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大量的研究表明该病是多因素作用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迄今已提出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达200多种,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不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等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次要危险因素尚有肥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西方的饮食方式、遗传因素、A型性格等。2001年5月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专家委员会成人治疗专家组发表的第3个报告中突出了除高密度脂蛋白(LDL)外的另5类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或服抗高血压药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本文将探讨影响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健康管理》2013,(2):18-20
一杀害航天功臣罗阳的凶手,是冠心病。冠心病,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病中的一种。心血管病,一般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人体遍布运送血液的管道,即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起自心脏,不断分枝,最后分成大量的毛细血管,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细胞之间。毛细血管再逐渐汇合成静脉,最后返回心脏。我们身上的每个器官,都有专门的动脉,为其供应血液,送去氧气和营养。例如,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为大脑供血的动脉,称为脑动脉。  相似文献   

3.
2001-2005年,我院对138例3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有关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理作一分析,并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血糖、血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响。方法对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大庆龙南医院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期间就诊的560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越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及病变程度越高。结论对可控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降低冠心病发病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146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 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依据术后24小时内cTnI最大值分为三组,第一组(18例):PCI术后cTnI在正常范围内组;第二组(44例):正常上限≤cTnI<正常上限五倍;第三组(84例):cTnI≥正常上限的五倍;通过分析患者临床基础特点及血清学指标检测、冠脉病变及手术过程等因素,分析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1.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PCI术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他汀类药物服用史以及HDL-C、LDL-C、apo-B、EF正常的百分比例等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前超敏C反应蛋白有所差异,且随着术前数值的升高,术后cTnI数值越高 2. 单支病变在第一组中比例最高,第三组中比例最低;随着术中支架总长度的增加,最大支架直径、支架平均释放压力的增大以及球囊使用的增多,术后cTnI数值越高。3. 依据PCI术后cTnI是否超过5倍正常上限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s-CRP(OR 9.359, 95% CI: 3.589, 24.402,P<0.001)、支架总长度(OR 1.043, 95% CI: 1.009, 1.078,P=0.012)以及支架平均释放压力(OR 4.124, 95% CI: 2.024, 8.403,P<0.001)是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hs-CRP、支架总长度以及支架平均释放压力是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若能通过术前检测患者的基础临床特点尤其是hs-CRP,以及术中注意调控操作参数,有望预测并减少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上海医药》2008,29(11)
现在的医疗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然而人要保持健康可以很简单、很节约、很容易,那就是积极的预防。以心脏病为例,我国26%的人存在心血管病高危风险,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为250万至300万,每年心血管疾病花费约为3098亿元。可见,我国承受着巨大的心血管病治疗负担,仍然挽不回众多患者的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7.
孟培娜  吴志明  尤威  叶飞  朱琳琳 《安徽医药》2016,20(10):1895-1899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146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依据术后24 h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最大值分为三组,第一组(18例):PCI术后cTnI在正常范围内(cTnI<0.04 μg·L-1)组;第二组(44例):正常上限≤cTnI<正常上限5倍(0.04 μg·L-1≤cTnI<0.2 μg·L-1);第三组(84例):cTnI≥正常上限的5倍(cTnI≥0.2μg·L-1);通过分析患者临床基础特点及血清学指标检测、冠脉病变及手术过程等因素,分析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PCI术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他汀类药物服用史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术前数值的升高,术后cTnI数值越高;(2)术中参数提示:支架总长度[(44.78±15.57) vs(44.64±23.73) vs(58.43±27.66) mm,P=0.006]、最大支架直径[(3.31±0.51) vs(3.35±0.43) vs(3.15±0.44) mm,P=0.039]、球囊个数[(2.00±1.09) vs(2.27±1.44) vs(3.10±1.47)个,P=0.001]、支架平均释放压力[(8.22±1.48) vs(9.91±1.79) vs(12.40±1.53) atm,P<0.001]以及单支病变比例(55.6% vs 27.3% vs 19.0%,P=0.006)在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在第一组中比例最高,第三组中比例最低;随着术中支架长度的增加,支架平均释放压力的增大以及球囊使用的增多,术后cTnI数值越高;(3)依据PCI术后cTnI是否超过5倍正常上限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s-CRP(OR 9.359,5% CI:3.589,4.402,P<0.001)、支架总长度 (OR 1.043,5% CI:1.009,1.078,P=0.012) 以及支架平均释放压力(OR 4.124,5% CI:2.024,8.403,P<0.001)是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 hs-CRP、支架总长度以及支架平均释放压力是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若能通过术前检测患者的基础临床特点尤其是hs-CRP,以及术中注意调控操作参数,有望预测并减少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影响冠状动脉循环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的心脏病。国内资料据北京心肺血管中心的人群监测结果,冠心病死率为男81/10万,女54/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城市的患病率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9.
王兵  包书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51-25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的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50例健康查体人员资料记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家族史、生活习惯、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结果中年男性是早发冠心病的易感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和合并基础疾病是其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冠心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对高危患者要进行积极干预,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EH)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入住我院中老年EH人群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检测指标,以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其对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高胆固醇、糖代谢异常、Hs-CRP分层≥3.0mg/L、TG水平≥1.7mmol/L、HDL≤1.04mmol/L、低运动量(体育锻炼〈1次/周)、靶器官损伤、蔬菜摄入量过低及心情抑郁等因素都是促进中老年EH患者其他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高血压与多种心血管病发病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有效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体重、积极锻炼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受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的可能性,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及其预防工作提供临床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120例志愿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在烟酒嗜好、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率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血管危险因素中高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临床应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提前预防以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进入21世纪,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对全球肥胖流行病的预防[1,2],但在亚太地区至今尚未将肥胖列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计划中的热点。随着这些地区的日渐富裕,肥胖患病率也随之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先后成立了国际肥胖研究协会(IASO)和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2000年我国也成立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并召开了肥胖问题的研讨会,来自中、美、欧及澳等国家的专家们讨论了全球肥胖及研究进展、中国肥胖流行病学情况及危险因素、肥胖与疾病的关系、治疗肥胖药物和效果评估以及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问题等 此外,还讨论了亚洲成人肥胖分级标准及防治指南,针对亚太地区情况修订了WHO标准[3],对亚太地区肥胖症的防治及研究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医药保健杂志》2013,(2):18-20
一杀害航天功臣罗阳的凶手,是"冠心病"。冠心病,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病中的一种。心血管病,一般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人体遍布运送血液的管道,即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起自心脏,不断分枝,最后分成大量的毛细血管,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细胞之间。毛细血管再逐渐汇合成静脉,最后返回心脏。我们身上的每个器官,都有专门的动脉,为其供应血液,送去氧气和营养。例如,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为大脑供血的动脉,称为脑动脉。  相似文献   

14.
巫慧钧  蔡映云 《上海医药》2004,25(10):465-465
如今,每当我们提起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时,就会冒出“代谢综合征”这个新名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干预现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89例进行心脑血管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为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其余患者共9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收集全部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结果对全部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年龄(>65岁)、性别(男性)、吸烟(是)、血脂异常、UA异常、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给予3个月随访观察,57例吸烟患者33例已开始戒烟,遵医依从性达88.8%。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UA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症状等,在给予干预治疗时,采用多种干预措施协同作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BMI指数和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结果不同的年龄、BMI和生活习惯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李晓明  闫莉 《中国医药》2008,3(1):22-23
目的观察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口服血脂康胶囊降脂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诊断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采用消心痛注射液+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10%氯化钾7ml+普通胰岛素3U+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上述方法连续14d为1疗程。间隔7d后。再行第2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组加服血脂康胶囊,2粒/次,2次/d,连服8周。结果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脂康有明显的改善血脂作用,老年人获益大,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近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伴随男性人数比例的提高,各单危险因素的增长趋势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是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冠心病的最显著因素(OR=2.853,P=0.001)。结论不同性别下,高血压、冠心病、血脂、以及高尿酸因素对应危险水平有一定差异,需要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9.
降脂治疗的进展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3):353-355
人类认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深人,发现它是一种由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其中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和吸烟等。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失常密切相关,尤其是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无区别.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年龄分段,进行危险因素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有吸烟史和饮酒史五个指标上的比例不同,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段心血管患者危险因素不同,应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