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观察羟基喜树碱明胶微球(OPT-ms)的疗效,我们建立了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材料与方法:以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了肝动脉注射常规型OPT(1mg/kg),空白明胶微球(10mg/kg)和OPT-ms[10mg(含药1mg)/kg]治疗大鼠肝癌的作用。结果:接受常规OPT、空白明胶微球治疗的大鼠,其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肿瘤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但与对照组相比动物的生存期未显著延长(P>0.05),而接受OPT-ms治疗的大鼠,其肿瘤的坏死更彻底、更广泛,且动物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结论:OPT-ms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型OPT单纯肝动脉化疗和空白明胶微球的单纯肝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栓塞后肝功能改变及病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纯全肝动脉末梢栓塞对正常肝组织的影响。方法:用50~100um明胶海棉微球末梢栓塞10条犬的全肝动脉,栓后1、3、7、14和28d,分别处死1或2条犬,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处死前抽血化验肝功能,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及相应的病理改变。结果:栓后1dGPT、GOT及AKP升高,超过正常值范围,肝细胞变性、坏死。栓后3dGPT、GOT升至高峰,肝细胞变性严重,坏死明显。然后下降,2周后恢复。结论:肝动脉栓塞对肝细胞的急性损害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3.
甲氨蝶呤明胶微球经肝动脉灌注后近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肝动脉灌注的实验研究旨在了解甲氨蝶呤明胶微球(MTX-ms)的近期毒性作用,为这种新型化疗栓塞剂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经大白鼠肝动脉灌注后显示;与对照组和单纯MTX化疗组比较,较大剂量的MTx-ms可使动物血中ALT和AKP值暂时性升高,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12天后肝组织坏死区小血管内仍可见大量微球滞留。其它主要脏器(心、脾、肺和肾脏)未发现与微球有关的病理改变。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4.
外磁场控制磁性明胶微球肝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随机使用杂种犬17只。磁性明胶微球(MG-ms)粒径10~30μm。含x-Fe_2O_330%(W/W)。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CT扫描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显示出磁性明胶微球通过外磁场导向控制,在肝动脉内具有明显的靶向栓塞作用。栓塞术后,血清ALT、AST、ALP短时间内升高,2~3天达高峰,尔后下降,于3~4周内恢复到术前水平。末发现不良反应及异位栓塞。  相似文献   

5.
羟基喜树碱明胶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将OPT-ms进行临床研究。材料和方法:选择26例原发性肝癌采用粒径为154μm-200μm,用量150mg-400mg:如微球加MMC(20mg)进行肝动脉灌注,平均2.6次。通过观察血清中AFP的下降和肿瘤在CT上最大层面的两相互垂直的最大径的乘积的改变判定其临床效果,可进行了粗略地随访。结果:93.3%的病人(14/15)AFP下降在50%以下。治疗后肿瘤缩小大于50%者12例占46.6%;缩小在25%-50%(MR)7例占26.9%;缩小(PR)小于25%(NC)5例占20%;2例增大(PD)占7.7%。所有治疗的病人临床症状得以好转和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全身副作用仅是一过性的。结论:初步临床应用表明:OPT-ms对于PLC肝动脉栓塞化疗效果是明显的,是一种良好未梢栓塞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Dextran微球G—50,φ50~150μ作实验性肝肾动脉栓塞及临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以1×1×1mm明胶海绵颗粒作近侧性肝动脉栓塞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Dextran微球能产生更为均一、更为末梢的微动脉栓塞。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均表明,它能栓塞到直径约100μ的微动脉水平。实验动物肝动脉栓塞后8周,微球仍不为组织所吸收;人体肝动脉栓塞后16周微球依然存在。能有效地减少或阻止肝肿瘤患者肝动脉栓塞后肝内、外侧支循环的建立,栓塞对癌瘤主灶及子灶均有显著作用。因此,Dextran微球是一很有希望的长效栓塞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明胶微球肝节段性栓塞术后肝脏的病理变化过程,及此过程中肝肾功能的改变,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健康杂种犬为实验对象(n=8),去甲斑蝥素(NCTD)明胶微球(直径约200μm)与60%泛影葡胺混和液作为栓塞剂,行肝节段性栓塞,术前术后监测血常规、淀粉酶、肝肾功能,术后定期复查肝动脉造影、CT,术后1d及1、2、4周分批处死实验犬进行肝肺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定期复查肝动脉造影示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闭塞,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肝栓塞区小动脉血栓形成,1周后血栓机化,栓塞肝组织以灶性坏死为主,坏死肝细胞完全崩解,代之以纤维组织增生。术后1d白细胞出现-过性升高,术后2周恢复至术前水平。肝功能呈-过性损害,术后2-3周恢复,主要表现为ALT和ALP的升高。结论:直径为200μm的NCTD明胶微球为一种有效的新型动脉栓塞剂。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5 0岁。以肝右动脉栓塞术后腹痛 2d主诉入院。患者因患“原发性肝癌”于入院前 2d在介入下经右股动脉穿刺 ,Seldinger技术穿刺 ,用 5F-YASHIRO管选择插至肝右动脉 ,高压注射造影 ,见肝右叶 10 .7cm× 9.4cm肿瘤染色 ,密度不均 ,经肝右动脉灌注 5 FU 0 .75 g ,CPB 10 0 0mg ,HCPT15mg ,并用超液态碘化油 10ml,加HCPT 5mg及明胶海绵碎屑栓塞 ,介入治疗后 14h开始出现右上腹痛 ,呈持续性 ,腹痛逐渐扩散至右下腹及全腹。化验检查 :白细胞 6 .4× 10 9/L ,红细胞 3.6× 10 12 /L ,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指数和降低其毒性,制备了柔红霉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Dau-HA-MS),绝大多数为单分散相微球,平均直径56±16μm,范围为29─194μm,适用于导管动脉栓塞治疗。Dau-HA~MS在生理盐水中能有效释放Dau,但无爆发释放的缺点。释放的Dau的光谱特性和体外细胞毒效应与原药相比无变化,表明Dau通过微球制备仍保留原有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实验表明经腹腔注射Dau-HA-MS使30%的S180腹水癌小鼠活存超过6个月,而肿瘤对照组及Dau治疗肿瘤组均分别在21d和14d全部死亡,说明Dau-HA-MS有较好的疗效及较低的毒性,提示Dau-HA-MS有可能用于人肝癌的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32P-玻璃微球肝动脉栓塞对肝组织损伤的实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正常家猪对^32P-玻璃微球(^32P-GMS)肝动脉内栓塞后内放射性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瓜探讨^32P-GMS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使用安全剂量范围。方法 10只正常家猪分为两组,实验组5只,对照组5只。分别用μm的^32P-GMS和^31P-GMS作肝动脉栓塞。术后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同时行肝区和其他器官放射剂量分布等监测。术后1、2、4、8、16周分别处死猪,行光学显微镜(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