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排卵对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LIF表达的影响及其与雌孕激素的关系,探讨超排卵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超排卵妊娠组和正常妊娠对照组,分别选取动情周期当天、合笼后发现阴道栓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共五个时间点取小鼠子宫内膜,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测定小鼠子宫内膜LIF的蛋白表达和LIF mRNA的表达,同时分别测定小鼠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结果正常妊娠组小鼠LIF蛋白在围着床期子宫内膜上的表达动情周期较低,在妊娠之后开始上升,在妊娠第4天(即小鼠孕卵着床当天)达到最高峰(P〈0.05),继之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下降,在妊娠第8天降到非孕期水平;超排卵组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LIF蛋白随着妊娠天数而表达增加,在妊娠第2天达到最高峰(P〈0.05),继之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下降,在妊娠第8天降至非孕期水平。超排卵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在妊娠第2天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妊娠第4天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排卵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雌、孕激素浓度均随妊娠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在各时间点超排卵组的雌、孕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鼠子宫内膜LIF蛋白的表达与雌激素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超过一定临界水平后呈负相关(P〈0.05),而与孕激素未发现有相关性(P〉0.05)。结论超排卵可能对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LIF蛋白的表达有影响,使其表达峰值提前,由此推测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体内雌激素水平与围着床期子宫内膜LIF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但尚不能排除孕激素水平与其有相关性,说明LIF蛋白的表达与雌激素的调控有关,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容积和子宫内膜下血流情况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及三维容积成像,对138例拟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技术(IVF-ET)的不孕症患者于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中移植日进行子宫内膜容积及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进行测量。根据妊娠结果将138例患者分为妊娠组(55例)和非妊娠组(83例),比较两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妊娠组子宫内膜容积与非妊娠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的PI及RI均低于非妊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容积及内膜下螺旋动脉PI、RI预测妊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9、0.729、0.717。结论子宫内膜下血流情况在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对IVF-ET的妊娠率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氧化再生纤维素防粘连膜(Interceed)治疗新西兰大白兔宫腔粘连(IUA)的有效性及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A)、Interceed对照组(B)、模型未治疗组(C)、Interceed治疗组(D).A组行假手术,不造模;B组:正常兔子宫内放置Interceed;C和D组均采用机械和感染双重损伤法构建IUA动物模型,C组不进行治疗,D组建模后7d宫腔内放置Interceed.各组于28d各处死4只动物,收集双侧子宫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检测子宫内膜腺体计数和纤维化面积.每组剩余的8只兔于动情期刺激阴道排卵,于假孕第7天处死,取子宫组织,扫描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αVβ3蛋白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D组子宫内膜腺体表达及纤维化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但A、B、D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子宫内膜表面有大量发育完全的胞饮突;B组胞饮突表达与A组相似;C组胞饮突分布稀少,发育不同步;D组胞饮突分布较C组增多,形态欠规则,发育同步.C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5);D组整合素αVβ3蛋白表达较C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Interceed可一定程度逆转IUA的病理改变,增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蛋白的表达,并改善胞饮突的表达和发育,从而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的子宫及内膜血流指标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不孕组21例,对照组18例.自然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峰出现日(LH d),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回声类型,检测双层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并分为A、B、C型;扫描电镜观察(LH+3)~(LH+9)d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结果 不孕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t=-0.768,P=0.447)、回声类型分布(Z=-0.203,P=0.839)以及子宫动脉PSV(t=-0.947,P=0.349)、RI(t=0.591,P=0.5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2,P=0.023);完全发育的胞饮突出现在“种植窗”期,A、B、C型内膜血流灌注组完全发育的胞饮突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5,P=0.034),两者呈负相关(r=-0.672,P=0.004).结论 临近“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从血流灌注水平、超微结构的胞饮突数量上呈相关性变化,提示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状态指标可作为胞饮突的替代性指标,用以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5.
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与试管婴儿成功率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与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的关系。方法:对子宫内膜形态进行分型,回顾性研究124例拟行试管婴儿患者HCG注射日及取卵日阴道 B超下子宫内膜类型、厚度与临床妊娠的关系。结果:HCG注射日及取卵日的内膜厚度与妊娠无关,内膜厚度<7 mm者无 1 例妊娠,但在 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12 mm者其临床妊娠率升高。HCG注射日的内膜类型与妊娠无关,而取卵日的内膜类型与妊娠密切相关,取卵日的 B型内膜对临床妊娠具有预测意义。结论: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对预测试管婴儿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搔刮术对胚胎移植周期中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体外受精助孕胚胎移植1 879例患者,促排卵前均行超声检查。根据子宫内膜回声及子宫内膜厚度分为子宫内膜正常组及子宫内膜异常组两组。对子宫内膜异常者行子宫搔刮术,比较子宫内膜正常组与异常组及子宫内膜搔刮组与未搔刮组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结果子宫内膜正常组患者的年龄明显较子宫内膜异常组轻(30.56与32.77,P<0.01),临床妊娠率也较异常组明显增高(49.26%与41.87%,P<0.05)。对子宫内膜异常者行搔刮术后,搔刮组与未搔刮组两组之间年龄仍有显著性差异(33.11与31.41,P<0.01),但妊娠率无明显差异(53.72%与50.06%,P>0.05)。结论 (1)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机会增多;(2)子宫内膜异常者行搔刮术后可提高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无创性诊断及药物疗效的观察,近年来我们利用B型超声对28例不孕症妇女进行了64个排卵周期-药物诱导排卵周期36个和自然排卵周期28个卵泡生长发育和子宫内膜厚度及其治疗后改变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其与受孕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选择月经周期规律(2~35d),丈夫精液正常的不孕症妇女28例.其中原发不孕25例,继发不孕3例,年龄26~38岁,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通过超声显像进行受孕周期或连续几个周期的围排卵期卵泡及子宫内膜监测,共监测64个周期,根据是否给予促排卵药分为M组。A组14例,为自然排卵周…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剥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丹  冯力民 《武警医学》2010,21(1):40-4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剥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并评估其适应证.方法 行子宫内膜剥除术,包括子宫内膜热球剥除术(uterine balloon therapy,UBT)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子宫在位和异位内膜MMP-3、MMP-9、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痛经的疗效与手术时患者的月经分期、术前痛经程度、异位内膜MMP-3的表达有关;月经过多的疗效与手术时内膜分期、术前月经量、术前血红蛋白、在位内膜MMP-9的表达有关.结论 MMPs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剥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评价和预测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阴道B超评价克罗米芬治疗周期性子宫内膜反应与妊娠的关系郭品端王小红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建瓯353100克罗米芬治疗周期排卵率高而妊娠率低,其原因多认为与克罗米芬抗雌激素作用有关。特别是与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和黄体功能等有关。本文通过阴道B超的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myc、cyclinE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阐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组织64例作为息肉组,同时选择同一患者宫腔内远离息肉组织的正常内膜64例作为对照组1,绝经前宫腔镜下取环的正常子宫内膜及行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的正常子宫内膜64例作为对照组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cyclinE在各组腺体和间质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c-myc在息肉组腺体、间质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6%、71.9%,同样cyclinE在腺体、间质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1.3%、75.0%,这些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yc和cyclinE在子宫内膜息肉腺体和间质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585,P<0.01;r=0.522,P<0.01)。结论 c-myc、cyclinE在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的腺体和间质中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u-10,rhIL-10)作用后皮肤移植家兔血清中IL-10及其抗体的变化,探讨外源性hIL-10诱生IL-10增强抑制效应和外源性hIL-10有无免疫原性,为rhIL-10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分为6组:①组rhIL-10低剂量,②组rhIL-10高剂量,③组环孢菌素(CsA)低剂量,④组CsA高剂量,⑤组rhIL-10+CsA低剂量联合,⑥组生理盐水组。移植术前1d开始用药,连续用药10d,肌肉注射。术前1d、术后1d、4d、7d、14d、21d、28d分别取外周血,分离血清,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0及IL-10抗体水平。结果①移植家兔血清IL-10检测,术后各组结果较术前均有升高,在术后7d达到高峰,术后4d、术后7d rhIL-10低剂量及高剂量组IL-10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CsA低剂量及高剂量组IL-10水平低于rhIL-10组及联合组(P〈0.05)。②移植家兔血清抗IL-10抗体检测,术后各组检测结果较术前均无明显升高(P〉0.05),与抗体阳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r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反应中,家兔血清IL-10含量在皮肤移植后明显升高,表明外源IL-10诱导内源性IL-10分泌,从而增强抑制排斥反应;外源IL-10注射后家兔血清中没有检测出特异性抗体,外源性rhIL-10进入机体没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①观察普伐他汀能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②观察普伐他汀不同给药时间对改善心室重构的区别;③探讨普伐他汀改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机制。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分组。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假手术组、B组心肌梗死对照组、C组普伐他汀早期干预组、D组普伐他汀晚期干预组,每组8只。早期和晚期干预分别选择梗死后即刻和72小时后以普伐他汀(3mg/kg)灌胃,共持续8周,A、B组每日以等量水灌胃,其余喂养饲料相同。BL-420S生理机能实验系统记录ECG、LVSP、LVEDP、±dp/dtmax、HR、SBP、DBP。RT-PCR检测左心室非梗死区TNF-α、MMP-2、MMP-9的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测定左心室非梗死区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血流动力学指标:4组的心率无明显变化;B、C、D组的LVEDP较A组有明显升高(P〈0.01),SBP、DBP、LVSP、±dp/dtmax显著降低(P〈0.01);C、D组的LVEDP显著低于B组(P〈0.05),±dp/dtmax显著高于B组(P〈0.05);C、D组与B组比较SBP、DBP、LVSP无明显变化。②TNA-αmRNA及蛋白表达:B、C、D组均比A组高(P〈0.01),C、D组比B组低(P〈0.05),C组比D组低(P〈0.05)。③MMP-2、MMP-9的mRNA的表达:B、C、D组均比A组高(P〈0.01),C、D组比B组低(P〈0.05),C组比D组低(P〈0.05)。结论①普伐他汀可以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②普伐他汀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与用药时间有相关性,尤其是早期干预较晚期干预在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效果更佳。③普伐他汀主要通过减少MMP-2、MMP-9的mRNA的表达并且抑制TNA-αmRNA及蛋白表达达到防治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短期重复使用几种精神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和脑单胺递质的影响,以评价药物作用的耐受性和副作用。方法 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中枢兴奋药实验分3组(每组n=6):①对照组;②咖啡因(Caf)组30mg/kg;③右旋苯丙胺(Dex)组10mg/kg。催眠药实验分4组(每组n=6):①对照组;②三只仑(TZ)组0.04mg/kg;③速可眠(Sec)组60mg/kg;④裉黑素(Mel)组120mg/kg。小鼠灌胃给药,1次/d。于第1天和第7天称重和测定自主活动。Dex和TZ连续用药7d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大脑皮层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 ①对照组和用药组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连续用药7d,Caf和Dex对自主活动的兴奋作用较第1天明显增强(P<0.05);③连续用药7d,虽然催眠药对小鼠自主活动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作用强度较之第1天明显降低(P<0.05);④Dex和TZ连续用药7d,小鼠在脑皮层单胺递质水平明显改变,但Dex组的双羟基苯乙酸(DOPAC)和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及TZ组的5-HIAA明显降低(P<0.05)。结论 ①连续应用催眠药1周,其作用有一定的耐受性;②重复使用Dex和TZ1周对鼠脑单胺递质的代谢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5例肺癌组织中COX-2和E-cadherin的表达状况。结果①肺癌组中COX-2和E-cadherin的总阳性率分别为61.54%和63.08%;②在淋巴结转移组,COX-2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1%和53.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COX-2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在I+Ⅱ期分别为53.66%和68.29%,低于和高于Ⅲ期病例中的表达率79.17%和29.1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COX-2阳性表达与E-cad-herin阳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在肺癌的发生、恶性演进过程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骨化三醇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传代培养NRK52E后按以下分组加入不同干预因素,骨化三醇终浓度为10-6mmol/L,AngⅡ终浓度为10-6mmol/L,①对照组:NRK52E培养液中不加入干预因素;②AngⅡ组:NRK52E培养液中加入AngⅡ;③骨化三醇组:NRK52E培养液中加入骨化三醇;④AngⅡ+骨化三醇组:NRK52E培养液中加入AngⅡ和骨化三醇。经AngⅡ和骨化三醇干预12、24、48h后,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ngⅡ作用48h后,E-cadherin的表达减弱(P〈0.05),α-SM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同时加入AngⅡ和骨化三醇后,与AngⅡ组比较,E-cadherin的表达增强(P〈0.05),α-SMA的表达减弱(P〈0.05);②AngⅡ作用48h后,细胞上清液细胞外基质成分FN、ColⅠ含量在AngⅡ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加入骨化三醇和AngⅡ后,与AngⅡ组比较,FN、ColⅠ分泌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①骨化三醇能抑制AngⅡ诱导的NRK52E细胞的表型的转化;②骨化三醇能减少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NRK52E细胞外基质FN、ColⅠ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查疼痛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基因(NGFmRNA)在大脑的变化,探讨硫酸镁对疼痛刺激时大脑皮质N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成年Balb/c雌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每只腹部皮下注射10%MgSO  相似文献   

17.
林云才  笪庆  郑鹏 《武警医学》2008,19(11):972-975
 目的 探讨应用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不同给药方法在小儿基础麻醉中的优化方案.方法 200例1~6岁,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成以下五组:A组为口服咪达唑仑0.7 mg/kg;B组为口服氯胺酮8 mg/kg;C组为肌注氯胺酮5mg/kg;D组为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和氯胺酮4 mg/kg;E组为先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再肌注氯胺酮4 mg/kg.观察各组诱导结果及呼吸循环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①A组与B组比较,A组起效更快(P<0.01),合作更好,不良反应较少;②A组、B组均比C组更合作,但不如C组起效更快;③D组和E组相比,患儿更合作,不良反应更少,但起效更慢,两组诱导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优于单独给药,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口服给药可行性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8周二级和五级健身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及视觉诱发电位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5名健康女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级锻炼组和五级锻炼组3组。其中,二级锻炼组进行《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规定动作锻炼(节奏为135拍/分钟),五级锻炼组进行五级规定动作锻炼(节奏为148拍/分钟),每次锻炼1小时,每周3次,为期8周;空白对照组按原来作息规律生活。测试三组学生实验前后的健康体适能指标。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分别于实验前、后,记录分析所有受试者中方格图形翻转刺激下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形,并比较其潜伏期、峰间期、峰峰值的变化。结果:①与实验前相比,两锻炼组实验后仰卧起坐次数、最大摄氧量值、坐位体前屈值均显著增加(P<0.01),五级锻炼组增值均大于二级锻炼组。②与实验前相比,二级和五级锻炼组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均缩短,其中五级锻炼组P1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③实验前后三组视觉诱发电位峰间期、峰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8周的健身健美操锻炼能够显著提高锻炼者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及缩短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且五级锻炼组效果大于二级锻炼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HOX A5和B6 mRNA和蛋白表达,以探讨HOX A5和B6与结直肠癌关系。方法运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00例结直肠癌和10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中HOX A5和B6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OX A5和B6蛋白表达。统计分析HOX A5和B6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①结直肠癌HOX A5和B6 mRNA表达明显低于良性结直肠病变(P〈0.01);②结直肠癌中HOX A5和B6蛋白表达与良性结直肠病变相比明显减少或消失;③淋巴结转移阳性结直肠癌病例HOX A5和B6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转移阴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HOX A5和B6 mRNA和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⑤HOX A5和B6 mRNA和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活检标本测定HOX A5和B6的mRNA和蛋白表达,既可以早期诊断结直肠癌,还可以在手术前对结直肠癌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0.
胡望远  周玲  陈晓钟  姜峰  朱省戒  杨昕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03-1106
目的:探寻鼻咽癌咀嚼肌间隙侵犯的各种MRI表现。方法:100例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NPC病例放疗前MRI检查。结果:100例中咀嚼肌间隙受侵犯58例。按咀嚼肌间隙侵犯途径及各部分受侵情况分为由内向外侵犯53例:翼内肌侵犯53例,翼内肌及间隙受侵33例,翼内外肌受侵21例,翼肌及颞肌受侵2例,翼肌、颞肌及咬肌受侵1例。经咽颅底筋膜与中颅窝底之间隙直接侵犯翼外肌3例;肿大淋巴结侵犯颞肌及咬肌各1例。按信号改变分为同时表现为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升高,增强后异常强化47例;MRI平扫未显示,仅增强后异常强化11例。结论:咀嚼肌间隙侵犯一般沿从内到外的途径。MRI咀嚼肌间隙侵犯的主要表现为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升高及增强后异常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