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早期颈椎CT检查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颈椎CT检查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107例颅脑损伤患者常规行早期颈椎CT检查,对影像学结果进行细致分析。结果 本组107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7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颈椎损伤,而颈椎X线平片检查,仅4例可见下颈椎的骨折线。结论 早期颈椎CT检查能够发现颅脑损伤患者较为细小或隐匿的颈椎骨折和脱位,其价值明显优于颈椎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潮  曹彦荣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47-1247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多发伤,此类患者大多预后欠佳。本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常规做上部颈椎CT及颈椎X线平片检查,使此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0例,受损椎体共60个。低位颈椎骨折并(或)脱位27例,寰椎骨折9例,寰枢椎脱位8例,枢椎骨折6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4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8例,椎管0度狭窄22例,1度狭窄17例,2度狭窄8例,3度狭窄3例。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10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CT能对颈椎损伤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作为颈椎损伤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的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椎损伤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8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受损椎体共46个,环椎骨折脱位5例,齿状突骨折移位3例,G3-7,椎体骨折(含脱位)共30例,其中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有5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0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3例,椎管0度狭窄15例,1度狭窄16例,2度狭窄6例,3度狭窄1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由于X线平片和CT扫描均有一定局限性.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X线平片与CT在脊柱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在临床资料中选取最优方式进行诊断治疗。材料与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使用X线平片与CT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X线平片检查发现68例患者椎体骨折,占所有患者总数的85%;CT检查发现80例研究对象均患有椎体骨折,多椎体骨折34例,椎管狭窄46例。其中胸椎损伤患者36例,腰椎损伤患者20例,颈椎损伤患者18例,胸腰椎损伤患者6例。结论:X线平片与CT检查均为检查脊柱损伤的有效方法,CT检查敏感度较高,能够有效检查脊柱损伤范围和深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相对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表面遮盖法(SSD)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诊治的3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CT扫描并进行表面遮盖法及多平面重建,然后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结果在本组3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漏诊后经CT扫描确诊3例;X线平片确诊无误的34例中CT扫描后更正分型5例,其余病例经CT检查所显示的骨折线和骨折片数目也明显较X线平片多。结论SSD和MPR互补应用能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提供全面的影像信息,同时也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X线平片和常规CT无法比拟的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脊椎骨折患者行以放射平片与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从我院择取68例脊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患者行以放射平片检查,研究组34例患者行以CT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诊断准确率上来看,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7.06%,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6.47%,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轻度骨折评分、中度骨折评分、重度骨折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椎骨折患者来说,采用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放射平片,对脊椎骨折程度的诊断更加准确,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放射平片与CT临床诊断脊柱骨折的效果,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确定其临床资料完备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CT检查与诊断;观察组患者采取放射平片与CT检查联合诊断方案。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后,经过手术确诊,并将其作为参照,来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对骨折具体类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对患者运用放射平片与CT检查联合检查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对骨折类型进行辨别,保证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CT、放射平片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于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共60例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放射平片和CT对脊椎进行检查,所有患者在诊断完成后,分析相关数据,记录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在本次实验结果中显示CT检查到诊断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以及骨折片突入椎管诊断符合率,相较于放射平片来说,诊断准确率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CT进行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出患者的脊椎受伤状况,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将放射平片联合CT检查,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这样能够保证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或误诊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脊椎骨折并不少见,一直以来,检查方法主要靠传统X线平片,平片容易发现骨折,但对骨折某些情况观察较差,如骨折类型,骨碎片位置,骨折处椎管、脊髓、软组织等详细情况。CT问世以来,其检查方法为平片不足之处作了补充,但CT也不能完全取代平片,只是在平片发现骨折、并需要了解骨折详细情况时采用为佳。作者通过对92例脊椎骨折平片与CT诊断对照分析,提倡X线平片与CT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诊断脊椎骨折,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平片、螺旋CT、MRI技术从多角度获取诊断信息的方法对上颈椎伤病的诊断率,为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帮助。方法:85例上颈椎伤病患者,术前应用张口位摄片、标准正侧位摄片、CT、三维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折脱位、椎间盘病损、脊髓压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结果:85例患者,有8例X线片检查未检出,经CT及三维CT检查明确诊断。所有上颈椎骨折脱位病例中,MRI检出有脊髓压迫的41例,占48.2%。其中脊髓减压率为81%。结论:综合应用现代影像学技术有助于对上颈椎骨折的分型,指导治疗,评价疗效,从而提高上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83-5484
探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骨科收治的35例盆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检查和16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35例盆骨骨折患者中,多层螺旋CT共检查出67处骨折、脱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X线平片共检查出42处骨折、脱位,诊断准确率为62.7%,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30.73,P=0.00)。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显示骨盆骨折的部位、关节脱位及骨折移位情况,对骨盆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提高CT和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收集经CT检查确诊为脊柱爆裂骨折而线平片诊断为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者共10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因X线平片无典型征象而误诊33例,由于对典型征象缺乏认识而误诊53例,由于投照因素漏诊19例。结论: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认识水平和投照质量可减少误、漏诊,CT能提高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并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法和CT法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平片、CT扫描和手术治疗,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的病变检出率。结果 :CT扫描诊断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椎管狭窄和骨折片突入椎管例数均明显高于放射平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诊断的中柱和后柱骨折例数明显高于放射平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应用于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放射平片可用于检查轻微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5.
放射学检查在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评估传统放射学检查方法对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价值。对152例疑有急性颈椎损伤的成人患者行常规放射学检查即颈椎侧位片、前后位片及枢椎齿状突开口位片检查,并与断层扫描、CT扫描及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2例患者中87例发生颈椎骨折(占57.2%);颈椎侧位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4%、74%和80%,而颈椎常规放射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0%和87%。作者认为:颈椎损伤早期应采用颈椎侧位片、前后位片及枢椎齿状突开口位片作为放射学常规检查;对于常规放射学检查或临床表现提示有颈椎损伤者以及根据常规放射学检查难以确定诊断者,应考虑行断层扫描、CT扫描及MRI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75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经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脊柱骨折部位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检查方式,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骨碎片、椎体骨折的脊柱损伤显示率高于X线平片检查方式,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脊柱骨折的诊断更加准确,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13-3914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选取38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患者,依次行常规X线平片检测、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曲面重建,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的总检出率、完全线性骨折检出率、不完全性骨折检出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常规X线平片诊断出12例,其准确率为31.58%;多层螺旋CT检测出37例,其准确率为97.37%。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诊断肋骨微细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通过X线平片、CT诊断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此1年间影像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对比评价X线平片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52例颈椎病患者中呈脊髓型颈椎病占11.5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占9.62%;神经根型颈椎病占36.53%;椎动脉型颈椎病占13.46%;混合型颈椎病占28.85%;并且3种检查方法:MRI检查结果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CT(P<0.05);X线平片对颈椎曲度、椎间隙狭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P<0.05);CT对于骨性椎管狭窄、钩突增生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结论:X线平片、CT诊断和MRI诊断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减少颈椎病的误诊和漏诊情况,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肋软骨骨折患者的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并与X线平片CT直接扫描横断位图像对照。结果28例患者中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发现肋软骨骨折33处,23例X线平片、9例CT直接横断位图像未显示。结论64层螺旋CT对肋软骨骨折的显示优于普通X线平片及常规CT胸部横断位图像,可望成为检测肋软骨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计算机X线摄影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受损椎体共48个,环椎骨折脱位7例,齿状突骨折移位3例,C3-7椎体骨折(含脱位)共30例,其中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有6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18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1例,椎管狭窄为0度狭窄16例,Ⅰ度狭窄16例,Ⅱ度狭窄6例,Ⅲ度狭窄2例。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7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由于X线平片和CT扫描均有一定局限性,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