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在1989年开始应用DJS-IA胆石治疗仪,同时配合中药治疗胆系疾病70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7%,其中治愈16例(22.85%)好转20例(28.6%),有效32例(45.7%);无效2例(2.85%)。 1 临床资料:本组70例中,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20~50岁37例,50~70岁30例,70岁以上3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43例,胆总管结石5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系多部位结石5例,胆道蛔虫伴感染8例,慢性胆囊炎和胆总管炎症各1例。  相似文献   

2.
笔者共收集了 1 996— 2 0 0 1年因胆系疾病在本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 70岁以上老年患者 5 2例 ,总结分析了老年胆系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急诊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患者中 ,男 2 1例 ,女 31例 ;年龄 70~ 85岁 ,平均 74 .6岁。均为胆系疾病急性发作患者 ,其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36例 ,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1 4例。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 0例 ,胆管再生结石伴胆管感染 2例。1 2 临床表现 :右上腹或上腹部压痛者 5 2例 ,其中压痛显著伴肌卫者 2…  相似文献   

3.
柴茵清胰汤治疗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5年6月~1998年6月,采用柴茵清胰汤治疗19例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按于德春等《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确诊。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O岁,平均567岁,其中有长期饮酒史者8例,有胆囊炎、胆五症者5人。柴茵清胰汤的药物组成:柴胡129,茵陈jZh,黄羊159,白芍10h,蒲公英3Oh,败酱草30h,桅子10h,苍术10h,半夏10h,鸡内金10h,大黄10h,厚朴10h,甘草10h。腹胀重气滞甚者,加木香10h;兼瘀血者加三棱10h,莪术10h;伴胁病者加金钱草30h,…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近几年来以清热利湿解毒为治则,自拟通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42例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42例全部为住院及门诊观察病人。男17例,女25例。20岁以下3例,20~30岁8例,30~40岁12例,40~50岁10例,50岁以上9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者76岁。发病最短5小时,最长3天。伴有胆系  相似文献   

5.
急性胆系感染包括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等常见病,好发于中年人,40~60岁发病者占发病总数的2/3左右,女性多于男性。据我国146所医院11 342例胆石病分析,其中有胆系感染史者占67.4%。所以,本病大多数由胆石病继发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大柴胡汤加减与加用抗生素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柴胡汤加减以及加用抗生素在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疗效,我们收集了本科近年来用该方治疗急性胆道感染73例。其中单纯大柴胡汤治疗36例(下称治疗组);大柴胡汤加抗生素配合治疗37例(下称对照组)。现对比观察如下。一般资料 1 构成治疗组男12例,女24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5.17±16.35(均数±标准差,下同)岁;对照组男12例,女25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7.15±15.84岁;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胆蛔伴感染12例,胆囊炎急性发作10例,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14例;对照组胆蛔伴感染15例,胆囊炎急性发作11  相似文献   

7.
何勤泉 《四川中医》1998,16(6):28-28
笔者自19gy年以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10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根据初诊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和单用西药的对照组。治疗组liu例中,63例为住院病人,39例为门诊病人;男性47例,女性55例;年龄最大明岁,最小11岁;合伴胆系结石47例,非胆系结石42例,伴胆道蛔虫13例。对照组52例中,33例为住院病人,19例为门诊病人;男性对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力岁,最小12岁;合伴胆系结石”例,非胆系结石18例;伴胆道蛔虫5例。诊断依据:①上腹部或右上胶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0.5-7天。②右上腹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悦胆汤、悦胆散治疗急慢性胆囊炎21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10例中,男性60例,女性15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血清胆红素、硷性磷酸酶等阳性指标)、B超(符合胆囊炎影象特征)确立诊断。其中有10例X线平片示结石阳性征。二、治疗方法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给予口服悦胆汤。其药物组成:柴胡12克,陈皮10克,元胡10克,香附10克,广木香10克,建曲12克,广郁金16克、九节喜蒲12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胆系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生均呈上升趋势 ,同时 ,对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明显上升。我院于 1997~ 2 0 0 0年对 31例胆系感染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 ,术前术后予头孢曲松钠 +甲硝唑二联抗菌治疗 ,疗效满意 ,并与对照组 16例胆系手术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予头孢唑啉钠 +庆大霉素二联抗菌治疗进行比较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1例中 ,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 36~ 67岁 ,平均 5 0岁 ;单纯胆囊炎患者 8例 ,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2 1例 ,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 2例 ;单纯行胆囊摘除术 2 9例 ,胆囊摘除 + T型管引流 2例。对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 ,我们运用清利通下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 96例 ,临床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136例 ,均符合急性胆道感染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 )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96例 ,男 4 4例 ,女 5 2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0岁 ,平均 4 7.5岁 ;急性胆囊炎 14例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2 9例 ,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 4 9例 ,胆管炎 3例 ,胆道蛔虫症 1例。对照组 4 0例 ,男 12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6 9岁 ,平均 4 7.2岁 ;急性胆囊炎 6例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12例 ,胆…  相似文献   

11.
胆系疾病通常指胆囊炎、胆管炎、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息肉等,前4种疾病临床发病较高。笔者自2003-2007年,采用利澹胶囊结合西医治疗胆系疾病38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治胆系疾病患者38例,男12例,女26例,发病年龄28-76岁,35-60岁之间结石发生率高。其中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12例,  相似文献   

12.
白崇峣 《河南中医》2006,26(5):50-50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的“胁痛”、“黄疸”、“胆胀”等范畴。笔者采用疏肝利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83例,取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3例患者中,男31例,女5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8岁;非结石性胆囊炎37例,结石性胆囊炎46例。以上病例均经B超或CT检查  相似文献   

13.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心综合征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建华 《国医论坛》1994,9(2):11-11
胆心综合征以胸闷痛、胆囊区疼痛、压痛为主症。笔者自1987年6月~1992年底,运用经方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该病8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36例,女50例;年龄在32岁~79岁之间;发病时间最短1周,最长20年;86例中除3例合并心肌梗塞住院外,余均为门诊病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探查确诊为胆道疾病,其中急性胆囊炎18例,慢性胆囊炎13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35例,胆系结石合并胆囊炎17例,胆管炎3例。并均按1979年冠心病诊断标准而确诊合并有冠心病或隐性冠心病。2治疗方法大柴胡汤加味方组成:柴胡10g~30g,枳实、…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院1996年1月~1998年12月,采用胆舒散治疗急性胆囊炎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均为我院收治病人,30例病人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0版诊断标准。1.2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男7例,女23例;年龄20~39岁12例,40~59岁13例,60岁以上的5例;病程2小时至10天。其中单纯性胆囊炎15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9例,急性胆囊炎并结右6例。本组病例中,右上腹剧痛21例占70%,寒颤12例占40%,高热16例占53%,黄疸3例占10%,右上腹压痛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120例中,门诊病例54例,住院病例66例,男49例,女71例;年龄均在28~70岁,以30~55岁为多;病程以B超确诊时起算,半年以内者21例,半年~1年26例,1~3年31例,3~5年32例,5年以上10例;胆囊结石82例,均为多发性结石,肝内胆管结石26例,胆囊颈部结石12例;合并慢性胆囊炎52例,急性胆囊炎24例,胆囊萎缩7例。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右上腹痛者91例,向右肩胛放射者62例,双侧放射者22例;右上腹压痛者91例,便秘者66例,口苦者95例,纳呆者85例,厌油97例,脘腹胀者87例,便溏者43例,失眠者36例,黄疸者28例。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型76例,肝郁气滞型26例,脾虚胆瘀型18例。2治疗方法2.1针刺取穴阳陵泉、丘墟、太冲、胆囊穴、日月、期门、胆俞。2.2随证加减肝胆湿热加合谷;肝郁气滞加气海、三阴交;脾虚胆瘀加公孙。2.3针刺方法让患者坐位,首先选穴定位,局部常规消毒。阳陵泉、丘墟、太冲穴分别用消毒的2寸、1.5寸、1寸毫针快速刺入皮下,达到理想深度后采用捻转强刺激手法,待患者得气,自觉胆囊区疼痛减轻舒畅时,每隔3~5min行针1次,每次留针时间为20~30min...  相似文献   

16.
金钱柴芍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河水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0):586-586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 )中的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 15 8例患者 ,男 5 6例 ,女 10 2例 ;年龄 2 6~ 75岁 ,平均45 .5岁 ;病史 3~ 2 1d;112例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6 1例伴有胆囊结石。治疗方法 金钱柴芍汤加减 ,方药 :金钱草 6 0 g、柴胡12~ 18g、白芍 10~ 30 g、半夏 9g、黄芩 10 g、郁金 10 g、木香 10 g、延胡索 15 g、甘草 10 g。湿热重加茵陈、龙胆草 ,热毒重加金银花、蒲公英 ,夹瘀血加赤芍、丹参 ,伴结石者加海金沙、大黄、鸡内金。水煎服 ,日 1剂。 7d为 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0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30-120min,出血量10-150ml,腹腔引流104例,平均住院时间7.2d,中转16例,中转率13.6%,术后胆漏5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有丰富的LC临床经验及技术的外科医师是安全、适合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目前已成为LC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办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52例岁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急诊手术45例,择期手术7例。手术方式:胆囊全切除30例,胆囊大部分切除1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5例,单纯胆囊造瘘2例。治愈47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9.04%,并发症发生率为30.8%。结论:对于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要正确把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合理采用手术方式,充分术前准备,积极争取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9.
胆舒冲剂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天然  李云安 《河北中医》2001,23(2):106-106
1998~ 2 0 0 0年 ,我们应用胆舒冲剂治疗慢性胆囊炎 6 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全部 10 0例均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6 0例 ,男 2 2例 ,女 38例 ;年龄 2 0~70岁 ,平均 54岁 ;病程 1~ 6年 ,平均 18个月 ;单纯性慢性胆囊炎 4 0例 ,结石性 (泥沙样 )胆囊炎 10例 ,胆囊炎伴慢性胃炎 10例。对照组 4 0例 ,男 17例 ,女 2 3例 ;年龄 2 5~ 6 8岁 ,平均 52岁 ;病程 1~ 6年 ,平均 2年 ;单纯性胆囊炎 2 0例 ,结石性 (泥沙样 )胆囊炎 10例 ,胆囊炎伴慢性胃炎 10例。 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 >0 …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自1985年3月~1989年12月,采用自拟舒肝通胆汤治疗胆囊结石37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大多在35~6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7年。B超示:最大结石1.1~1.9×0.6~1.2㎜10例,最小结石0.2~0.4×0.3~0.5㎜9例,一般大小0.5~0.9×0.6~1㎜18例。其中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20例,合并急性胆囊炎6例,单纯性胆囊结石11例。按性状分类,胆囊多发性结石20例,胆囊泥砂样结石9例,胆囊单发性结石8例。诊断标准按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疾患旅大会议统一标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化验室、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治疗方法方药组成:柴胡10g,茵陈20g,大黄10g(后下),郁金30g,金钱草30g,鸡内金15g(冲),威灵仙30~60g,片姜黄12g,陈皮2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