关(r=0.670,P〈0.01)。结论细胞因子IL-8、IL-12及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65例脑梗死患者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三组间差异。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54、5.382和3.386,均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随着病情的恢复呈逐渐下降趋势,有助于判断病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65例脑梗死患者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三组间差异。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54、5.382和3.386,均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随着病情的恢复呈逐渐下降趋势,有助于判断病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65例脑梗死患者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三组间差异。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54、5.382和3.386,均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随着病情的恢复呈逐渐下降趋势,有助于判断病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60例和临床缓解期50例的外周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比较两组MP-IgM阳性率;同时检测急性期组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细胞介素-5(IL-5),比较MP-IgM阳性和阴性者EOS、ECP、IL-5水平差异。结果 MP-IgM阳性率急性期组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期组MP-IgM阳性患儿EOS、ECP、IL-5显著高于阴性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夏枯草对中、重度痤疮患者唾液中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夏枯草水煎液治疗,其中Ⅱ级38例,Ⅲ级27例,Ⅳ级35例,每人每日15 g,连续1周。采集非刺激性全唾液,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40名正常对照者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痤疮患者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程度均为Ⅳ级>Ⅲ级>Ⅱ级,治疗后IL-1α、IL-4、IL-8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痤疮的发病与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水平的表达密切相关,说明免疫因素是导致痤疮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夏枯草可能通过调节痤疮患者外周免疫因素起到治疗痤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哮喘(BA)急性发作患儿诱导痰液中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急性发作期BA患儿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前后的诱导痰液中的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痰液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所占比例及细胞总数、IL-6、IL-8、TNF-α等炎性介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痰液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所占比例、IL-6、IL-8、TNF-α等炎性介质均显著降低(P<0.01),而痰液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则显著增高(P<0.01)。结论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期BA患儿,可有效降低痰液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另选择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缓解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SCF、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缓解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急性发作组患者轻、中、重、危重组血清SCF、IL-6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F、IL-6和TNF-α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袭祥印 《医药世界》2010,(10):1240-1241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IL-6、IL-8及TNF-α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U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及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并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不稳定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IL-6、IL-8及TNF-α水平有助于AC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陈华佳  HU Ting 《中南药学》2008,6(4):485-487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62例哮喘患儿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下降(P值均〈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1),且治疗12个月后各个炎症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其治疗作用与下调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方法 分别纳入健康吸烟成人90例、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诱导痰中细胞因子IL-8、IL-1β、TNF-α水平.结果 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痰中IL-8、IL-1β、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吸烟成人组(P =0.000).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痰中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r=-0.678,-0.752,-0.615,均P<0.05).结论 IL-1β、IL-8、TNF-α均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水平可能是COPD严重程度的一个炎性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FEV1/FVC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8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胡氏定喘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因子IL-8、TNF-α、 NO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胡氏定喘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68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用胡氏定喘方,对照组用美喘清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浆中IL-8、TNF-α、NO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外周血中IL-8,TNF-α、NO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O.05或P〈0.01)。结论胡氏定喘方具有降低血浆中细胞因子IL-8、TNF-α、NO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氨溴索诱导痰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和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氨溴索诱导痰中细胞组分和可溶性介质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将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氨溴索组和高渗盐水组,每组20例。高渗盐水组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4ml,氨溴索组给予3%高渗盐水2ml+氨溴索2ml诱导排痰。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排痰成功率、痰液中细胞组分及炎性递质含量。测定氨溴索组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排痰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组患者急性加重期诱导痰液中细胞总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及TNF-α浓度与稳定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组患者痰液中细胞总数、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及TNF-α浓度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r值分别为-0.728、-0.793、-0.816、-0.794、-0.605及-0.635、-0.746、-0.721、-0.658、-0.654)。结论氨溴索诱导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阐明老年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及病情检测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和IL-8水平改变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非呼吸衰竭组,实验组为呼吸衰竭组。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其血清TNF-α和IL-8水平进行比较,并检测其呼吸功能,探究其中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TNF-α和IL-8的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FEV1%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NF-α和IL-8水平和患者的FEV1%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65(P<0.05)。结论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未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相比血清TNF-α和IL-8较高,TNF-α和IL-8的升高可能加重了COPD患者的气道阻塞,TNF-α和IL-8可以协助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