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肺功能。 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 暂停综合征患者 120 例为观察组,依据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 58 例为对照组,均行睡眠呼 吸监测检查、肺功能检查、脉冲振荡检测。 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深吸气量、肺总量、补呼气量)、呼吸阻抗 指标(共振频率,呼吸总阻抗, 5%Hz 、 20%Hz 、 35%Hz 下黏性阻力),比较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肺功能指标。 结果:观察组肺功能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呼吸阻抗指标高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重度患者肺功能指标低于中度、轻度患者,中度患者肺功能指标低 于轻度患者( P <0.05 )。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较差,且严重程度不一患者间肺功能差异显著,应注重对阻塞 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监测,为临床病情评估及治疗预后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2.
血氧气流记录与多导睡眠图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评价血氧气流记录仪诊断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准确性。方法:62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整夜标准多导睡眠和血氧气流记录监测,以标准多导睡眠图监测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评估血氧气流记录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性。结果:血氧气流记录与标准多导睡眠图测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密切相关(r=0.964和0.816,P=0.000)。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为诊断界值,血氧气流记录与标准多导睡眠图比较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76.5%。正常和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血氧气流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标准多导睡眠图-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血氧气流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较标准多导睡眠图-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减低(P<0.05)。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血氧气流记录-最低血氧饱和度与标准多导睡眠图-最低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氧气流记录具有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能力,可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初步诊断;血氧气流记录在评价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时可能低估病情,不宜单独用于判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表现情况,从而对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 月至2019年1 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观察组,不合并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定量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包括:(睡眠障碍、身体情况、情绪障碍、多巴胺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不同年龄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睡眠监测指标进行比较,(AHI、SaO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评分、身体情况评分、情绪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多巴胺水平高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AHI水平在逐渐提升,SaO2 则在逐渐降低.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睡眠质量、身体健康以及心理情况均难以控制,多巴胺的水平升高,可以与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4.
周翠银  汤琪  郭巧玲  刘军 《妇幼护理》2022,2(24):5627-5629
目的 分析小儿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 期间收治的 80 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所有患者均经电子鼻咽镜和夜间连续 7 小时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对 不同程度患儿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指数和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阻塞睡眠 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分别有 26 例、27 例和 27 例,患儿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随着患儿病情加重逐渐增加,最低动脉血 氧饱和度随着患儿病情加重逐渐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 与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小儿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与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 数呈正相关,与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患儿病越严重,缺氧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88-4489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儿童患者194例,分别进行多道睡眠监测和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种方法患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多到睡眠检查结果为单纯鼾症的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患者为35例,中度患者为42例,重度患者为111例。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结果为单纯鼾症的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患者为32例,中度患者为4例,重度患者为113例。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数据接近,两种检查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中可模拟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具有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好的特点,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更为稳定,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可获得理想效果,更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压,可改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缩短呼吸暂停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危害以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将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更高,且氧减指数、血氧饱和度、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嗜睡评分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期间,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其预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可恢复正常的呼吸通气指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3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89)和观察组(n=190)。对照组采用羧甲司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呼吸肌训练,比较2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SaO2、LS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最长低通气时间、AHI、微觉醒指数、总睡眠呼吸暂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嗜睡程度(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开展呼吸肌训练,可有效提升其肺通气水平,改善其低氧血症、呼吸暂停症状和睡眠质量,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面罩通气分级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博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麻醉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喉镜,并使用口咽通气道进行通气,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在不同面罩通气分级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发挥的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指导下低温等离子腺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指导下低温等离子腺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术式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儿睡眠质量的变化,比较2组患儿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及2组患儿的通气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炎性因子表达更低,观察组患儿氧减指数、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具有协助患儿改善呼吸功能,改善患儿的睡眠障碍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降低氧减指数及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次数,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呼吸科2017年9月~2019年4月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3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另取同期接受无创正压通气+丁苯酞治疗的3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睡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认知功能,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速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方法我院收治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速的108例患者,将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单纯阵发性室上速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睡眠呼吸监测及冠脉造影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低通气指数(AHI)高于对照组,最低(Sa O2)及平均Sa O2均低于对照组,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率均高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病变率依次增高(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速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高,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因素,并与单纯打鼾患者比较。方法:纳入2003-10/2004-12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睡眠中心就诊的睡眠期习惯性打鼾的成年人行多导睡眠仪监测86例。均为男性,且对实验目的均知情同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将患者分为单纯打鼾组(n=20,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0)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n=66)。按疾病严重程度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患者分为3组,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n=20,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0~19.9)、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n=24,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20.0~39.9)和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n=2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40)。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采用Andersen所建立的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mIU/L)×空腹血糖(mmol/L)/22.5。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对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纯打鼾组20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脂联素水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91~6.75,P<0.05~0.01)。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均明显低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t=1.75,2.08,P<0.05),而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腰围、颈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266~-0.361,P<0.05~0.01),而与最低脉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306,P<0.05)。但对照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仅与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呈显著负相关(r=-0.466,-0.504,P<0.05)。③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控制了稳态模式指数、体质量指数、颈围和腰围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2593,P<0.05),与最低脉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2599,P<0.05),但与平均脉氧饱和度无明显相关性(r=0.0984,P>0.05)。④多重逻辑回归分析以是否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因变量,以体质量指数、腰围、颈围、稳态模式指数为自变量。结果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独立相关[OR(95%CI):0.544(0.300~0.986),P=0.045]。结论: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其降低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高和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相关。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导致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的独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行为认知影响及相关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9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措施,并延续至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韦氏评分和多导睡眠监测主要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韦氏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多导睡眠监测主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的监测主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干预护理措施可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引起的低氧血症,提高睡眠效率,改善行为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与糖耐量受损的原因。方法选择OSAHA患者5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OSAHS患者70例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脉搏氧合度(PSO2)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17例)和重度组(21例)。测定并比较不同组研究对象的常规代谢指标及脂代谢指标。结果重度OSAHS患者BMI、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和餐后2 h的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OSAHS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夜间缺氧症状,从而引起糖耐量受损和胰岛素抵抗,其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轻、中度低通气综合征有效方法。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采用自拟化痰理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经鼻持续内正压治疗,或口腔矫正器治疗。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痰理气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轻、中度低通气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呼吸机治疗模式不同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给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A组)、自动调压正压通气(B组)、双水平气道正压(C组)和自动调压双水平气道正压(D组)通气模式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组诊断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经不同模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4组患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90%的氧减时间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但A组各项指标改善最明显(P<0.01).结论: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采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治疗临床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指脉氧饱和度和血液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睡眠监测指标和血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监测指标和血压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研究组的睡眠监测指标和血压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PAP治疗方法能够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因素,并与单纯打鼾患者比较.方法:纳入2003-10/2004-12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睡眠中心就诊的睡眠期习惯性打鼾的成年人行多导睡眠仪监测86例.均为男性,且对实验目的均知情同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将患者分为单纯打鼾组(n=20,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0)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n=66).按疾病严重程度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患者分为3组,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n=20,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0~19.9)、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n=24,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20.0~39.9)和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n=2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40).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采用Andersen所建立的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mIU/L)&;#215;空腹血糖(mmol/L)/22.5.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对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单纯打鼾组20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脂联素水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91~6.75,P<0.05~0.01).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均明显低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t=1.75,2.08,P<0.05),而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腰围、颈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266~-0.361,P<0.05~0.01),而与最低脉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306,P<0.05).但对照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仅与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呈显著负相关(r=-0.466,-0.504,P<0.05).③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控制了稳态模式指数、体质量指数、颈围和腰围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259 3,P<0.05),与最低脉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259 9,P<0.05),但与平均脉氧饱和度无明显相关性(r=0.098 4,P>0.05).④多重逻辑回归分析以是否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因变量,以体质量指数、腰围、颈围、稳态模式指数为自变量.结果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独立相关[OR(95%CI):0.544(0.300~0.986),P=0.045].结论: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其降低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高和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相关.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导致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的独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