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确认消来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策略的重要性。方法 对易感人群不同免疫状况,高危人群、环境(水)中脊灰病毒动态和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人监测。结果 幼儿首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后1 ̄Ⅲ型中和抗体GMRT分别为322.52、198.66、176.48,与全程基础免疫后的88.36、92.82、86.78相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t=3.03,P〈0.01)。1994年 ̄1998年对高危人群、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湖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实施策略评价,为其它疾病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全省各市、县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及AFP监测报表,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 1994年以来,全省15岁以下儿童AFP报告发病率保持在1/10万以下,1995年以来,未监测到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的临床病例;结论 湖北省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的循环巳被阻断。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工作和预防策略及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市从 196 3年起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 ,1987年报告最后 1例脊灰野病毒病例 ,1990年发现最后 1例外地来沪脊灰野病毒病例 ,1989年起检测健康儿童粪便标本未发现脊灰野病毒 ,可以认为 1987~1989年上海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1972~ 1978年对 110名 2~ 12月龄婴儿做前瞻性调查 ,全程免疫后 4年的脊灰中和抗体Ⅰ型、Ⅱ型、Ⅲ型阳性率分别为 10 0 0 %、92 6 %、92 6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12 1 0、1∶33 0、1∶2 2 0 ,显示OPV 3次免疫后效果很好。 1983年起建立接种门诊进行常规免疫 ,使免疫程序得以及时实施。对 18月龄~ 2岁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后 ,脊灰中和抗体 3个型抗体阳性率均为 10 0 0 % ,GMT显著增长。从 1986年起 ,全市免疫程序为 2、3、4月龄 3次全程免疫 ;18月龄、4岁加强免疫 ;外来人口 (儿童和大学新生 )补服。 1984~2 0 0 1年全程免疫接种率为 97%~ 99% ,1986~ 2 0 0 1年加强免疫接种率为 95 %~ 99%。 1986~ 1997年 6月龄~ 2 9岁健康人群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均阳性率为 92 5~ 96 0 %。全市消灭脊灰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为主导 ,辅以对疑似脊灰病例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玉林地区是该病的高发区,每年发病逾数百例,从60年代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制成功并在玉林市逐步推广应用,脊灰发病有所下降,但仍有暴发,为了进一步控制和消灭该病。从1991年起玉林地市采取多种措施,经过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市连续10年保持高水平免疫覆盖率,有效地控制了脊灰的发生和流行,1993年以来,玉林地市连续9年没有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发生,提前达到了消灭脊灰的标准,有效地保护了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雅安市是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中等流行地区之一 ,自 195 7年有疫情资料记载以来 ,曾发生过 4次较大的流行 ,随着强化疫苗 (OPV )的应用 ,脊灰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特别是 1990年以来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地全面实施了消灭脊灰对策 ,全市连续 10年无脊灰病例报告 ,AFP病例监测各项指标达到WHO无脊灰证实的要求 ,已无证据证明全市存在脊灰野病毒循环。为探讨和评价消灭脊灰对策 ,为雅安市最终实现消灭脊灰提供证实材料 ,为其他疾病的控制和消灭提供科学经验 ,现就雅安市消灭脊灰对策探讨和效果评价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 1…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回顾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历史上是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的高发省份之一 ,在无有效预防措施前 ,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并时有局部暴发。广泛使用脊灰疫苗后 ,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制定消灭脊灰策略后 ,全省自 1993年起已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为系统总结、评价江苏省所采取的消灭脊灰策略 ,并为其它疾病的控制提供借鉴 ,特对江苏省消灭脊灰的进程及采用的策略进行回顾和分析。1 资料来源  脊灰疫情资料来自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 AFP病例监测系统 ,脊灰疫苗免疫接种资料来自全省接种率报告系统 ,脊灰免疫监测和病毒学监测资料来自江苏省卫生防…  相似文献   

7.
1998~2004年,根据全国统一方案,互助县在冬春季连续开展了7次14轮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根据AFP病例监测报告,已连续7年未发生脊髓灰质病例,证明强化免疫效果好,每年强化免疫均有一定比例的常规免疫漏种儿童得到补种,得互助县是农业大县,流动人口多,漏登漏服情况仍会持续存在。因此,坚持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是降低漏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了解消灭脊髓灰质炎免疫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即按计划免疫程序。 2、 3、 4月龄进行基础免疫 ,4岁龄前的每年 12月 5日和次年的 1月 5日进行 2个轮次的强化服苗 ;观察儿童分别在基础免疫前、后 ,4岁和 7岁龄时采血 ;用微量细胞法测中和抗体。结果 :1990年来疫苗效价 12个批次 ,其效价均符合疫苗总剂量的 5 .6 3;观察儿童经基础免疫后 , ~ 型中和抗体 10 0 %阳转 ,GMRT为 10 5 .93、 10 5 .93、 90 .5 7,强化免疫后 (4岁龄 )为 373.2 5、2 85 .4 8、 2 72 .89;其抗体滴度增长与基础免疫后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7岁时 3个型中和抗体 GMRT已有下降 ,但其与基础免疫后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国家实施的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疫苗免疫方案可在儿童中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9.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20世纪初叶此病即在欧洲及美洲的一些国家流行,以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于50年代开始有流行报道.1959年卫生部决定用疫苗来预防此病,并从苏联引进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制造技术.2000年7月我国证实从1994年10月起已无由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达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本文就我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情况及控制消灭此病的历史进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浙江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 对全省脊髓灰质炎疫情、免疫措施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儿童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不断提高 ,加上近年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阻断了野病毒的传播 ;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后 ,加强病例报告和监测 ,不断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 ,已达到无脊灰状态。结论 加强常规免疫工作 ,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基础。开展高质量强化免疫活动是阻断野病毒传播和消灭脊髓质炎的必要补充。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十分重要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是 1988年第 4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 ,要求在 2 0 0 0年全球消灭的疾病 ,我国政府承诺了此项目标。本文收集了现阶段最新的国内外有关消灭脊灰的文献 ,从组织实施、发病情况、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实验室检测、疫苗免疫持久性、基础免疫及国家免疫日活动 (NIDs)、存在困难等多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消灭脊灰的进展进行综述。1 概况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一旦发病将造成终生残疾 ,甚至死亡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针对这一情况 ,1985年 5月泛美卫生组织 (PA…  相似文献   

12.
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赣榆县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与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为评价本县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措施的实施效果,以便为指导今后脊灰防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消灭脊灰实施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调查数据和理论估测分析了目前农村地区影响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主要不利因素和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从组织行政和业务技术两方面所采取的基本对策,以保证消灭脊髓灰质炎(或达到“无脊髓灰质炎区”)目标在农村地区的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措施与效果。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荆门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的各项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与回顾。结果荆门市通过制定冷链运转日程表、接种对象一览表等提高免疫接种率、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全市适龄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形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终止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循环,1994年以来,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结论荆门市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  相似文献   

18.
徐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现状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徐州市脊髓灰质炎 (脊灰 )现状 ,评价消灭脊灰的成果。 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监测理论分析徐州市脊灰疫情、急性弛缓性麻痹 (AEP)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及儿童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及“扫荡免疫”接种率 ,检测健康人群血清脊灰中和抗体水平。 结果 近 10年已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 ,1995年开始AFP监测指标达WHO及卫生部要求。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检测人群抗体阳性率Ⅰ、Ⅱ、Ⅲ型分别为 95 .83%、93.79%和 88.5 4% ,比流行年份 ( 1989年 )有显著提高。 结论 通过开展AFP监测 ,提高人群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TOPV)接种率 ,开展强化免疫和“扫荡免疫” ,人群免疫水平已达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能力 ,综合分析认为我市已具备消灭脊灰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措施效果,现将通州市消灭脊灰措施的效果评价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脊灰疫情资料、AFP病例监测资料和脊灰免疫接种资料来自通州市消灭脊灰监测系统调查统计上报的档案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通州市统计局统计年鉴。1.2 方法:以监测及时性和质量控制标准衡量监测结果;以出生队例和服苗数  相似文献   

20.
龙凤  林广礼  程淑群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213-4215
[目的]调查内江市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活动采取的免疫策略和取得的效果,为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控制以至消灭其他疾病制订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全市消灭脊灰工作进程及采取的策略和效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内江市实施脊髓灰质炎免疫策略使儿童免疫接种率保持>85%,1993年起无脊灰病例,2000年经国家审评内江市率先消灭了儿童脊髓灰质炎. [结论]常规免疫接种、强化免疫、AFP监测为实现无脊髓灰质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