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带根全草。现代医学和化学研究证明有抗菌、抗病毒等多方面作用。龟冈弘等对鱼腥草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到32种成分。朱宇同等报导鱼腥草乙醇提取物(非挥发性部位)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而挥发油无此作用。作者从鱼腥草中分到二个结晶。经鉴定晶Ⅰ为β—谷甾醇,晶Ⅱ为廿八烷酸。二者  相似文献   

2.
新鱼腥草素钠(sodium lauroyl-α-hydroxyethyl sulfonate,1),化学名为十二酰-α-羟基乙磺酸钠,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全草挥发油中的一种醛类成分--十二酰乙醛(3)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临床主治盆腔炎、慢性宫颈炎等妇科炎症,也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1].  相似文献   

3.
三白草中总黄酮及金丝桃甙的库伦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礼燊  徐叶周 《药学学报》1986,21(4):306-309
文献报道三白草种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ll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以及外用治疗疗疮脓肿、皮肤湿疹等病症。三白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in)和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其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猫眼草全草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猫眼草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对其中的43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所鉴定的成分占总流出峰面积的75.86%。其中醛类化合物14种,占30.77%;酮类8种,占19.02%;醇类14种,占17.08%。结论本文首次分析了猫眼草全草挥发油成分,为了解猫眼草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柳叶菜科月见草属植物月见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月见草全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了30个峰,确认了其中22个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去氢香薷酮(89.02%)。结论: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月见草全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月见草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宽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Boiss.)根茎和根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宽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共检出217个色谱峰,初步鉴定出10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8·30%。结论宽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两者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41·30%和32·65%。这与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中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13·63%和67·93%不同。(1R)-α-蒎烯(3·98 %)、桧烯(2·51 %)、(1S)-β-蒎烯(5·78 %)、m-月桂烯(4·05 %)、柠檬烯(3·55 %)、3,7-二甲基-1,3,7-庚三烯(3·98 %)、γ-萜品烯(8·70 %)、茴香醚(1·78 %)和(1S)-桥环醋酸冰片酯(2·62 %)为单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主要成分;( )-β-榄香烯(1·17 %)、异愈创木烯(1·40 %)、( )-β-没药烯(1·21 %)、(±)-榄香醇(1·42 %)、愈创木醇(1·14 %)、去羟基异菖蒲二醇(1·13 %)、( -)-土青木香烯(1·99 %)、异愈创木醇(9·48 %)、γ-桉醇(1·77 %)、愈创木-1(10)-烯-11-醇(1·12 %)和α-没药醇(5·35 %)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
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44-3245
鱼腥草注射液是从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Thunb全草提取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即癸酰乙醛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免疫、平喘等功效。被列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采用多途径给药,使其应用更为广泛,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鱼腥草注射液现将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综述如下。1临床应用1.1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疾病,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鱼腥草可清热解毒,疏肝利…  相似文献   

8.
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狭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Ting ex H. T. Chang)根茎和根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242个色谱峰,初步鉴定出8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5·77%。结论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两者分别占总油中化学成分的13·63 %和67.93 %。(1S)-β-蒎烯(1·67%)、3-蒈烯(1·05%)、柠檬烯(1·22%)和1S-endo-醋酸冰片酯(1·68%)为单萜类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 )-β-榄香烯(6·78%)、苜蓿烯(1·54%)、α-石竹烯(2·64%)、异大香叶烯D (1·67%)、桉烷-4 (14),11-二烯(2·36%)、α-芹子烯(2·42%)、δ-杜松烯(1·55%)、3,7,11-三甲基-2,6,10-十二烷三烯-1-醇(1·03%)、(±)-榄香烯(5·18)、(-)-匙叶桉油烯醇(1·40%)、愈创醇(3·81%)、去羟基异菖蒲烯二醇(1·06%)、γ-桉醇(1·05%)、α-桉醇(7·97%)、异愈创木醇(3·09%)和胡萝卜醇(2·30%)为倍半萜类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总挥发油中,反式肉桂酸异丙酯占11·3%,为所有化合物中含量最高者。  相似文献   

9.
连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连翘化学成分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连翘果实中所含化合物主要有木脂素类、挥发油和萜类、苯乙醇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花中主要含挥发油类成分,其组成与连翘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接近,但活性成分含量较低;叶的化学成分与果实中所含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甚至高于其在果实中的含量,但种类较少;籽为连翘果实中挥发油的主要来源,其化学成分组成与果实中挥发性成分基本一致。结论连翘果实、叶、花、籽均含不同化学成分且活性成分不同,为寻找新的药源及连翘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系三白草科植物,全草入药,味辛微寒,入肺经,有清肺热、解毒、利湿的功能。鱼腥草注射液是从鱼腥草中提取的挥发油而制成,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癸酰乙醛、月桂醛等。临床上常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尿路感染、痈疖等的治疗。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其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也时有报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蓝布正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取水蒸气蒸馏(SD)法、同时蒸馏萃取(SDE)法和微波萃取(MAE)法3种方法提取蓝布正挥发油,用 GC-MS 分析其化学成分。以 HP-5MS 毛细管柱为分离柱,程序升温从50℃(保持2 min)开始以4 ℃·min~(-1)。升到180℃,再以9℃·min~(-1)升到290℃,保持5 min,气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氦气(1.0 mL·min~(-1))。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结论:SD 法和 SDE 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相似,MAE 法与前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乌金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乌金草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称取干燥的乌金草全草粗粉,经水蒸气蒸馏,得蒸馏液,将蒸馏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干燥,放置24 h,过滤,得乌金草挥发性成分。采用GC MS方法,结合计算机信息库综合分析。结果从乌金草挥发油中共检出62种化学成分,得率为生药量的0.93%。应用GC-MS 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出了其中44种化学成分,占总检出量的70.97%,其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含量为24.35%)和桉叶油素(含量为18.05%)。结论乌金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细辛属植物挥发油的主要特征成分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叶杜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细叶杜香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和人工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和鉴定了28种成分,占挥发油的84.66%。结论细叶杜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4-松油醇(30.23%),1-甲基-2-异丙基苯(16.58%)。枯茗醛(9.85%)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DB-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5 min,以4℃·min~(-1)升至180℃,保持10 min,再以15℃·min~(-1)升至260℃,保持50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80℃。结果: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6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8%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5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以上。结论: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气-质联用对不同提取法的白术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macrocepha laKoidz )的根茎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作用[1] 。其挥发油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引起一些学者的重视[2 ,3 ] 。本室前期工作表明 ,白术挥发油注射剂对小鼠艾氏腹腔积液癌具有显著的延长生命作用[4 ] ,口服对小鼠移植性肿瘤肝癌H2 2 及肉瘤S180 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所用的白术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现将用气 质联用技术对不同方法提得的白术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研究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水蒸汽蒸馏制得…  相似文献   

16.
矮脚苦蒿为菊科(composite)植物矮脚苦蒿(conyza blinii lévl)的全草,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民间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老年慢性气管炎,口腔炎,扁桃腺炎等症.药理试验证明其水煎液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等菌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亦具有明显的消炎止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关于矮脚苦蒿的化学成分文献报道很少,仅杨崇仁等从其氯仿提取部分分得矮脚苦蒿素.为搞清其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出有效成分,我们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报道关于挥发油部分的成分分析.我们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分离检出35个峰,鉴定了其中16个峰.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7.
黄莹  张德志 《今日药学》2007,17(3):45-47
目的 研究细叶杜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细叶杜香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和人工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离和鉴定了28种成分,占挥发油的84.66%.结论 细叶杜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4-松油醇(30.23%),1-甲基-2-并丙基苯(16.58%),枯茗醛(9.85%)等.  相似文献   

18.
化香树果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化香树果序中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化香树果序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组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结果:测得挥发油的含量为0.10%。从化香树果序挥发油中鉴定了2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10%。主要成分为γ-桉叶醇(18.92%)、β-桉叶醇(18.74%)、五十四烷(8.64%)、正十六酸(7.87%)、十六酰胺(5.04%)、十八酰胺(4.84%)、香木兰烯(4.23%)、三十二烷(3.99%)等。结论:化香树果序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倍半萜类化合物,约占挥发油总量的37.6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白薇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结果:白薇中含有C_(21)。甾体皂苷、白薇素、挥发油、强心苷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等方面药理活性。结论:白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4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55.45%,果实挥发油的产率为3.63%。结论主要成分为桉树脑(9.87%)、α-松油醇(6.69%)、龙脑(3.30%)、古巴烯(2.60%)、樟脑(2.45%)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