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除长期应用激素可引起骨坏死外,有研究指出临床表现的差异性也有可能是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发生骨坏死的致病因素存在不同观点。目的:对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坏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获得已公开发表的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0及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及95%置信区间。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组332例、对照组9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雷诺现象3.28(1.69-6.38),口腔溃疡2.95(2.13-4.09),肾脏受累1.21(0.83-1.74),血管炎因素5.64(2.84-11.21),高脂血症5.11(3.10-8.42),抗磷脂抗体2.32(1.49-3.61),关节受累2.02(1.33-3.07)。提示激素应用明确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并非惟一因素,血管炎、高脂血症、雷诺现象、口腔溃疡、抗磷脂抗体阳性及关节受累均为需要重视的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坏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相关因素.方法:以40例确诊为SLE并发ANFH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性别、年龄、民族、居住环境等相匹配40例无ANFH的SLE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特点、相关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的异同点.结果:病例组40例,平均年龄(26.95 ± 6.16)岁,并发ANFH病程1 ~ 126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雷诺现象、口腔溃疡、血管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糖皮质激素起始量、第一年1 ~ 2个月、3 ~ 6个月、7 ~ 12个月3个阶段糖皮质激素日平均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发病年龄是保护因素(OR = 0.907,P = 0.034,95%CI 0.829 ~ 0.903),仅前12个月激素累积量为独立危险因素(OR = 2.069,P = 0.006,95%CI 1.230 ~ 3.481).结论:SLE并发ANFH与年龄、雷诺现象、皮肤血管炎、口腔溃疡、抗心磷脂抗体、大剂量MP冲击、第一年口服激素治疗方案有关,仅前12个月激素累积量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3种不同类型结缔组织病(CTD)伴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2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CTD合并ANFH患者40例,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3组:类风湿关节炎(RA)组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10例及强直性脊柱炎(AS)组9例,比较3组发病年龄、激素使用率及临床症状(双侧骨坏死、髋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肾功能损害、贫血、高脂血症及雷诺/口腔溃疡)。结果 与SLE组及RA组比较,AS组发病平均年龄明显降低(P<0.05);与RA组及AS组比较,SLE组激素使用率、出现肾功能损害及雷诺/口腔溃疡的百分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3组双侧骨坏死、髋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贫血及高脂血症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伴发ANFH的3种不同类型CTD疾病中,AS发生ANFH的平均年龄最小,SLE患者激素使用率、肾功能损害及雷诺/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最高。对于使用激素及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CTD患者,临床医生需警惕ANFH发生,应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4.
潘解萍  谢雯 《临床荟萃》2006,21(22):1631-1632
无菌性骨坏死(osteonecrosis,O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受累部位以股骨头多见。发生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无菌性骨坏死的肯定危险因素,但并不是惟一因素。现对本院SLE并发ON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O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狼疮性肾炎(LN)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LN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LN未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LN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口腔溃疡、雷诺现象、血管炎、纤维蛋白原(Fib)升高、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溃疡、雷诺现象、血管炎、Fib升高、TC及TG水平为影响LN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LN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口腔溃疡、雷诺氏现象、血管炎、Fib升高、TC及TG水平,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和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伴发医院感染和双重感染的98例患者的各种临床特征。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口咽部、下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疾病的活动性、住院时间、季节、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1 引 言骨组织缺血性坏死AVN是各种妨碍骨组织血液循环的疾病演变发展的结果。风湿性疾病与骨坏死的关系最早由Dubois于1960年报道,内容为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1例从未用过激素治疗。至今国内对风湿性疾病并发骨坏死的报道仍仅限于与SLE相关的少数报道[1],AVN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至今缺乏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本文就1993年至1998年我院所见风湿性疾病并发9例骨坏死病例分析报告如下。2 临床资料2.1 一般资料近年在我院确诊和随访的风湿性疾病并发的AVN患者9例,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30岁…  相似文献   

8.
张昕  黄李法  宋欣伟 《浙江临床医学》2007,9(7):892-892,89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以累及关节、肾脏、浆膜表面和血管壁,主要发生于青年女,陛,也可见于儿童。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变之一,大约有50%以上的SLE患者出现血管炎的表现,血管病变多累及小血管,而中等大小和大血管受累者较为少见。狼疮,陛脑病在国内报道较少。作者查阅近10年的文献,伴发脑室内出血的尚未见有报道。作者于2005年11月收治1例SLE6年、伴发脑室内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多因素炎症紊乱,由免疫系统变化引起,和基因、环境和激素相互作用引发的一种疾病。超过80%的患者有皮肤和黏膜受累,内部器官受累是病死率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SLE的临床表现是它复杂的免疫病理的结果,包括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上皮细胞损伤导致的血管破坏和严重的内部器官功能紊乱。SLE肾活检受累率几乎100%,而临床表现肾损伤占45%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在SLE活动期,最常累及小肠和结肠[1].假性肠梗阻(intestinal pseudo obstruction,IPO)即为SLE肠系膜血管炎表现之一,国内尚缺乏典型的病例报告.假性肠梗阻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伴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IPO罕见,国外报道病例数最多一组仅6例;国内报道病例数最多一组11例[2].我院于2007年1月收治了1例以IPO为SLE内脏病变首发症状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矫形器在骨关节损伤与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1992~2006年本院骨科应用各类矫形器辅助治疗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应用矫形器辅助处理的患者均获得了预期效果,对疗效比较满意。结论矫形器是骨与关节功能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桡神经损伤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还很高,如何治疗复杂的肱骨干骨折是医生头痛的问题. 目的:综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靠性. 方法: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10例.骨折均为外伤导致的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2例,B型骨折3例,C型骨折5例.采用麻醉下闭合复位或骨折端小切口复位,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1,4,8,12,20,24周和1年拍肱骨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评分及Mayo评分评估肩、肘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1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外固定支架治疗后12-24周,平均16.1周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于治疗后12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7.3分;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评分平均为81.8分.结果证实,外固定支架治疗各型肱骨干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甲型血友病合并骨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蒙  池雷霆  屠重棋 《华西医学》2003,18(4):471-472
目的:探讨甲型血友病合并骨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0.1~2003.1收治的5例合并骨关节损伤的甲型血友病患者的术前及术中、术后的治疗,并随访平均11个月。结果:本组5例甲型血友病患者,轻型2例,中型2例,重型1例,均获骨性愈合。术中、术后无血肿、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充分准备治疗,合并血友病的骨关节损伤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获得良好骨愈合。  相似文献   

14.
背景: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难以实现良好复位和固定,近年来以牵引式夹板治疗的效果较好. 目的: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牵引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时橡皮筋拉伸及应力松弛与效果的关系. 方法:23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实行牵引式夹板治疗,对照组实行单纯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后定期拍摄 X 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采用Dienst 评估标准进行评定.采用 Instron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3367对牵引的橡皮筋进行橡皮筋拉伸和应力松弛实验,测试橡皮筋的最大应力. 结果与结论:按意向性处理分析,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患者随访均超过5个月,最长随访13个月.Dienst功能评估:治疗组优68例,良42例,优良率93.2%,对照组优良率52.6%,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采用牵引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粉骨折,操作简单方便,临床疗效可靠.橡皮筋拉伸和应力松弛实验结果显示,橡皮筋的最大应力为46.97 N,最终应力保持在20.60 N,能够达到桡骨远端粉骨折复位治疗的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年来尽管对髋臼形态特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髋臼结构和位置的特殊性,有关髋臼表面形态的定量描述至今尚未统一,这势必会影响髋关节病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目的:探讨髋臼几何参数的CT测量方法。方法:选取70例髋关节CT受检者,其中正常成人50例(两侧共100个髋关节),单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20例。对所有受检者髋关节CT图像进行冠状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比较正常成人髋臼上外倾角冠状位和三维测值,比较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组患侧与正常侧髋臼上外倾角。选择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分别比较扫描床面为参照面和以身体冠状面为参照面测量左右侧髋臼后外展角、前髋臼指数及后髋臼指数。结果与结论:髋臼上外倾角在冠状位测值为(39.99±6.1)°,在三维图像上测值为(40.13±5.80)°,2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双侧上外倾角在冠状面的测量值,正常侧为(48.95±3.80)°,脱位侧为(63.56±6.35)°,二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以扫描床面为参照面测量正常髋臼后倾角、前髋臼指数、后髋臼指数左右侧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以身体冠状面为参照面测量髋臼后倾角、前髋臼指数、后髋臼指数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以冠状面为参照平面测量双侧后外展角和前、后髋臼指数准确可靠,可客观反映髋臼情况,为髋关节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背景:陶瓷对陶瓷界面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手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但是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全陶关节置换术后有些患者会出现髋关节异响,影响患者的手术满意度,严重者甚至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综述目前国内外对髋关节异响问题的研究现状,阐明髋关节置换后异响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探究髋关节异响产生的机制和临床防治路径.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72年1月至2012年12月PubMed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total hip arthroplasy,hip squeaking,hip noise”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有关髋关节异响危险因素及形成原因和机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 结果与结论:异响声在陶瓷对陶瓷界面中和金属对金属界面中都会发生,发生率报道不一.引起全髋关节置换后异响声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手术因素和假体因素,它们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目前的研究认为异响产生的机制包括边缘负荷,斑纹磨损,假体撞击,第三体颗粒和润滑缺失等.髋关节置换后异响是多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界面异常摩擦,从而造成假体振动产生异响.大多数患者只需临床随访,少部分患者需要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7.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失效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弹性髓内钉固定通过三点支撑使骨折实现弹力固定,适用于儿童横形和短斜形四肢长管状骨折。文章针对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失效病例,探讨采用弹性钉技术治疗的优势所在。目的:观察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失效后进行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中医院小儿骨科自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1例儿童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固定后出现断裂及失效患者,术中均在原切口处取出断裂钢板,断端清理后,自股骨远端髌上1.0—2.ocm处内外侧逆行经皮穿入弹性钉固定骨折。术后3—6个月根据影像学资料评估愈合情况取出弹性钉,按照2001年Flynn骨折愈合评判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与结论:2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优19例,良2例,差0例,骨折愈合优良率100%。随访10个月,2例患侧肢体过度生长,不等长〈1.0cm,1年内下肢不等长消失,3例为膝关节活动受限30°—50°,经功能练习1年后,2例膝关节活动受限〈15°,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30°,无弹性钉断裂和骨不连现象发生。与切开复位治疗相比,弹性髓内针固定后骨折临床愈合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儿童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折治疗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相当重要,否则极易导致治疗失败。临床上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体内易出现腐蚀和应力遮挡引起皮质骨疏松;另外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拆除,可致再次骨折。目的:分析可吸收材料的生物特性及治疗骨折的适应症,并比较可吸收材料在骨折内固定中的特点。方法:收集不同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的相关文献,找出治疗对象相似、疗效评价标准相同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具有显著优越性,可吸收材料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对关节周围组织及关节本身损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是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背景:选择双束还是单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自体腘绳肌腱双束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Springerlink、CNKI、CBM等数据库,收集自体腘绳肌腱双束对比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对所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数据资料,使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15篇,共100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后KT测量值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0.51,95%CI(-0.74,-0.28),P〈0.0001];重建后轴移试验阴性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R=1.27,95%CI(1.11,1.45),P=0.0003];重建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2.10,95%CI(-3.65,-0.55),P=0.008];重建后IKDC分级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04,95%CI(0.99,1.06),P=0.10]。双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于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而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两者疗效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骨关节病患者进行ELISPOT试验,并进行斑点阅读与统计,判定骨关节结核阳性结果。结果54例患者中2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明确为骨关节结核,ELISPOT A抗原试验灵敏度80.00%,特异度91.18%,正确率87.04%,Kappa值0.72。 ELISPOT B抗原试验灵敏度80.00%,特异度97.06%,正确率90.74%,Kappa值0.80。A抗原ROC曲线下面积0.99,B抗原曲线下面积0.87,最佳临界值均为4.5。结论 ELISPOT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可用于骨结核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