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血清酶谱在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的意义,我们对5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了血清AST、HBDH、LDH、CPKMB测定,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21天,黄疸时间1~16天,其中败血症16例,脐炎10例,新生儿肺炎8例,ABO溶血5例,头颅血肿5例,脓疱疹4例,母乳性黄疸4例,围产期因素(催产素应用等)4例。按血清总胆红素高低分成2组:轻度组30例,BILIT<256.5μmol/L;重度组26例,BILIT≥256.5μmo…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6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组),43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心肌酶与对照组心肌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酶的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心肌酶与对照组心肌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升高,且与黄疸程度相关,随着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降至正常,心肌酶可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时的监测指标,但不一定造成患儿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和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测评(Neonatal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的变化,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NSE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20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NSE含量,同步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SB),进行NBNA评分;高胆红素血症组早期干预后再次测定血清NSE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TSB、NSE含量显著升高,而NBNA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轻度增高、中度增高、重度增高四组两两比较(均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NSE含量与NBNA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628,P〈0.01);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经早期干预治疗后,血清NSE含量均下降(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血清NSE含量可以作为脑损伤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总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以及肠肝中的一组代谢产物,其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系。血清中胆汁酸的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性损伤的重要指标时对检测胆汁瘀积症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犤1犦。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感染、缺氧乳及肝细胞对胆红素排泄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引起。为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清TBA浓度的变化,更好了胆红素血症时新生儿肝功能状态,对我院2001年5月~年5月收治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空腹血清TB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前白蛋白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之一 ,发病率逐年增高 ,由于能损伤多系统脏器 ,尤其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越来越被关注。我们于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4月探讨了高胆红素血症(高胆 )和血清前白蛋白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2例新生儿高胆均为生理性黄疸发展所致 ,排除窒息、溶血、感染、早产所致的黄疸 ,男 39例 ,女 33例 ;日龄 15~ 2 8日 ;体重 2 .7~ 3.8kg。凡血清胆红素≤ 2 5 5μmol/ L为 A组 ,>2 5 5μm ol/ L为 B组。选择同期 17例 ,日龄12~ 2 6天 ,因“上感”、“腹泻”入院治愈 ,以出院时血清前白蛋…  相似文献   

6.
杨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838-1839
目的了解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水平改变,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在患儿高胆期及黄疸消退后,检测患儿s-NSE水平,在这2个时期,同时给予患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另外,同时选取本院生产的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儿血液中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上升,其s-NSE水平也会随之上升,而NBNA评分会随之下降,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高胆消退后,s-NSE水平逐渐下降,而NBNA评分随着前者的降低而上升。结论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体内,s-NSE水平与NBNA评分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在新生儿临床早期监测中,可以测定这两项的水平,用于判断患儿病情是否进展为急性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7.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脂质过氧化物改变包满珍,郑友仁(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汕头515031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为了解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本文通过测定20例高胆新生儿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探讨...  相似文献   

8.
婴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欣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6):573-574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谱测定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对同期黄疸住院的患儿根据Avery标准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 (观察组 )和非高胆红素血症组 (对照组 ) ,患儿在入院后 1小时内采静脉血 2ml,用日立 7170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心肌酶谱。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AST、CK MB、LDH值明显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 (P <0 .0 5 ) ,α HBD值的变化则更为显著 (P <0 .0 1)。在高胆红素血症组中 ,感染组CK MB值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P <0 .0 5 )。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有损害作用 ,尤其是感染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损害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血清CK-MB在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在新生儿及要幼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血清中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早已被人们熟知。但胆红素对心肌的损害和心肌酶的变化研究甚少,为探究小儿高胆红素对心肌酶活性特别是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65例高胆收入院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测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杜菱 《临床荟萃》1999,14(24):1110-11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其变迁。方法:分阶段的对我院1991年1月至1月和1997年1月至10月的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对比。结果:1991年1月至10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中前三位依次为感染性因素(39.62%)、围产期因素(26.42%)、ABO溶血病(22.64%)。而1997年1月至10月的统计资料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中素上升到首位(40  相似文献   

11.
24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24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比较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血清胆红素值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结果】①病因以感染因素占首位(51.00%),其次是围产因素(26.63 %)及溶血因素(9.30%).②胆红素脑病21例,溶血、感染为主要病因,各占8例.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血清胆红素值及B/A比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及产后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赵湘萍  李庆麟 《护理研究》2003,17(4):219-221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常见的病因中 ,围产因素占病因之首位 ,感染因素占第 2位 ,母乳性黄疸占第 3位。近年来临床上溶血性黄疸病儿增加 ,原因不明的黄疸比例也有所增加。分析其临床特征 ,围产因素引起的黄疸偏多 ;溶血因素引起的黄疸出现早 ,重度黄染较多 ,但其黄疸下降快 ,病程短 ;感染所致的黄疸出现时间和下降速度不等 ,与感染早晚、程度轻重和治疗早晚有关 ;母乳性黄疸发病时间相对较晚 ,持续时间长 ;还有部分为原因不明的黄疸。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1] ,故对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保护剂及早期干预联合应用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神经行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2组。常规治疗组按照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给与对症治疗;药物治疗;蓝光治疗;周围血管法同步换血等常规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与新生儿抚触1天2次和神经保护剂神经节苷脂20 mg/d×10天,并在经抢救治疗进入恢复期后,按照《0-3岁早期干预大纲》采用医院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从视,听,触,运动等各方面给予早期干预至6月龄。两组患儿均在6月龄采用北京-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测试,比较各组发育商(DQ)。同时对两组后遗症发生机率比较。结果:患儿6月龄时,综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在大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及适应性4个能区均有显著差异(P〈0.01),精细动作能区有明显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期神经保护剂及早期干预联合应用可促进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智能发育,减少神经行为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时库存血G6PD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换入的库存血的G6PD活性检测结果将177例接受换血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两组:库存血G6PD活性降低组(G6PD-D组)与库存血G6PD活性正常组(G6PD-N组).比较换血后各时段(0,12,24 h)两组患儿的TSB水平及其下降百分比.结果 ①换入的370袋库存血中,26 袋(7.03%)为G6PD活性降低.②两组患儿在换血前及换血后0时TSB水平及其下降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33,0.10和0.04,P>0.05);而换血后12 h~24 h期间,G6PD-D组TSB水平明显高于G6PD-N组(t分别为4.39和5.63,P=0.00),TSB下降百分比明显小于G6PD-N组(t分别为8.90和11.02,P=0.00).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时输入G6PD活性降低的库存血液将使换血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下降较慢,建议新生儿换血治疗前对库存血液进行G6PD活性筛查实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的浓度变化及其检测在判断新生儿肾脏损伤状况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患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新生儿(足月顺产)38例,分别于入院时、治疗中期、治疗后期及出院前四个阶段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胆红素浓度,并同时收集新鲜尿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RBP浓度,同时与30例正常新生儿的尿RBP浓度比较。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尿RBP为412.5±165.3μg/L,正常对照组为168.8±109.7μg/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胆红素组四个阶段的尿RBP(μg/L)和胆红素浓度(μmol/L)分别为:412.5±165.3、318.5±129.8;301.6±115.1、223.6±104.4;229.1±108.9、169.7±87.6;172.7±98.3、113.2±51.5。显示尿RBP浓度随着胆红素浓度的高低而变化,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尿RBP检测是一项监测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的肾功能损害监测和疗效判断都具有很实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551-2553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肺功能测定的意义。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出生的符合标准的220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1~7d、~14d、~21d和~28d日龄组。采用福尔康盛公司生产的肺功能仪(uasterscreen)测定以上新生儿的肺功能参数,包括潮气量(VT/kg)、每分通气量(MV/kg)、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TEF/TE)等指标。结果足月新生儿随着日龄的增长,RR有逐渐下降的趋势,VT/kg、MV/kg、TEF75、TEF50有逐渐升上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随着日龄的增长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是评价新生儿肺发育的重要手段,新生儿随着年龄的增加肺功能逐渐上升,可以容量增长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血清总胆红素(TSB)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早期高胆组36例和晚期高胆组28例,并以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NSE和TSB含量。结果:早期高胆组血清NSE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晚期高胆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NSE与TSB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早期高胆红素血症在发生胆红素脑病前存在确切的脑损害,晚期高胆红素并非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窒息新生儿进行行为测定 (neonatalbehavioralneurologicalassessment ,NBNA)及脑干听诱发电位 (brainstemaditoryevokedpotentials,BAEP)的测定 ,评估窒息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情况。方法 :对窒息新生儿同时进行行为测定、脑干听诱发电位测定。结果 :窒息缺氧影响新生儿的行为能力 ,主要影响到非生物听、视的定向反应 ,其次为主动肌张力的改变。而BAEP显示窒息影响Ⅰ、Ⅲ、Ⅴ波的出波率、影响Ⅰ、Ⅴ波的潜伏期 ,反映了窒息对周围及中枢听路均可造成损伤。结论 :Apgar评分与NBNA及BAEP的异常率呈负相关 (r =- 0 .6 32 ,P <0 .0 1、r=- 0 .712 ,P <0 .0 1)这 2种检查均能较敏感的反应出窒息所致的脑损伤 ,两者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人 (NDR )、糖尿病视网膜变病人 (DR)及正常人血中NO的含量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DR组N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DR组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明显低于NDR组 (P <0 .0 5 )。结论 NO参与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对糖尿病患者NO的深入研究 ,有望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新生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BB)和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的活性变化 ,以了解 CK- BB和 CK- MB对 HIE患儿的检测价值。方法 在出生后 1~ 3d检测 HIE患儿 CK、CK-BB、CK- MB活性 ,与正常新生儿作对比 ,分析各项指标与病情、转归、预后的关系。结果 中度、重度 HIE患儿血清 CK-BB、CK与正常新生儿相比有显著性升高 ;重度组 CK- MB比正常组显著升高。 CK- BB活性迅速下降者 ,治疗有效 ,预后良好 ;CK- BB活力持续升高 ,患儿预后差 ,CK- MB升高患儿常伴有心肌功能损害。结论 血清 CK- BB是诊断 HIE的可靠、特异性指标 ,动态监测新生儿 CK- BB、CK- MB活性对病情估计、判断疗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