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肾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观察自体肾移植术在肾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12/2006-1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科收治的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失败或再次出现狭窄的年轻患者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4岁,患者及其监护人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两例年龄较大的患者采用腹膜外入路,另1例经腹腔切取肾脏。肾脏均植于同侧髂窝,两例采用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1例切取髂内动脉与左肾动脉吻合,将延长的左肾动脉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3例均行肾静脉与髂外静脉端侧吻合,输尿管与膀胱隧道式吻合。采用门诊方式随访,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结果:3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2周内血压均恢复正常,随访9 ̄36个月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失败或再次出现狭窄手术成功率高,无并发症发生。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及患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年轻患者可选择自体肾移植术。  相似文献   

2.
背景: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采用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介入治疗的经验及价值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8例移植后5例肾移植肾动脉狭窄,2例假性动脉瘤,1例肾静脉血栓,均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作出初步诊断,其中5例进一步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诊断。5例移植肾动脉狭窄行球囊扩张,分别随访6,8,20,36,40个月,1例出现再狭窄,随访血肌酐维持在130~160μmol/L之间,其余4例移植肾狭窄无复发,随访血肌酐均正常。2例假性动脉瘤患者经动脉鞘放入支架释放系统释放带膜支架后动脉瘤消失,目前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例肾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35d后血肌酐降至210μmol/L,此后患者血肌酐维持在200~250μmol/L。8例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说明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治疗可选用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来亲属活体肾移植在国内开展增多,供肾动脉血管变异较为常见,因此需重视动脉重建的方法,以保证手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供肾多支动脉的情况较为常见,而亲属活体肾移植国内刚刚起步,相关经验尚少.目的:总结亲属活体供肾多支动脉的血管重建方式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006 01/2008-12完成3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其中供肾单支动脉30例,多支动脉8例.术中证实多支动脉供肾中5例供者2支动脉变异,2例供者3支动脉变异,1例供者4支动脉变异.多支动脉供肾分别采用侧侧共干吻合或端侧吻合后分别与髂内动脉或髂外动脉吻合.观察肾移植手术结果及近期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8例多史动脉供肾者肾移植后7~10 d出院,均未输血,未出现并发症.受者肾移植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3个月,未见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血管栓塞、肾动脉狭窄、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移植肾血供均良好.多支动脉供肾组受者吻合血管开放后泌尿时间、血肌酐水平与单支动脉供肾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选择合适方法进行血管重建,不会影响肾移植效果,采用受者的髂内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血管重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背景: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采用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介入治疗的经验及价值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8例移植后5例肾移植肾动脉狭窄,2例假性动脉瘤,1例肾静脉血栓,均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作出初步诊断,其中5例进一步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诊断。5例移植肾动脉狭窄行球囊扩张,分别随访6,8,20,36,40个月,1例出现再狭窄,随访血肌酐维持在130~160μmol/L之间,其余4例移植肾狭窄无复发,随访血肌酐均正常。2例假性动脉瘤患者经动脉鞘放入支架释放系统释放带膜支架后动脉瘤消失,目前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例肾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35d后血肌酐降至210μmol/L,此后患者血肌酐维持在200~250μmol/L。8例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说明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治疗可选用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供肾肾动脉常存在解剖学变异,应用这些血管畸形肾进行移植的临床效果尚无统一意见.观察体外重建畸形供肾血管对肾移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全军泌尿外科中心2006-06/2009-05行尸体供肾伴血管畸形患者27例为实验组,其中17例具有副肾动脉,另10例肾动脉为两三支畸形,均无法直接进行血管吻合.以同期进行正常尸体供肾肾移植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体外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动脉端端吻合11例、端侧吻合6例、侧侧共干吻合6例、利用供体或受体髂动脉及其分支合并及延长供肾动脉4例.术后随访观察出血、新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加重)、肾动脉狭窄、移植肾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血肌酐水平.结果:移植后平均随访2年,两组患者49例均存活.实验组2例,对照组3例移植后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加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73),但未发现移植肾动脉狭窄;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分别为20%和14%,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和5%,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19±11),(127±8) μmol/L,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179,0.385,0.658).结论:选择适当方法进行供肾畸形血管的重建不影响肾移植效果,可提高供体器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49岁男性患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行肾移植术,第一次肾移植术后因移植肾破裂行移植肾切除术,第二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供血的左侧髂外动脉吻合口近心段因血栓而闭塞,虽然通过血管介入治疗恢复了左侧髂外动脉和移植肾的血供,但由于移植肾缺血时间较长,最终肾功能并没有恢复正常。通过本病例的探讨,提醒我们:对于血栓高危的移植肾患者,需要警惕供血的髂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从而指导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盆腔血管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盆腔血管行SCTA及三维重建(5例肾移植术后,3例盆腔肿瘤术后,1例右髂总动脉血管吻合术后,1例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多发动脉瘤),三维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强度投影(MIP)。结果:5例肾移植术后,4例SSD显示髂外动脉从其起始处缺失及其侧支循环血管,1例显示髂外动脉与肾移植血管吻合口处巨大动脉瘤,2例同时显示下腔静脉、双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及其分支。3例盆腔肿瘤术后SSD及MIP成像显示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及其大分支、双侧股动脉上部大小形态,未见狭窄、阻塞。1例右髂总动脉血管吻合术后SSD显示右侧髂总动脉血管吻合处表面稍变形。1例SSD成像显示腹主动脉下段,左侧髂总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多发动脉瘤。结论:SCTA及三维重建是诊断与评价盆腔大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了解盆腔血管情况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结合4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资料,分析临床护理要点。结果4例均行移植肾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3例行肾动脉造影确诊。本组患者2例行移植肾及动脉瘤切除术,1例采用带膜支架髂外动脉置入治疗,1例未作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观察。配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控制血压、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及预防感染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血管吻合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肾移植的成败。目的:提高肾移植变异血管吻合的技术方法。方法:1999年9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共完成878例肾移植,对其中供。肾存在的动静脉血管变异进行修整、合并、延长等重建处理后进行移植,副肾动脉采用改良支架支撑法同腹壁下动脉吻合。结果与结论:878例肾移植中,55例供肾动脉变异,。肾静脉变异22例,经血管修整重建后均成功与受者髂内或髂外血管吻合。23例直径大于1mm副。肾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吻合均取得成功。移植后彩超显示肾动静脉吻合口血流及副。肾动脉血流正常。提示移植。肾血管变异及副肾动脉只要正确处理,吻合得当,可以安全有效地移植给受者并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8岁。 4年前行肾移植 ,受体髂内动脉与供体肾动脉端 -端吻合。体检发现右下腹搏动性肿块 ,肾功能正常。超声检查 :右下腹移植肾内侧测及 8.6cm× 6.5cm无回声区 ,壁较厚 (图 1) ,无回声区内充满彩色血流信号 (图 2 ) ,无回声区外侧边缘见血管连接该无回声区与移植肾 ,在血管与无回声区相通处测及收缩 -舒张期双向血流 (图 3 )。超声诊断 :右髂内动脉来源假性动脉瘤伴血栓。动脉造影 :移植肾吻合口部位见破口 ,较大 ,血管腔外见约6cm× 6cm范围显影剂 ,假性动脉瘤破口距肾动脉分支近。因动脉瘤破口距肾动脉分支近 ,切除动脉瘤、血管…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从实践例数到临床效果均占器官移植的首位,已成为挽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现报告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中发生超急排异反应1例,此例的特点是发生速度快,表现典型,临床上较少见。1 病例介绍患者女,29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肾移植术后1年尿蛋白入院。1996年8月20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再次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前准备充分,供肾符合要求。患者平卧位,取左侧下腹部斜切口,暴露并游离髂内动脉及髂外静脉,经修剪灌注的供肾包冰屑置于髂窝,移植肾静脉与髂外静脉行端侧吻合,移植肾动脉与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均…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1997-01/2007-06收治孤立性骼动脉瘤患者共33例,男19例,女14例,其中单侧髂动脉瘤29例,双侧4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血管重建.结果显示4例双侧病变中,主动脉-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例,丰动脉-双侧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29例单侧病变中,主一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例,骼-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髂总-髂外动脉人工血管移植21例,髂总-髂外动脉转流4例.移植后3,6个月,1,3,5,8,10年行彩色多普勒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或DSA检查,平均随访5年.2例分别于移植后3年和6年死于急性脑梗死和心肌梗死,1例移植后2年死于交通事故,余健康存活,无复发,无吻合口狭窄或下肢缺血表现.提示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良好措施,仍然是目前医疗条件下有效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5年以上供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或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的移植肾进行二维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及血肌酐(SCr)的比较,评价两种动脉重建方式的远期效果。方法:根据供肾动脉的不同吻合方式将6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ESA组和EEA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观察移植肾的大小、结构、血流灌注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移植肾患者的SCr、移植肾体积、锥体大小、肾皮质厚度、肾动脉内径、移植肾段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血流及阻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或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5年以上的移植肾患者在肾功能、二维超声、多普勒血流上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动脉头端真性动脉瘤的切除方法以及血管重建方法,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13年6月作者收治的11例资料,均经彩色超声、CT和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脾动脉头端真性动脉瘤。肝动脉脾脏动脉远端自体静脉移植1例;肾下主动脉—脾动脉人工血管转流7例;动脉瘤、脾脏切除2例,多发动脉瘤切除、脾动脉结扎、脾切除1例。结果手术后10~14天治愈出院,随访1~14年,9例存活,2例死亡,其中1例主脾转流后2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动脉瘤切除、脾切除后5年死于急性脑出血。7例主脾转流中,1例术后2年吻合口逐渐狭窄,术后6年完全闭塞,但一直无脾脏梗死,脾脏供血由胃短血管及其侧枝提供;余6例主脾转流和1例自体血管移植者未见吻合口狭窄或假性动脉瘤。结论脾动脉头端真性动脉瘤切除、脾动脉血管重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晚期尿毒症(CRF)病人进行肾移植是延长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移植肾的成功与否,与术前取材,选择手术方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移植肾的排异反应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从1994.4—1995.9期间对80例尿毒症患者准备行移植肾手术前进行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的测量。用CDFI主要测量髂内动脉内径、长度,收缩期最高流速(Vmax)等。同时观察髂内动脉的内膜及走行情况。现将移植肾术后资料完整的6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体肾移植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铸形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本文1例和文献报道的11例作术后效果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术后结石均取尽,随访1~8个月,平均6个月,移植肾功能均正常。结论自体肾移植取石术对某些复杂性肾铸形结石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结合腔道碎石技术能提供一个更为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后移植肾输尿管梗阻: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后常见尿路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移植肾功能,甚至患者生命。目的:回顾不同尿路重建方式输尿管梗阻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3-12/2007-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完成。对象:选择1223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方法:根据供肾输尿管情况及受者下尿路情况,尿路重建采用输尿管膀胱黏膜下隧道吻合法948例次,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法275例次。移植肾输尿管梗阻可根据不同原因采用相应处理方法,主要为开放性手术及内镜下治疗。主要观察指标:输尿管梗阻原因,治疗后患者尿量、血肌酐变化及输尿管扩张或肾盂积水恢复情况,记录移植肾3年存活率。结果:1223例次肾移植发生输尿管梗阻35例(2.9%),开放性手术处理20例(57%)。移植后1个月内发生梗阻8例,其中4例为髂窝血肿压迫,2例为血凝块堵塞,2例为小结石。移植1个月后发生梗阻27例,13例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6例为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口狭窄,8例为尿路结石。所有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恢复。输尿管梗阻患者治疗后24h,尿量明显增加(P<0.01),血肌酐水平显著下降(P<0.01)。平均随访52个月,B超或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梗阻均得到解决,并且均无复发。发生输尿管梗阻的移植肾3年存活率为82.5%,未发生输尿管梗阻的移植肾3年存活率为84.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外科手术是解除梗阻的主要方法,处理得当,对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及远期存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总结12例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认为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需重视术前评估,早期给予治疗及护理干预,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做好基础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本组1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8例患者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22 d出现移植肾动脉同髂外动脉吻合口远端破裂,予摘除移植肾,病情平稳后出院;2例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经对症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发生移植肾动脉栓塞,予溶栓治疗,出院时移植肾功能丧失,行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1 223例次资料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尿路并发症是肾移植后常见外科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移植肾功能,甚至患者生命.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主要包括尿瘘、输尿管梗阻、输尿管返流等.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二军医人学火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于1993-12/2007-04开展的1 223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肾输尿管情况及受者下尿路情况,尿路重建采用输尿管-膀胱黏膜下隧道吻合法948例次,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法275例次.肾移植后发生的尿瘘、移植肾输尿管梗阻、膀胱输尿管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方法,主要为外科治疗.分析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观察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变化,记录移植肾3年存活率.结果与结论:1 223例次肾移植共发生尿路并发症92例(7.5%),其中尿瘘43例(3.5%),3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输尿管梗阻35例(2.9%),29例经外科手术治愈;膀胱输尿管返流14例(1.1%),6例经外科手术治愈.70例行外科处理,其中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35例(占50%),输尿管-膀胱重新再植18例(占25.7%),泌尿内镜治疗11例(占15-7%),其他手术6例(占9.6%).除1例由于供肾肾孟、输尿管全段坏死行移植肾切除外,其余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恢复,未发生由于尿路并发症导致的移植肾丢失及患者死亡.出现尿路并发症及无尿路并发症移植.肾3年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大都需要外科处理,其中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是常用术式,处理得当对移植肾远期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总结9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除1例因移植肾破裂大出血于术后3d死亡外,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平均于术后10d淋巴液渗漏减少,拔除引流管后切口愈合好,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出院。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B超检查髂窝盆腔内无积液。认为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护理重点应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病情观察、肾功能监测和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