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不同梗死部位对研究对象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动眼期(REM)、睡眠潜伏期(SL)及觉醒期的影响,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TST、SE及REM显著低于对照组[(5.88±1.02)h vs(6.52±1.83)h,P=0.02;(60.21±18.89)%vs(73.84±15.34)%,P=0.00,(10.83±6.62)%vs(14.24±7.73)%,P=0.01],SL和觉醒期显著高于对照组[(31.48±15.54)min vs(26.75±9.02)min,P=0.03;(26.87±15.24)%vs(13.37±5.43)%,P=0.00]。观察组大脑皮质梗死患者TST、SE及REM显著低于皮质下、脑干及小脑梗死患者,SL和觉醒期显著高于皮质下、脑干及小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TST、SE及REM显著低于中度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SL和觉醒期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显著降低,大脑皮质梗死患者临床睡眠质量最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方法 对帕金森痛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例已确诊,Hoehn-Yahr分期在1~2期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国际统一帕金森病量表评测及多导睡眠脑电监测.结果 1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评分(UPDRS)由治疗前的38.83±16.72下降到25.09±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导睡眠监测显示,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由治疗前的(318.35±92.49)min增加到(333.9±59.04)min,虽然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睡潜伏期由治疗前的(53.50±46.40)min减少到(30.43±23.91)min,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进入Ⅰ期睡眠后维持时间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入Ⅱ期睡眠维持时间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个别患者能够进入Ⅲ期、Ⅳ期睡眠,可持续数分钟.睡眠效率、中间觉醒时间、快速动眼(REM)期睡眠和REM期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刺激频率为0.5 Hz,最大刺激强度为2.0 T,给予阈上30%的刺激强度下的经颅磁刺激能缩短帕金森病患者睡眠潜伏期,并可能会增加深睡期时间,但对帕金森病的睡眠结构无明确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生素D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睡眠障碍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14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治疗,研究组给予维生素D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两组睡眠障碍临床疗效、睡眠监测指标、PSQI评分、认知功能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睡眠障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8%vs 80.0%,P<0.05)。睡眠监测指标显示,研究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371.77±27.22)min vs(334.71±28.80 min)],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32.51±3.89) min vs(46.88±7.32) min,(1.36±0.51)次vs(3.11±0.77)次,P<0.05)]。治疗前、治疗后1月和治疗后3月时,不同时间点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PSQI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87例经多导睡眠图(PSG)诊断的OSAHS患者接受nCPAP和PSG监测,分析患者nCPAP治疗前、治疗中睡眠结构和病情严重度指标的改变.结果 患者在nCPAP治疗过程中睡眠结构和病情严重度指标发生明显改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由(54.45±28.85)次/h减至(8.11±13.41)次/h(F=184.528,P<0.001).最低血氧饱和度从(64.33±14.73)%升高至(75.08±15.52)%(F=21.948,P<0.001);平均血氧饱和度自(88.19±6.80)%升高为(91.99±3.87)%(F=20.469,P<0.001).I期睡眠占睡眠总时间的比率由(22.63土20.95)%减至(18.56±16.92)%,快动眼睡眠期比率自(13.28±10.25)%升高至(16.07±9.87)%,但均无统计学意义(F=1.984,P=0.161;F=3.347,P=0.069).Ⅱ期睡眠占睡眠总时间比率由(58.84±22.87)%减至(48.67±19.57)%(F=9.947,P=0.002).Ⅲ、Ⅳ期睡眠(慢波睡眠)从(6.29±7.16)%增至(17.01±9.84)%(F=67.511,P<0.001).结论 nCPAP改善OSAHS患者AHI、血氧饱和度的同时改善睡眠结构,主要增加患者的慢波睡眠,有明显即刻效应.  相似文献   

5.
安神方颗粒治疗失眠症的多导睡眠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安神方颗粒对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安神方颗粒和枣仁安神胶囊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多导睡眠图(PSG)的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PSG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深睡眠时间(NREMⅢ+Ⅳ)、REM睡眠时间(REM)显著延长(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减小患者在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上的主客观差距,改善主观睡眠质量.结论 中药安神方颗粒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疗效确切,主要作用在于增加深睡眠、减少觉醒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合并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修订Hoehn-Yahr(H-Y)分级≤3级且合并睡眠障碍的PD患者60例,根据治疗随机分为3组,20例普拉克索组;20例高压氧舱组;20例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治疗(联合)组,疗程均为2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行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及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及H-Y分级评分。结果与普拉克索组和高压氧舱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PQSI[(4.35±1.21)分vs(6.87±1.82)分和(6.53±1.67)分]、ESS降低[(2.18±3.51)分vs(5.62±4.32)分和(5.15±3.95)分],卧床时间[(501.24±76.92)min vs(421.38±69.82)min和(410.25±58.47)min]、总睡眠时间升高[(259.12±138.33)min vs(213.21±152.24)min和(215.39±149.55)min],3组睡眠效率、睡眠中觉醒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UPDRS-Ⅲ评分、H-Y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治疗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时,在提高睡眠效率、合理改善睡眠结构等方面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EPO治疗。主要评估两组治疗效果,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S),采用巴氏指数(BI)评估日常生活状况,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01%(65/97),高于对照组〔57.73%(56/97),P0.05〕;治疗组治疗后梗死面积为(4.12±0.61)cm2,低于对照组治疗后〔(5.06±0.58)cm2,P0.05〕,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AS评分为(18.92±0.50)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1.78±0.43)分,P0.05〕;治疗组治疗后BI评分为(65.83±5.41)分,高于对照组〔(60.74±5.39)分,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为(16.48±3.14)μg/L,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0.72±3.35)μg/L,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及死亡总发生率为52.58%(51/97),低于对照组〔60.82%(59/97),P0.05〕。结论应用EPO治疗老年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急性冠脉综合征(A cu te Coronary Syndrom es,ACS)患者睡眠障碍,研究其规律性。方法:73例ACS患者分别接受了睡眠质量调查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 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估,并与正常对照组同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睡眠质量比较中,ACS组的入睡(1.18±0.29)、睡眠维持(0.44±0.08)、睡眠自评(0.79±0.10)、睡眠总时间(1.15±0.24)等因子评分和睡眠质量总分(5.06±0.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27~3.350,P<0.05~<0.01)。ACS患者按睡眠质量总分分组后,高得分组(≥5.06分,39例)的平均住院时间、梗塞面积、合并症数目均明显少于低得分组(<5.06分,34例),而前者中的日常生活活能力得分却明显高于后者(t=2.117~2.358,P均<0.05)。睡眠质量高得分组SCL-90表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低于低得分组(t=2.129~2.057,P<0.05~0.01)。结论:ACS患者有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后者常常影响到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经临床确诊的SAP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H值、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8、血清及白细胞总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9.101,4.336,8.632,3.483,3.961,5.115,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1.30%(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69.57%(32/46)〕(χ2=6.90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70%(4/46)〕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12/46)〕(χ2=4.842P<0.05)。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9.638,3.754,3.043,均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防止细菌移位,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多导睡眠图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该院42例老年OSAS患者为观察对象,另以40例具有可比性的非OSAS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PSG及认知功能,并对OSAS患者PSG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1)OSAS组患者入睡后觉醒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Ⅲ+Ⅳ期、呼吸紊乱指数、氧减指数OSAS组高于对照组(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SaO2OSAS组低于对照组(P<0.05);(2)OSAS组MMSE、MoCA、画钟实验、2 min后延迟记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发现,MMSE与最低SaO2和平均SaO2具有相关性(P<0.05);MoCA与最低和呼吸紊乱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画钟实验与平均SaO2具有相关性(P<0.05);符号数字测验与入睡后觉醒次数、最低SaO2具有相关性(P<0.05);2 min后延迟记忆与入睡后觉醒次数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OSAS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生可能与低氧血症、呼吸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指标来探讨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描记,并和40名健康自愿者进行对比。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奥氮平组治疗前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下降,觉醒时间增多,快动眼(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慢波睡眠(SWS)睡眠时间减少,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4周后奥氮平组较基线总睡眠时间延长,REM睡眠时间增多,REM睡眠潜伏期延长,觉醒时间减少,睡眠效率提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睡眠结构和睡眠连续性两方面的异常,奥氮平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者患者的客观睡眠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微觉醒与夜间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7例经整夜多导睡眠图(PSG)诊断为中重度 OSAHS 的患者。所有患者每人选择1h 连续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的 PSG 记录,将1h 内每个呼吸紊乱相关微觉醒开始前10s 的平均心率(HR)和微觉醒开始后10s 的最高 HR 进行比较,同时计算1h 内呼吸紊乱相关微觉醒指数(B-ArI)和脉率升高指数(PRRI)并作相关分析。此外对18例中重度 OSAHS 患者选择NREM 睡眠时10个不伴微觉醒的事件和10个伴有微觉醒的事件[按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minSaO_2)进行匹配],比较两组事件终止前后心率变化(ΔHR)。结果微觉醒开始后10s 的最高 HR[(81.6±9.4)次/min]显著高于微觉醒开始前10s 的平均 HR[(69.6±7.3)次/min,t=-14.87、P<0.01],且 B-ArI 与 PRRI 呈显著正相关(r=0.97,P<0.01),伴有微觉醒的呼吸事件终止前后ΔHR[(11.1±2.8)次/min]显著高于不伴微觉醒的呼吸事件[(7.0±2.4)次/min,t=4.702、P<0.01]。结论 B-ArI 与夜间 HRV 相关,提示微觉醒可影响心血管调节功能,频繁的微觉醒是导致 OSAHS 患者心血管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对认知、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共96例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42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nCPAP治疗12周,另54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D-二聚体测定及认知、心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nCPAP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PSG各参数[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觉醒次数、非快速动眼期Ⅰ+Ⅱ期比例、Ⅲ+Ⅳ期比例、快速动眼期比例]的改善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总分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其中复述、计算、记忆力、语言各分项目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后对睡眠、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共129例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3组。nCPAP组43例(完成21例),高压氧治疗组44例(完成33例),另42例患者为对照组。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及认知、心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nCPAP治疗12周后,nCPAP治疗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等PSG参数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P<0.01);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总评分及记忆、语言项目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P<0.01);复述项目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高压氧治疗组的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P<0.01),并较对照组在MMSE量表总评分及记忆、语言项目明显改善(P<0.01)。nCPAP治疗组及高压氧治疗组在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经nCPAP治疗12周后,其睡眠、认知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高压氧治疗组在神经功能方面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nCPAP治疗组及高压氧治疗组在心理、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 CIMT)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4例予m CIMT,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72.43±8.22)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83.76±10.14)分〕和Berg平衡量表(BBS)〔(48.92±5.4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0 m最快步行速度(MWS)〔(60.42±8.57)m/min〕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19±2.62)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 CIMT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和佐匹克隆联用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效果。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别以PSQI减分率、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2/45),高于对照组〔75.6%(34/45)〕(χ2=5.67,P<0.05)。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ESS评分(3.5±2.2),对照组(6.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P<0.05)。观察组口苦、头晕和嗜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单独使用佐匹克隆,参松养心胶囊和佐匹克隆联用治疗老年慢性失眠可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睡眠质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进行评测,其中睡眠障碍(观察)组46例,非睡眠障碍(对照)组42例,随访3个月,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4个亚项目评分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评分,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总评分及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MMSE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记忆力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可以影响其认知功能,其中对记忆力项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85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为睡眠障碍组116例和非睡眠障碍组1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卒中部位(左半球、右半球)、并发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285例患者中出现睡眠障碍116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0.7%,包括出血性脑卒中51例和缺血性脑卒中65例。出血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者29例,入睡困难者13例,睡眠维持困难及早醒者6例,打鼾、多梦、睡眠倒错者3例;缺血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表现为不同形式失眠者46例,睡眠过多者15例,其他类型睡眠障碍者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卒中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患者NIHSS评分及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15分〔OR=2.15,95%CI(1.65,5.85)〕、冠心病〔OR=1.55,95%CI(1.01,3.06)〕、肺部感染〔OR=1.86,95%CI(1.21,3.48)〕、尿路感染〔OR=1.53,95%CI(1.03,2.77)〕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以睡眠过多为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以失眠为主;NIHSS评分15分、冠心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多导睡眠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PD患者(PD组)和3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ic,PSG)监测。结果两组患者总睡眠时间无明显差异,深睡眠均较少;PD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总觉醒时间长、睡眠潜伏期长,睡眠效率下降,总非快速眼动睡眠比例下降,觉醒比例增加(P<0.05)。PD组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入睡困难、片断睡眠、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但PD组患者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周期性腿动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PD组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伴发睡眠障碍较对照组常见。提示PSG对了解PD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叶酸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每天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叶酸片口服,每天一次,每次0.8 mg,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血浆Hcy水平,治疗期间连续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SBP和DBP的T/P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前Hcy水平〔(18.8±6.4)μmol/L〕与治疗后Hcy水平〔(13.3±9.7)μmol/L〕差异显著(t=5.3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2,P<0.05)。结论叶酸片降低Hcy水平效果显著,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可以有效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