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上颌前牙的埋伏阻生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错牙合畸形的常见病因,对口腔功能和美观的影响极大,其变化多样。以往人们认为只要去除有阻力的软硬组织,任其自行萌出即可,但在临床上观察发现,就诊时埋伏阻生牙的牙根大多数发育完成,常不能自行萌出,若不作处理,可能致相邻牙的拥挤,错牙合或牙根吸收。而目前治疗多数以拔除为主,但由于埋伏阻生牙大多数为形态基本正常的恒牙,所以对于埋伏牙的保存治疗,获得完整尥恒牙列及建立良好的咬牙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极为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51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采用正畸治疗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窦殿清   《中国医学工程》2012,(5):161-161
目的观察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导萌与正畸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8例为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正畸固定技术结合外科导萌手术进行矫治处理,观察组使用外科导萌手术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例牙龈出现炎症;对照组7例患者牙列出现紊乱,3例患者出现咬牙合错牙合,1例患者牙龈出现炎症,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上颌前牙埋伏阻生进行外科导萌手术联合使用对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萌出有着相关的作用,其正确的外科导萌和固定正畸能够,对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导萌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志迎  林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2,23(3):192-193,F003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较常见 ,其病因复杂 ,乳牙滞留、多生牙、牙胚异位、乳牙期外伤、牙齿萌出顺序异常、乳牙早失后牙龈纤维性增生等是常见的病因[1] 。也有学者认为[2 ] 是由于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转向和异常成角 ,当根尖孔闭合后丧失萌出潜力所致 ,并认为上前牙阻生的好发牙位是上颌尖牙的阻生多于上颌中切牙 ;而房伯君等[1] 研究发现上颌中切牙的阻生多于上颌尖牙。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治是正畸矫治的难点 ,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现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几种方法综述如下。1 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矫治随着方丝弓、直丝弓等固定正畸技术的日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中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患者,采用固定正畸矫治技术采用直接牵引或者扩开后隙牵引,开放式或者封闭式牵引导萌埋伏阻生牙齿,完成矫治后观察萌出牙可否出现牙周、根尖、牙髓等病变,是否发生牙根吸收等症状.结果 8例患者24颗牙中行助萌术治疗的6例8颗牙,经过治疗后,3~6个月全部自然萌出,完成矫治后萌出牙没有牙周、根尖、牙髓等病变,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行导萌术治疗的12例18颗牙,治疗后5~12个月后均埋伏牙萌出排齐,其中除1颗出现牙周附着不足外,其余均经检查牙周组织正常,未发生牙根吸收等症状.结论 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中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可对患牙进行有效的矫正,既可有效保存患牙,又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远期疗效更明显,是临床中理想的矫治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三维定位技术明确诊断,对36例患者38颗上颌埋伏前牙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并总结其矫治效果.结果 32例患者34颗患牙采取减阻助萌、开窗牵引、方丝弓矫治技术使其萌出到正常位置,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治疗时间7~18个月,平均11.5个月.结论 早期正确诊断青少年埋伏阻生的上前牙及应用恰当的矫治方法,是获得良好咬合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姜春燕 《河北医学》2012,18(4):525-526
目的:分析观察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牵引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3例上颌埋伏阻生牙临床综合分析,运用开窗手术+正畸牵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应用开窗助萌结合正畸牵引,使埋伏阻生牙均牵引萌出,牙髓和牙周情况正常,牵引成功.结论:正畸牵引的方法对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可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天顺 《吉林医学》2010,31(27):4652-4653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自体牙移植治疗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使用正畸联合自体牙移植治疗的32例埋伏阻生的病例。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埋伏阻生尖牙均达牙弓正常位置,并且牙龈形态、颜色正常,牙髓活力正常,矫治成功率为100%。结论:正畸联合自体牙移植治疗前牙埋伏阻生有效安全,选用适合的手术方式和移植牵引装置,能减少手术创伤,是应用正畸技术矫治埋伏阻生前牙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手术导萌和改良前方牵引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上颌前牙埋伏阻生通过手术导萌和改良前方牵引的正畸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咬合片对埋伏阻生的前牙进行诊断,采用翻瓣、开窗导萌,并利用改良前方牵引获得间隙,将埋伏牙排列整齐.结果 通过咬合片显示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部位、可能萌出方向,经准确定位后,在上颌埋伏阻生的前牙唇侧翻瓣导萌,改良前方牵引正畸治疗.6例经过1~2年的矫治均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 唇侧翻瓣开窗导萌正畸牵引手术创伤小,易牵引到位,牙周附着良好,改良前方牵引整体移动前牙向前,获得间隙,并可明显改善反<牙合>关系,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对上颌前牙出现埋伏阻生的患者应用手术导萌与前方牵引进行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5例上颌前牙出现埋伏阻生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9枚上颌前牙的埋伏阻生牙成功被拔除,而余19枚埋伏阻生牙于2-9个月后均能够自行萌出,没有发生牙髓的坏死与牙齿的松动以及牙根的粘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上颌前牙出现埋伏阻生的患者应用手术导萌与前方牵引进行正畸治疗,效果确实,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0.
146例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临床分析附属口腔医院姚维群,陈俊莲关键词埋伏多生牙;上颌前牙区中图号R783.4埋伏多生牙指埋伏于颌骨内的尚未萌出或无法萌出的多生牙,形成原因尚无定论。其好发部位为上颌多于下颌,前牙区多于后牙区。回顾1985年以来,在我院...  相似文献   

11.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导萌与正畸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治方法。分析埋伏阻生的原因和导致矫治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临床X线检查埋伏牙的位置及牙根发育情况,分析埋伏牙阻生的影响因素。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适宜的外科助萌和开窗导萌术对36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进行矫治。结果:36例埋伏牙牵引成功,牙髓活力测试正常。乳牙滞留、外伤、早失而间隙不足是导致恒牙埋伏阻生的重要原因。牙周附着不良、支抗丧失及邻牙牙根吸收是矫冶中常见的并发症。结论:精确埋伏阻生牙的定位。正确选用外科导萌术和埋伏牙牵引装置。同时避免炎症的发生和减少手术创伤。注意牵引力大小和支抗的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常导致自然牙列不完整,影响美观并能引起语言等功能障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外科导萌术联合正畸固定矫治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将埋伏阻生牙牵引出龈并纳入牙弓排列整齐,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朱洪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14-2015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治方法。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方丝弓矫治术结合外科开窗导萌手术,对15例20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进行矫治。结果:20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结论:正确选用外科导萌术加埋伏牙正畸牵引,减少手术创伤、避免炎症发生,注意牵引力大小和支抗的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32例固定正畸矫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0):337-338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固定正畸矫治的有效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16例埋伏阻生牙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矫治。结果32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未见龈退缩、邻牙牙根吸收和支抗丧失等常见并发症。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方丝弓矫治技术与导萌术协同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疗效.方珐:选取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病例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结合导萌手术进行矫治为治疗组.设立同期收治的54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患者,应用活动矫治器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吴琦瑱  周丽蓉  洪淑欣 《海南医学》2014,(15):2304-2306
目的:探讨手术导萌与正畸联合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牙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有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患者70例,将7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导萌与正畸相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接受外科导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共20例牙列紊乱,4例牙髓坏死和1例牙龈肿胀,正常率为28.6%,观察组1例牙髓坏死,1例牙龈肿胀,正常率为94.3%;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5.7%,而对照组为25.7%;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一的外科导萌治疗方法,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在采取手术导萌与正畸相结合的手术方法治疗时表现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治疗时间的选择以及正畸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牙的150例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少年组、成年人组和老年人组。3组患者依据CT检查,获取其临床症状,确定阻生牙的具体位置和周围组织的症状,采取正畸牵引方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结果:青少年组治疗平均时间7.3±2.8个月,成年人组治疗平均时间10.2±3.5个月,老年人组患者治疗平均时间18.2±4.3个月,3组患者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青少年组治疗有效率为96%,成年人组治疗有效率为86%,老年人组治疗有效率68%,3组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牙以及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而且早发现、早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尖牙,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自制导萌装置牵引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和使用方法.方法 临床选择7~11岁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12例,在萌出间隙开拓充分后,应用自制导萌装置进行埋伏阻生牙的牵引导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拍摄X线片辅助评价疗效.结论 通过应用自制导萌装置,12例患者的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均顺利萌出至理想位置,疗效满意,疗程3~18个月,平均8.5个月.结论应用自制导萌装置牵引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1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固定正畸矫治的有效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16例埋伏阻生牙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矫治。结果:16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未见龈退缩、邻牙牙根吸收和支抗丧失等常见并发症。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疗效。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28例埋伏阻生牙患者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进行矫治。结果:本组28例埋伏前牙患者经过1~6个月的矫治,均引入正常牙列。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疗效满意,且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