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部肿瘤累及大血管的手术中血管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8例颈部肿瘤累及颈动脉患者一期整块切除肿瘤及颈动脉以及颈动脉重建手术的方法、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患者均在颈动脉转流(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下切断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行颈部清扫手术或肿瘤切除术.2例患者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人造血管移植,6例患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全组患者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2例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再次手术探查发现均有咽瘘发生.结论 采用术中转流、肿瘤连同受累颈动脉整块切除、颈动脉重建的方法治疗累及颈动脉的颈部进展期肿瘤安全有效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移植血管首选自体静脉.应特别注意防止术后感染.对于手术后局部组织广泛切除,移植血管床无软组织填充、血液供应及侧支循环差或已经暴露咽腔者,应采用转移肌皮瓣覆盖.  相似文献   

2.
头颈肿瘤患者颈动脉切除可行性的术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切除对于治疗头颈部肿瘤有着重要意义,但如缺乏有效的术前评估,脑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在17%~30%,死亡率可高达64%。1911年Matas首先介绍了利用手指体外按压颈总动脉的方法来检测颈动脉切除耐受性的方法。随着血管外科和介入技术的发展,1970年Serbinenko率先利用带球囊的导管进行血管内的动脉阻断,该方法被广泛用于血管外科,并逐渐发展成为目前的球囊阻断试验(balloon test occlusion,BTO),BTO虽然大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颈动脉与转移瘤粘连患者,采用从颈动脉壁上剥离切除肿瘤保留血管的术式。结果:术后1周内4例都发生了颈动脉破裂,1例经颈动脉修补术后再发血管破裂出血死亡,3例经行颈动脉结扎术后存活。结论:对于肿瘤累及颈动脉的患者术前应作好结扎切除颈动脉的准备;术中若发现肿瘤与血管壁粘连,则应结扎血管连同肿瘤一并切除;一旦术后并发颈动脉破裂,则应结扎之,而不宜行修补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重建术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聚四氟乙烯(膨体PTFE)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2例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侵犯颈总、颈内动脉患者,术中切除颈总、颈内动脉,一期人工血管移植颈动脉重建。结果:2例术后创口I期愈合,无颅脑并发症;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分别于2年及3年后死亡。结论:人工血管颈动脉重建术治疗累及颈动脉的晚期恶性肿瘤,能完整切除肿瘤并避免因切除颈动脉引起的暂时或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晚期头颈部肿瘤累及颈动脉系统,临床处理困难,手术切除肿瘤及受累的颈动脉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作者对8例9侧(其中1例不同期结扎双侧颈动脉)颈动脉行结扎切除术.8例中3例出现颅内并发症,1例住院期间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5个月,1例生存超过3年.8例中,5例为喉癌,2例为下咽癌,1例为甲状腺癌.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关头颈肿瘤的转移标志物主要有细胞粘附分子,包括整合素家族,钙粘蛋白家族,CD44;蛋白溶解酶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与头颈肿瘤转移有关的抑制基因有P^53基因,nm23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等。研究肿瘤转移标志物有助于判断头颈肿瘤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肿瘤标记物及其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标记物指存在于肿瘤患体内的一种生物分子,常可从患血液或其它体液中测出。本在简介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及应用的基础上,着重就其在头颈肿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的发生同人类肿瘤的克隆来源密切相关。了解肿瘤的克隆来源对于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十分重要。单个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一个克隆细胞群。目前学者们所接受的观点是多数肿瘤细胞都是单克隆细胞组成的,而肿瘤细胞发生的体细胞突变理论也认为单个体细胞在获得一个或多个突变后形成一个恶性表型,经过不断的繁殖形成肿瘤。不同克隆来源的肿瘤尽管在组织学形态上可能区别不大,但在临床应对策略及进一步制定诊疗方案时都应有所不同,因此对肿瘤细胞进行克隆分析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头颈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通透性因子,它对于正常生理性血管形成和病理性血管形成都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其对肿瘤生长的研究信受重视。本文就VEGF家族的生物学特性,VEGF与头颈肿瘤的关系,VEGF抗体与肿瘤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全球发病率在最近十年明显上升。头颈肿瘤的病理类型超过90%为鳞状细胞癌,临床上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早期识别诊断头颈肿瘤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蛋白质组学到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再到空间蛋白质组学的出现,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有望被发现用于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在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的评价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6个与颈动脉贴邻肿瘤行MSCT扫描。在肿瘤与动脉相接面最大且垂直于颈动脉走行的平面上测量:①瘤管角:肿瘤包绕颈动脉的角度。并计算180°、90°、45°作为诊断肿瘤与颈动脉粘连判定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②瘤管比值:肿瘤与颈动脉的交界面长径与受侵动脉直径的比值。对上述测量指标进行X~2统计分析。结果瘤管角:≥90°组和≥180°组对颈动脉受侵判断的准确度高于≥45°组(P<0.05)。瘤管比值:≥0.8组和≥1.0组对颈动脉受侵判断的准确度高于≥0.5组(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受侵的判断,横断面上瘤管角≥90°、瘤管比值≥0.8提示颈动脉受侵。  相似文献   

12.
头颈部手术的术后缺损修复是头颈外科医师面临的难点,目前应用于缺损修复的皮瓣很多,包括局部皮瓣、带蒂组织瓣及游离组织瓣,各种皮瓣均有其优缺点.锁骨上区是一个重要的皮瓣供区,其临近头颈部并且皮肤质地与头颈部相似,目前成为头颈修复皮瓣研究的热点,被越来越多的头颈外科医师应用并推崇.本文对锁骨上皮瓣在头颈修复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头颈部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的介入手段覆膜支架植入治疗的可靠性。方法 5例头颈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7~72岁,平均58.4岁。复发口腔、口咽癌3例(均有放化疗病史),颈动脉体瘤1例,鼻咽癌放疗后上颌复发疣状癌1例。在介入室全麻或局麻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置入覆膜支架。颈动脉破裂处完全闭塞,术后病程平稳,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时间2~36个月,2例死于肿瘤再复发,3例生存良好。结论 介入手段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头颈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感染性颈动脉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2011年所有感染性颈动脉破裂病例及同期内所有英语文献记载的病例。结果 31例患者共发生46次感染性颈动脉破裂,最常见的破裂部位为颈总动脉(33/46,71.7%)。经血管结扎治疗17次(37.8%),血管内支架置入20次(44.4%), 栓塞治疗7次(15.6%)。血管结扎在治疗感染性颈动脉破裂时再次出血发生率11.8%(2/17)明显低于血管内支架置入6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355, P =0.037)。结论 血管结扎是感染性颈动脉破裂较好的治疗方法,它可能是防止再次出血的最好方法。但是如果结扎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其并发症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16.
头颈部遗传性肿瘤主要包括家族性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神经纤维瘤病I型、神经纤维瘤病II型、家族性鼻咽癌及家族性鳞状细胞癌。本文从头颈部遗传性肿瘤的分类、临床特征、遗传学和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血管结扎术治疗颈部血管破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致动脉破裂后紧急行单纯血管结扎术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11月~2004年5月间病例共11例(发生破裂为13例次),其中喉咽癌1例,鼻咽癌1例,食管癌2例,喉癌4例(1例喉癌反复破裂3次),口颊癌1例,甲状腺癌2例;有放疗病史9例,最大剂量130Gy:合并咽瘘7例。颈总动脉破裂10人次,颈内动脉破裂3人次。全部病例均是肿瘤复发患者,为动脉破裂后行紧急结扎止血。4例颈总动脉破裂者行术中残端血管测压。术后随访3个月~3.5年。结果颈总动脉结扎10例次,颈内动脉结扎3例次:其中1例喉癌第1次颈总动脉结扎后无并发症,18天后远心残端破裂行颈内动脉结扎,术后6小时出现轻度偏瘫;其他均无偏瘫、失语、精神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并发症。4例行术中颈动脉残端测压者其残端血压与动脉压之比值均>50%。结论①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后由于血管长期受压,脑血流代偿多已形成,单纯结扎血管并发症少,是一可行紧急处理方案;②术中残端血管测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Claudin-7是Claudins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越来越多研究显示他们在很多恶性肿瘤中出现表达改变。Claudin-1和Claudin-7表达异常已被证实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本文就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头颈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经验,从而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方法 对51例原发于头颈部,经病理确诊为N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部位,鼻腔、鼻窦1 9例(37.3%),腭扁桃体14例(27.5%),颈淋巴结8例(15.7%),鼻咽部6例(11.8%).误诊为炎症7例(13.7%),鼻咽癌2例(3.9%),总误诊率17.6%.结论 头颈部NHL恶性程度高,多好发于鼻腔及鼻窦,其次为扁桃体.该病误诊率高,准确的取材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