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总结手术捆扎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团块的疗效。方法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团块患者6例,行全麻下脾切除,胃底食道周围静脉离断术,然后"8"字缝扎胃底瘤样曲张团块,共缝扎4~8道。结果术后所有胃底瘤样曲张静脉团块消失,经6~18个月随访,未再发生出血。结论手术捆扎处理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团块不但必要,而且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及机制,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因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再出血43例病人临床资料。 结果 急诊手术2例,1例因胃底瘤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行胃底静脉瘤捆扎止血;另1例为弥漫性胃底贲门瘤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行近端胃切除术,术后第8天死亡。择期手术10例,8例复发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再次断流术,2例为胃底静脉瘤样曲张行近端胃切除术。15例局限性静脉曲张行内镜下治疗。其余均保守治疗。35例病人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2.5年,无一例复发出血。结论 对于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再出血,应根据病因和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副脾所致胃底静脉曲张一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普外科(200001)杨斌,王争,陈路,吴志勇患者,男性50岁,1995年8月因上腹不适、恶心,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胃底部充盈缺损”,以“胃癌可能”在外院手术探查。手术发现“胃底后壁粘膜下静脉瘤”,切...  相似文献   

4.
肾癌易侵入静脉形成静脉瘤栓,并向近心端延伸至腔静脉、右心房等处,多发生于右肾癌病人。肾癌并发腔静脉瘤栓行一次性根治术国内外报道较少,现将本院7例巨大右肾癌并发腔静脉瘤栓的病人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门静脉瘤(portal vein aneurysm,PVA)又称门静脉瘤样扩张,指门静脉主干或分支呈现梭形或瘤样的局限性扩张,临床上较为罕见,发病率仅为0.067%~0.430%[1-3]。现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门静脉瘤伴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DSA下门静脉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效果及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缝合器经腹行胃底前后壁缝合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自1998年9月-2005年9月间行胃底、贲门、食管下段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用缝合器作胃底前后壁分别缝合30例(缝合组)的疗效,并与随机抽取18例行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横断术或胃底静脉缝扎术(横断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别观察食管下段、胃底血管曲张的消除率、再出血率、手术死亡率以及吻合121瘘的发生率。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缝合组与横断组均无再发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愈率为100%。都无缝合处瘘的发生。结论 应用缝合器行胃底前后壁缝合,以替代胃底横断术或缝扎术是安全、简便、有效的。同样可以使离断彻底,降低复发,从而进一步提高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5岁。上腹部饱胀不适伴黑便,呕血昏倒入院。既往无溃疡病史及肝病史。体查:面色苍白,血压70/40mmHg,心率120次/min,全身冰凉,皮肤花纹,入院后经抗休克,输红细胞悬液800mL,休克纠正。胃镜检查:胃内大量血凝块及储留物,未见溃疡及出血点。入院第2天再次出现呕血、黑便,血压下降,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切开胃前壁,吸尽胃内凝血块后,发现胃底前壁黏膜下米粒样大小的隆起,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正在改变着胃食道近流性疾病的治疗格局。近十年来,美国接受此术的患者由1987年的12000例增加到1998年的48000例。剖腹或开胸胃底折叠术的失败率为9%~30%,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的近期报告2%~17%。但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失败的类型和确切发生率有待深入研究。为此,美国乔治亚洲亚特兰大市Emory大学医学院外科的Hunter等总结分析了为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或食管裂孔庙而行腹腔镜胃痛折叠术857例中失败病例的发生率和原因,并与同期IOO例胃底折叠术失败的病人实施的腹腔镜或开放矫治手术作了对比分析。该研究包括所有胃底…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9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14次手术方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例患者剖腹探查无法手术,其余13次手术中,分流手术5次,断流手术8次,对于再出血时间的对比分析,断流手术发生再出血时间长,并与断流的彻底性有关。结论 对于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方式以彻底的断流术为佳,最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食道下段 胃底切除再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
胃憩室是消化道憩室中最少见的,笔者所在科室近两年来通过胃肠钡餐检查发现3例胃底憩室。其中l例胃底憩室病灶巨大,合并憩室炎及穿孔。  相似文献   

11.
手术要点:距幽门3—5cm处起,以超声刀贴胃壁分离大网膜,向上至贲门左侧His角。打开胃小弯上部小网膜,剔除贲门前肥厚脂肪垫,游离两侧膈肌脚根部,游离腹段食管,修补扩大的食管裂孔2—3针。胃镜引导下,用腔镜专用直线切割闭合器沿胃大弯侧距幽门4~6cm处开始向胃底方向连续切割闭合,鱼鳍状保留胃底,切除胃大弯侧3/5。残胃腔内胃镜注气,胃切缘外喷水检查有无漏气,以除外胃切缘漏。两个相邻钉仓切缘间以及有出血处以3-0可吸收线缝合加固。牵拉保留的胃底从食管后方绕过行改良Nissen法折叠,即将绕过食管后方的左侧胃底与右侧胃底前壁缝合2~3针,完成食管周围的360°折叠,并将胃底缝合固定于右侧膈肌脚2~3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胃底贲门癌患者对照组25例单纯手术,化疗组46例手术加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结果 化疗组2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腹腔2年及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疗,对于防治肿瘤腹膜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者的所在医院,芬兰Tampers大学医学院自1964年采用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以来,至1995年已施行793例手术,从1993年起更开展了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全组病人平均年龄sl岁。剖腹手术744例,计Nissen-Rossetti胃底折叠术594例、加作迷走神经切断和幽门成形术10o例、Floppy-Nissen胃底折叠术38例和Toupet半胃底折叠术12例。49例腹腔镜手术均作Nissen-Rossetti胃底折叠术。剖腹手术有2例死亡(0.3%),均发生在1983年以前,188例发生并发症(23%)。腹腔镜手术未发生死亡,但7例有并发症(14.2%)。在剖腹手术的并发症中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12月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后GERD的83例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18例行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结果 两组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术后两组症状均完全消失。平均随访2.6年,Nissen组未出现症状复发,Toupet组2例病人症状复发,需服抑酸药物控制。术后4个月复查食道测压和酸反流的指标两组均在正常范围内。Nissen组食道炎症的治愈率为84.6%,Toupet组为66.7%。术后4d,Nissen组吞咽困难、腹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oupet组(分别为27.7%和16.7%);术后1年,两组之间的差别明显减小(分别为1.5%和0)。结论 Toupet胃底折叠术后短期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issen胃底折叠术,但随着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两者间差异明显减小。对中重度GERD应首选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对高龄,术前检查提示食管蠕动功能明显减弱的病人,可考虑行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科近年来误将胃底疾病诊断为左肾上腺疾病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分析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通过分析我科将1例胃底憩室误诊为左肾上腺囊肿和1例胃间质瘤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分析疾病的特点。 结果误诊为左肾上腺囊肿和肿瘤的胃底憩室和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特别是实体肿瘤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易引起误诊;术前应特别重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影像学资料可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结论胃底疾病如胃憩室、胃间质瘤等虽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左侧肾上腺占位病变时当影像学读片发现肿瘤位置偏高,与胃壁粘连等,应高度怀疑胃底疾病,应该进一步行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对术前怀疑为胃底疾病的肾上腺区占位,经腹腔行腹腔镜手术能够从容处理胃底疾病,避免后腹膜途径术中需改变手术体位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5年7月开始开展腹腔镜胃手术,目前已经开展了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胃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胃高选迷切术、胃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胃远端癌根治术、胃底贲门癌根治术、胃楔形切除术、胃间隔捆扎减肥术、胃旁路减肥术、胃束带减容减肥术、全胃切除术、胃底折叠术等各种腹腔镜胃手术250余例,效果良好,总共发生了4例严重手术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高 ,近期开展了很多治疗方法 ,但手术仍有其作用。日本 Kyushu大学急症医院外科于 1987~ 1999年曾收治 30 0例胃底静脉曲张病例 ,其中 87例并发出血 ,4 2例施行胃底血管断流术和脾切除。 80 %病例系肝炎坏死后肝硬化 ,2例为酒精性肝硬化。11例同时伴肝细胞癌。Child- Pugh分级计 A级 11例、B级 2 3例和C级 8例。在日本 ,主张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预防性治疗 ,其指征为肿瘤样曲张静脉 ,近 3个月来曲张静脉迅速增大 2~ 3倍 ,Child- Pugh A级病人采用手术治疗 ,B、C级则先作硬化剂注射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胃底坏死穿孔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胃底坏死穿孔7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1例。结果 在7例胃底坏死穿孔中,并发大出血3例,低钠低氯血症6例,左胸腔感染1例。死亡4例。分别死于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左胸腔严重感染、气液胸;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结论 并发胃底坏死穿孔的原因中有些与手术方法和技术有关,有些与胃的损伤、胰腺损伤有关。早期无腹膜炎的胃瘘,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9.
全胃切除食管空肠Y型吻合空肠三腔代胃术2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1年2月至1991年3月,作者对29例(男15例,女14例)胃恶性肿瘤病人施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空肠三腔代胃术。病人年龄26~28岁(平均48.2岁)。肿瘤位于胃体和/或体窦部14例,胃底和/或底体部9例,胃底贲门部4例,全胃2例。病理诊断:胃未化分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16例,高分化腺癌7例,恶性淋巴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治疗结果表明多数病人恢复迅速,但发生膈下脓肿4例,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4岁。上腹胀痛,食欲减退,消瘦,伴双下肢浮肿一年。无明显反酸暖气病史。X线钡透,见胃体大弯侧广泛充盈缺损,胃底胃体部粘膜粗大不规则,局部破坏中断,可见散在不规则龛影,诊为进行性胃癌。纤维内镜检查,见胃体上部前后壁有多个隆起,呈菜花样或围堤样。隆起处表面糜烂,点状出血。于胃体中部前壁见4个半球形隆起,广基无蒂。内镜医生认为胃癌确诊无疑,故未取材做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