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认知行为治疗对门诊抑郁症的疗效评定和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认知行为治疗对心理咨询门诊的47例抑郁症进行治疗,其中39例完成了8周的认知行为治疗过程,并在一年后进行了随访。在治疗过程中以及在随访时,我们应用BDI、SCL-90和GAF对病人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认知行为治疗有效好的远期疗效并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利培酮在抑郁症伴幻觉妄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门诊及住院的抑郁症中伴幻觉妄想的3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单纯应用抗抑郁药治疗,一组加用利培酮,观察其疗效差别。结果:加用利培酮一组幻觉妄想消失明显比单用抗抑郁药的快。结论:利培酮对抑郁症伴有的幻觉妄想作用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家谱图特征及其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27例门诊初诊为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采用与患者一起绘制家谱图的形式,从系统论的角度解释、分析家谱图.结果 27例家谱图显示,多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结构不平衡、功能不健全.结论 家谱图有助于在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发现问题、启发患者自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对抑郁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进行心理咨询的抑郁症患者40例,对心理咨询效果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经心理咨询8周后,有效率达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咨询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联合药物效果更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朱宏彬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88-2889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门诊咨客的特点,提高心理咨询门诊的针对性,以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方法对2006年7月—2009年7月在我中心心理咨询门诊有完整记录的162例咨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2例咨客中,精神障碍者25例,一般心理问题咨询者137例。精神障碍类型:精神分裂症9例,抑郁症12例,器质性精神病4例。心理问题分布:与慢性疾病相关46例,与家庭成员相关38例,与财产经济问题相关59例,与社会因素相关21例。仅18例(11.11%)不伴随全身慢性器质性疾病。结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门诊以中老年人居多,心理问题的涉及面较广泛,应进一步完善规范社区心理咨询门诊,提高医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秀杰  都弘 《吉林医学》2007,28(3):358-359
目的:观察利培酮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1年~2005年门诊及住院的38例难治性抑郁症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单纯应用抗抑郁药治疗(单用组),另一组在应用抗抑郁药的同时合用利培酮,于治疗后2、4、6、8周观察其幻觉、妄想消失情况。结果:合用利培酮组明显比单用抗抑郁药组疗效好。结论:利培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有效。  相似文献   

7.
王晓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0):815-816
目的:介绍综合性医院心理科心理服务的经验。方法:对海南省海口市医院心理科1985-2005年心理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理咨询疗效:痊愈与显进近80%。住院心理治疗疗效:进步及显效达85%。结论: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均应开展心理咨询门诊及建立心理治疗病房,不但有助于心理障碍患者和重症神经症的治疗,也有利于医疗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目前 ,在卫生系统健全、市场经济最好的欧美地区 ,35 %抑郁症能接受正规治疗 ,而中国抑郁症的治疗率仅为 5 % [1] ,未被诊断或虽已诊断但处理不当的抑郁症病人 ,就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心理、生理和经济的代价 ,因此有必要对抑郁症病人就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本文对象为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3月间门诊初诊并确诊为抑郁症的病人共 15 2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CCMD II R抑郁症诊断标准。二、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自编的《抑郁症病人就诊行为调查表》 ,其中包括一般人口学…  相似文献   

9.
王晓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815-816
目的介绍综合性医院心理科心理服务的经验.方法对海南省海口市医院心理科1985~2005年心理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理咨询疗效痊愈与显进近80%.住院心理治疗疗效进步及显效达85%.结论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均应开展心理咨询门诊及建立心理治疗病房,不但有助于心理障碍患者和重症神经症的治疗,也有利于医疗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门诊心理咨询336例裘国松,孙义华,曲怀谦我院自1994年5月25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以来,共接待咨询者336人次,现小结如下:咨询方法:在神经内科门诊设立一间咨询室,每周半天单独对外挂号,由专门心理咨询医师应诊,对过询者进行登记,少数典型病例还傲个案...  相似文献   

11.
戴秀英  孔凡元 《宁夏医学杂志》1991,13(3):150-151,149
对于神经性呕吐,目前尚无完善的治疗方法;对神经性厌食的治疗,更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我院心理咨询门诊1986—1988年曾接受2例神经性呕吐、2例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均有病程长、临床疗效差的特点,属顽固性病例。经采用综合性心理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门诊抽血工作中,常会遇见一些病人因过度紧张、恐惧引起晕眩,而影响或者中止抽血,出现这些情况原因与病人本身生理心理缺陷有关,也往往与医护人员的语言举止有关。因此,如何通过文明语言在病人抽血过程进行心理咨询,消除心理障碍,确保抽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血液标本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门诊抽血室工作两年,给数千名患者抽过血,对于如何通过文明语言对抽血病人进行心理咨询,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介绍如下,供大家探讨。1.对抽血病人文明用语实质上就是对抽血病人进行心理性咨询的过程。从血管中抽取血液作为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抑郁症病人的首次就诊途径.方法对110例住院抑郁症病人首次发病后的就诊途径、就诊的医院、就诊次数、费用、疗效进行调查.结果首次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的患者占82%,就诊于精神病院的占18%.结论抑郁症患者首次就诊于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很少,花费高,疗效差,对抑郁症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4.
有关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报道尚少见。我院自1986年8月开设心理咨询门诊至1991年底共接诊患者1341例,现将资料完整的836例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836例患者其中本区79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测查我院心理咨询中心门诊的51例女性抑郁症患者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女性抑郁症患者的量表T分除Ma外存在显著性差异,剖析图显示D、Pd、Hy、Pt、Pa、Hs升高。两点编码以23/32、27/72、24/42、46/64等为多,以D、Pd为高点,并有465↓的编码特点。结论女性抑郁症患者有着明显的被动攻击型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陈云 《当代医学》2011,17(26):79-8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抑郁症发病机制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老年抑郁症患者并给予药物、电休克和心理方面的治疗。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药物治疗效果好,但是成本较高;电休克治疗总有效率达70%-90%;心理治疗无副作用,对那些药物副反应明显或害怕微电休克治疗的病人来说比较适用。结论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物治疗和辅助心理治疗。对一些严重的抑郁症病人来说,首先是药物治疗或电休克治疗,然后再考虑合并使用心理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轻中度抑郁症患者45例,以内关、建里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O.05),总有效率达88.1%。结论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主要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可有昼重夜轻的特点。极少数以胃肠和心血管等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病人,在临床上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尤其是老年病人,有隐匿性抑郁症(masked depression)之称。我科近半年内门诊治愈2例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被长期误诊,治疗效果不佳的隐匿性抑郁症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晓琴  周春秀  章洋 《安徽医学》2006,27(4):284-286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前瞻性调查的方式收集和分析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2004年8月~2005年5月新增病例资料。结果共992例,男性542例,女性450例。不同性别患者在年龄分布、婚姻状况、文化、职业、病种、病程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门诊常见疾病中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中不同性别的患者显示出不同的临床特征。对女性患者需要更加注意分析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我院2005~2007年门诊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销售数量及金额排序及限定日剂量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抗抑郁药的使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门诊抗抑郁药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和2007年门诊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317.13%和358.14%.结论 抑郁症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在门诊治疗抑郁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经典抗抑郁药由于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使用中仍占用一定的地位.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