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洪云  马冰洁 《河北医学》2000,6(9):802-80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及意义。方法;采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护仪,对100例老年和75例老年前期(年龄40 ̄60岁)进行24h动态血压观察,其中老年高血压者55例,老年血压正常者45例,老年前期高血压者40例,老年前期血压正常者35例。结果:各期高血压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昼夜血压,日间血压,夜间血压及血压负荷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血压波动范围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2.
林宇 《华夏医学》2007,20(6):1226-1227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按有无糖尿病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B组为原发性高血压无糖尿病组,进行24 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P<0.01);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及夜间心率变化与老年单纯性高血压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幅较原发高血压患者明显减少,提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对患者的昼夜血压调节功能损害较大。  相似文献   

3.
关浩增  谢萍 《医学文选》2000,19(4):435-43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与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根据60例老年高血压的24小时DCG,用时域分析法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照组比较,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按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数分为节律正常和节律消失组,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组,而节律消失组HRV各项指标低于节律正常组(P〈0.05)。结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中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与否对动态血压的影响及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2例。按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螺旋CT(VCT)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4例和非冠心病组88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和夜间平均收缩及舒张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明显小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勺型比例小于非冠心病组(P<0.05);晨峰出现频率大于非冠心病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可较客观准确的测出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情况,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较未合并者的血压波动性更大。动态血压的监测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患者在预防、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变化对靶器官损害情况。方法 应用A&D公司TM2420/2020型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对5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41例血压正常老年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24h老年高血压昼夜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I,Ⅱ,Ⅲ期昼夜血压负荷及夜间下降率分别为,Ⅲ期〉Ⅱ期〉Ⅰ期和I期〉Ⅱ期〉Ⅲ期。结论 老年高血压的昼夜血压化对靶器官损害程度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玲  张瑾 《吉林医学》2014,(5):1098-1099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预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老年高血压200例,都给予动态血压监测,记录与计算全天收缩压、舒张压与动脉压的变异性,并且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老年患者日间与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动脉压的日间变异性与夜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死亡4例,死亡率为2.0%,相关性分析显示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预后死亡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人动态血压大多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老年预后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老年高血压病高危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及脉压情况。方法选用2002年以来住院的中老年高血压病高危患者132例,老年组(年龄≥60岁)63例,中年组69例(40岁≤年龄≤59岁)。所有患者均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老年组的收缩压日间与夜间均大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的脉压日间与夜间均大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的昼夜血压无差异(P〉0.05),中年组的昼夜血压存在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是高危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老年组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昼夜节律消失;中年组患者昼夜节律减弱。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动态血压各参数值的关系,对5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6例健康老人在平衡饮食后行PRA、Ang-Ⅱ水平检查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动态血压各参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肾素正常者相比,高血压组中肾素增高者(PRA>88ng/L/h)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及血压负荷值显著增高(P<0.05),其夜间血压下降率<10%。提示高肾素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血压节律消失,血压负荷值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明显升高,易引起各靶器官的功能损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EH1)患者血压的昼夜变异及除外心率因素后血压的昼夜变动(BP/HR)情况,以明确血压昼夜变异与心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了54例EH1和51例老年单纯高血压病(EH2)患者的24h血压和心率。夜间比日间下降10%以上为夜间血压下降(Dipper),分别用日间和夜间平均心率除相应时间带的平均收缩压(BP/HR),计算昼夜的变化率(△BP/HR),夜间BP/HR值与日间BP/HR值比较下降大于10%为变动阳性。结果:(1)平均心率:EH1组全日、夜间均明显高于EH2组(P<0.01),日间无显著差异;(2)平均血压:夜间EH1组高于EH2组(P<0.01),日间、全日两组无显著差异;(3)Dipper:EH1组为16例(29.63%),EH2组为29例(56.8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4)△BP/HR:EH1组升至37例(68.52%)与同组Dipper例数比较P<0.01,EH2组升至35例(68.63%),与同组Dipper例数比较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Dipper例数减少的原因可能是该组患者夜间心率较快所致,观察昼夜心率变异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脑卒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不同临床状态24h动态血压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哲仁  汪荣杰 《浙江医学》1998,20(5):273-274
为了解糖尿病患者不同临床状态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对5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测定24h尿蛋白排泄量,其中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组20例、不伴高血压组17例,单纯糖尿病组15例。结果显示:偶测血压明显高于24h动态血压;24h均压、白昼均压、夜间均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均P<0.01)。各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依次增加(P<0.01),昼夜血压节律正常比例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24h尿蛋白排泄量依次减少,与血压节律异常相关(均P<0.01)。提示24h动态血压监测能了解糖尿病患者不同临床状态的动态血压变化及昼夜节律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进行分析,探讨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0例诊断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非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对入选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PB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并分析两组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冠状动脉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r=0.075)、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r=0.090)、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r=0.628)、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r=0.708)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且血压变异性随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均与SSS值之间呈正相关(回归系数B分别为0.028,0.033,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非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辛伐他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以及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性。方法74例原发性轻度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辛伐他汀组(福辛普利10mg/d+辛伐他汀20mg/d)和对照组(福辛普利10 mg/d)。治疗时间为12个月,随访时间为1年,以24h动态血压,心电图活动平板检查,观察两组的结果,对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血压明显下降,两组相比血压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在辛伐他汀组的心电图活动平板检查阳性率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轻度高血压在积极的降压治疗的同时可能得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患者5~10年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7例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检测BPV,然后根据患者的BPV对其分组,分为高BPV高血压组(166例)和低BPV高血压组(201例),再检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分析BPV与高血压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以及影响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 与正常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PV较低的高血压患者相比,BPV较高的患者中,饮酒比例、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和冠心病史比例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与上述指标相似,其中尿素氮、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尿蛋白/肌酐比值和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更加明显,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BPV较低的高血压患者相比,BPV较高的高血压患者的5年、10年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饮酒、糖尿病、冠心病史、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BPV与患者的长期复合心血管事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高BPV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复合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动态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可疑冠心病病人322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冠脉造影,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n=85)、单支病变组(n=91)、双支病变组(n=77)和三支病变组(n=69),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病人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ASBP)、24 h平均脉压(24 hAPP)、白天平均脉压(dAPP)、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脉压(nAPP)、均高于冠脉正常组(P < 0.05~P < 0.01)。与杓型血压模式比较,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血压模式的病变支数(双支、三支)均明显高于杓型血压模式(P < 0.01);同一血压模式下病变支数比例分布,杓型血压模式:正常>单支>双支>三支(P < 0.01),反杓型血压模式的病变支数:三支>双支>单支>正常(P < 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24 hASBP、dASBP、24 hAPP、dAPP、夜间平均脉压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动态血压模式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评估靶器官损害的价值.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单纯高血压)各40例,监测两组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以及监测研究组不同靶器官损害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监测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合并2个或以上靶器官损害患者监测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合并1个靶器官损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使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监测,从而掌握每个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昼夜变化规律,以达到防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W B White  P Schulman  E J McCabe  H M Dey 《JAMA》1989,261(6):873-877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cardiac diseas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sparities between physician and out-of-office blood pressures, we prospectively studied three groups of age-matched patients identified by both casual (office)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s: (1) office blood pressure greater than 140/90 mm Hg and awake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of 130/80 mm Hg or less ("office" hypertensives); (2) office blood pressure less than 135/85 mm Hg and awake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of 130/80 mm Hg or less (normotensives); and (3) office blood pressure greater than 140/90 mm Hg and awake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of 140/90 mm Hg or greater ("daytime" hypertensives). In the patients with office hypertension, both the left atrial index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patients with daytime hypertension and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normotensive subjects. 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rate at rest and ejection fraction at peak exercise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office hypertensive group than in the daytime hypertensive group but were no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normotensive subjects.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patients with blood pressure elevation only in the physician's office have cardiac size and function similar to those of normotensive individuals. Thus, the average daily blood pressure best predicts cardiac end-organ damag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体检的患者586例.所有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血压测定值,并计算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谷峰比值.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峰),并计算E/A比值,分为心功能正常组(n=200):E/A≥1;舒张性心力衰竭组(n=386),E/A<1;分析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 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有78.8%患者发生高血压病、65.3%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48.7%发生脑梗死,发病率分别高于舒张功能正常组的70%、39%、5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的发生无明显差异.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功能与年龄(β=0.861)负相关,与收缩压谷峰比值(β=0.200)正相关与平均舒张压(β=-0.411)负相关(均P<0.05).结论 舒张性心力衰竭与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密切相关,与血压谷峰比值、低舒张压密切相关,对老年这一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控制高血压预防靶器官损伤应重视血压的总体波动水平及关注低舒张压.  相似文献   

18.
李新海 《黑龙江医学》2014,38(2):150-151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256排冠脉CTA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0-01~2013-01间入住我院接受CTA检查的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70例同期接受治疗的单纯性冠心病患者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CTA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单支血管病变的机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三支或多支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双支病变和病变血管的分布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症状,其冠脉病变主要为多支弥漫性病变,并常伴有冠脉管壁钙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24h同步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的监测,观察清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T段压低的变化。探讨清晨高血压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关系,以及口服长效降血压药物雷米普利治疗后对其影响。方法:对6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于口服雷米普利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用三导动态心电图血压二合一分析仪,行24h同步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的监测,观察清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T段压低的变化。结果:清晨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无症状缺血性ST段压低呈正相关(P<0.01)。经雷米普利治疗4周后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与治疗前比较,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ST段压低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率虽有减少,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晨高血压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雷米普利能有效降低清晨高血压,并能减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老年(72~89岁)原发性高血压组(69例)和非老年〈60岁原发性高血压组(6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血压变异系数,对两组心脑血管合并症、肾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组24 h血压均值、收缩压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且心脑肾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与非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夜间收缩压变异(systolic blood pressurevariation,SBPV)、夜间BPV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变异性增大与心脑血管合病症和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