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4)
在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诸多危险因素中.高血糖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急性血糖升高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长期慢性高血糖则可导致心脑卒中、下肢血管病变、肾病、眼病以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11,(6):68-69
在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诸多危险因素当中.高血糖的危害首当其冲。急性血糖升高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长期慢性高血糖则可导致脑卒中、下肢血管病变、肾病、眼病以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慢性并发症。正因如此.血糖能否尽快地降下来, 相似文献
3.
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10年回顾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组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4):232-237
目的 了解我国糖尿病(DM)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DM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1DM及T2DM患者24496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近10年我国住院DM患者DM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1.9%;脑血管病变12.2%;心血管病变15.9%下肢血管病变5.0%;眼部疾患34.3%;肾脏病变33.6%;神经病变60.3%,DM慢性并发症总患病率为73.2%。与各种DM慢性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病程、人院时收缩压,人院时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吸烟状况也与DM慢性并发症相关。结论我国住院DM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非DM者,接近国外资料报告的水平。与各种DM慢性并发症相关的可控制危险因素是收缩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患病率,及视网膜病变加重的危险因素。方法 23例妊娠妇女,妊娠前明确诊断1型糖尿病,于妊娠前,妊娠后每隔3个月及妊娠后第12个月作一次评估,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及收缩压和舒张压。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除心、脑、肾、血管、神经、眼底血管外,还有高血糖昏迷、低血糖、酸中毒、低血钾、感染、脱水和循环衰竭。这些并发症是否可以逆转,很大程度取决于及时诊断与治疗对路。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一,它可导致糖尿病足乃至引起坏疽截肢。因此预防与减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着重讨论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其中搜集了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4例糖尿病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脏病变,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导致失明;糖尿病神经病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大血管病变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及外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征.方法将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严重胰岛素抵抗组(A组,62例)和无严重胰岛素抵抗组(B组,55例),行双侧下肢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检测,同时观察性别、年龄、病程及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变化情况,并与48例健康人群(C组)比较.结果(1)A、B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01);A、B组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明显高于C组,尤以A组明显(P<0.01).(2)A、B组下肢血管超声特征主要表现为病变血管管腔狭窄,狭窄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频谱增宽,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明显,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使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彩超检查可直观反映下肢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血管病变诊断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接近正常的血糖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鹤林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5,22(9):373-376
糖尿病以高血糖为标志,长期高血糖与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本文就接近正常的血糖能否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高血糖急症(HE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将64例2型糖尿病合并HEs患者分为酮症酸中毒(DKA组)、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组)、DKA-HHS组,比较三组病死率,分析HE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DKA组、DKA-HHS组年龄明显小于HHS组,其病死率分别是5.4%、20.0%、25.0%(P<0.01或<0.05).单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年龄、DM病程、血浆渗透压与死亡有明显关系(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渗透压与HEs死亡独立相关(r=5.487,P<0.05).结论 DKA-HHS、HHS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DKA患者,年龄、DM病程和高渗程度与HEs死亡有关,但血浆渗透压是HEs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观察不并发和并发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者HRV显著降低,HRV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12.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 ,在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分布特征报道较少 ,给本地区 DR防治带来不便。为此 ,我们对 1995~ 1998年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并发 DR的维吾尔族、汉族糖尿病 (DM)患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1.对象 :自 1995年以来在我科住院确诊的 2型 DM患者5 6 5例 (按 1985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 2 5 5例 ,女310例 ,平均年龄 5 3.4± 9.3岁。汉族 36 2例 ,维吾尔族 (简称维族 ) 2 0 3例。2 .方法 :1眼科检… 相似文献
13.
14.
15.
王丽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30(5):220-221
外周血管病变(PVD)为2型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PVD发生中的作用,并寻找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 方法 研究对象为自1977年~1991年到英国23个中心就诊的5102例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4987例进行了PVD检查,6年内对初次检查无PVD的3834例进行复查,其中 相似文献
16.
高渗性高血糖昏迷(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coma,HHC)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病死率高[1],若二者合并存在,则病死率更高。现有我院收治的高渗性高血糖昏迷合并酮症酸中毒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所谓控制糖的摄入是指膳食碳水化合物的科学限定,这种限定完全符合患者的正常代谢需要,由于有了这种限定,血糖才得以从高血糖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就是说合理的控制不会出现血糖降低。 相似文献
18.
19.
调查Ⅱ型糖尿病患239人,其中伴有DR104人,列为DR组,对两组病程、血压、血脂、血糖、C肽、尿酸、BMI、HbA1c、纤维蛋白原(Fg)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DR组病程、Ch、2hBG、2Hc-p及Fg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R与病程及Fg密切相关。结论:DR的防治应侧重于控制餐后高血糖、降低胆固醇及纤维蛋白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