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探讨脂联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记录两组血清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两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平均为(2.95±0.36) mg/L,低于对照组的(3.67±0.42)mg/L;实验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38±0.53)mg/L,高于对照组的(0.72±0.36)mg/L,(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清脂联素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生素前脑脊液培养在治疗细菌性脑膜炎中的作用.方法 以收治的140例确诊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为例,按照抗生素用药前后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行脑脊液培养,观察两组患儿的脑脊液培养阳性率、病死率,并就其治疗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用抗生素后脑脊液培养组患儿的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与用药前脑脊液培养组患儿相比显著更低(P<0.05);用抗生素后脑脊液培养组患儿的病死率与住院时间与用药前脑脊液培养组患儿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 针对考虑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患儿,在应用抗生素前应通过脑脊液培养提高其阳性率,能够显著改善患儿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新生儿血清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HIE足月新生儿,按治疗方法分为高压氧组45例,常规治疗组45例,选取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45例为正常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及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MDA、SOD、NSE、MBP水平。评估患儿治疗前后行为神经评分( NBNA)变化,并分析NBNA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IE患儿治疗前MDA、NSE、MB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48±0.94) nmol/L、(10.02±3.10)μg/L、(4.58±2.17)μg/L](P<0.05),SO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37.65±34.54)μU/L](P<0.05);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OD上升,MDA、NSE、MBP下降,NBNA评分升高,较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中/重度HIE患儿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与相同程度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与NBNA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高压氧治疗提高HIE患儿抗氧化能力,降低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联合检测MDA、SOD、NSE和MBP有利于病情的评估和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腺苷预处理对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大鼠肠道炎症反应、黏膜组织结构破坏和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腹部开放伤0.9%氯化钠溶液浸泡+尾静脉注射灭菌注射用水(3 mg/kg);B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尾静脉注射灭菌注射用水(3 mg/kg);C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尾静脉注射腺苷预处理(3 mg/kg).每组20只.大鼠于浸泡6h后处死.观察肠道组织病理改变;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肠道黏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TUNEL法检测肠道黏膜凋亡细胞.结果 B组大鼠肠道黏膜病理损伤评分(3.98 ±0.41)较A组(2.46±0.39)显著升高(P<0.01);B组肠黏膜TNF-α和IL-6水平[(2.38±0.39) μg/L与(883.11 ±34.22) ng/L]较A组[(1.01 ±0.06) μg/L与(258.09 ±6.52) ng/L]显著升高(P<0.01),C组[(1.88±0.21) μg/L与(582.13±19.44) ng/L]较B组明显下降(P<0.05).B组小肠黏膜上皮中Caspase-3蛋白阳性率与凋亡细胞百分率[(27.9±4.3)%与(24.5±3.1)%]明显高于A组[(13.8±2.6)%与(16.4±2.3)%](P<0.01),C组[(20.2±3.4)%与(19.9±2.9)%]较B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大鼠应用腺苷预处理后肠道黏膜炎性反应明显缓解,减轻肠道黏膜组织结构的破坏,减少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RP含量,并根据梗死灶面积大小分组,分析各组与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CRP浓度为(11.2±2.38)mg/L,而对照组为(2.32±0.84)m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为(4.70±1.52)mg/L,中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为(9.21±2.23)mg/L,与小梗死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为(17.46±3.68)mg/L,与小梗死灶组及中梗死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FDP)联合高压氧(HBO)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住的64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31例为治疗组,B组3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使用FDP,A组加用FDP+HBO。观察两组患儿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治疗前、治疗后12、24、48 h变化,以及行为神经评分(NBNA)测定的改变。结果 A组病死率(9.68%)显著低于B组(39.39%)(P〈0.05),A组出生后12~14 d NBNA〉35分者较B组显著增多(P〈0.01),A组CPK-BB(88.17±3.31)、NSE(9.23±0.45)U/L下降速度均较B组(115.67±8.16)、(11.93±1.06)μg/L为快(P〈0.05)。结论 FDP联合应用HBO可有效控制重度HIE患儿病情发展,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后大鼠血甘油三脂(TG)、血糖和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β/δmRNA和蛋白的变化,初步探讨应激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束缚1 w组(R1)、束缚2 w组(R2)和束缚4 w组(R4),分别不给予应激及给予束缚应激1、2和4 w。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血清及肝组织,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TG和血糖水平,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PPARβ/δ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1、R2、R4组大鼠血清TG分别为(0.97±0.28)、(0.88±0.16)、(0.94±0.23)mmol/L,均明显高于C组的(0.59±0.09 mmol/L(P〈0.01);血糖分别为(6.25±0.69)、(6.30±1.10)、(6.12±0.85)mmol/L,均明显高于C组的(5.18±0.54)mmol/L)(P〈0.01)。与C组相比,R1、R2、R4组肝脏PPARβ/δ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束缚应激后,大鼠血清TG、血糖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肝脏PPARβ/δ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性.方法 186例SAH患者中,将继发CVS的68例作为CVS组,未发生CVS的11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清Hcy水平,并对Hcy水平与CVS的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VS组血清Hcy水平为(32.6±16.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2±17.8)μmol/L(t=6.272,P<0.05);血清Hcy水平>20 μmol/L者在CVS组中占4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5%(χ^2=5.095,P<0.05).随着Hcy水平的升高,CVS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血清Hcy水平与CVS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969,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SAH后CVS相关,Hcy的检测有助于CVS的早期预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飒飒  尹文  龙贵元 《人民军医》2007,50(8):483-484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 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变化.方法:SAP 56例分为 SAP 并发感染组36例,未并发感染组20例.比较两组血清 PCT、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体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标准评分的变化.结果:SAP 并发感染组血清 PCT 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感染组(P<0.01),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当血清 PCT>2 μg/L 时,SAP 并发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以此标准判断 SAP 并发感染的敏感度为80.5%,特异度75.0%,准确度78.6%.结论:血清 PCT 水平对鉴别 SAP 是否并发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对正确处理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达比加群酯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观察.方法 选取确诊并收入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法及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相同治疗方案上再结合达比加群酯联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钠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为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联合丹红注射液在治疗脑卒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同时可使血清脑钠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周期结束后,对两组脑脊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0.6%;对照组治愈率为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脑脊液转阴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徐丽  刘积平  吴晓燕 《武警医学》2014,(1):37-38,41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体外培养后细胞因子IL-12、INF-γ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取抗凝血50 ml,经过DC体外培养后留取上清液5 ml备检,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培养前、后细胞因子IL-12、INF-γ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实验前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为(38.46±4.97)ng/L,INF-γ为(15.27±2.67)pg/ml,对照组分别为(61.10±4.38)ng/L、(27.24±1.79)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DC培养后上清液中IL-12为(337.91±13.35)ng/L,INF-γ水平为(6076.72±403.43)pg/ml,对照组分别为(661.44±52.99)ng/L、(10 449.00±626.54)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外培养后DC分泌IL-12、INF-γ水平明显高于培养前,提示通过DC培养提高细胞因子水平诱导细胞免疫,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的一种新型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军总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61例患者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61例患者同时给予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为观察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再住院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观察组TC、TG、LDL—C、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5.1%、心电图总有效率8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0.7%,观察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与硝酸盐、卢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用药治疗存在明显正相关性。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临床病症,降低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3年1月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110例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射频消融术组(观察组)和宫腔镜电切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治疗效果等。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6~15(7.5±2.2)min,对照组16~45(25.4±4.3)min;术中出血:观察组0~5(1.0±0.5)ml,对照组10~50(30.0±6.5)ml;住院天数:观察组0~2(0.3±0.1)d,对照组3~6(4.2±1.1)d。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效果:观察组55例中,治愈46例,有效9例;对照组55例中,治愈25例,有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宫腔镜电切术比较,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治愈率高、无需住院等优点,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5.
侯雪晶  路春梅 《武警医学》2014,(12):1245-1247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应用维生素D3后,对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GDM患者60例,随机等量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30例,观察组(基础治疗加维生素D3)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维生素D31000 U/d,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胰岛素抵抗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80±1.60)mg/L vs(5.05±1.9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7.45±5.01)pg/ml vs(35.35±14.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的血维生素D3水平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妊娠期糖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颅内压( ICP)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持续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IC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压氧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 Vs)、平均血流速度( Vm)均快于对照组(P<0.05),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压氧治疗后ICP值为(11.20±3.39)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4±3.13)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9%,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压氧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危重病患者抵抗感染能力,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全面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方法检测血清肌酐浓度正常的61例慢性肝炎,22例重型肝炎,43例肝炎肝硬化,26例原发性肝癌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CysC、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分析血清Cys C与ALT、AST、TBIL、GGT的相互关系,观察肝病治疗前后血清CysC变化。结果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和对照组血清CysC分别为(1.12±0.26)mg/L、(1.32±0.36)mg/L、(1.54±0.24)mg/L、(1.38±0.30)mg/L和(0.76±0.15)mg/L。各肝病组血清Cys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显著高于重型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与肝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ysC与ALT、AST、TBIL、GGT呈正相关(P<0.05)。肝病患者治疗后血清Cys C无明显变化。结论肝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增高,血清CysC可作为肝功能评价指标,对监测肝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的先后顺序,8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90.2%)高于对照组(70.7%),而并发症发生率为2.4%,低于对照组的14.6%(P<0.05);阿托品和解磷定总用量为(345.8±40.5)mg和(14.2±1.9)g,均少于对照组的(583.2±45.7)mg和(25.4±3.5)g;住院时间为(8.2±1.7)d,短于对照组的(11.2±1.8)d(P<0.01).结论 血液灌流可以明显提高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治疗新生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60只6日龄SD大鼠被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 NS组)、空白对照组( BC组)和干细胞移植组( MSC组),每组20只,制备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将BM-MSCs经体外培养、扩增后,经枕大池移植到MSC组模型大鼠的蛛网膜下腔中,NS组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BM-MSCs,BC组于模型建立后不进行任何移植。经上述处理后3、7、14、21 d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mNSS),同时收集大鼠脑脊液检测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 BDNF)、神经营养素-3( neurotrophin-3,NT-3)、胶质细胞源性神营养因子( glia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 MSC组及NS组大鼠在移植后第7、14和21天,其mNSS评分与移植前和移植后第3天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MSC组、NS组及BC组移植后21 d mNSS评分分别为7.0±2.8、10.0±3.7和11.0±1.6。与第3天比较, BC组仅在移植后21 d出现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7 d和1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检测发现MSC组神经营养因子NGF、NT-3、BDNF及GDNF的表达较移植前有显著增加(P<0.05),而NS组和BC组表达反而减少(P<0.05)。结论经枕大池移植BM-MSCs对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推断NGF、NT-3、BDNF、GDNF等神经营养因子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龙胜敏  刘佳丽 《西南军医》2010,12(4):658-660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干扰素、阿昔洛韦联合抗病毒方法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7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n=28)和单一组(n=44),联合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阿昔洛韦10mg/kg.d+干扰素基因工程干扰素2-Ib 10~2 0万U;单一治疗组单用利巴韦林10~15mg/kg.d。治疗后观察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实验室检查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发热3.24±0.65vs4.32±0.87,抽搐2.36±0.38vs4.65±0.87,头痛3.18±0.68vs5.34±0.87,呕吐2.66±0.39vs4.66±0.97,意识障碍3.56±0.54vs5.82±0.91,脑膜刺激征3.91±0.48vs5.37±1.69,两组相比,联合组较单一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者在联合组的比率(90%)较单一组(73.3%)明显增高,P〈0.05,脑脊液常规恢复正常比率联合组(100%)较单一组(88.2%)明显增高。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利巴韦林、干扰素与阿昔洛韦三联疗法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