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逆灌的解剖学基础、适应症、逆灌技术,对右心室的保护,逆灌的不足之处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对心脏不停跳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状态下完成。术中不使用心脏停跳液,经冠状静脉窦持续灌注机器血,灌注流量为0.2~0.5L/min,灌注压力为40~55mmHg,使心脏在术中持续得到氧合血供应。结果麻醉与灌注满意,阻断主动脉前后的血气酸碱分析、电解质的测定无明显变化,术后无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和严重心律失常,病人恢复良好。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用于不停跳瓣膜置换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3例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并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患者,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或主动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手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心脏持续得到氧合血的供应,并测定术中及术后血清肌酸激酶(CPK)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多巴胺用量少,未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及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及术后CPK及LDH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认为浅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同步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的新进展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心内科罗心平综述范维琥戴瑞鸿审校冠状静脉逆行灌注早期主要是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保护缺血心肌。但由于是持续逆灌注、阻塞了冠状静脉的正常回流,常引起心肌水肿、出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1]。自Merbaum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56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肌停跳液(AC)组和持续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停跳液(RC)组各28例。手术前后采静脉血检测两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CPB转流30min至术后6 h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RC组患者TNF-α、IL-6在术后即刻至术后6 h浓度明显低于AC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AC组(P〈0.05或〈0.01),术后24 h IL-6浓度仍低于AC组,IL-10浓度高于AC组(P均〈0.05)。结论逆行灌注能有效抑制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低温全身逆行灌注对人体重要器官起着良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冠状静脉窦,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灌注,心、脑,肾等器官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7.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停搏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应用心脏停搏液在心肌保护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仍有许多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复习,讨论冠状静脉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在心脏直视手术中使用的可行性、使用技术、应用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兔心肌梗死(MI)模型心电图演变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动物常规全麻,暴露心脏,结扎前降支近段建立MI模型,冠状静脉窦插管,A组逆行灌注VEGF蛋白,B组以生理盐水对照,10min后重复灌注一次。全程监测心电,记录恶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PVS)、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生情况,并于术前、结扎前降支即刻、灌注后10min、30min、1h记录心电图,分析ST段及R波变化。结果①心律失常:B组1只发生Vf,5只发生VT,8只发生PVS;A组无Vf发生,2只发生VT,4只发生PVS;②心电图演变:结扎前降支后30min所有动物胸导联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相曲线,R波振幅降低,术后1h A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B组(0.18±0.11mV,Vs0.35±0.17mV,P〈0.05),R波振幅明显高于B组(0.31±0.12mV,Vs0.15±0.08mV,P〈0.05)。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能显著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增加心电稳定性,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种心脏直视手术的飞速发展,心肌保护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深入研究。冠状动脉灌注技术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但近几年来,许多国外学者对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保护心肌的研究兴趣尤浓。一、冠状静脉的解剖及其生理心脏静脉有两个相互关连的系统。心脏大部分血经心外膜下静脉汇合流入大的心静脉而进入右房。这称为“大系统”,其中包括①经冠状静脉窦流入右房的血管(冠状静脉前降支、左室后静脉、Marshall 斜静脉、心中静脉及流入心大静脉的心小静脉),②直接流入右房的血管(心前静脉)。该系统仅在汇合入大静脉的入口处有单向静脉瓣外,无其它静脉瓣。“小系统”或深静脉系统包括直接流入心腔的血管:动脉心腔血管、动脉血窦血管及 thebesian 静脉。动脉心腔血管实际上是连接动脉与毛细血管的管道,不与心腔相通,流动方向呈双  相似文献   

10.
持续温血停跳液灌注下心脏常温直视手术广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524037)莫兴环综述北京安贞医院(100029)董培青审校持续温血停跳液灌注心脏(简称温血灌注)是近几年采用的一种新的心肌保护措施。本文综述了温血灌注的理论、方法、应用及其有关问题,并与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逆行性灌注del Nido心脏保护液的保护作用仍存在争议。我们假设在David I术中顺行性灌注与逆行性灌注del Nido心脏保护液有相同的保护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行David I 手术的110例患者,患者早期行David I手术均为顺行性灌注组(2014年6月-2016年5月),后期为逆行性灌注组(2016年5月-2018年1月),比较两组临床后果,随访6至36月。 结果:两组中均无临床死亡及再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无差异。两组中肌钙蛋白I水平,心肌酶谱,左室射血分数,呼吸机辅助时间,监护室时间及住院日期均相似。顺行性灌注组中乳酸水平高于逆行性灌注组(9.33±2.18 vs 7.22±1.44, P=0.018)。传导阻滞发生率在逆行性灌注组中(6例)高于顺行性灌注组(10.17% vs 1.96%, P=0.009),但仅有1名患者(1.69%)需要永久起搏器置入。 结论:在David I 手术中,顺行性和逆行性灌注del Nido心脏停搏液都是安全有效的。持续逆行性灌注del Nido心脏停搏液往往伴随着可接受的传导阻滞发生率及较低的乳酸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pAdtrackCMV-VEGF165)对心肌梗死兔心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基因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常规全麻,暴露心脏,结扎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冠状静脉窦插管,实验组逆行灌注pAdtrackCMV-VEGF165,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对照,2周后于右室心尖部及流出道行心内程序刺激,观察心律失常诱发情况,并检测左室前壁心肌血管密度。结果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显著高于实验组(77.78%vs30.00%,P<0.01);基因治疗组心肌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pAdtrackCMV-VEGF165可增加缺血心肌内血管密度,提高缺血心肌的心电稳定性,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9~1991年采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保护心肌,在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1.临床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19~52岁,平均35岁。心功能Ⅱ~Ⅲ级。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9例(1例伴房间隔缺损),其中3例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6例均为联合瓣膜病变,2例行双瓣置换,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的同时行二尖瓣或三尖瓣成形术,1例伴行血栓摘除术,1例伴行房缺修补术。根据主动脉阻断时间的  相似文献   

14.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保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一四医院心胸外科张长春综述陈其发审校Prat[1]于1898年提出经冠状静脉途径可有效供给心肌营养成分的概念,1956年Lilehei等[2]首次将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以下简称逆灌)的心肌保护方法成功...  相似文献   

15.
左旋精氨酸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对猪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左旋精氨酸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猪动物模型心肌梗塞面积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3组实验猪通过套扎冠状动脉前降支 6 0min形成急性心肌缺血 ,然后松解套扎线 3h产生再灌注。第一组左旋精氨酸 (1 5mg·kg- 1 ·min- 1 )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第二组外周静脉接受同量的左旋精氨酸 ;第三组为对照组 ,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同量的生理盐水。心肌梗塞面积通过三苯基四唑氯化物染色法测定。从冠状静脉、外周动脉、静脉八个不同时点采血测内皮素。结果 :第一组心肌梗塞面积占危险区域心肌面积达 36 %± 7% ,显著低于对照组 (6 8%± 7% )。第二组心肌梗塞面积小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第一组冠状静脉血内皮素水平较其他两组低。结论 :左旋精氨酸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减少心肌梗塞面积和降低冠状静脉血内皮素水平 ,其可能与左旋精氨酸增加一氧化氮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电流(L-type calcium ion current,Lca-L)的影响,探讨VEGF抗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 45只新西兰大耳大白兔按电脑随...  相似文献   

17.
逆行脑灌注的研究现状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冯光兴石家庄铁路中心医院杨增顺综述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景吉林审校1主动脉弓手术发展史主动脉弓的手术起始于60年代,由于该类手术涉及双侧颈动脉,因此脑的保护措施成为手术成败的关键。随着脑保护技术的发展,主动脉弓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低温停循环下应用顺行性或逆行性脑灌注进行大血管手术患行的临床结果。方法我们对PubMed,Embasr和the Cochrahe Library数据库进行了检索。纳入的研究对象要分别采用低温停循环(HCA)+顺行性脑灌注(ACP)和低温停循环(HCA)+逆行性脑注行(RCP)进行大血管手术,并且研究报道了早期死亡率、中风率、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ND)中至少一个作为临床终点的原始数据。我们通过Q检验和12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运用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分析有无出版偏倚。结果最终有31篇文章纳入此荟萃分析,其中4300名患者使用HCA+ACP,2662名使用HCA+RCP。TND的合并RR为0.806,95%CI:[0.640.1.015],Z值为1.84(p=0.066),PND的合并RR为0.974,95%CI=[0.713.1.332],Z值为0.16(p=0.87)。早期死亡率的合并RR为1.152,95%CI=[0.935,1.420],Z值为1.33(p=0.185)。中风结果的合片RR为1.393,95%CI=[0.755,2.569],Z值为1.06(p=0.288)。结果强示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血管手术中运用HCA+ACP或HCA+RCP在比较TND,PND,早期死亡率和中风率这些临床终点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全、实用和适合胸主动脉瘤手术操作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案。方法: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基础上,用上腔静脉逆行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进行了2例Bentall手术和1例弓降部主动脉移植重建,对上腔静脉逆行灌注的管道连接、灌注条件控制及逆灌过程中进出脑的血氧含量,病人瞳孔变化,术后清醒时间和恢复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时间36~68分,逆灌期间进、出脑血氧差28.8~59.3ml/L;瞳孔直径散大至4~10mm;第1、2例病人清醒时间分别为术后4小时15分和2小时35分,无手术并发症,于术后第24天和第10天痊愈出院;第3例因术后反复心律失常和严重低心排于手术当天在ICU死亡。结论:上腔静脉逆行灌注使脑组织得到必须的动脉血供,是一种有效延长DHCA时间并适合胸主动脉瘤手术特点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  相似文献   

20.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出现心脏压塞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既往有冠状静脉插管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严重冠状静脉夹层,并引发心脏压塞的报道。左心室导线植入导致的心脏压塞目前国内尚无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左心室导线头端穿孔导致心脏压塞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