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激素,近年来随着重组人EPO治疗肾性贫血的成功,目前已用于儿科其它贫血性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减少外科手术输血量(自体输血)、难治性贫血以及EPO的副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贫血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早产儿贫血是儿科常见问题,所有早产 儿生后前几周均经历血红蛋白(Hb)的下降, 且出生体重愈低,出现愈早,程度愈严重,持 续时间也愈长,临床常有组织缺氧的表现:如 苍白、气急、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少动或淡 漠(1)等,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并且 必需靠输血维持机体足够的氧转运,据统计(2,3),出生2周内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 以上接受过输血,由于输血常并发溶血、感 染、过敏、高血钾、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不良 反应(1,4),迫使人们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早产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EPO)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将53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EPO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EPO 2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8周后两组间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寻找最佳剂量。方法将152例胎龄<35周,体重<2.5 k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生后7 d接受rHuEPO治疗,剂量分别为每周750、450、150 U/kg,分3次给予皮下注射,共4周。各组均于第3周开始口服铁剂2~8/mg(kg.d)。观察各组早产儿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积红细胞,血清铁的动态变化。结果各组早产儿Hb、HCT均逐渐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明显大于其他各组,P<0.01,大剂量组下降幅度最小。对照组网积红细胞逐渐下降,各治疗组于第2周末逐渐上升,尤以大剂量组为明显,P<0.05。对照组有9例输血,小剂量组有4例输血,其他各组无输血,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血清铁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期间对照组下降较其他各组慢,P<0.05。结论rHuEPO能防治早产儿贫血,且大剂量较小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 ,以期探讨其在治疗早产儿贫血中的临床意义及最适剂量。对象及方法1 病例选择 :1996年 3月 1日~ 1999年 6月 30日 ,所有生后 2 4h内入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 ,符合下列标准 :胎龄 <35周 ;出生体重≤ 180 0g ;出生时无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母子血型不合、感染及先天性疾患 ;病情相对稳定 ,血压正常。符合上述标准者共 75例。随机连续分为对照组和治疗 1组 [rhEpo的剂量 75U (kg·周 ) ]、…  相似文献   

6.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46例早产儿按入 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用rh-EPO每周600 IU/kg,隔天1次,皮下注射共6周,加常规治 疗(维生素E 25 mg/d,维生素C 0.2 g/d,元素铁每天6 mg/kg),必要时输血,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均逐渐下降,但治疗 组下降缓慢,治疗结束后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血清铁水平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结束后差异缩小(P<0.05);治疗组输血率(13.04%)较对照组(52.17%)明显减少(P<0.01)。结论 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评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验证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EPO)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将53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EPO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EPO 2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8周后两组间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33例早产儿按入院次序分成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出生第1周即予rHu-Epo500IU*kg-1*w-1,隔日1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共5周;对照组未予rHu-Epo治疗.两组早产儿生后第3周开始口服铁剂[元素铁5mg*kg-1*d-1],必要时输血,共观察7周.结果治疗组第2周开始网织红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第3周后渐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出生后Hb均渐下降,但治疗组程度较轻,最低Hb值较对照组高(P<0.01),达最低Hb值的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治疗组血清铁蛋白第2周开始较对照组低(P<0.01).治疗组输血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观察期末治疗组早产儿体重增长的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rHu-Epo能减轻早产儿贫血的程度,减少或避免输血;体内充足的铁储备是确保rHu-Epo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患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为探讨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法检测25例β地贫、17例血红蛋白H病(HbH病)和2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EPO含量。结果 重型β地贫患儿EPO含量最高,其次为中间型β地贫患儿,最后为HbH病患儿,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1),各组儿童与成人EP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贫患儿EPO含量增高,因贫血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E)在防治早产儿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病房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按入住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VitE大剂量组(B组)、VitE小剂量组(C组).A组30例,人院后第7天起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周750 IU/kg分3次皮下注射,共4周;同时加服铁剂每日6 mg/kg.另2组在上述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不同剂量VitE,共4周.B组30例,VitE每日15 mg/kg;C组30例,VitE每日2.5mg/kg.观察治疗过程中各组血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及其治疗前后血清VitE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C组患者Hct、Hb、RBC、Ret均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B、C组治疗后血清VitE浓度可见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上升不明显.结论 在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同时应加服小剂量VitE.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贫血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早产儿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6例早产儿血清EPO、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比(φ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股静脉氧分压(PvO2)的动态变化。结果:①早产儿EPO水平生后逐渐下降,第3周末最低,以后缓慢上升,但至第5周末仍低于成年男性水平。②当早产儿Hb下降引起组织缺氧时,EPO水平增高,但增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成年男性。③PvO2<37kPa时,EPO浓度均上升。④胎龄越小,EPO水平越低。结论:EPO水平低下是导致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因素,为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早产儿贫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脑组织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m RNA及EPO受体(EPOR)m RNA水平的变化与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10只孕15 d Wistar大鼠,5只腹腔注射脂多糖(300μg/kg)制作宫内炎症致脑白质病变的新生鼠动物模型,另5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孕鼠分娩后各选取18只新生鼠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脑白质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胼胝体内源性EPO及EPOR m 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室周围白质CD68、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以及CD68、GFAP及MBP与EPO m RNA及EPOR m 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新生鼠脑白质结构稀疏,呈网状改变,脑白质损伤明显;实验组CD68、GFAP及胼胝体EPO m RNA、EPOR m 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68、GFAP与胼胝体内源性EPO及EPOR m 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2~0.95,P均0.01)。结论宫内炎症致脑白质损伤新生鼠内源性EPOR表达增加,可能是EPO对感染所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用药6周;对照组未用rhEPO;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工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积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体重增长指标高于对照组9P<0.05)。研究提示,国产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且用药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 ,将 5 2例早产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 2 7例 ,对照组 2 5例。治疗组于生后 1周内给予rHu EPO 2 0 0IU/(kg·w) ,一周两次 ,皮下注射 ,共 6周 ;对照组未予rHu EPO。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口服铁剂 ,元素铁 3mg/(kg·d) ,每周增加 2mg/(kg·d) ,维生素E 2 5mg/d。必要时输血 ,共观察 7周。结果显示 :两组早产儿生后其血红蛋白值 (Hb)均逐渐下降 ,但程度不同。治疗组程度较轻 ,于第 6周时降至最低点 (118 0 4± 9 5 6g/L) ,第 7周时开始上升 ;治疗结束时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0 1)。治疗组与第 2周开始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于第 3周达到峰值 ,治疗结束时两组Ret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治疗组血清铁 (SI)第 2周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 0 1) ,第 4周时降至最低 (8 76± 1 84umol L) ,治疗结束时两组SI无明显差异(P >0 0 5 )。治疗组输血率 (7 4% )较对照组 (3 6% )明显减少 (P <0 0 5 )。两组早产儿治疗结束时体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早期应用 (生后 1周以内 )rHu EPO能有效地减轻早产儿的贫血程度 ,并减少输血次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初诊时检测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45例AA患儿(AA组)和3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其TPO水平,比较重型AA(SAA)与非重型AA(NSAA)患儿在初诊时的TPO水平,并分析AA患儿初诊时TPO水平与血小板、巨核细胞数目的关系。结果 AA患儿血清TP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AA患儿血清TPO水平明显高于NSAA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诊时TPO水平与血小板数(P0.05,r=-0.63)、巨核细胞数(P0.05,r=-0.69)呈负相关。结论 AA患儿初诊时血清TPO水平明显增高,SAA患儿血清TPO水平明显高于NSAA患儿,TPO与血小板、巨核细胞减少程度有明确相关性,检测TPO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儿童AA。  相似文献   

18.
1906年,Carnot和DeFlandre发现血循环中存在促进造血的细胞因子,1971年后,研究者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尿中分离出红细胞生成因子,为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奠定了结构基础。1985年EPO克隆成功,促进了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PO)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促红细胞生成索(EPO)是一种多功能因子。肾是EPO分泌的主要器官,并有EPO受体表达。EPO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减少超氧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和坏死,促进再生,阻止肾的水通道和钠运载体下调,促进血管生成,减轻内皮损害、肾血管球硬化和小管间质性损伤而发挥肾保护作用。通过信号传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核因子-kB、热休克蛋白等信号途径发挥其作用。目前对临床应用EPO的肾保护作用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及最适剂量。方法 予rhEpo750IU/(kg*w)(Ⅰ组)、600IU/(kg*w)(Ⅱ组)、450IU/(kg*w)(Ⅲ组)、300IU/(kg*w)(Ⅳ组),分别治疗15例胎龄35周以下、出生体重<1800g的早产儿,并与15例同胎龄、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Ⅴ组)对照。结果 ①5组早产儿生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比(ΦRBC)均逐步下降,但Ⅰ组下降程度最轻,对照组下降程度最明显。治疗结束时,经方差分析,除了Ⅲ组与Ⅳ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Ⅰ~Ⅳ组第2周起网织红细胞(Ret)较对照组升高(P均<0.01),并且与剂量有关;治疗结束时,各剂量组差异已不显著,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③Ⅰ~Ⅳ组第2周血清铁明显低于对照组,第4周更甚;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铁上升,但Ⅰ~Ⅲ组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hEpo可提高Hb、ΦRBC及Ret,并且疗效与剂量有关,750IU/(kg*w)组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