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重量恢复与肝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以CCl4 制备肝硬化大鼠动物模型 ,并行 70 %肝切除术 ,以胃泌素、香菇多糖及生理盐水治疗 1周 ,观察大鼠肝脏重量的恢复情况及肝功能改善情况。 2周后再次观察各指标。结果 :3组大鼠肝脏重量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以胃泌素组为显著 ,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组大鼠肝功能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且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结论 :肝硬化大鼠肝脏可以再生 ,但肝功能短期内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配方胃肠外营养支持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及其机理,将大鼠将机分为4组,A组正常切肝手用强化支链氨基酸胃肠及营养(强化BCAA-TPN)治疗,B组正常肝切除后用标准胃肠外营养(标准TPN)治疗;C、D组制成肝硬化模型后切肝和营养支持分别A、B组,术后第三天处死动物肝再生情况。结果:肝DNA合成率和有丝分裂率在A、B组分别显著高于C、D组;肝再生率、DNA合成率及有丝分裂率在A、C组分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观察了胎肝细胞腹腔移植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的肝再生及代谢变化的影响,发现肝硬化大鼠较正常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死亡率增加,肝再生及血浆白蛋白的恢复延迟。胎肝细胞腹腔移植可加快其恢复过程,对减少肝切后的肝衰死亡具有一定的作用。移植的肝细胞同时可引起机体的排斥反应,短期内即破坏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肝肿瘤病人行肝切除术时肝血供阻断方法的选择。方法:观察分析23例肝硬化的肝肿瘤病人行肝切除术时选用不同入肝血流阻断对手术的影响及病人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23例病人中行常规肝门阻断12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8例,切除肝叶肝动脉断扎及门静脉主干阻断3例,全组病人肿瘤均获完整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肝硬化的肝肿瘤病人,根据肝硬化的程度、术前肝功能等级及术中探查结果等综合判断,选择一种合适的肝血流阻断法是保证手术成功,术后病人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入肝血流阻断对正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肝血流阻断对部分肝切除术后正常大鼠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PTC组,肝门阻断15min切肝组;PH组,部分肝切除组;SO组,假手术组,测定术后肝脏重量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24、48、72h和7d各时相点PCNA标记指数;观察各组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结果 PTC组较PH组术后肝再生率下降;PCNA标记指数降低,高峰延迟;PA水平恢复缓  相似文献   

6.
的:观察肝硬变大鼠在门静脉分支结扎后肝脏的改变及术前进行门静脉分支结扎能否提高硬化肝脏对肝大部分切除术的耐受力。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诱发大鼠肝硬变模型,进行选择性门静脉分支结扎加Ⅱ期相应肝叶切除,观察硬变的肝脏在门静脉分支结扎后的改变以及Ⅱ期肝叶切除后残肝的再生动态变化。结果:大多数四氯化碳诱发的中轻度肝硬变大鼠可以耐受70%的门静脉分支结扎,结扎后2周,结扎侧的肝叶出现萎缩,而非结扎侧的肝叶出现代偿性增生肥大;肝大部分切除术前进行门静脉分支结扎可以避免术后残肝门静脉压力的突然升高。结论:肝大部分切除术前进行门静脉分支结扎对提高硬化肝脏对手术的耐受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SPECT测定大鼠反复部分肝切除后肝体积及肝血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对不同容量反复2次部分肝切除后大鼠肝脏体积及肝血流量作动态测定。结果表明:首次切肝量较小的大鼠对反复部分肝切除耐受性较好,A组2次肝切除术后肝两者一速率明显优于B、C组。SECT具有测量准确重复性好无创伤可定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试图研究在60%-70%肝叶切除术后,再生肝Kupffer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变化,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肝再生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KC在肝再生的地位。结果显示:肝叶切除术后一周残肝重量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配方胃肠外营养支持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及其机理,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 A 组正常切肝后用强化支链氨基酸胃肠外营养(强化 B C A A T P N)治疗; B组正常肝切除后用标准胃肠外营养(标准 T P N)治疗; C、 D组制成肝硬化模型后切肝和营养支持分别同 A、 B组;术后第三天处死动物测定肝再生情况。结果:肝 D N A 合成率和有丝分裂率在 A、 B组分别显著高于 C、 D组;肝再生率、 D N A 合成率及有丝分裂率在 A、 C组分别显著高于 B、 D组。以上提示:切肝后在相同胃肠外营养支持下硬化肝再生较正常肝差;在强化 B C A A T P N 支持下正常肝和硬化肝的再生均优于标准 T P N 支持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素参与大鼠再生肝抗四氯化碳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肝大部切除(2/3PH)后再生肝模型,观察大鼠再生肝内PGF2含量变化与再生肝抗四氯化碳损伤的关系。结果:肝切后残余肝内PGE2含量有明显变化。2/3PH后6h,残余肝内PGE2含量明显升高,12h达到高峰,较正常及假大鼠差异显著。24h后PGE2含量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肝切后连续给予阿斯匹林以阻断体内PG遥合成,72h后用CCl4(50%,与豆油混合)染毒大鼠,阿斯匹林处理组较对照组大鼠死亡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试图研究在60%~70%肝叶切除术后,再生肝kupffer细胞(K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变化,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肝再生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KC在肝再生中的地位。结果显示:肝叶切除术后一周残肝重量恢复到术前水平。肝叶切除术(PH)组KC的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在术后6h急剧上升,但在术后24h又明显下降,低于假手术(SO)组的水平。一直到术后一周时TNF-α才恢复到SO组的水平。EGF含量在术后24h内变化不大,但在24~48h之间,出现明显的高峰,48h以后,kC分泌EGF的含量逐渐下降,但仍然明显高于SO组。结果表明:KC在术后一周内能大量分泌EGF,促进肝脏再生,而TNF-α可能仅在肝再生启动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使原发性肝癌登工肝硬化52例患者安全耐受肝叶切除术,围手术进行积极的保肝、护肝处理。结果1例右半肝切除患者术后第5天死于肝衰,其余51例术后3-4周随庐地功能ChidA级27例,B级22例,C级22例。经围手术期保肝、护肝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安全受肝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IL-6/STAT3信号通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晟光  农卡特  廖维甲  覃理灵  王莉 《重庆医学》2011,40(22):2188-2190,2180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肝再生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均行70%肝切除后,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残肝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活性STAT3蛋白表达。结果肝切除后24 h,肝硬化组大鼠有丝分裂细胞数及PCNA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肝切除后的前12 h,肝硬化组大鼠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 h,对照组残肝组织的活性STAT3蛋白远远高于肝硬化组。结论肝硬化肝切除术后早期IL-6的低表达导致STAT3蛋白活化不足是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再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定量检测肝复健冲剂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复制DEN诱导的大刀肝硬化模型,同时予肝复健冲剂进行干预,采用天狼红-苦味酸染色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肝复健冲剂对DEN致大鼠肝纤维化胶原沉积程度的影响。结果:随模型复制进程,大鼠肝内胶原沉积量逐渐增加,中药组大鼠肝脏炎性损害及肝硬化程度较对照组大鼠轻,肝复健冲剂明显降低肝脏胶原沉积量(P<0.05)。结论:肝复健冲剂可减少肝脏胶原沉积,延缓DEN致大鼠肝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门阻断肝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肝癌,胆管癌,肝血管瘤,肝包虫病等)行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肝切除,对病变大小,位置,术前,术后肝功能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6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13.5d。术后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结论:与全肝肝门阻断法相比,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行肝切除术出血少并便于控制,对肝脏损伤小,有利于术后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16.
高锋  曹曼林 《上海医学》1994,17(5):249-25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大鼠肝纤维过程中层粘连蛋白的演变作了动态观察,发现实验早期LN在肝组织内的分布无明显增多,晚期则显著骤增,广泛出现于肝血窦中,并随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形成而共同分布,提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时LN合成增多,参与肝硬化的病理改变,但可能是一个缓慢过程,肝血窦中LN沉积,对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及门脉高压改变可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活化的Kupffer细胞对肝硬变肝脏细胞再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肝硬变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基础上,体外活化Kupffer细胞(KC),观察其对肝细胞再生过程的影响。方法:分为肝硬变大鼠部分肝切除术组(C-PH)、正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组(N-PH)和假手术组(SO)。皮下注射四氯化羰油溶液加口服乙醇制作大鼠肝硬变模型,切除大鼠肝脏的左叶和中叶。观察时相为大鼠术后6h,行^3H-TDR掺合法,^H-亮氨到的测定,用LPS体外活化KC,观察其对肝再生过程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白介素-6在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的作用。方法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24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术前组6只,肝切除术后1d组6只,肝切除术后行肠内营养(EN)5d组6只,肝切除术后行EN+IL-65d组6只。测定大鼠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结果与EN5d组比较,EN+IL-65d组血清ALB、IGF-1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8+显著下降(P〈0.05),血清IFN-γ、TNF-α、MDA显著下降(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EN+IL-6可以加快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改善术后免疫功能低下,减轻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9.
肝硬变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制作和评价肝硬变大鼠肝部分切除模型。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口服乙醇诱导成肝硬变后,行70%肝切除,观察大鼠存活率、肝功能、肝细胞线粒体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肝硬变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后1周内死亡主要在术后48h内,共死亡12只,手术死亡率为24%;术后肝细胞功能明显受损,特别在术后24h内变化最为显著。以后逐渐恢复,术后1周时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变化相似。结论 复制的大鼠模型符合早期肝硬变的临床病理表现,是研究慢性肝损害肝切除术后肝丙生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对不同容量反复2次部分肝切除后大鼠肝脏体积及肝血流量作动态测定。结果表明:首次切肝量较小的大鼠对反复部分肝切除耐受性较好,A组2次肝切除术后肝再生速率明显优于B、C组(P<0.01)。SPECT具有测量准确、重复性好、无创伤、可定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