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钽棒植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8例(20例髋),并通过MRI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17例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1例髋关节行走间距延长。MRI结果显示7例髋关节股骨头坏死区可见部分骨质病变获得修复。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显示术前患髋Harris评分为(52.1±17.6)分,末次随访为(81.2±6.4)分,疗效评价优3例,良10例,中4例,差1例,满意率达72.2%。结论:钽棒植入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132个坏死股骨头),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比,依据Ficat分期法观察坏死股骨头的修复情况和依据王岩等制订的百分法观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坏死股骨头的修复以及对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均有显著疗效(P<0.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股骨头坏死疗效卓著,其机理主要是逆转局部病变组织的循环和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病,致残率高,其病变为髋关节疼痛,股骨头软骨及骨质破坏,股骨头塌陷,最终可累及整个关节。由于其发病原因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故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为了探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给药途径,我们对23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何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中医髋关节疾病中心主任。何教授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疑难病。何教授运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指导股骨头坏死的防治,为走出股骨头坏死治疗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其认为“治未病”理论对股骨头坏死的具体指导作用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未病先防,针对股骨头坏死的高危人群重点应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发病率高,有资料表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取代了原髋关节结核的位置,居髋关节疾病的首位[1].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是疗效都不够理想.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院采用髓芯减压自体骨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移植并介入方法治疗中青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31例,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结合骨复生胶囊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68例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内服骨复生胶囊基础上,治疗组施以针刀疗法,对照组施行牵引疗法。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髋关节疼痛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结合骨复生胶囊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髋关节功能及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均给予临床钽棒植入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且均未出现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89.4±7.7)和术前(60.2±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期间使用钽棒植入疗法,意义重大,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延缓病情,降低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髋关节活动度、Harris髋关节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6%)。观察组髋关节活动度和Harris髋关节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确切可靠,值得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髓内注射药物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62髋),给予髓内注射丹参酮及鹿瓜多肽注射液,每周1次,连续注射4次为1个疗程;期间配合冲击波治疗,每周治疗2次,6次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髋关节疼痛评分(VAS)及功能评分(Harris)。在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髋关节X射线或MRI检查,测量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结果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3,6,12个月,坏死区域占股骨头的百分比、髋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冲击波联合髓内药物注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股骨头颈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行打压植骨治疗的早中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分别对患者髋关节术前与术后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1%,无一例发生刀口感染、出血、皮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23.4±5.2)d。依据ARCO分期,各期手术治疗后随访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P<0.01)。结论经股骨头颈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针刀内收肌松解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3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1982年北京标准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5%,优于对照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与针灸治疗相比能明显改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症状,解除肌肉痉挛状态,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戴少登  潘明  李发中 《中医正骨》2007,19(10):59-6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病之一,在骨缺血坏死中发病率最高,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其病因较多。病理变化较为复杂,致残率高。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导致股骨头塌陷及骨性关节炎改变,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自2000年-2006年,我院采用介入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6例54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5 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 ,采用股骨头中心钻孔减压术、玻璃酸钠髋关节腔内注射、口服中药、功能锻炼四联疗法。结果 优 39例(2 5 .0 % ) ,良 74例 (47.4 % ) ,可 36例 (2 3.1% ) ,差 7例 (4.5 % )。结论 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补肾活血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探微蔡华普山东省滨州地区地直机关医院(滨州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病,易造成髋关节破坏而丧失其功能,最终导致置换髋关节。笔者采用中医药控制疾病发展,以补肾活血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进行初步探讨。1股骨头缺血坏死与肾虚血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八味秦皮丸联合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随访方法分析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其中治疗组50例采用八味秦皮丸联合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随访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情况、X线等检查,评价两组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对照组骨折不愈合率(28.0%)明显高于治疗组(8.0%);对照组股骨头坏死率(34.0%)高于治疗骨折组(16.0%),髋关节活动改善优良率对照组(62.0%)低于治疗组(8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味秦皮丸联合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可降低股骨头坏死率,提高髋关节活动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步虎潜丸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行单纯粗通道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步虎潜丸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及术后坏死区占股骨头总体积的百分比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结束,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且治疗组术后2、6、10个月时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年复查MRI提示治疗组股骨头坏死区占股骨头总体积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患者百分百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步虎潜丸联合粗通道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推动髋关节功能恢复,促进坏死区恢复。  相似文献   

17.
无柄人工髋关节作为一种新型的关节置换技术,在临床上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在临床上的疗效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为此,我院自2008年至今共收治了1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例,分别采用有柄及无柄髋关节置换方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继去年成功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学习班之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髋关节疾病医疗中心,拟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广州举办“中西医结合诊治髋关节疾病高级研修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编号:330208002,一类学分14分)时间一周,招生对象为骨伤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人员,学习期满发继续教育证书。学习班授课内容1 专题讲座 由髋中心的专家及国内知名教授作专题报告,内容包括:(1)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分期;(2)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3)髋关节发育不良;(4)髋关节骨性关节炎;(5)小儿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与治疗;(6)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临床中比较常见,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9年至2010年用龟鹿壮骨丸配合髋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肖红  林国文  徐徐 《中医正骨》2009,21(8):31-32,3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由于股骨头内血液供应障碍,造成骨细胞凋亡,骨小梁坏死,股骨头丧失承受日常生活应力的能力,结果导致股骨头塌陷、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介入治疗、中药治疗都是目前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为观察两种方法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我们将近期收治的48例ANF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单纯介入法为对照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