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甲型副伤寒的流行趋势及对防控对策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型副伤寒亦称副伤寒甲(以下简称副甲),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应予“严格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常与伤寒及另两型副伤寒(副乙、副丙)并列其名。本病历史悠久,但其病原体的发现与确认时间较晚,加之与伤寒及副乙、副丙在临床表现、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的诸多相似性,因而长期以来,不少法规性文件、专著及杂志中都是伤寒、副伤寒相提并论,并不细分。就我国而言,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发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副伤寒发病流行因素,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对不同暴发点、高发区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发病流行因素。结果楚门镇山后浦村为典型的甲型副伤寒水型暴发村,使用疫点井水的OR=9.57(2.05—50.28);坎门海城社区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的原因是经水、经食物和经接触传播均存在,使用井水洗脸刷牙的OR=2.11(0.98~4.54);使用井水洗碗筷餐具史的OR=2.85(1.32—6.73);使用井水洗瓜果的OR=2.98(1.39~6.40);在外就餐OR值为2.74(1.44~6.75),病人接触史的OR=4.80(1.13~20.49)。城关南山村结果是在外就餐OR值为3.95(1.77~9.01),使用井水的OR值在2.23~2.42(1.04—5.09)之间,喝生水的OR值高达9.40(3.29~26.96),与病人密切接触OR值为4.09(1.63—10.15)。结论玉环县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是由饮水污染、饮食污染和密切接触等多种因素混合作用引起,饮水污染所致的餐饮业餐具食品的二次污染和密切接触是造成流行的主要原因,饮水污染直接引发的暴发进一步加剧了疫情。  相似文献   

3.
临沂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及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沂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制定科学控制对策。方法收集我市1956~2006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报告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总和统计和年代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56~2006年共发生伤寒、副伤寒11 94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7/10万,死亡70例,死亡率为0.59%。发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20年左右一个流行周期)、季节性(6~11月份占77.31%),年龄主要集中在15~40岁,占78.27%;农民、学生和工人是主要发病人群,占82.53%。结论控制传染源是控制伤寒、副伤寒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4日某中学发生第2次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截止12月20日共有456名师生发热,以学生为主,教职员工极少,其中91例被确诊为甲型副伤寒(血培养检出甲型副伤寒杆菌或肥达氏试验“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60者)。该校共有学生4063名,教职员工289名,68个班级。在如此众多的人群中如何有效地排查出甲型副伤寒病例,是防治该病的关键之一。现将筛查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和掌握台州地区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和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其流行因素,探讨防控对策.方法 对全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合实验研究对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科学评价.结果 台州市伤寒副伤寒疫情从2001年开始逐年抬升,发病率从2001年的22.83/10万上升到2004年的61.55/10万,2007年降到9.02/10万;优势病原菌由伤寒杆菌转变为甲型副伤寒杆菌,后者又以X2基因为主.发病季节提前,发病点多面广相对集中,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0~59岁之间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0.34%,男女发病之比为1.31∶1,以民工、农民、学生为主;饮用水污染和生食或半生食贝类食品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病因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推进饮用水安全卫生与改厕无害化建设、落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是控制伤寒副伤寒流行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4月 19日至 5月 15日 ,全州县东山乡白竹村坪香屯发生一起以反复发热、畏寒、腹胀伴头昏及全身不适的病人 ,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确诊为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 ,现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  白竹村坪香屯 146户 ,人口 53 9人 ,均为瑶族 ,该村有两口井 ,都无任何防护消毒措施 ,村民都饮用井水 ,且普遍有喝生水的习惯 ,环境卫生较差 ,经济较落后。2 发病情况   2 0 0 0年 4月 19日至 5月 15日共 3 7户发病 58例 ,无死亡 ,其中重症病人 1例 ,占总病例的 1.72 % ;病人以反复发热、畏寒、腹胀、头昏、纳差、全身乏力为…  相似文献   

7.
甲型副伤寒流行特点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将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市发生的甲型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细菌耐药监测情况报道如下。1 流行特征 :(1)基本情况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甲型副伤寒报告病例 16 5 8人 ,平均患病率为33 4 /10万。全市 19个乡镇均有发病 ,家庭中≥ 2人发病的占 10 %。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玉溪市伤寒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今后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玉溪市1999-2010年期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伤寒甲型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10年玉溪市报告伤寒甲型副伤寒13 977例,年度发病率波动在10.29/10万~99.87/10万之间,1999年报告发病率最低,2001年起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主要是红塔区),且间隔1~2年出现1次高强度流行;2008-2010发病率较低.流行季节集中出现在4~11月份;全市9县区均有病例报道,但以红塔区及澄江县发病较高,坝区乡镇发病高于山区乡镇;发病职业以农民、学生、工人和干部职员为主(占77.85%);发病年龄组以10 ~ 45岁为主(78.93%);病原菌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结论 2008年后玉溪市伤寒甲副伤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人数以青壮年农民和学生为主,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对控制伤寒甲型副伤寒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下旬到7月底,宁海县城关镇大桥李村的外地民工聚居区,发生了一批主诉发热、乏力、腹痛、腹胀、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一起甲型副伤寒局部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甲型副伤寒流行菌株的分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份以来 ,我县大圩镇发生甲型副伤寒流行 ,我们从疑似伤寒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中分离出39株甲型副伤寒杆菌 ,并且进行了抗菌素药敏试验 ,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本采集对疫区疑似伤寒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 ,均接实验要求采集血样297份及肛拭子样品298份进行细菌分离培养。1.2试剂胆汁葡萄糖肉汤、亚硒酸氢钠甘露醇增菌液、营养琼脂、SS琼脂及双糖铁等均由上海医学化验试剂厂生产 ;诊断血清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1.3菌株分离将样品于37℃增菌18~24小时 ,混浊后分别将血样转种营养琼脂平板、…  相似文献   

11.
中国鼠疫疫情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并报告我国55年的人间鼠疫发病状况和动物鼠疫疫情。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鼠疫的书籍及各种文献报道。结果截至2008年我国存在12种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为1434473.27km2;除1984年外,每年都有人间鼠疫病例的发生;每年都有动物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平均每年检出鼠疫菌400株左右。结论中国鼠疫疫情呈上升趋势,新的鼠疫疫源地不断被发现,动物间和人间鼠疫疫情正在进一步扩大,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省区新判定鼠疫疫源县95个。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艾滋病流行概况及预防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广东省艾滋病(HIV/AIDS)流行概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控制策略.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广东省的HTV/AIDS报告资料和HIV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1986年报告首例输入性HIV感染者,1986-1996年感染例数逐年有所上升,年平均增加10.2%.1996年底首次从静脉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1996-2005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平均增长160.3%,至2005年达到高峰,2006-2007年呈平稳状态.截止2007年底累计共报告HIV感染者22800例,其中AIDS病例2491例,死亡985例.报告的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深圳、江门、阳江、中山和东莞7市,占总病例教的84.5%.传播途径明确的14069例中,静脉吸毒传播占74.3%,异性传播占20.5%,男男同性传播占1.3%.哨点监测表明:戒毒人群平均HIV感染率从1996年的0.02%上升至2005年的5.5%;性病门诊就诊者平均HIV感染率从1997年的0.03%上升至2007年的0.40%;妇教所的暗娼于1998年首次检出HIV感染者(0.14%),但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感染率,2007年检出率为0.21%;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2006、2007年HIV检出率分别为1.3%、2.75%.行为学监测表明: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历年来变化不大,在53.3%~38.6%之间波动,吸毒者中约30%有购买性服务的行为,而且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足10%;暗娼中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近年有所上升,目前维持在80%以上.结论 广东省HIV/AIDS疫情呈局部高流行、全省低流行态势;传播途径仍以静脉吸毒为主.但性途径传播逐年上升.近期的控制策略为提高各部门共同参与控制艾滋病的力度;加强能力建设;控制HIV在吸毒人群的传播,遏制经性途径传播的速度,预防二代传播,加强对MSM人群和流动人口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综述根据我国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对狂犬病疫情高发原因进行具体阐述,并结合国内外狂犬病控制的经验和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的最新要求,对目前我国狂犬病防制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具有与其他疾病较之特殊的时代特色和意义。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血防工作经历了由调查真实疫情,引起中央最高层重视,随后在国家一系列法令和规范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又在社会发展的徘徊期被赋予了额外的政治意义后前期的工作成果被打破;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借助国际资金力量重新加强了血防的力度,并从历史经验中摸索出如今更全面的防治策略。在一系列不断转变发展的血防策略中,通过政府政策、机构模式、技术方法等方面的调整和发展实现了如今新形势下血吸虫病疾病负担的显著下降。笔者认为,巩固当下的防治成果,使血吸虫病不再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仍需要持续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状态面临的挑战包括: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输入风险的存在、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病例和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In this article, we critically review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VID-19 vaccination in Singapore and China during the pandemic.MethodsWe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from a range of sources, including scholarly articles, statistics and documents from national governments in the two countries, and reports fr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ResultsThere are import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countries’ approaches to the evolving pandemic, and thus the roles that COVID-19 vaccination plays in the overall response strategies in these two countries.ConclusionsWhereas Singapore adopted a “living with the virus” strategy, China continued to pursue a COVID-zero strategy. The overall COVID-19 response strategy of Singapore was largely shared by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le that of China was more unique and hardly imitated elsewhere. Nevertheless, vaccination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both countries’ responses to the pandemic.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the vaccination processes in these two countries thus shed important light on the drivers and outcomes of COVID-19 vaccination in different settings.  相似文献   

17.
我国梅毒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已经有数百年的流行历史.15世纪末,在欧洲广泛流行的传染性梅毒让人们对这种疾病开始有所认识.观察家们很快认识到,这种疾病的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的溃疡和皮肤上的发疹,往往会引起全身病变和患者的死亡,而且是通过性接触而发生传播.  相似文献   

18.
Guinea worm, a parasite found in unprotect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causes considerable morbidity and lo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mong rural people in India and West Afric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village level prevalence data in the two regions reveals marked contrasts in the leve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valence which are useful guidelines in planning control strategies where little is known about local guinea worm epidemiology. Prevalence rates of up to 75-8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a settlement have been found in West Africa, far higher than those in India. The higher figure indicates that all members of a community are exposed to a common infect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Here the infection affects all sections of the population who do not treat their water at the household level. In India levels of prevalence for males are far higher than for females, whereas in West Africa the difference in infection rates between the sexes is less marked. In India many men are infected when they are away from the village, attending festivals or farming, and exposed to untreated water sources; women and children travel less and use domestic water sources which are more likely to be treated in some way. 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age, sex or social/economic grouping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planning national and local control campaigns. For example, in Nigeria where women are as likely to suffer from the infection as men, women are the main water collectors and contaminators,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domestic water treatment; thus they should be fully involved in control campaigns.(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9.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因其发病迅猛,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对人类生命威胁大,而被列为<国际卫生条列>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规定的必须实施检疫的3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1].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又规定将霍乱列为必须实施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来加以重视和防范[2].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The HIV epidemic has caused a dramatic increase in tuberculosis (TB) in East and southern Africa. Several strategi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TB in high HIV prevalence settings, and cost and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es can help to prioritize them when budget constraints exist. However, published cost and cost-effectiveness studies are limi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