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产与进口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国产及进口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荨麻疹进行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用国产盐酸西替利嗪,对照组用进口同类药。每日口服1次10 mg,首剂在病情发作时服,以后每隔24 h给药1次。6 d为 1个疗程。结果:共治疗荨麻疹61例,治疗组31例,平均起效时间(2.19±0.97)h,治疗痊愈率61.29%,有效率87.10%,副反应发生率 25.81%。对照组30例,平均起效时间(2.24±0.74)h、治疗痊愈率66.7%,有效率90.00%,副反应发生率33.33%。结论: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与进口同类产品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55例中重度癌痛病人,应用盐酸二氢埃托啡注射剂进行镇痛治疗,每次用药剂量20μg,肌注,中位用药次数5次,中位累计使用剂量140μg,结果表明,疼痛完全缓解45例(81.8%),部分缓解10例(18.2%),中位起效时间10分钟,中位维持时间294分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例出现精神依赖症状,未观察到戒断现象。  相似文献   

3.
邓惠文 《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527-1527,1529
采用两种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组用齐刺夹脊穴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止痛效果及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73%,平均起效时间18.16d;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6%,平均起效时间29.2d。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60例癌症病人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先确定痛点,然后清洁皮肤,根据病灶疼痛范围大小选用不同剂量止痛膏,膏药厚度为0.1cm,外盖以无纺纱布固定,每24小时换1次。对照组:选用强痛定100mg肌注,至疼痛再发作时用。临床观察30d。结果镇痛膏对癌性疼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有效率为83.3%,略高于强痛定对照组;在起效时间上与强痛定对照组无差异,而在持续减轻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从其疗效与中医辨证分型,疼痛程度的关系看:镇痛膏对气滞血淤型疼痛最好,缓解率为90.91%;痰湿夹瘀型次之,缓解率为81.82%;气阴两虚型疗效最差,缓解率为75%。统计学处理无意义:对中度疼痛显著缓解率为91.67%,对重度疼痛缓解率为77,78%,统计学处理无意义。结论该药癌症病人癌性疼痛的疗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观察联用羚羊角和抗生素对癌症化疗患者高热的疗效。联用羚羊角和抗生素治疗癌症化疗患者高热23例(治疗组),与单纯用抗生素治疗者21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2.2%,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显效率为19.0%,总有效率为6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u=2.58,P<0.01)。提示:联用羚羊角和抗生素治疗癌症化疗引起高热起效迅速、疗效稳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转复治疗药物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分析30例PS—VT患儿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转复率、转复时间、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ATP治疗转复率为92.3%。平均起效时间16.9s,不良反应较多;心律平治疗转复率为87.5%,平均起效时问12.5min,不良反应较少;西地兰或地高辛治疗转复率为71.4%。平均起效时间5h。结论根据原发病、心功能及PSVT发病机制不同可选择ATP、心律平、洋地黄类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观察联用羚羊角和抗生素对癌症化疗患者高热的疗效,联用羚羊角和抗生素治疗癌症化疗患者高热23例(治疗组)与单纯用抗生素治疗者21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 52.2%,总有效率为95.7%;且显效率为19.0%,总有效率为6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u=2.58,P〈0.01)。提示:关用羚羊角和护一素治疗癌症化疗引起高热起效迅速、疗效稳固。  相似文献   

8.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医学》1995,(12)
对2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例,H级8例,C级19例),给予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观察24小时内止血效果。结果止血率为86%,有效病例止血开始起效时间为6.5±4.2小时,出血停止时间为11.5±6.8小时。全部病例除2例首剂静注时有一过性恶心反应外,余未见副反应。本研究提示,施他宁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强大出血高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我科收治的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家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3%,平均起效时间2.6周,对照组有效率为64.8%,平均起效时间4.3周。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起效时间短,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30例急性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口服药物和理疗综合治疗措施;Ⅱ组为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根据带状疱疹发生部位选用相应的神经阻滞),药物为0.5%利多卡因,0.15%布比卡因,聚肌胞2~4mg,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100m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缓解程度。结果:Ⅰ组止痛优良率为27%,Ⅱ组为93%,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另外,Ⅱ组病人的病程也较Ⅰ组明显缩短。结论: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具有起效快、止痛效果好、利于病人早期康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方法:应用川芎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42例(治疗组),与应用常规西药强心利尿方法治疗的40例(对照组)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4.76%,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率为32.50%,总有效率为77.5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治疗后PaO2和PaCO2均得到改善(P<0.05~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1秒率(FEV1%)和最大换气量(MVV)均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本疗法明显优于西药组,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PaO2、FEV1%、MVV,降低PaCO2等作用(P<0.05~0.01),有救治率高、起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压脉带法静脉内局部麻醉(IVRA)中的效果。方法将行上肢短小手术成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20)和对照组(n=20)。随机在掌背开放桡侧或尺侧静脉。瑞芬太尼组在0.25%利多卡因局麻药中加入瑞芬太尼μg/k,对照组单纯用0.25%利多卡因局麻药。观察尺、桡侧麻醉起效时间,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和术后创口疼痛出现时间。结果桡侧麻醉起效时间快于尺侧;瑞芬太尼组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和术后创口疼痛出现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患者及外科医师对麻醉评价、下次麻醉选择,瑞芬太尼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在压脉带法IVRA中,瑞芬太尼能够延缓止血带疼痛的出现时间,加强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虚秘患者的辨证分型与饮食调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96例脑卒中偏瘫虚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按辨证分型进行饮食调护,对照组按便秘常规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平均起效时间(2.89±0.61)d;对照组总有效率67.4%,平均起效时间(4.76±0.81)d。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辨证饮食调护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虚秘,且无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居家治疗。关键词:脑卒中; 虚秘; 辨证饮食调护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9-0042-03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急性脑梗塞溶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②方法 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两年间75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应用纳洛酮治疗和未应用纳洛酮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75例的疗效和起效时间的比较。③结果 应用纳洛酮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未应用纳洛酮的对照组有效率为71.3%,起效时间,治疗组在24小时内好转的有30人,4天内起效者达49人,而对照组中l天内起效者仅为3人。结论 纳洛酮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药物,在溶栓治疗中应尽量早期、连续使用。在护理中,要注意血压升高、肺水肿、心律失常等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曲马多缓释片治疗疼痛安全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7710个使用曲马多缓释片治疗疼痛的患者(年龄14~99岁)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放在药物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方面。曲马多是一种用于急、慢性疼痛的广谱中度至重度疼痛的镇痛药物。主要适用于运动系统疼痛和癌症痛。平均日剂量为202.4毫克,每日分两次给予。80%以上的患者在评价镇痛效果时认为好或很好。平均起效时间为35分钟,作用持续超过9小时。有5.9%的患者出现常见的阿片样副作用如:恶心和非特异性中枢神经激惹。此外本文还收集了一些其他镇痛药的治疗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选择2008年2月~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6例,行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6%,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6.26±2.0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3.36±1.7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治疗效果显著,能大大改善患者病状,减少疼痛,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治疗癌性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大燕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230-3231
目的:探索小剂量氯胺酮穴位注射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分成3组:A组(穴位-氯胺酮)、B组(皮下氯胺酮)和c组(穴位生理盐水),分组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A组镇痛有效率为100%,优良率达85%,B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40%,c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25%,3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镇痛效果优于B,C组(χ^2=15.6,P&;lt;0.01)。在止痛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上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χ^2=21.6667,19.3939,P&;lt;0.01)。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穴位注射镇痛法,简便、安全、有效,有明显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选择52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起效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起效快,平均起效时间为37min(25~65min),平均镇痛时间为10.8h(8~14h)。镇痛效果明显,总缓解率为96.2%。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多汗和一过性排尿困难。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可以安全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止痛治疗。  相似文献   

19.
黄凌  马冬  李文瑜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15-3216
目的:观察中度癌症疼痛患者(NRS评分4~6分)直接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生存质量改变及毒副反应评估。方法:共入选病理确诊的有疼痛主诉(NRS评分为中度疼痛)恶性肿瘤患者31例,直接给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起效时间、疗效、生存质量改变及毒副反应。结果:(1)止痛疗效。起效时间为8~15h,中位时间为11h;治疗后第48小时疼痛评估临床获益97%(30/31),总有效率81%(25/31);治疗后第72小时临床获益100%(31/31),总有效率97%(30/31)。(2)生存质量评估。治疗后第72小时ECOG评分,显效19%(6/31),有效55%(17/31);治疗后第7天ECOG评分,显效23%(7/31),有效65(20/31)。(3)毒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发生便秘5例(16%)、恶心2例(6%)、呕吐2例(6%)、疲倦7例(23%)、头晕1例(3%)。研究过程中未发现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结论: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中度疼痛癌症患者直接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止痛疗效满意,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在肌电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肢体肌张力障碍及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选取32例肢体肌张力障碍或痉挛患者,在肌电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局部相应肌肉注射。痉挛程度评定选用Ashworth分级法,疼痛评定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治疗前后肌张力障碍、肢体痉挛强直以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32例患者均至少完成1个疗程治疗,每个疗程接受1~2次肉毒毒素注射,患者总有效率为84%,并且患者下肢疗效明显优于上肢,其中下肢和上肢肌张力障碍、肢体痉挛强直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与61.5%,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与84.6%。A型肉毒毒素平均起效时间为2周,疗效平均持续时间为13.75周。肉毒毒素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肌无力,其次为注射局部疼痛和瘀斑,但均可自行恢复。结论:在肌电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及痉挛强直肢体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且均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