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6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88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RP和UA水平及其相关血脂生化指标.结果 CHD组血清CRP、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D的发病与TC、TG、HDL-C、LDL-C有关.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和高尿酸血症常和CHD的危险因子并存,并非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雷晓美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4):360-360,383
冠心病(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呈迅速上升趋势,机体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以及发展中起关键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反映各种急慢性炎症的蛋白,CRP是冠心病的一种预测因子,冠心病患者CRP水平升高,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大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探讨其在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91例冠心病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并按照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20.9±6.7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6±1.8mg/L,P<0.01),而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增高,它是冠心病的一个很好的预测因子,并且hs-CRP和血脂的联合检测较单独进行血脂检测对于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美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786-787,791
目的 联合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测定166例冠心病造影阴性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总结和分析了120例冠心病阳性者(病例组)血清TC、TG、HCL-L、LDL-C、CRP、Hcy的水平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比较TC、TG、LDL-C、HDL-C、CRP和Hcy对不同年龄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TC、TG、LDL-C、CRP和Hcy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表明:TC、TG,、LCL-L、CRP、Hcy年龄与冠心病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早期干预高TC、TG、LCL-L、CRP和Hcy血症有益于预防冠心病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鸥  郭知学  汪春  朱巧玲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348-1350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对老年合并冠心病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合并冠心病的T2DM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运动组在常规扩张冠状动脉、降糖药物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仪采用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和1个疗程(8周)后,检测甘油二酯(TG)、胆固醇(TC)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作比较.结果 运动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TG、TC、LDL-C、hs-CRP明显降低,HDL-C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干预能减少老年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多余脂肪,降低TG和LDL-C,增加HDL-C,并显著降低血C-反应蛋白水平(P<0.05),运动疗法对老年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有益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上除可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外,还有抗炎的特性,能降低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现把舒降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病过程中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分布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579例健康体检者血液进行高灵敏度的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和分析。结果男女健康体检者CRP值呈偏态分布,男女CRP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年龄的增大,CRP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百分位数分析,检测对象CRP的中位数值为0.58 ̄0.89mg/L,CRP值>3.0mg/L者占受检人数14.51%。TC、TG合适水平者在CRP>3.0mg/L组占42.9%,CRP≤3.0mg/L组占63.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RP>3.0mg/L组主要见于Ⅳ型及低HDL-C型,CRP≤3.0mg/L组主要见于低HDL-C型。结论高血脂患者体内存在一定的炎症过程,追踪观察血清CRP与血脂的变化,对判断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5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普伐他汀治疗组(27例) 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 普伐他汀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晋伐他汀40 mg/d,疗程为12周 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及结束时测定血清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结果 普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CRP、TC、TG、LDL-C、PAI-1水平下降明显(P<0.05-P<0.01).t-PA明显升高(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的UAP患者CRP与PAI-1活性呈正相关(P<0.01),与t-PA呈负相关(P<0.01) 普代他汀组治疗后CRP、PAI-1、t-PA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关系 结论在UAP早期予以大剂量普代他汀治疗,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提高纤溶活性、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因能与肺炎链球菌细胞壁C-多糖结合而得名。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时明显升高。目前,已经确定了246个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危险因素[1]。传统危险因素不能完全说明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已经明确炎症机制在CHD的发病和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2]。已证实,CRP升高是冠心病的最新、最有力的指标[3]。1 CRP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CRP是最常用的炎症指标,是反应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冠心病不仅仅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胆红素、尿酸(UA)和血脂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冠心病组(n=186)和健康对照组(n=102)空腹血清标本,分别测定CRP、总胆红索(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uA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 冠心病组CRP,UA、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TBIL、IBIL、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TC、DBIL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RP、胆红素、UA和血脂检测对冠心病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利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11-7111
目的 研究围绝经期冠心病妇女血清中CRP(C-反应蛋白)及TNF-a(肿瘤坏死因子)之间表达关系.方法 分成2个组,1组为正常育龄妇女,1组为围绝经期冠心病妇女患者,分别在0、3、6个月测定CRP、TNF-α、C肽、总胆固醇(TG)和甘油三酯(TC)水平.结果 绝经期冠心病妇女血清中CRP及TNF-a均显著高于正常育龄妇女.结论 CRP及TNF-a可能为围绝经期冠心病妇女患者一个关键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预防性给药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含量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清热燥湿化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5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氟伐他汀对照组(西药组,n=15)、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组(中药组,n=15).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于第5周开始预防性给予模型大鼠氟伐他汀或中药复方灌胃,连用8周.12周实验结束时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CRP含量均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降低(P均<0.01).中药组血清TC、TG、LDL-C、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HDL-C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1),血脂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RP水平较西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清热燥湿化瘀法方药能有效调节实验大鼠血脂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因子CRP的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发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150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及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氧化酶法测定TG、TC、一步法测定LDL-C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Hs-CRP、TG、TC、L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血糖控制不良组(C组)中Hs-CRP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和血糖控制一般组(B组)(P<0.01),B组高于A组(P<0.01)且与TG、TC、LDL-C正相关.结论 Hs-CRP、TG、TC、LDL-C与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作为风险预测指标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病变不仅仅是一种动脉壁内脂质堆积性疾病,而且炎症及免疫过程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1]。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一种非特异但敏感的生物学指标[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一个预测因子[3]。白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都市城乡结合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40例无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40例合并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组)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浓度.结果 2型糠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其hs-CRP、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hs-CRP、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5,P<0.01),且hs-CRP水平与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5),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hs-CRP及LDL-C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ha-CRP及LDL-C对预测及早期诊断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8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和65例正常对照组患者,检测他们的血脂和CR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CRP、TC、TG、LD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DL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CRP和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蛋白表达水平,讨论其在疾病中预测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40例,为观察组,高血压患者80例,为高血压组,健康的体检对象80例,为对照组,选取时间2014年10月-2017年5月。进行三组外周血CRP、Hcy等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其与冠心病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组血清CRP、Hcy、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Hcy、TG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组,但TC、LDL-C、HDL-C水平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高血压组患者按高血压轻、中、重度进行分组比较,程度越高CRP、Hcy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CRP、Hcy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怀祯  皮淑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2990-2991
目的:研究吸烟与血小板膜流动性的关系.方法:将20只家免随机分为吸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只, 吸烟组动物给予被动吸烟,4个月后测定两组动物的血小板膜荧光偏振度P’,以确定血小板膜流动性的变化,同时测定的指标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结果:吸烟组家兔的TC、TG、LDL-C、CRP、MDA均高于对照组,HDL-C、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吸烟组家兔的血小板膜荧光偏振度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与血浆TC、LDL-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吸烟可使血小板的膜流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梗死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测定45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中hs—CRP和血脂[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TC、TG、LDL-C和TG/HDL—C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应用ROC曲线分析hs—CRP、TC、TG、LDL—C、TG/HDL—C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发现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大于后四者。结论hs—CRP与血脂联合分析,可预测脑梗死疾病的发展及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项敏感的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由肝脏合成.分子量105kd,因与肺炎双球菌荚膜C-多糖体起反应而得名。自从1994年以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CRP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发病危险度升高密切相关。但CRP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报道较少,为此,我们通过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CRP的含量,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