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大多数B细胞淋巴瘤患者综合治疗后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一半以上的患者终究要复发.复发来源于体内残留的耐药淋巴瘤细胞,即微小残留病变.但临床上发现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并非都出现复发或远处浸润.因此,推测阳性患者是否复发,可能与IgH基因重排的表达量有关.本研究探讨荧光染料标记的即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重排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44例DLBCL患者的57份新鲜骨髓标本用于检测IgH基因重排, Namalwa细胞系作阳性对照,U-937细胞系作阴性对照.β-actin 作内参照,SYBR Green荧光染料标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IgH基因重排CDR III.结果:分析融解曲线可以确定IgH基因重排产物的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检测IgH基因重排的阳性率63.2%.IgH/β-actin阳性表达量在0.01~4131.69,中位数0.42.Ⅰ/Ⅱ期患者IgH基因重排表达量中位数为0,Ⅲ、Ⅳ期患者IgH基因重排表达量中位数为0.35,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8).LDH值高于正常组,IgH基因重排表达量为0.39,LDH值低于正常组,IgH基因重排表达量为0.01,经非参数检验,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46).结论:荧光染料标记的定量PCR方法可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骨髓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检测骨髓IgH基因重排,可以协助分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在非霍奇坌淋巴瘤(NH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巢式和混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联合使用IgH 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检测44例B-NHL患者、1例未分型淋巴瘤、15例T-NHL患者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情况。结果:1)采用FR3A引物,44例B-NHL有37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84%:采用FR2A引物,有27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61%:采用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与J区(JHb、JHc)引物,有34、33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77%、75%:结合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总检测率为95%.2)15例T-NHL有4例出现IgH基因重排.而5例LRH未出现IgH基因重排。3)1例免疫纽化未分型的NHL经PCR检测后,明确分型为B细胞性淋巴瘤。结论:联合采用多对引物可提高检测阳性率;IgH基因重排检测对鉴别B细胞淋巴瘤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及T细胞淋巴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为检测血液系统肿瘤微小残留病(MRD)提供了快速、简便、精确、敏感、可靠的定量检测方法.对判断疗效、预防复发,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就目前国内外用RQ-PCR在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检测IgH基因重排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杨华  邓飞  肖庆邦  刘华庆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0):1153-1156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巢式和混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联合使用IgH 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jxtures(VH1、VH2、VH3)检测44例B-NHL患者、1例未分型淋巴瘤、15例T-NHL患者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情况.结果1)采用FR3A引物,44例B-NHL有37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84%;采用FR2A引物,有27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61%;采用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与J区(JHb、JHc)引物,有34、33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77%、75%;结合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总检测率为95%.2)15例T-NHL有4例出现IgH基因重排,而5例LRH未出现IgH基因重排.3)1例免疫组化未分型的NHL经PCR检测后,明确分型为B细胞性淋巴瘤.结论联合采用多对引物可提高检测阳性率;IgH基因重排检测对鉴别B细胞淋巴瘤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及T细胞淋巴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PCR检测恶性淋巴瘤基因重排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是当今肿瘤病理学上最感棘手的问题。除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外,分子水平的诊断已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ML中出现克隆性的免疫球蛋白(Ig)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已为大家所熟悉,并被用于淋巴瘤的辅助诊断。基因重排经典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中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用FR2、FR3A引物,采用半巢式PCR方法检测105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中IgH基因的单克隆性重排,与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评价PCR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05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IgH基因克隆性重排PCR检测48例(45.7%)阳性,而骨髓细胞形态学只检测出22例(2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71.4%(75/105).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及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初治患者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0.8%、25.0%和100.0%.PCR检测结果与Ann Arbor分期有关,早期B细胞淋巴瘤患者lgH基因克隆性重排PCR检出阳性率低于晚期患者(P=0.02).PCR检测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率(23.3%和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IgH基因克隆性重排PCR检测可能是判断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异常的有效方法,较骨髓细胞形态学敏感;Ann Arbor分期晚的患者PCR检测阳性率高于分期早的患者;PCR检测阳性者治疗后获得CR的机会低于阴性者.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复发与停止治疗时患者体内仍存在用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出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有关,关于MRD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B细胞所特有的基因重排等遗传学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可用于检测B细胞淋巴瘤(B NHL)MRD的分子标志,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IgH、bc1- 2 /IgH检测B NHLMRD的理论基础B NHL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具有克隆性的特征,它的所有的子代瘤细胞都是从同一个恶变的细胞演化而来的,即这个恶变的B细胞及其所有的子代细胞是一个克降,它们具有相同的基因编码,当患者经治疗达CR(完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中枢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临床病理学、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免疫组化、基因重排检测及microRNA表达特征。方法:收集确诊的PCNS -DLBCL 25例,观察并分析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并进行重链和轻链基因重排检测。对其中10例典型PCNS-DLBCL、10例颅外生发中心来源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GC-DLBCL)和10例颅外非生发中心来源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GC-DLBCL)的石蜡包埋组织块微切割提取microRNA,进行芯片杂交,对三者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PCNS-DLBCL多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脑叶(10/25例),其中额叶受累最为常见(6/25例)。所有病例均可见中心母细胞样的大淋巴细胞围绕血管呈靶环样生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25/25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CD20、CD79a,不表达CD3、CD5、CD23、CyclinD1,Ki-67阳性率在50%-90%(平均80%),仅有3例表达CD10(占12%),19例表达Bcl-6(占76%),22例表达Mum-1(88%)。基因重排检测显示24/25例呈B细胞单克隆性(96%)。microRNA芯片杂交显示,与NGC-DLBCL比较,升高2倍及以上者788个microRNA或片段,下降0.5倍以下者401个microRNA或片段;与GC-DLBCL比较,升高2倍及以上者611个microR-NA或片段,下降0.5倍以下者229个microRNA或片段。结论:PCNS-DLBCL以老年男性好发,常累及多个部位,免疫组化显示大部分为活化B细胞来源,基因重排检测B细胞单克隆性高,microRNA芯片杂交显示, PCNS-DLBCL microRNA表达明显不同于颅外NGC-DLBCL和GC-DLBCL,可能存在microRNA诊断性标志物。从microRNA表达差异的数量看,PCNS-DLBCL与颅外GC-DLBCL差异较小,此与二者的预后接近相关。  相似文献   

9.
关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国际预后指数IPI,但它仅是一些临床指标的结合,对相当大的一部分患者的预后不能做出准确评估。一些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在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Bel-6、Bcl—2、survivin、p53等分子生物学预后指标对指导DLBCL的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及T细胞受体(TCRγ)进行基因重排分析,并对其在Lennert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初步探讨,方法 新鲜的淋巴结标本用常规方法提取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后进行IgH及TCRγ基因重排分析。对IgH基因扩增,选用嵌套式PCR法,对TCRγ基因扩增,采用多对混合引物Mix1,Mix3和Mix2,Mix3分两组间同时进行,结果 经PCR基因重排分析表明TC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KLF13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对56例行CHOP方案化疗的DLBCL患者随访4~6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KLF13的表达水平,分析KLF13表达与DLBCL患者生存率、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LBCL细胞株Pfeiffer、LY8中KLF13表达水平.应用siRNA阻断DLBCL细胞内KLF13表达后,采用CCK-8方法检测DLBCL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 32例(57.1%) DLBCL患者KLF13高表达,24例(42.9%)低表达.KLF1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46.5%)低于低表达组(75.0%)(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KLF13蛋白表达水平、血清LDH水平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 0.05).KLF13表达高低与DLBCL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直径相关;阻断DLBCL细胞KLF13表达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结论 KLF13可作为DLBCL的预后预测因子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根据细胞来源可将其分为类GC型、类ABC型和“其他”型;利用广泛聚类方法将其分为氧化磷酸型、B细胞受体(BCR)-增生型和宿主应答型;通过基因与染色体改变也可以建立判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异质性的模型。对异质性的研究可深化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进一步判断预后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根据细胞来源可将其分为类GC型、类ABC型和“其他”型;利用广泛聚类方法将其分为氧化磷酸型、B细胞受体(BCR)-增生型和宿主应答型;通过基因与染色体改变也可以建立判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异质性的模型。对异质性的研究可深化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进一步判断预后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myc基因重排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远期疗效的影响,为DLBCL预后判断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c-myc基因重排DLBCL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文献,共有8篇纳入研究。Meta分析显示,c-myc重排阳性的DLBCL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较c-myc重排阴性患者差(HR=2.28,95%CI 1.64~3.18;lib=2.35,95%CI1.93~2.85)。结论c-myc基因重排是潜在的DLBCL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且治疗有效的DLBCL患者47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第2个周期、第4个周期结束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经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较化疗前与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的差异,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进行比较。结果 DLBCL患者组化疗前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70.04±8.87)%、(42.79±6.06)%、(1.68±0.59)%、(14.40±6.02)%]较健康对照组[(63.89±6.67)%、(32.72±5.77)%、(0.85±0.25)%、(9.95±5.24)%]低(P<0.05),而CD+8细胞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27.21±6.54)%比(39.92±7.11)%](P<0.05)。DLBCL患者组化疗第4个周期外周血CD+3、CD+4、CD+4/CD+8表达水平与化疗第2个周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该组患者化疗第4个周期CD+3、CD+4、CD+8、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初治DLBCL患者体内存在着免疫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可作为反映DLBCL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较好参数,在临床上可用于免疫功能的监测,为DLBC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提高对DLBCL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2例DLBC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补充完善所有患者CD20、CD3、CD10、bcl-6、MUM-1、Ki-67免疫表型测定,为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对精原细胞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母细胞型套细胞淋巴瘤部分病例检测AE1/3、PLAP、CD30、ALK、CD5和CyclinD1。结果 22 例患者均为原发DLBCL,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1~71岁,平均48岁;13例结内,9例结外。生发中心细胞(CGB)型13 例(结内7例,结外6例),非CGB(non-CGB)型9例(结内6例,结外3例),结合临床和组织形态学17例可诊断,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22例均可诊断。结论 DLBCL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三者相结合能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王芳 《白血病.淋巴瘤》2014,23(5):314-317,32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遗传学特征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从形态学角度,2008年WHO分类将DLBCL定义为弥漫生长的大B细胞淋巴瘤,其细胞核等大或大于正常巨噬细胞核。近几年,研究着重于将临床特征、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甚至基因表达谱融合到DLBCL的分类中,通过基因表达谱来对DLBCL进行分类。文章从DLBCL基因表达谱分类、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及其对预后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化疗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耐药。研究表明DLBCL细胞耐药与耐药基因及其耐药相关蛋白、细胞因子、黏附分子有关,并在造血微环境中通过信号转导介导细胞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