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DM和CD患者进餐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特点。方法根据患者的诊断,将100例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和冠心病组(CD组),在遵医嘱停服影响血压和心率的药物7d以上,进标准定量饮食,进行24h动态血压和心率观察,分析进餐前后SBP、DBP和心率的变化。结果CD组24hABPS和24hABPD均较DM组的增高(氏0.05,P〈0.01),而DM组24h平均心率较CD组快(/9〈0.01);CD组餐后30min-60min的SBP、DBP和心率较餐前对应时间点升高(P〈0.01),餐后90minSBP、DBP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DM组餐后30min-90min,SBP、DBP和心率下降(P〈0.01),餐后120minSBP、DBP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结论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有不同的特点;冠心病患者餐后血压和心率有升高趋势;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压和心率有下降趋势,且糖尿病患者血压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较冠心病患者慢。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素注射液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葛根素制成的,国内已研究证实葛根素具有缓解血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心肌收缩功能和降低血压、心率等作用。本文通过葛根素对4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并同治疗前对照分析,研究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心率、血压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变化对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波动情况 ,了解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方法 观察 5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在转入外科前 3天 (A组 )及在术前 3天 (B组 )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值波动情况 ,对两时段数据用t检验及 χ2 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在失眠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值方面 ,术前3天与转入外科前 3天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小玲  闵敏  邱艳霞  任莉  许超  贾楠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9):2441-2445
背景 深圳市作为强劲发展的一线城市,快节奏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环境给中青年增加了很多压力,长期的压力会使个体的心率加快,导致血压升高。研究深圳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率现状对有效开展高血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现状,为深圳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深圳市9个行政区域内选取32家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并方便抽选前来医疗机构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 152例,最终进入分析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 639例。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血压、心率及服药情况。结果 1 639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心率为(81.0±11.0)次/min;血压达标610例(37.22%),血压不达标1 029例(62.78%)。血压达标者和血压不达标者血压、心率、合并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使用β-受体阻滞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率与收缩压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r=0.411,P<0.001),心率与舒张压之间也存在线性正相关(r=0.455,P<0.001)。在血压控制不达标患者中,心率<80次/min患者与心率≥80次/min患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相比,未使用者心率更快、收缩压更高、舒张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不达标且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心率<80次/min的患者与心率≥80次/min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偏快,心率较高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易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病。为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应增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生的心率管理意识,加强心率治疗指征、控制范围、药物选择、个体化治疗等相关的诊疗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应用艾司洛尔辅助治疗对血压以及心率的影响。方法以计算机表法将本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n=32例)与研究组(n=32例),将实行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艾司洛尔辅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ST段压低等指标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艾司洛尔辅助治疗应用于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6.
静脉注射ATP引起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注射ATP引起过敏反应1例银川铁路医院王兰新1患者:男,59岁。因心悸、胸闷于1995年元月31日来院就诊。既往无过敏史,除冠心病外,其它重要脏器未发现异常。血压12/8kPa,心率180次/分。心电图: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按常规治疗,给予吸氧...  相似文献   

7.
经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检查112例可疑冠心病,不同程度地提高受试者血压及心率,检出冠心病21例,与二阶梯运动试验结果对照一致。结果两种试验对可疑冠心病的冠心病检出率分别为19.0%和20.6%。提示此种药物性负荷试验简便易行,与二阶梯运动试验一样可靠,并不受患者情绪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重症休克病人全麻诱导时的合理用药,既能快速诱导顺利插管,又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小,从而起到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目的。我们对比观察了两组药物复合诱导对重症休克病人收缩压与心率的影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30例各种重症休克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  相似文献   

9.
张静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18-1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等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较好地改善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大蒜素对不稳定心绞痛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起作用的发病因素,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增加[1],因此有效地控制血压是冠心病治疗的基本措施之一。为探讨大蒜素治疗冠心病的机理,我们观察了其对血压的影响,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可行性。方法:对78例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心电、血压监护下拔牙并进行血压、心电图、心率的观察。结果:78例患者术中、术后血压有明显改变,心率也有影响,心电图基本无改变。全部病例未因血压、心电图、心率的改变而影响手术,术后临床表现均这。结论: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心电监护拔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及正常人心率变异特点,本文对56例冠心病患者及72例健康人按年龄进行分组检测HRV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年龄组冠心病民同组健康人比较,HRV各参数显著降低;(2)老年冠心病患者HRV较年轻冠心病患者亦明显降低;(3)健康人随关年龄的增加HRV降低。  相似文献   

13.
蓝蓉蓉 《中外医疗》2016,(12):155-15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预后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75例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作为优质护理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该病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常规护理组患者其血压、心率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23.8±5.4)kPa、(103.1±12.3)次和(23.1±2.1)次,优质护理组患者分别为(23.5±5.2)kPa、(102.8±12.9)次和(22.7±2.4)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血压、心率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8.2±2.0)kPa、(74.2±10.2)次和(6.8±1.7)次,常规组分别为(21.3±3.6)kPa、(98.6±12.5)次和(16.2±2.0)次,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7%,1/7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0.0%,6/60)(P<0.05)。结论对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和心率指标,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引起多系统器官的功能紊乱,使机体应激性增高,代谢增加,氧耗增加,对病人恢复不利,尤其是冠心病病人。对该类病人,术后最大限度地降低心梗发生串并使心梗范围缩小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胸科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开胸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后血压、心率、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心前区疼痛不适等自觉症状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术后未使用PCEA的同类病人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4例有冠心病史的胸科肿瘤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年龄35~72岁,男16例…  相似文献   

15.
易远明  吴晓 《右江医学》2003,31(2):108-109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对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倍他乐克12.5mg/d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心率、心电图和24小时运动耐量试验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1)、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影响明显(P<0.05或P<0.01);能明显改善耐量(P<0.01);药物副作用少;病人耐受良好。结论: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特别能改善病人的运动耐量,可作为基础用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心率变异性(HRV)与心律失常三者的关系。方法观察统计64例冠心病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昼夜的变化程度和心率变异性参数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发现24小时动态血压昼夜变化的异常程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呈负相关,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血压异常增高及HRV降低是导致患者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情绪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社会支持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干预前)及手术前(干预后)焦虑值、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人院时焦虑值、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经进行术前护理干预后焦虑值、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存在焦虑心理,术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餐后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阿卡波糖,观察用药后餐前餐后血压、心率、血糖及血脂变化情况,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口服阿卡波糖治疗后,餐前餐后的血压、心率、血糖波动情况较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出现新发心绞痛,1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结论阿卡波糖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餐后生理参数,避免或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和心率控制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药物治疗的血压和心率的控制情况,探讨影响其血压、心率的临床因素。方法对8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和心率的临床因素。结果82例患者中,血压控制不良15例(18.3%),患者心率控制不良25例(30.5%);血压及心率控制不良患者中发生死亡及自动出院者明显多于血压控制良好者(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纤颤、情绪波动和发热是影响心率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应强调血压、心率控制达标;影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率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心房纤颤、情绪波动和发热。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常二者合并存在.本文通过对3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步记录24h动态心电图(DCG)及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血压、心率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