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结果,这一过程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溃而诱发。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在损伤的斑块上导致血凝块形成和动脉管腔阻塞。典型临床表现为严重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破裂等并发症。该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笔者临床护理2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危重症,往往来势凶猛,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由于剧烈而持久地胸骨后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其沉重的思想负担,其中最主要地心理反应即为濒死的恐惧感。自1989年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患者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感到焦虑,有濒死感,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人员首先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保证病人配合抢救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愈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持久的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胸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演变等表现,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6.
邱艳茹 《中外医疗》2011,30(30):168-16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97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细致的护理,有4例患者因并发心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症状,掌握扎实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知识,正确使用药物和方法进行抢救和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对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护理措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两便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1例死亡。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AMI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11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此基础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积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庆凤 《吉林医学》2011,(35):7590-7591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多数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是心肌血流供给的持久性中断所导致的心肌坏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笔者将近3年来科室组织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护理讨论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秋玲 《中原医刊》2005,32(11):64-65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相应的心肌因严重持久的缺血所致的局部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的心电图特异性演变。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最常见的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因此早期发现、急救和护理至关重要:我们心内科从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便秘而诱发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从护理角度提出了预防、护理及健康宣教要点,旨在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方法:对2 4例6 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2 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及疾病特点,按PCI的要求,严密心电、血压监护,正确应用抗凝剂,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效。  相似文献   

14.
肖杰 《大家健康》2016,(6):233-23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发后出现心律失常的具体时间和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患者有AMI 的56例患者,分别对每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探究,分析心肌梗死病发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特性以及护理对策。结果:经研究,56例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内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最多,占83.93%;此外,7~18点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较多,18点后至次日6点的例数较少。结论:AMI后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具有规律性,护理人员要按各个时间段的病症变化情况实施对症护理,以增强护理成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与千佛山医院共同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分成个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心脏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比常规护理组高27.5%(P〈0.05),并发症发生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死亡率均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秀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491-1492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本文通过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旨在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医疗护理;舒适组34例在常规医疗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5天内出现腰酸背痛、便秘、失眠等并发症的病例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舒适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数、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医疗费用有相应的控制,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舒适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心血管常见病之一 ,发病突然、病情凶险、恢复缓慢 ,常因各种并发症而丧失生命。特别是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 ,观察时稍有疏忽就会延误病情。我科于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老年AMI 32例 ,经有效的临床观察抢救治疗和细致护理 ,降低了死亡率 ,提高了治愈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132例 ,男 93例 ,女 39例 ,年龄 6 0~ 95岁 ,平均年龄 71.6岁。诊断按WHO标准 ,根据心电图表现确定梗死部位。前壁 30例 ,前间壁 16例 ,前侧壁 8例 ,高侧壁 6例 ,下壁15例 ,广泛前壁 2 1例 ,正后壁 8例 ,广…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相应的心肌因严重持续缺血所致的局部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的心电图特异性演变。患者常常因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烧灼样感觉而烦躁不安,产生恐惧及濒死感,可以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疼痛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肌缺氧,促使梗死范围扩大,易并发休克和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尽快解除患者的疼痛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做好疼痛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并发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包括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给予患者心理、饮食、用药依从性干预、家庭支持及出院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