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放射学诊疗价值。方法 由2名有经验的医生经双盲法对165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放射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者158例,其中主要的病原菌依次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影像学诊断为正常者30例(19.0%),诊断为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者44例(27.8%),肺部感染者84例(53.2%)。DSA造影诊断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5例,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移植胰腺血管内血栓形成l例。结论 胸片与CT扫描有助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胸片是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DSA检查有利于明确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肝脏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48.8%;首次发生肺部感染的时间为术后(9.56±5.53)d;78例中右侧肺炎44例,左侧肺炎14例,双侧肺炎20例;手术时间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腹腔出血、术中输液量、肾功异常等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78例患者中68例(87.2%)好转,10例(12.8%)死亡.结论 肝移植后肺部感染病死率较高,细菌、真菌是主要的病原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腹腔出血、控制液体入量、术后尽快拔除气管插管、保护肾功、提高病原检测技术等是防治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各种管道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例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施行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各种管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之后,该患者未发生管道相关并发症,拔除后引流管口愈合良好。患者术后恢复理想,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排斥反应发生,胰、肾均正常功能,术后近一个月康复出院。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肾衰的有效方法,做好围手术期各管道的护理是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5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分析我院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72%;11例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为细菌,其中8例为耐药的G^-菌,术后使用呼吸机≥2d、长时间手术等因素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术后第1周是肺部感染的高危时段;G^-菌是常见的病原体;10个因素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应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要点,促进胰肾联合移植的顺利开展。方法回顾2019年1—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术的20例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过程,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时间节点以及术中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的护理操作要点,从用物准备、仪器设备操作以及手术步骤等方面整理归纳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内容。结果 20例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时间为6~8 h,术中出血500 ml,生命体征稳定,术中未出现因手术室护士工作缺陷影响手术进程的不良情况,洗手护士及巡回护士全程手术配合流畅熟练。患者术中未发生低体温、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等术中不良事件,术后患者送至移植ICU,均未发生外科并发症,恢复时间短,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在进行胰肾联合移植术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生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操作技巧以及严格把控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各时间节点,手术参与者术中做到娴熟配合,以上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护理,合理配置手术医护人员及维持循环稳定,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9年6月行结直肠肿瘤术患者3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完善相关检查,结合肺部感染判断标准进行评估,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培养仪完成细菌培养;采用液体稀释法完成药物敏感(药敏)试验。结果 324例结直肠肿瘤术患者均完善相关检查,75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3.15%。从75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8株,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32.93%)、鲍曼不动杆菌(18.42%)、铜绿假单胞菌(15.79%)。38株培养的病原菌中15株为多重耐药菌,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对氨苄西林、替卡西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头孢唑啉及头孢噻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氨苄西林、氯霉素、头孢唑啉及头孢噻吩耐药。结论 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率较高,病原菌分布较广,且多重耐药菌占据一定比例,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例探讨腹腔镜胰腺手术后胰瘘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4年5月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找出胰瘘的相关因素和,提出改进措施。结果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共发生术后胰瘘9例,发生率30%。该9例胰瘘中术后出现胰瘘者有2例死亡,病死率为22.2%,术后胰瘘的病死率(22.2%)明显高于未出现胰瘘的患者的病死率(4.76%)(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出血和感染为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在术中进行严密止血,术后预防出血、感染是减少术后胰瘘的重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胸部外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感染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或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时感染的特点及对策。方法:分析30例因胸外伤或术后并发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MODS中,发生感染者23例,其中单一菌感染8例,混合菌感染15例,单一部位感染9例,多部位感染14例,混合感染及多部位感染多为3个以上器官衰竭者,63.3%患者并呼吸道感染,其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3例感染者,死亡5例,死亡率65.2%,未发生感染者死亡2例,死亡率28.6%(P<0.01)。结论:胸部外科MODS时感染多发生于呼吸道,且多数为混合感染及多部位感染,并感染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对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7例,腹腔内出血3例,胃肠道出血2例,胰漏1例,肺部感染1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痊愈出院21例。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仔细的术后护理,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开胸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96例患者,对其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257株,革兰阴性菌166株(64.6%),革兰阳性菌63株(24.5%),真菌28株(10.9%),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等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药物完全敏感,对青霉素均表现为完全耐药。结论胸外科开胸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多见,发生感染因素较多,对疑似感染者及时进行细菌培养,以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对2003年12月~2004年3月,我院42例行肝移植术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感染率高,患者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及切开时间越长发生肺部感染机会就越大,常见感染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在术后两周内发生肺部感染例次占总肺部感染例次75%. 结论重点做好术后两周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加强术后病房的管理,重视物理性预防护理及使用呼吸治疗装置的护理,严格遵守吸痰注意事项及无菌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2.
傅丽英  罗琰 《现代医院》2012,12(6):15-16
目的研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诊断为翼状胬肉住院手术患者共76例(8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胬肉切除组)和治疗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各38例(各43眼),观察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生眼内感染、角膜缘上皮脱落并发症;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治疗组为2~4 d,平均天数(2.3±2.1)d,对照组为4~7 d,平均天数(5.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6~24个月,对照组5例(5眼)复发,治疗组1例(1眼)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可有效防止胬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对27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炎具有发病早、进展迅速、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等特点。22例(81.5%)患者救治成功,死亡5例。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积极救治。合理使用广谱抗菌素、呼吸支持及联合治疗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肝移植病例资料,分为肺部感染组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组,分析患者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3.5%,病死率60.0%,感染与术中输液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血肌酐、白蛋白、腹腔出血、胸腔积液等因素有关,肺部感染组与未发生肺部感染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死率较高,肝移植术中尽量控制液体输入量、术后尽快拔除气管插管、预防肾功能不全、加强营养、及时处理大量胸腔积液和腹腔出血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口腔术后感染伤口分泌物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方法 收集68例口腔术后感染的患者,留取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8例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97株,排在前4位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6.8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62%)、大肠埃希菌(18.56%)、肺炎克雷伯菌(13.40%);对切口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万古霉素(100.00%)、头孢曲松(88.46%)、庆大霉素(65.38%),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万古霉素(100.00%)、阿米卡星(70.00%)、庆大霉素(55.00%),对大肠埃希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100.00%)、头孢哌酮(83.33%)、妥布霉素(61.11%),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100.00%)、庆大霉素(84.62%)、妥布霉素(76.92%).结论 口腔术中及术后应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术后患者的伤口感染;对切口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孢子虫肺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未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在密切监护下行TBLB,已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通过三通接口边通气边进行TBLB。结果6例经TBLB取活检组织后,再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六胺银染色后证实,4例为巨细胞病毒肺炎、2例为肺孢子虫肺炎。结论,TBLB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孢子虫肺炎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1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1.4%;检查分离出细菌15株,真菌4株;高危因素为各种侵入性操作、激素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等。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预后差,除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激素和抗菌药物外,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治疗,更重要的是注重全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正确静脉补液的方法和规律。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3例肝移植患者分为限制性静脉补液组(A组)和常规静脉补液组(B组)。监测手术当日至术后第5天的入液量、尿量、胸腹水量,并记录与心、肺、脑相关的并发症。结果术后A组的入液量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间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5天A组尿量多于B组(P<0.05);术后第1~4天,A组的胸水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第1~3天,A组腹水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限制性静脉补液有利于减轻肝移植术后早期胸腹水的积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于移植术后<6个月者36例(76.60%),6~12个月8例(17.02%),>12个月3例(6.38%);其中有10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病死。细菌感染15例,真菌感染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结核感染2例,混合感染2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于术后1年内,病原体呈多样性,早期发现病原体、合理治疗、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9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用CRRT,10~12h/d,共3~5 d. 结果成功救治14例,死亡5例;疗程结束后17例体温降为低热,心率减慢,大部分呼吸困难减轻;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N)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 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M)百分比显著上升(P<0.01);血气各项指标SaO2、PaO2、pH、BE、HCO-3均有显著改善(P<0.01). 结论 CRRT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改善症状,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肯定,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