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方法应用SCL-90量表检测白血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结果白血病患儿家长存在着多种心理障碍,强迫、抑郁、焦虑三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常模。短病程组(病程〈6个月)家长焦虑、抑郁因子得分较长病程组(病程>6个月)家长为高(P〈0.01)。结论白血病患儿患病期间,特别是在患儿确诊初期,应注意其家长心理状态。提高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稳定患儿情绪、提高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为儿科血液肿瘤组护理人员提供心理干预依据,寻求有利于白血病患儿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取2005年1月~2008年1月,在儿科血液肿瘤组住院的白血病患儿及其他病种惠儿各30例,以其父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状态,并采用统计处理。结果 试验组白血病患儿家长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素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非白血病患儿家长(P〈0.05或P〈0.01)。结论 白血病患儿家长存在抑郁、焦虑、躯体症状等负情感。在对白血病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须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成都孤独症患儿家长的心理现状。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孤独症患儿家长和健康儿童家长各40例进行评分。结果:孤独症儿童组SDS、SAS和SCL-90的量表总均分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8个因子均高于正常儿童组(P<0.05);患儿父亲仅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健康儿童父亲(P<0.05);患儿母亲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8个因子得分较正常儿童母亲高(P<0.05);在恐怖和其他(睡眠及饮食)2个因子上,患儿母亲得分比父亲高(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父母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需重视他们的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作用,为提高患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的控制哮喘发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哮喘患儿分为干预和非干预组,2纽均进行规范治疗,干预组同时给予12周的心理治疗;采用儿童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C)、儿童抑郁自评量表(SSDC)对哮喘患儿82例和健康对照儿童38例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心理评估,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儿在情绪、躯体症状、肺功能和唾液中SIg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哮喘患儿焦虑、抑郁得分明显高于健康儿童,而SIg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儿童;2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干预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肺功能的改善亦优于非干预组(P〈0.01);唾液中SIgA含量明显高于非干预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儿的情绪障碍、躯体症状和肺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心理因素对乙肝患者病程的影响(附1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80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病程的影响。结果病前及病后一年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在病程迁延6个月以上组(80例)显著高于6个月以内治愈组(100例),P<0.05;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前者得分显著高于后者,P<0.05。表明心理状态乃是对乙肝患者病程有影响的独立因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邱祖红  王为群  范标 《四川医学》2010,31(9):1405-1406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随访,观察定期门诊随访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出院后按医嘱服药,不定期回院随访;随访组为出院后不仅按医嘱服药,还定期门诊随访,出院后最初半个月1次,3个月后1个月1次,根据需要调整医嘱。所有患者在出院后1、6个月,1年填写心理健康水平定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随访组患者SCL-90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前者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患者强迫、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出院后呈动态改变。结论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可以改善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7.
王璐  邹湘  盛光耀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84-1385
目的探讨不同付费方式对白血病患儿家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自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卫生部临床路径(直补)3组白血病患儿家长及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测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数法比较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白血病患儿家长较对照组比较,抑郁及焦虑程度明显增高(P<0.01)。卫生部临床路径直补组较自费组和新农合组相比,抑郁及焦虑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等心理问题,卫生部临床路径直补可显著降低患儿家长抑郁及焦虑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高三学生焦虑障碍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级及市属县级重点高中316名高三学生。于高考前1个月测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同时对被调查学生的家长施测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结果(1)高三学生焦虑检出率为30.52%。(2)焦虑组学生家长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中5个因子与非焦虑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3)焦虑组学生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定结果3个因子得分与非焦虑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4)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与E因子呈正相关,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与P因子、N因子呈正相关,与E因子呈负相关。结论较多高三学生高考前存在焦虑情绪,而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焦虑情绪及不良人格特征有关,提示从家庭角度进行学生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惊厥患儿家长的负性情绪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该院就诊的惊厥患儿家长的一般资料,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患儿家长的负性情绪状况,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得分(49.30±7.23)分;抑郁自评量表平均得分(60.08±7.17)分;疗效差、病程长是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疗效差、学历低、病程长是焦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惊厥患儿的家长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的负性情绪,通过对负性情绪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改善家长心理状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0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对10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各因子平均得分均高于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常模(P〈0.01)。其中≥60岁组和40~岁组的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组;40~岁组的总分高于其他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在抑郁因子、愤怒因子分及总分上均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孤独、抑郁、焦虑、愤怒、负性心理状态较一般住院患者明显,特别是抑郁、焦虑感的发生率较高,提示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疏导,以缓解恶性血液病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行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行POEM手术AC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状态和原因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组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正常人群组(P〈O.05),POEM手术后SAS和SDS得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分值更低(P〈O.05)。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POEM手术能明显缓解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心理状态调查及干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60例唇腭裂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0例)在接受常规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130例)实行常规护理。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其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结果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存在很多心理问题,经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父母SCL-90总分、阳性项数及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等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存在很多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张世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125-126,129
目的分析铅中毒患儿家属心理状况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6月于湖北省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就诊的29例铅中毒患儿的45名家属,父亲和(或)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在积极救治患儿的同时,对照组20名家长未接受护理,观察组25名家长接受相应的护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家长的SAS、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家长的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铅水平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中毒患儿家长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陈先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19-1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辅以休息、补充维生素、合理营养等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追踪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抗病毒的依从性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干预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心理干预组的抗病毒依从性和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1,5.35,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焦虑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心理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治疗对哮喘儿童生命质量及家长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40例7-14岁的哮喘儿童,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进行规范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儿科哮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AQLQ)对哮喘儿童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结果规范治疗3个月后PAQLQ不论是总分还是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并且不同病情程度的患儿PAQLQ各维度得分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治疗后患儿家长SCL-90中除敌对、偏执及精神病症因子外,其余各项因子得分明显降低(P〈0.05),患儿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变化与家长心理卫生状况改善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哮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命质量及家长的心理健康,规范治疗能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减轻家长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9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据透析龄分成四组:A组(透析龄≤3个月)49例;B组(3个月〈透析龄≤12个月)38例;C组(12个月〈透析龄≤24个月)35例;D组(透析龄〉24个月)37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SF-36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9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7%、27.1%;A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B、D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D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焦虑、抑郁与透析龄呈负相关(r=-0.193,P=0.015;r=-0.235,P=0.003),焦虑与抑郁呈正相关(r=0.75,P=0.000);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多个维度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患者体力状况、体力作用、疼痛、情感与精神状态、情感作用、社会功能、精力状况此7个维度的评分与透析龄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高,普遍存在生活质量差。但随着腹膜透析患者透析龄增加,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透析龄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白血病化疗患者的身心状态,探讨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7例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5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存在一定的负性心理,表现为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心理护理时应注意提高患者的心理防御能力、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三峡农村外迁移民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象接受居民基本情况表与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测查。结果①移民组的SCL-90除去敌对、恐怖和偏执三个因子以外,其他都高于当地居民组(P〈0.05);②男性移民与女性移民的恐怖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年龄段的移民SCL-90各因子分比较:症状总分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强迫和焦虑因子得分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减少(P〈0.05);⑤在安置地不同实际居住时间SCL-90各因子分比较:躯体化、强迫、恐怖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移民SCL-90与PSSG的相关分析:症状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因子与消极情绪体验呈正相关(P〈0.05),偏执因子与生活事件呈正相关(P〈0.05),移民SCL-90与SSRS的相关分析:症状总分和躯体化、焦虑、敌对因子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与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焦虑和偏执因子与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移民组与当地居民组心理健康状态有明显差异,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移民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2月1日-2006年7月1日在我院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符合入组条件且表示能够坚持随访的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按要求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OS),并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40例(失访4例),在其诊治过程中对其进行全程、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0例(失访2例),则顺其自然不进行心理干预,仅给于一般性指导。对干预前及干预三个月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经全程系统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针对性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84名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2名,对照组初产妇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干预组初产妇在一般护理基础上接受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应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在产妇出院当天对她们进行测评,记录下相关得分并对相关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初产妇焦虑发生率和焦虑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初产妇抑郁发生率和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状况,减少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